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衔接班_第1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衔接班_第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衔接班_第3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衔接班_第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衔接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衔接班)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数 sh 数说 数伏 不可胜数 数典忘祖B识 sh 识别 识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C横hn 纵横 横行 妙趣横生 专横跋扈D模m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签署 发贴子 雍容华贵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B端详 螺丝钉 额手称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惊诧 震慑力 眼花瞭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延袭 扫描仪 不屈不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B幕后推手策划“贾君鹏”事件是为了钱,专业策划团队炒作其他人当然也有其目的,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C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公堂上有所突破。D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愁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B.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C.对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将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给党和人民一个负责任的交待。D.作为网络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因传播环境的封闭,它的自我纠错力很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利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书老、庄亦不名,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庄子者,蒙人也。”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孙子武者,齐人也。”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评二世曰:“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讥讽武帝惑鬼神,求神仙,迷巫祝,信方士。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白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6.下列关于司马迁历史批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在史记中指斥君王,大胆贬抑权贵,敢于歌颂“叛逆”,同情贫困弱小,其历史批判态度鲜明,思想深刻。B.司马迁以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进行历史批判,这种批判有力地揭发了中国历史的黑暗,抨击了统治者的罪恶。C.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太史公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D.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人世家,肯定了项羽和陈涉的历史功绩;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之列,则隐含着对经商者的批评。B.司马迁对于一般人,用其人之名作标题;对刺客、循吏、儒林等则用其人的行为作标题:暗示司马迁的抑扬之意。C.对孔子、老子、庄子不书名,对孟子、荀子直称其名,对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明确地表达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D.史记晁错列传末记载的邓公一番话,说明邓公不赞成汉景帝诛杀晁错的做法,其实也表现出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司马迁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同避。B.司马迁赞赏陈涉在秦朝末年率先起义的行为,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影响,这种歌颂叛逆的评论与当时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C.司马迁作史记的用意是“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白镜也”,因此,史记的批判意义深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D.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后人对这种批判认识不同,评价不一。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早,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囤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约:“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閤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C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汗 尚:盛行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分)民岂乐为盗哉 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而良淳劝富人出栗振之 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 人皆倒囷以应之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译文: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译文: 四、诗歌鉴赏。(11分)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释: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形象?这一形象具有什么特点?(5分) (2)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五、默写。(17分)14.根据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诗句。(17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2)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 ,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 。”(5)蜀道难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6)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7)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4分)二十年以后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1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16.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答:17.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答:18.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答:七、语言运用。(15分)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6分)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第二,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第三,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20.请为下列语句排出恰当的语序。(3分)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的一片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 答:_21. 请从下面的文段中提取三个关键词。(6分)本报北京2月23日讯记者吴兢报道:由建设部起草的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在互联网上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收到了数十封电子邮件积极参与讨论。该条例要求新建住宅必须执行节能标准,并注重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要求审计政府办公楼的耗能情况,并根据审计结果予以整改。能源趋紧,立法提速。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法及与之配套的9部规定陆续施行,相关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税收优惠规定正在制定;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一个由15家单位组成的能源法起草组正式成立,拉开立法序幕;北京等地也将为节约能源制定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规定正在为节能开道,为新能源保驾。 关键词: 八、写作。(40分)22.今年寒假作业中有“阅读2部课外读物”的要求,想必大家在读书中有会感受,有收获。围绕寒假阅读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你的阅读故事,可以为同学推荐你在假期读的一本书,可以复述你所读书籍的梗概,可以介绍你的读书心得,还可以写读后感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 答案:A。解说:博闻强识(zh)、专横跋扈(h)、模具(m)、装模作样(m)2.答案: B。解析:本题是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考查,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A项中的“发贴子”中的“贴”错误,应改为“发帖子”。C项中的“眼花瞭乱”中的“瞭”错误,应改为“眼花缭乱”。D项“延袭”的“延”错误,应改为“沿袭”。3. 【答案】C。【解析】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B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4.B(A项,“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才华横溢,不能 形容幼儿园的小孩。C项,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用在这里语境不符。D项,发上指冠: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度愤怒。不能用来形容悲伤。)5.C(A语序不当,“不仅”移至“嫌疑人”之后;B项偷换主语,将第一句改成“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后”,使之变成状语;“他”指代不明;D项“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一句为句式杂糅。)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6.B(缩小范围“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7.C(曲解文意:“明确地表达了”错,隐晦地表达。)8.C“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分析有误三、文言文阅读。(19分)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荫,指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受封得官。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的态度,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原因的分析,是富人们的反应。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项让士兵逃走的是进城的敌兵,不是赵良淳。12.(1)答案:赵良淳见吴国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译出大意给2分:“大言”、“意”、“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答案:众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赵良淳太声呼喊说:“你们想作乱吗?”众人流着泪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译出大意给2分;“环守”、“尔辈”、“投缳”三处,每译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