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五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五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五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五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广东省南雄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五)一、积累与应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 , ,沙场秋点兵。(破阵子)(2分)(2)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1分)(3)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1分)(4)游山西村)中,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 , 。(2分)(5)默写辛弃疾的西江月。(4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o su( )的荒村。(2)雷电不xun rng( ),风也不拥挤。(3)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n fn( )的。(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chu mo qi c( )之人。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A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B我们走到红军当年干革命的前线阵地、抗日报国的指挥前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些革命志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如何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C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要进城去买书”D良妃娘娘刚走进辛者库,众奴便向良妃娘娘请安。良妃娘娘对众奴说:“都起来吧,不要因为本宫的到来而打扰了你们的天伦之乐。”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删除“给”)D.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_ _ 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节选自公输)6.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夫子何命焉为?( )(2)吾义固不杀人( )(3)不可谓知类(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_ 8本文反映出墨家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和“非攻”的意思,然后结合实际简要回答“兼爱”“非攻”对当下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_ _ 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孙晷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选自晋书孙晷传)【注释】孙晷(gu):人名。赡:供给,供养。9. 解释下列词语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恒往来告索( )(2)欣所逾甚( )10.对画线句“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3分)A. 孙晷见他们回避自己,就闭门不出。 B. 孙晷见到他们就躲避起来,很久才出去。C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D. 孙晷见到他们这样就避开,过了很久才出去。11. “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4分_ _ _(三)(10分)读书与境遇罗建军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激A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抵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鹜。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2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鹜”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B著名历史学家顾领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津有味地阅读尚书。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B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就能成就伟业。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14如何理解第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_ _ _(四)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回答后面问题(17分)眼睛刘万里胡厂长把车开进小区时,门口的保安递给他一个信封。胡厂长接过信封一看,落款是“某某省检察院”,心里一咯噔。自他搬进新家,除了亲朋好友外没人知道他的地址,可以说这是他搬进新家后收到的第一封信。胡厂长揣着信上楼时心里像一面鼓咚咚响,省检察院他没有认识的人,检察院来信肯定不会有好事。A胡厂长掏出钥匙开门,开了半天才打开。老婆带着儿子去欧洲15国旅游去了,家里只有他一人,他感到非常冷清,躺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猛吸几口,鼻腔里袅袅升起的烟雾在他头上盘绕着胡厂长用颤抖的手撕开信封,由于用力过猛,信掉了 出来。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幅画,画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眼睛。眼睛代替了树叶,眼睛叠眼睛,密密麻麻的。胡厂长笑了起来,这个人的智商怎么这么低,简直像个小学生在胡乱涂抹。(9胡厂长抽完第3支烟时,他盯着这幅画开始坐立不安了,他感到这不是一般的画,里面肯定有内容。眼睛象征着什么呢?寄信的人为什么要送他一幅满是眼睛的画?这些年来,他从一个小办事员混到今天的厂长,期间他收了多少礼他自己都搞不清了。为了当厂长,击败几个候选人,晚上他偷偷溜到县长家里,给县长夫人塞了5万元钱。结果不久,他便顺利地当上了厂长。当了厂长后,他利用国企改革之机,为了把国有资产变为私有资产,他又趁拜年之机给当时的县长等主要领导每人送了两根沉甸甸的金条。由此,大批工人下岗,企业面临破产,但几百万的资金却流入了他自己的口袋。这一切他做得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没有人知道,但这幅画的含义又是什么呢?难道有人抓住了他的把柄?胡厂长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几天,生活像以前一样风平浪静。不久,胡厂长又收到一封落款是省检察院的信。他打开一看,还是一幅画,这次不但树上长满了眼睛,连白云、山川、河流都长满了眼睛胡厂长一夜没睡,盯着这幅画抽了整夜的烟。第二天,胡厂长开着车上班,在红灯前停了下来。他突然想到电子眼睛正在监视着他的车,他又想到人们生活的空间处处充满了眼睛,比如银行、酒店、车站都有一双双眼睛在监视着人们,眼睛无处不在。胡厂长突然感觉到有人在盯着他,回头一望却没有人。从那以后,胡厂长每天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他一回头,又什么都没有。胡厂长感觉到了那一双眼睛里充满了仇恨,一会儿是张三的眼睛,一会儿是李四的眼睛,目光都像一把刀刺向他的身体胡厂长每天都在不安中度过,他感到那些眼睛像幽灵一样在缠绕着他,他开始茶饭不思,日渐消瘦。B那天晚上,他又陷入眼睛的包围中,地上、树上、天上到处都是眼睛,眼睛像星星一样寒光闪闪。有的还像飞碟一样朝他飞来,他跑,眼睛就在后边追,眼睛把他追到悬崖峭壁时他惊叫一声醒来,原来是梦。胡厂长每天晚上都要做这样一个相同的梦。这天,胡厂长在抽完一支烟后,自言自语地说:“看来生活中真的充满眼睛。”第二天,胡厂长揣着画,提着包到公安局自首去了。不久,胡厂长的老婆和儿子到看守所来看他。胡厂长掏出那两幅画对年仅13岁的儿子说,“这是深刻的教训,长大后你要好好做人。”儿子接过画说,“这是我在夏令营认识的画友,当时我们互相留了地址,收信人我留的是你。我们互相交流画作,我画的寄给他,他画的寄给我,他爸好像是检察院的。”“啊”胡厂长听完儿子的话一下子晕倒了。(选自绝妙小小说2012年第1期)15小说题目“眼睛”有什么含义?(4分)_ _ _16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文章第段的内容运用了什么顺序? 有什么作用?(4分)_ _ _17文中画线的A、B两处,分别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胡厂长什么心理?(4分)_ _ _18如何理解“看来生活中真的充满眼睛”的含义。结合自己 的生活说说从胡厂长身上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5分)_ _ _ _三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排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努力着,努力着,从不放弃“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那些自以为愚笨的孩子,请好好记住这句话,它一定会照亮你人生的方向。要求:以“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为题作文,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人名、校名。4、 附加题:(A)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着小校去监房里睡。宋江听了他说,不觉酒醒,忽然发悲。吴用劝道:“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个麤卤的人,一时醉后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后,误吟了反诗,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兄弟谏救了。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潸然泪下。”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皁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众皆称谢不已。当日饮酒,终不畅怀。(B)萧让却才读罢,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黑旋风”李逵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的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此时宋江,卢俊义皆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恰才解拆得开,李虞候喝道:“这厮是甚麽人,敢如此大胆!”李逵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候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众人都来劝解,把“黑旋风”推下堂去。鲁智提著铁禅杖,高声叫骂:“入娘撮鸟!忒煞是欺负人!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赤发鬼”刘唐也挺著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一齐发作。六个水军头领都骂下关去了。宋江见不是话,横身在里面拦挡,急传将令,叫轿马护送太尉下山,休教伤犯。此时四下大小头领,一大半闹将起来,宋江,卢俊义只得亲身上马,将太尉并开诏一干人数护送下三关,再拜伏罪:非宋江等无心归降,实是草诏的官员不知我梁山泊的弯曲。若以数句善言抚恤,我等尽忠报国,万死无怨。太尉若回到朝廷,善言则个。1.简要概括上面两段的故事情节,要求交代起因经过结果(3分)_ _ 2结合选段人物(两个以上)在关乎命运的重大抉择前的各自言行,分析人物个性(3分)_ _ _3、 选段中梁山好汉对于前途命运的分歧在哪里,由此可见作者想反映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模拟试题五答案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2.酒酣胸胆尚开张3. 先帝不以臣卑鄙4.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B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一中丰裕富饶的美。”游客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黔南第一山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夫子何命焉为?( 指教 )(2)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坚决 ) (3)不可谓知类( 明白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楚国有多余的土地而没有足够的民众,杀害(或“损失”)不足的(民众)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8本文反映出墨家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和“非攻”的意思,然后结合实际简要回答“兼爱”“非攻”对当下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兼爱:即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1分)非攻,是不发动战争。(1分)简答:当下社会要关爱他人。不要轻易用暴力解决问题,人与人之间要这样,国与国之间更应如此。消除对立,和睦相处,世界才会和平。(事件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乌克兰、叙利亚问题等均可)(言之有理即可)(2分)9. 解释下列词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恒往来告索( 总是)(2)欣所逾甚(通“愈”,更加 )10.对画线句“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C ):(3分)11. (1) 人多厌慢之,欣所逾甚 (2)示例:保护他人自尊心;宽以待人;体谅他人难处;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人参考翻译:孙晷见到有人受饥受冻,一并周济给予扶助、供养。乡里人(因感激)而赠送的东西,一点都没有收下。亲朋故旧中有几个人穷困年老,总是前来诉苦索要物品,人们大多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