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ate1范传庆制作 了解命题人的意图,用命 题人的思路,思考命题人提出 的问题,回答命题人想让我们 回答的内容! date2范传庆制作 2004年全国卷(i套)推出的一道拟写广告词的试 题,着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原题如下: 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 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 1020个字之间)(4分) 你说我说大家说,你懂我懂大家懂 让56个民族都能听懂彼此的心声 东西南北中,说话要普通 做普普通通的人,说普普通通的话 说普普通通的普通话,做平平常常的平常人 做平平常常的平常人,说普普通通的普通话 date3范传庆制作 16文中多次写到二月兰的形象,请简要谈 谈第八段与最后一段中两处描写二月兰的形 象各有什么意图。(6分) (1)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 自得,笑对春风。(3分) 答:写二月兰怡然自得,笑对春风,意在表 达作者在遭受磨难时的不屈与乐观。(3分) 你是怎样理解下列句子的 ? (6分) date4范传庆制作 审题要眼观六路 .审题干 分析题干的句子成分,找出中心词和修饰语, 用笔画出关键词语,以便准确理解题干的意思 date5范传庆制作 “有错别字的一组”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错别字最多的一组” “错别字最少的一组” “读音全正确的” “读音全错误的” “读音全相同的” “读音全不同的” “是原因的” “不属于原因的” “与原文相符的” “与原文不相符的” “符合某人观点的” “不符合某人观点的” “能作依据的” “不能作依据的” “正确的” “准确的” “恰当的” “全面的” “确切的”等 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 date6范传庆制作 1.对“灾害性空间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 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对第一段中画横线的一句话的解释全面 正确的一项是 3.对铁元素背后用途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国际科学家小组所进行的研究,其可行 性依据是: 5.对柠檬酸能够清除受污染土壤的原因理 解正确的一项是: 注意题干的多重信息 date7范传庆制作 6.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7.全部表现郭永刚直抗上 举动的一组:的 8.从琵琶行雨霖铃扬州慢各 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 9.根据文意,肠脑之所以称为“脑”,下 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根据文意,肠脑之所以称为“脑”,是 因为:) date8范传庆制作 注意题干中多余的字眼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1994)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 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 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 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date9范传庆制作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1995) a 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 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 的问题。 b 某工厂以技述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 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c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 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 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 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 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date10范传庆制作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1996) a 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 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 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 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时是教育战线的根本 任务。 c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 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 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 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ate11范传庆制作 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为了让考生能 写出正确答题,常常煞费苦心,在题干中安排提示性 的语言,指导考生准确答题。 例: 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 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 回答不得超过40字,注意语句的连贯)(4分) 答:第一点错误认识是: 第二段第三段前 进 参考答案: 不清楚(或:不了解、不知道)语文是 工具,日用学习及交流知识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旧式 教育那一套(或:没有认清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 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 date12范传庆制作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 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 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 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 ,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 ,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 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 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 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 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 ,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 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返 回 date13范传庆制作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 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 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 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 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 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 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 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 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 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 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 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 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 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 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 根本就不管。“ 返 回 date14范传庆制作 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 2003年高考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 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 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 作用和好处。” 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 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 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date15范传庆制作 审题要眼观六路 .审题干与命题人所给的选项信息 有时候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就 是做选项题的一个重要标准 date16范传庆制作 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 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002)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全球生态 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 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 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 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date17范传庆制作 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 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002)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全球生态 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 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 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 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date18范传庆制作 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2004丙)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 数民族政权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 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 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 对茶叶的需求。 date19范传庆制作 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2004丙)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 数民族政权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 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 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 对茶叶的需求。 date20范传庆制作 下列不属于作者认为对射线负面效益“不必紧张”的 依据是( ) 人类有一个由包括自身平衡条件、反应酶的有 计划的细胞自毁构成的防御系统。 b在进化过程中人体学会了保护自己免受自然射线 的损伤。 c射线对人体细胞dna的影响不完全等同于对人 体的损伤 d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由环境和食品中所吸收的放 射性原子构成的“放射池”中 date21范传庆制作 下列不属于作者认为对射线负面效益“不必紧张”的 依据是( ) 人类有一个由包括自身平衡条件、反应酶的有 计划的细胞自毁构成的防御系统。 b在进化过程中人体学会了保护自己免受自然射线 的损伤。 c射线对人体细胞dna的影响不完全等同于对人 体的损伤 d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由环境和食品中所吸收的放 射性原子构成的“放射池”中 date22范传庆制作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 原因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 出来的。 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 要货物。 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 要货物。 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 为重要。 date23范传庆制作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 原因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 出来的。 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 要货物。 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 要货物。 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 为重要。 date24范传庆制作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花也在利用你“的一项是( 05 山东卷) a花卉可能利用了其能激发人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 层心理变化这一影响来不断进化。 b花可用来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 喜庆贺或请求宽恕。 c开花植物利用花儿给人带来的感情奖赏不断化。 d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 date25范传庆制作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花也在利用你“的一项是( 05 山东卷) a花卉可能利用了其能激发人积极的情感和其他深 层心理变化这一影响来不断进化。 b花可用来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 喜庆贺或请求宽恕。 c开花植物利用花儿给人带来的感情奖赏不断化。 d我们人类就是花卉进行繁衍战略的一部分 date26范传庆制作 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 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 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 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 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 定的。 date27范传庆制作 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 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 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 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 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 定的。 date28范传庆制作 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 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 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 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 明等症状。 例22006年四川卷6 date29范传庆制作 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 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 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 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 明等症状。 例22006年四川卷6 date30范传庆制作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 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溴甲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 ,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 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 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 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 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 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 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 溴甲烷基本性状作用 date31范传庆制作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 明等症状。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 ,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 过渡段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 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 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 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 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 还会双目失明。 * 溴甲烷对人体的毒害 date32范传庆制作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 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 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 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 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 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 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 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 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 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 溴甲烷对环境的破坏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 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 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ate33范传庆制作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 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年9月, 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 于2005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 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 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 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 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 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 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 呼吁禁止使用溴甲烷 总结上文 date34范传庆制作 “正是由于溴甲 烷存在不光彩 的一面” “但是” 思 路 结 构 呼吁禁 止使用 对人体 的毒害 对环境 的破坏 ac d 过渡段 基本性 状作用 b 看懂 date35范传庆制作 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 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 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 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 明等症状。 date36范传庆制作 审题要眼观六路 .审题干与命题人所给的其它提示信息 题干之外,还会有许多提示信息如:文本、注释 等,准确理解这些信息,会对答题有所帮助。 date37范传庆制作 例: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1994) 要求:另举一个事例; 句式与使用楷体字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 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 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 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a如举出的仍是古代人物,扣1分;若不写人名或仅写 集体名,扣1分;兼有则扣2分。 b必须具体写出“杰出人物”非同寻常的努力。(否则扣 1分) c必须写出“杰出人物”在非同寻常的努力基础上在事业 上的辉煌业绩。(未具体写出扣1分) a是一个两重关系的假设句; b复句中的三个分句,前两个必须是否定句,后一句是 一个感叹句(或反问句)。 以上两点在仿写的句子中也要体现出来,否则各扣1 分。 例: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另举一个事例; 句式与原句相同。 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 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date38范传庆制作 如果没有大地理学家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备尝 艰辛劳苦,没有他十数年如一日“不避风雨,不惮虎 狼,不计行期”的考察,哪里会有地理巨著徐霞客 游记的问世! 如果没有旷代文豪曹雪芹深刻洞察贵族帷幕, 体察黎民苦痛,没有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哪里会有文学巨著红楼梦的问世! 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 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哪里会有数学 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如果没有司马迁实地考察、搜集史料,没有他忍 辱负重、发愤著述,又哪会有不朽之作史记的流 传! date39范传庆制作 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一种更能 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2分) (1987)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 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 的自然美。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 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 的自然美。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 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 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 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 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 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 选自散文特写选(19591960) date40范传庆制作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 的了。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34)成百上千到他的安 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 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 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 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 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30)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 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 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世 间 最 美 的 坟 墓 (1991)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34.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2分) 答: 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 date41范传庆制作 阅读下文后回答问题。 小河边各徜徉着一对恋人。男的说:“你看这小河,它执着 、无私、百折不回。”女的说:“你看那浪花,它晶莹、美丽 、令人陶醉。”男的说:“我愿是这小河里的一滴水。”女的 说:“随着奔腾不息的洪流,你已变成了海防前哨的一朵浪花 。”男的问:“你喜欢浪花?”女的答:“我热爱大海。” 男的为什么要以“执着、无私、百折不回”的小河引出话题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小河自喻,表白自己有执著、无私、百折不回的品质。 b 以小河引出话题,目的是”先言他物,引出所咏之辞“起 兴手法。 c 先赞小河,为下文自喻为小河中的一滴水作铺垫。 d 从眼前的景物说起,创设诗情画意的气氛。 date42范传庆制作 女的为什么不接着说“小河”,而是另起话题说“浪花”?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赞美“浪花”其实是赞美男的像“海防前哨的一朵浪花 ”。 b 以“浪花”自喻,表白自己“晶莹、美丽、令人陶醉” 。 c 从“小河”说到“浪花”,表面上是另起话题,实则与 男的一唱一和,观察更细致,说理更深刻。 d 不同意男的对小河的看法,另起话题是委婉的反驳。 阅读下文后回答问题。 小河边各徜徉着一对恋人。男的说:“你看这小河,它执着 、无私、百折不回。”女的说:“你看那浪花,它晶莹、美丽 、令人陶醉。”男的说:“我愿是这小河里的一滴水。”女的 说:“随着奔腾不息的洪流,你已变成了海防前哨的一朵浪花 。”男的问:“你喜欢浪花?”女的答:“我热爱大海。” date43范传庆制作 揣摩最后的一问一答,女的对男的究竟持什么态度?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的,我爱你。 b 我爱边防前哨的所有战士,其中当然也包括你。 c 不,我不爱你。 d 我永远离不开海防前哨的你。 阅读下文后回答问题。 小河边各徜徉着一对恋人。男的说:“你看这小河,它执着 、无私、百折不回。”女的说:“你看那浪花,它晶莹、美丽 、令人陶醉。”男的说:“我愿是这小河里的一滴水。”女的 说:“随着奔腾不息的洪流,你已变成了海防前哨的一朵浪花 。”男的问:“你喜欢浪花?”女的答:“我热爱大海。” date44范传庆制作 第一,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绝大多数文章的标题及副标 题起到了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 第二,注意注释。它或提示写作背景,或揭示主要内容,或表 明人物关系,或指明出处、注音释义,作用不一而足。但有时 对理解文章、解答问题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关注文中的显性指代语,思考它们的指代内容。在文章 中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例如:这样、那样、这些、那些、 既然这样、总之、它们、此、因此、因为这些、其、其实等等 。 第四,利用中心句以及标志性的词语来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 第五,确定区域,圈点勾画。用精读的方法,逐段逐句推敲揣 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阅读时反 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 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date45范传庆制作 审题要眼观六路 .审文本 date46范传庆制作 彩色的荒漠 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 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 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 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 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 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 是鼓动,更是诺言。 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 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 答:(1)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 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2)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 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 (3)工装的红色如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 爱国之情。 date47范传庆制作 注意力是一种能量。它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 物。这个道理,宠物和孩子比成人更明白。孩 子和宠物来找成人,不仅是向他们索求食物、 温暖或者金钱,更多的时候它们是要吸引成人 的注意力。在成人注意到他们的时候,它们就 会懒洋洋地享受这种注意,如同躺在阳光下一 样。对于成人来说,充满激情的爱也是这样: 当情侣充满爱意的凝视对方时,他们就给对方 注入了世上最强的能量 b宠物和孩子都明白一个道理:注意力 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 b宠物和孩子不仅懂得享受注意,而且还明白 一个道理:注意力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 date48范传庆制作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 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 5a,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5b 。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 的水分5c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 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 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5d ,即所谓的“初生 水”。 例2009年重庆卷20 5.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date49范传庆制作 例2009年山东卷20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 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有路途。(2分) 参考答案: 被社会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 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迷失了自我。 date50范传庆制作 例22009年山东卷20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 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参考答案: 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会明确行动方向,无 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 date51范传庆制作 (四川卷) 乡村的瓦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 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 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 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 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 。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 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14.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 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 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date52范传庆制作 审题要眼观六路 带题精读 1.定位点认真读题,看懂看准要求 2.对照点据题目要求确认对照区域 3.入选点筛选出可形成答案的要点 .审各种信息 date53范传庆制作 看懂例邯郸市第三中学10月份考 17 17文章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 试作简要分析。(6分) (1)“二月兰”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全文内容都 是围绕着二月兰展开的。(2分) (2)它串联起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忆(2分); (3)它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2分)。 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具有两方 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 二是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例如在井绳一文 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以 井绳为题的用意。“那么,其用意有二:其一,以“井绳“ 为题,可以串起父亲追求美的一生;其二,象征审美距离, 表现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又如在向日葵一文中, 以“向日葵”为题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 生感悟,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date54范传庆制作 看懂 例22009年山东卷 21 21.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 解。(4分) 文题中“家”指的是自我,自己的心灵世界(人的精 神家园、或自我的精神坐标);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到 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去建功创业;但一定不要迷 失了自我,要记住回归自己的心灵世界的路。 date55范传庆制作 看懂 例22003年北京卷20 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起? 第二问:就文章思路提问 第一问:就文章内容提问 夜雨诗意 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 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 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 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 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 山夜雨时可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无 与伦比的充沛。 * 富有的雅士 夜雨诗意无法消受 借此引出自己的话题 无法真正欣赏 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如2001年高考卷选文门的首段:“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 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如果开篇 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如徐志摩的 散文名篇藏根草的首段:“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 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如果首段连续 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如峭壁上的树的首段:“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 才无可奈何的跳下悬崖?是为了避免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 绝之后你才义无返顾的投落这峭壁?”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 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 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 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date56范传庆制作 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看准 例42004年北京卷22 date57范传庆制作 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 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 象,只有那种有着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 。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 人! * 文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 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 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需先经 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 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 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 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 * date58范传庆制作 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的 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 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 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能通感的,从通感 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 date59范传庆制作 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多个相关联的艺术领域表明观点 有建树、有影响的艺术家 date60范传庆制作 评分标准 “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专指“诗画相生”一 类的文艺范畴的“通才”; “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应是与普希金等量级 的具有典型性的具体实例; “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不只是举例,要就举出 的例子谈自己的见解主张。 date61范传庆制作 例1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又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真 是文武双全。 例2 我觉得人应该多学一点东西,像我的舅舅,他既会 弹钢琴,又会修理汽车。 不符合:多个相关联的艺术领域 不符合:有建树、有影响的艺术家 例3 爱因斯坦是一个物理学家,听说他还会拉小提琴。 不符合:表明观点 date62范传庆制作 例4 李清照是著名词人,又是一名金石学家,我很崇拜 她。 答案示例一 唐代王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受到 世人敬佩,所以我认为,对于艺术不要拘于一种,应该 多多去领悟、去感受,走中国传统的路线,做个“通才” 很重要。 * 答案示例二 “人才之王乃是全才”,郑板桥既作画又作诗,也可 谓全才,即“通才”。其“诗画相生”,也逾越了艺术之间 的壁垒。“通才”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尊敬。 * date63范传庆制作 看准 例52005年北京卷24 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 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 不超过100字。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 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 ,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date64范传庆制作 例1 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一个 没有多少文化的“搞笑影星”怎能担当得起这样神圣的 重任?教书育人可不是“搞笑”,绝不能如此随便。 * 例2 有人认为搞笑风格的影星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能胜 任教授,我却不这样看。“小人物”是剧本里塑造的艺 术形象,能以“搞笑”的风格来诠释小人物,把小人物 的内心和行动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并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影星,更是深入人心的艺术家,这 样的“大俗”同样是大雅。 * 不符合: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 不符合:要写出可以充当大学教授的理由 date65范传庆制作 例3 有人说,名人效应可以为大学创牌子,我却认为这 种作法不妥。影星应活跃在影视界,大学应聘请有学识 的人作教授,因为教授的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娱人 ”,大学应该以知识而不是名人效应来创牌子。 不符合:“对于他能否胜任” 例4 有人说,一个影星能有多大学问,怎能担当教授的 重任?我不同意这种说法。首先,“影星”不一定没有文 化;其次,这些影星往往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 ,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认识可能比某些大学教授更深刻全 面,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门“学问”呢? * date66范传庆制作 看准 例62006年北京卷22 “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 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集公益 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体图案的广告创意 ,因有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了。请你为该“主体图案” 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少于8字。 date67范传庆制作 例1 豆腐一块,葱花适量,盐、味精少许,拌之。 * 例2 不要让绿色的大地被白色的垃圾覆盖。 不符合:歇后语、行政部门、公益广告、积极比喻义 不符合:歇后语、积极比喻义 例3 产品质量一清二白,请您放心购买使用。 不符合:行政部门、公益广告 date68范传庆制作 例4 吃菜何妨素淡,做人但求清白。 例5 朴朴素素生活,清清白白做人。 例6 做人要方正,为官须清白。 例7 依法纳税,一清二白。 date69范传庆制作 (1)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各从什么角度描 写的?(4分) 例第三中学高三年级10月份月考 12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1,卧看千山急雨来。 参考答案 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海面辽阔,海浪拍岸,如云翻卷去而复 回的壮美画面(2分,角度1分,画面1分); 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一幅北风劲吹,雷声轰鸣,山雨欲来的雄 浑景象。(2分,角度1分,画面1分) 看准 date70范传庆制作 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 的画面? 例2006年全国卷1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 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参考答案 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看准 date71范传庆制作 例12006年重庆卷12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参考答案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 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 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 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 看准 date72范传庆制作 看准 例72007年模拟卷12 诗中“伤心不独为悲秋”与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 常作客”都有“悲秋”二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有哪些 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上汝州郡楼 李益(唐)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注释: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当时淮西节度使李 希烈的叛乱尚未平定,时年57岁的诗人曾于三十年前进士 及第时登临过此楼。 * date73范传庆制作 例1 李诗表达出诗人因时局动荡、国家前途的渺茫而心 情悲愁,杜诗表达出了诗人壮志未酬、得不到重用而心 情悲愁。 * 例2 都是秋作为意象,烘托出悲凉伤感的意境,诗人触 情于景,借景抒情,二者都是在追忆过去的往事中触景 生情。 * 不符合:相同之处 不符合:思想感情 例3 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惨淡凄清的“悲秋”表现 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不符合:哪些 date74范传庆制作 例4 诗人都是触景生情,都有悲秋的情绪,两诗都表达 了诗人对国家尚未安定、国破山河在的愁苦伤心之情, 也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抒发抚今追昔的感慨。 例5 都表现了作者由悲凉的秋天想到了国家的动荡,并 且在秋天来临之时,感到时光易逝、自己壮志未酬却已 壮士暮年的无奈之感。 参考示例 既为战乱频仍忧痛,也为自身遭际伤怀。 date75范传庆制作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 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 字。 例32006年全国卷18 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 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 ,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 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 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 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 看准 date76范传庆制作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 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 字。 例32006年全国卷18 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 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 ,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 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 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 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 看准 date77范传庆制作 一级信息 魔术是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 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常 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物体 、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产生奇 幻莫测的感觉的杂技节目。(100) 复习答案 魔术是借助理化原理或特殊装置,以敏捷的手法 ,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或隐现,令观众感到奇幻莫测 的一种杂技。 * 一级信息 魔术是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 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常 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物体 、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产生奇 幻莫测的感觉的杂技节目。(100) date78范传庆制作 一级信息 魔术是借助理化原理或特殊装置,以敏捷的手法 ,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或隐现,令观众感到奇幻莫测 的一种杂技。(48) * 复习答案延伸:不超过40字 魔术是凭借某种原理、装置或手法,使物体产生奇妙 变化,令观众感到神奇的一种杂技。 一级信息 魔术是借助理化原理或特殊装置,以敏捷的手法 ,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或隐现,令观众感到奇幻莫测 的一种杂技。(48) * date79范传庆制作 复习答案延伸:不超过26字 一级信息 魔术是凭借某种原理、装置或手法,使物体产生奇妙 变化,令观众感到神奇的一种杂技。(39) 魔术是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令观众感到神奇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尘肺医师鉴定考试(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题库及答案(2025年蚌埠)
- 井筒掘砌工客户投诉预防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全科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烟草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省福鼎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务工作者考前冲刺模拟带答案
- 2025年初级消防员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副高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
- 比亚迪英文测试题及答案
- 叉车实操模拟试题及答案
- 味精发酵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银行安全用电知识培训课件
- 2025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
- 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解决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人工搬运培训课件
- 2025年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
- DB4406∕T 47-2024 养老机构安全风险管理规范
- 城乡垃圾压缩站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考2025-2026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监理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