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3月月考 试题_3_第1页
高一生物3月月考 试题_3_第2页
高一生物3月月考 试题_3_第3页
高一生物3月月考 试题_3_第4页
高一生物3月月考 试题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a点时,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 B.如果温度下降5,b点将下移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D.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原因是受酶数量的限制2.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脂质可以贮能、维持体温B.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D.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3.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将溶液pH由2升到8的过程中,胰蛋白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C.酶的数量会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D.任何活细胞内都有酶的存在4.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5. 如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则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A.蛋白酶、蛋白质、多肽B.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C.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D.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6. 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将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7. 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合理的实验方案是组别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酶淀粉麦芽糖A.和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和对比,用碘液检测 C.和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和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8. ATP之所为能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A.ATP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ATP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9.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良好的储能物质、根本能量来源依次是() A.糖类、太阳能、蛋白质、脂肪 B.ATP、太阳能、糖类、脂肪 C.糖类、ATP、脂肪、太阳能D.太阳能、糖类、ATP、蛋白质10. 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需要消耗ATP的有A.暗反应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D.萎蔫的青菜吸水变得硬挺11.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分子中的“A”指腺嘌呤B.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12. 让一只白鼠吸入18O2,体内首先出现含有18O的化合物是() A.水B.乳酸C.丙酮酸D.二氧化碳13. 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分别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那么,所产生的CO2之比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A.1:2B.2:1C.3:1D.1:314. 叶肉细胞中,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生成过程B.氧气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C.ATP的合成和水解过程D.H的产生和消耗过程15.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度以上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6. 动、植物细胞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都能产生的化合物是() A.水和ATPB.CO2和ATPC.丙酮酸和ATP D.酒精和乳酸17. 很多东北人冬季喜欢腌制泡菜,在腌制初期,将菜坛子加满水密封,其原因是A.防止水分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 C.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D.有利于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18. 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到如下图所示曲线。下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AAA.B.C.D.19. 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放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时总是伴随ATP的合成 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C.蔬菜在无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厌氧呼吸实现的20. 我们走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其中的科学道理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21. 下列与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剧烈运动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酒精 B.包扎伤口应用消毒的透气纱布,防止厌氧菌感染 C.盆栽时应及时松土,避免无氧呼吸烂根 D.种子晒干后可降低细胞呼吸,延长贮存时间22. 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B.甲组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将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滴入乙组b瓶后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D.乙组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是为了消耗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环境23. 下列对各种有机物的鉴定,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A.还原糖-双缩脲试剂B.淀粉-碘液 C.DNA:吡罗红染液D.酒精:碱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24. 科学家用含有m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25. 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1+S3可表示玉米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B.C点与B点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 的生产量少 C.若植株缺Mg,则B点右移,D点左移 D.S2-S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26. 某同学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中央滴一滴提取液,然后进行纸上层析,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其由外向内的第三圈的颜色是() A.蓝绿色B.黄绿色C.黄色D.橙黄色27.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28. 德国科学家萨克期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脱色处理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若观察时,遮光处也呈现出蓝色,原因可能是() 叶片在暗处放置时间过短,有机物未被耗尽曝光时间过长,有机物发生了转移 叶片未用酒精脱色处理,绿色对蓝色造成的干扰曝光时间过短,有机物生成的数量过少 A.B.C.D.29. 硝化细菌之所以被归为化能自养型生物,根据是() A.它能将氨氧化合成亚硝酸和硝酸 B.它能把亚硝酸和硝酸作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 C.它能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合成自身的有机物 D.它能把氨氧化所释放的化学能合成ATP,直接用于生命活动30. 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是自养型生物。 B.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比例不同,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31.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一定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合成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则改变的环境因素可能是A.适当提高温度B.适当增大光照强度 C.适当增加CO2浓度D.适当增加水的供应量32. 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CO2B.丙酮酸C.乳酸D.酒精33.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水的光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这两个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于() A.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B.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34. 1864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把紫苏先在暗处放置12h,然后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遮住。光照一段时间,用酒精去除色素后再加碘液。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照光处不变色,光合作用产物为蛋白质 B.照光处变色,光合作用产物为淀粉 C.遮光处不变色,光合作用产物为蛋白质 D.遮光处变色,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35.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从AB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强,气温上升 B.从BC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酶失活 C.从CD主要原因是气孔打开,CO2供应增加 D.从DE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气温下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36. 因为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青蒿植株放入恒温、密闭的透明玻璃箱中模拟大棚栽种,甲图为一天中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为CO2浓度恒定为300 L/L时光照强度对青蒿植株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与10:00相比,14:00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速率_ (填“快”、“慢”或“不变”)原因是_ 。若通过缓冲液维持密闭容器中CO2浓度恒定为300 L/L,与10:00相比,9:00时C5的合成速率_(填“快”、“慢”或“不变”)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O2,_ (填“能”或“否”)在青蒿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的淀粉?若能,请写出18O的转移途径;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2)若将青蒿植物的叶片放在某温度下暗处理1h,重量减少了2mg,随后放在同温度下光照1h,光照后和暗处理前相比重量增加了3mg,则该叶片1小时真正的光合速率为_mg/h(用重量表示)37. 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甲和乙,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瓶中所加液体的作用是 ,A-E瓶中,澄清石灰水应加到 瓶中(2)一段时间后各取甲、乙两组的少量酵母菌培养液,过滤后,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橙色变为灰绿色,表明溶液含有 , 组实验装置的培养液会出现这种颜色变化。38.(本题包含、两小题,每空1 分共10分) 为了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颜色反应的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有(溶解);“”表示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请推断,五组分别为什么物质:A_;B_;C_;D_;E_。 用马肝细胞能否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 (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 猪的红细胞与草履虫细胞相比,细胞膜中的哪种成分差别最大? 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失去识别的能力: 。A. 核酸酶B. 苏丹 C. 糖水解酶 D. 双缩脲试剂 铁是A物质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39. 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的a点表示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甲中ad四点中的_表示,也可用图丙ej六点中的_表示。(3)在光照强度大于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mg。(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左移、右移、不变)。(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