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_第1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_第2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_第3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_第4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化学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Cu64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B为漂白银耳大量使用SO2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2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B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C合金的硬度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 D合金的熔点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3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尾气直接通入水中吸收B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D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液体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5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l2和CO2气体,具有相同的A质量 B原子数 C分子数 D摩尔质量6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 g H2的分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NA个水分子C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1 mol/L 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数目为2NA7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B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2)制取硅的反应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D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储量丰富,主要以硅单质的形式存在8下列变化只需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可以实现的是ASSO3 BAl2O3Al(OH)3 CSiO2H2SiO3 DNa2CO3NaHCO39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B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CNa2SO4溶液(Br2):加CCl4,萃取,分液D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的CO210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红色褪去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D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出现红色物质110.5 L 1 mol/L FeCl3溶液与0.2 L1 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 B 31 C152 D 1312. 下列物质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AS2 BFe2 CSO32 DK13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H4、SCN、Cl BNa、Mg2、NO、SO42CAl3、Fe2、NO、Cl DK、Na、Cl、SiO3214下列各组物质可以反应,最终能得到Al(OH)3的是AAl和NaOH溶液共热 BAl(NO3)3和过量的NaOH溶液CAl2O3和水共热 DAl2(SO4)3和过量的氨水15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或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氯化钙溶液 B氯水 C次氯酸钠溶液 D二氧化硫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没有浑浊B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该现象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不可作为氧气来源D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都不能通过滤纸的孔隙1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B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C玻璃、水泥、陶瓷都为硅酸盐产品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稀盐酸中加铁粉:2Fe6H+2Fe3+3H2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322H+CO2H2O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D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lAg+AgCl19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类别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生理盐水明矾液态KNO3蔗糖BCaO海水铜乙醇C胆矾铝合金AgClCO2D氢氧化钠空气Na2SO4溶液食醋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解的快,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B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或氯气的尾气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待测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待测液中一定含有SO42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外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向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H4+D向待测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O3222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AHClO具有强氧化性HClO有杀菌消毒作用B铝比铁活泼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C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能和浓氨水反应产生白烟23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 BAgCl、NaHCO3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24. 将3.84 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标况下气体2.24 L,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0.24 mol B0.22 mol C0.18 mol D0.16 mol25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在古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广泛应用了化学知识,古代文献中大量记载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我国古代文献天工开物记载“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这是因为KNO3能自燃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FeSO4Cu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5分)26(4分)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1)从碘水中提取碘_;(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_;(3)除去粗盐中的泥沙_;(4)与海水晒盐原理相符的是_。27(5分)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1)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C_。(2)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该反应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8(12分)实验室现需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NaOH溶液480 mL。(1)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步骤包括: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_;d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冷却;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f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_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_。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2)要配制此溶液,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克。(3)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的有_。A溶解固体溶质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B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4)配制好的NaOH溶液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29.(12分)如图所示,将仪器A中的浓盐酸滴加到盛有MnO2的烧瓶中,加热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和C,然后再通过加热的石英玻璃管D(放置有铁粉)。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_。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_,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_。(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烧杯E中盛放的液体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0(12分)现有中学化学常见三种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其中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_、H_。(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D溶液与F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该沉淀在空气中由白色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物质C与物质E的溶液反应生成5.6 L氢气(标准状况)时,参与反应的物质C的质量是_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BDCCCACDBD11121314151617181920CABDABADCD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22232425AACBB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5分)26(4分)(1)C (2)A (3)B (4)D (各1分)27(5分)(1)N2 NO2 (各1分)(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分) 属于 (1分)28(12分)(1)500 mL容量瓶(无“500 mL ”不给分) 胶头滴管a b d c f e (2)20.0 (3)A(4)SiO22NaOHNa2SiO3H2O (各2分)29(12分)(1)分液漏斗(1分) 4HCl(浓)MnO2MnCl2Cl22H2O(2分)(2)饱和NaCl溶液 (1分); 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杂质HCl (1分);浓硫酸 (1分); 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1分)(3)2F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