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第八章章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教研室 高洁 呼吸功能不全 v概述 v病因与发病机制 v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v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学习纲要: 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 掌握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 熟悉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v概述 呼吸是摄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其 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着的环节: 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内呼吸CO2 1、概念: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系呼吸功能不全的 晚期阶段,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 时,PaO2低于60mmHg,伴或PaCO2高于50mmHg,并出现 相应症状和体症的病理过程。 v概述 2、分类: 根据PaCO2是否升高将呼吸衰竭分为低氧血症型(I型) 和伴有低氧血症的高碳酸血症型(II型) 根据主要发病机制不同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和换气性 呼吸衰竭 根据发生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根据原发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 v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通气功能障碍 肺换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 阻塞性通气不足 限制性通气不足 u脑外伤 u脑血管意外 呼吸中枢损伤 u脑炎 u镇静药过量 u安眼药过量 呼吸中枢抑制 u麻醉药过量 限制性通气不足 肺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 u脊髓外伤 u脊髓灰质炎 呼吸肌N受损 u多发性N炎 u多发性肌炎 u重症肌无力 呼吸肌无力 u低钾血症 u营养不良 呼吸肌萎缩 u呼吸困难 u呼吸运动 呼吸肌疲劳 呼吸肌活动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 肺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不足 u严重胸廓畸形 u多发性肋骨折 胸廓顺应性降低 u胸膜纤维化 u胸腔大量积液 u张力性气胸 肺顺应性降低 u严重肺纤维化 u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顺应性降低 限制性通气不足 肺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不足 u声带麻痹 u候部炎症 胸外气道阻塞 u喉头水肿 中央性气道阻塞 u异物 u肿瘤 u慢性支气管炎 u支气管哮喘 外周性气道阻塞 u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小于2mm) 胸内气道阻塞 肺通气功能障碍 气困难 中央气道胸外段阻塞吸气性呼吸困难 中央气道胸内段阻塞呼气性呼吸困难 30 20 25 20 等等 压压 点点 等等 压压 点点 外周气道塞 气道等压点上移气道等压点上移 用力呼气引起气道闭合用力呼气引起气道闭合 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 正常正常肺气肿肺气肿 肺通气功能障碍 血气变化特点:PaO2 PaCO2 ,所以通 气功能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属于II型呼吸 衰竭。 肺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弥散障碍 u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u肺 炎 u肺 不 张 肺泡膜面积减少 u肺叶切除 u肺 水 肿 u透明膜形成 u间质性肺炎 肺泡膜厚度增加 u肺纤维化 u体力负荷增加 肺血流加快 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过短 肺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u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静脉血掺杂 (COPD、肺水肿) (功能性分流) u休克 动-静脉短路开放 解剖分流增加 u肺动脉栓塞 u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u肺动脉炎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u肺血管收缩 u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换气功能障碍 VA/Q VA/Q 死腔样通气 通气血 流 比例失 调 肺换气功能障碍 血气变化特点: 弥散障碍引起PaO2,属于I型呼吸衰竭;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会引起PaO2、PaCO2, 属于II型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它是由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一 种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的原因很多,如吸入烟雾、毒气 、肺部感染、休克、大面积烧伤、败血症等,有些致病因 子可直接作用于肺泡膜引起肺损伤,有的则通过激活嗜中 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间接地引起肺损伤。由于肺 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以及炎症介质的作用,引起肺水肿 、肺不张、微血栓及肺透明膜形成等,导致肺弥散障碍、 肺内分流和死腔样通气,使PaO2降低,导致I型,严重时 肺通气量减少而发生II型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 吸困难和渐进性低氧血症 。 v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u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u呼吸系统变化 u循环系统变化 u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u肾功能变化 u胃肠变化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u代谢性酸中毒 乳酸代酸;如合并肾功能不全(肾排酸 保碱功能)可加重代酸高血钾。 u呼吸性酸中毒 二氧化碳潴留呼酸,此时血液电解质主要 变化有:血清钾增高,其原因是酸中毒使细胞内K+ 外移 及肾小管排K+减少;血清氯降低,高碳酸血症使红细胞中 HCO3生成增多,后者与细胞外Cl进行交换,使Cl移入 细胞;酸中毒时肾小管上皮产NH3增多及NaHCO3,重吸收增 多,使尿中NH4Cl和NaCl的排出增加,使血清Cl降低。 u呼吸性碱中毒 缺氧引起过度通气,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可 发生呼碱。此时血钾,血氯。 呼吸系统变化 uPaO2低于60mmHg时作用于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 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当 PaO2 低于30mmHg、Paco2超过80mmHg时,反而抑制呼吸中枢 。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PaO2降低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氧疗只能吸入2430%的氧, 以免缺氧完全纠正后反而呼吸抑制,使高碳酸血症更 加重,病情更恶化。 u原发疾病表现:在肺顺应性降低的疾病中,因牵张感 受器受刺激而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浅而快;阻塞性 通气障碍时,因阻塞部位不同,表现为呼气性或吸气 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呼吸浅而慢,可出现 潮式呼吸、间歇呼吸、抽泣样呼吸、叹气样呼吸等呼 吸节律紊乱。 循环系统变化 u一定程度的PaO2降低和PaCO2升高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液 重分布,从而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严重缺氧和二氧化 碳潴留可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收 缩力下降,血压下降。呼吸衰竭可引起右心肥大与衰竭 ,即肺源性心脏病。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肺小动脉收缩引 起的肺动脉高压,以及缺氧、酸中毒使心肌舒缩功能下 降等有关。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u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很敏感。当PaO2降至60mmHg时,可出现 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如PaO2迅速降至4050mmHg以下时,就 会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不安、定向与记忆障 碍、精神错乱、嗜睡,以致惊厥和昏迷,由呼吸衰竭引起的 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常 见于型呼衰。 u发生机制为:CO2潴留与酸中毒脑H扩张,通透性增高 脑间质水肿+脑细胞水肿颅内压;酸中毒脑脊液pH :低于7.25时,脑电波变慢;低于6.8时,脑电波活动停止 。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一方面可增加脑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使-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导致中枢抑制;另一方面增强磷 脂酶活性,使溶酶体酶释放,引起神经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缺氧脑H扩张脑间质水肿颅内压;能量代谢障碍 细胞毒性脑水肿;无氧糖酵解代酸。均致脑功能、代 谢障碍。DIC 肾功能变化 轻者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严重时 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胃肠变化 胃肠粘膜糜烂、坏死、出血与溃疡形成等变化 (严重缺氧可使胃壁血管收缩,降低胃粘膜的屏 障作用;CO2潴留使胃酸分泌增多)。 v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提高PaO2: 吸氧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报关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教师选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庆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院感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50题几答案(含各题型)
- 无菌技术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政府采购基本法律法规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山东省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竞答试题含参考答案
- GB/T 12243-2021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
- GB/T 10066.4-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 PMC知识培训课件
- CJJ82-201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高中数学教材分析讲座课件第五章-三角函数
- 个人信息(模板)
- 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工作底稿模板
- 婚育情况登记表
- (完整版)水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 骨科学研究生复试真题汇总版
- 久日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 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环评公示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