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 首页末页 课程标准考纲要求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 的对峙局面,了解各 民族在碰撞中交融的 具体表现。 知道辽、西夏、北宋 的并立,正确评价宋 辽、宋夏的议和影响 。 一、辽、西夏的建立 1.辽:起止时间:9161125年。 建立者: (即辽太祖)。 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 南)。 民族政权: 族(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 。 知识要点 首页末页 耶律阿保机 契丹 2.西夏:起止时间:10381227年。 建立者: (称大夏皇帝)。 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民族政权: 族(原居住今宁夏、甘肃) 。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宋太宗时期几次发动对辽战争遭到失败,转 而采取防御政策。 知识要点 元昊 党项 2.澶州(旧称澶渊)之战: 概况: 时期,辽大举攻宋,在宰 相 的力劝下,皇帝亲征澶州城,宋军打 退辽军。 结果:双方议和,北宋每年给辽 , 辽撤军,史称“ ”。 知识要点 宋真宗 寇准 岁币 澶渊之盟 影响:加重北宋人民负担;保持一百多年相 对 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 民族交融。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宋夏战争:西夏不断进攻北宋,西夏多次取 胜。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西夏遭受很大 损失。 知识要点 和平 2.宋夏议和: 概况:西夏元昊向 称臣;宋每年给西 夏 ;重开边境贸易市场。 影响:边境贸易兴旺,促进各族人民经济文 化的交流和边境地区的发展。 知识要点 宋 岁币 1.辽、北宋、西夏并立简表 难点释疑 首页末页 政权建立时 间 建立者建立民 族 都城 辽916年耶律阿 保机 契丹族上京临 潢府 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族东京( 今开封 ) 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族兴庆 府 2.辽、宋、西夏订立和约的评价 澶渊之盟和宋夏议和是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 对方的实力的产物。北宋每年给“岁币”虽然加 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也维护了长期相对和平的 局面,宋与辽、宋与夏的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 “榷场”,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交 融。 难点释疑 契丹文字 历史图片 首页末页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历史图片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辽 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下列哪一项史实与此 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D.宋割让部分土地给辽 解题技巧 首页末页 D 正确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 。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盟约,没有“宋割让 部分土地给辽”的内容,A、B、C项均与此盟约 有关,故正确答案选D。 解题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 1.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 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 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 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西夏 辽 金 蒙古 A. B. C. D. 过关训练 A 首页末页 2.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利用DNA技术进行相关 研究后,初步认为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后裔 。契丹,这个800多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消失的 王朝有可能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下列有关契丹 族的介绍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原居住在宁夏一带过游牧生活 B.统一各部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 C.有自己的民族文字 D.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 过关训练 A 3.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下图中的哪 一处( ) 过关训练 B 4.辽和西夏统治者建国后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奖励垦荒 创建文字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向北宋称臣,以求岁币 A. B. C. D. 过关训练 C 5.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 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 简图是( ) 过关训练 A 6.(2017黑龙江)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 纷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 约是( ) A.绍兴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辽协议 D.雁门关协议 过关训练 B 7.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剧中 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 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高宗 D.宋太宗 过关训练 B 8.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 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过关训练 C 9.1005年订立的“澶渊之盟”至今仍是史学界研 究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北宋与辽之间订立“ 澶渊之盟”产生的影响包括( ) 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维持了两者的和 平关系 两者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 B. C. D. 过关训练 D 10.王小虎正在讲述“宋夏议和”的故事给他爷爷 听,下列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宋对西夏称臣 宋朝每年给西夏岁币 关闭边境贸易市场 此后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A. B. C. D. 过关训练 D 11.宋辽、宋夏之间议和,下列不是他们的共同 点的是(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要交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过关训练 C 12.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 的主要影响是(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交融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过关训练 A 13.(2017湖南)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 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 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过关训练 C 14.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 辽契丹族 西夏元昊 阿保机党项族 北宋赵匡胤 A. B. C. D. 过关训练 B 15.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右图为契丹族 货币,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丹文字已创制 B.契丹族仿效中原王朝 C.契丹出现货币交换 D.契丹族商业繁荣发展 过关训练 D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过关训练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成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 费,每岁以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 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过关训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形势图 中、政权的名称。其中哪些属于少 数民族政权?三者的关系如何? 过关训练 西夏、 辽、 北宋;西夏和辽属于少数民族政权; 三者是时和时战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 史事件?材料中“每岁以二十万匹,银一十万 两专往北朝”反映了盟约中哪一项内容? (3)关于宋、辽、西夏议和的评价,普遍存在两 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堂堂中原王朝,在 没有战败的情况下和少数民族政权议和,还称 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 ?” 过关训练 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岁币、绢帛。 观点二:“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 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 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 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你赞成这些观点 吗?为什么? 过关训练 我们应一分为二来评价宋朝议和的影响。 一方面宋朝送岁币等措施加重了人民的 负担,过于示弱。 另一方面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议和避免了战争,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 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 ,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 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 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