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化学平衡的移动A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1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37742203】A2NO2N2O4是放热反应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C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A加CaO放热,加NH4Cl吸热,温度高颜色深,说明2NO2N2O4的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B在该温度恒压条件下再充入少量B气体,则ab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bBA项,充入B后平衡时压强变大,正向程度变大,变小,即ab;B项,充入B,新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等效,不变,即ab;C项,升温,平衡右移,变小,即ab;D项,相当于减压,平衡左移,变大,即ab。4(2017西安模拟)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C(g)2D(s),反应过程中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n(A)/moln(B)/moln(C)/moln(D)/mol01.001.200050.501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7742204】A前5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050 molL1min1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少量物质D,正反应速率加快C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D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时,反应平衡常数减小D选项A,由表中数据和题给反应方程式推知,5 min时物质B减少1.0 mol,故前5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B)0.10 molL1min1,A错误。选项B,物质D是固体,分离出少量物质D,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B错误。选项C,加压使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选项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正确。5工业上可利用如下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50300350K2.0410.2700.012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300 时在某一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某时刻测得三种气体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K,说明平衡逆向进行,则v(正)0A2X(g)Y(g)Z(g)起始(mol) 1 1 0转化(mol) 0.6 0.3 0.3平衡(mol) 0.4 0.7 0.3v(X)0.001 molL1s1,A项正确;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化学平衡逆向移动,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B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物质Y的转化率增大,C项不正确;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D项不正确。7(2017潍坊一模)温度为T0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Z(g)(未配平),4 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X)v(Y)2v(Z)B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CT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 D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HT2,T2T1,温度升高,c(Z)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D项错误。8将4.0 mol PCl3和2.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80 mol,如果此时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导学号:37742205】A0.8 molB0.4 molC小于0.4 molD大于0.4 mol,小于0.8 molC已知:9汽车尾气中的C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4CO(g)2NO2(g)4CO2(g)N2(g)H1 200 kJmol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_,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容积变为1 L,则n(NO2)的变化曲线可能为图中的_(填字母)。(2)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C2v逆(NO2)v正(N2)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3)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_(填序号)。解析(1)010 min内v(CO)2v(NO2)20.03 molL1min1。从11 min起压缩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n(NO2)应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2)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A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相等,因此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B对;v逆(NO2)2v正(N2)才能说明达到平衡,C错;反应体系中物质全部为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D错。(3)甲,温度升高,v正、v逆应该均出现突增,错误;乙,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应该降低,正确;丙,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应该减小,错误。答案(1)0.03 molL1min1d(2)CD(3)乙10(2015山东高考节选)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放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在OA段,氢溶解于M中形成固溶体MH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渐增大;在AB段,MH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y ,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x(s)H2(g)zMHy(s)H1();在B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几乎不变。反应()中z_(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氢气240 mL,吸氢速率v_mLg1min1 。反应()的焓变H1()_0(填“”“”或“”“”或“”)。当反应()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平衡后反应()可能处于图中的_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_或_的方式释放氢气。解析(1)在反应()中,zMHx(s)H2(g)zMHy(s),由方程式两边氢原子个数守恒得zx2zy,z;温度为T1时,2 g某合金4 min内吸收氢气240 mL,吸氢速率v30 mLg1min1。因为T1T2,温度升高,H2的压强增大,由平衡移动原理知,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1()(T2);当反应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H2,H2压强增大,H/M逐渐增大,由图像可知,气体压强在B点以前是不改变的,故反应()可能处于图中的c点;该贮氢合金要释放氢气,应该使反应()左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的方式使反应向左移动。答案(1)30c加热减压B组专项能力提升(建议用时:15分钟)11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反应:C(s)2H2O(g)CO2(g)2H2(g)H0,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7742206】AT12n(H2)乙,说明T1T2,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A项错误;乙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H2O)0.8 molL1、c(CO2)0.6 molL1、c(H2)1.2 molL1,K21.35,B项正确;容器容积不变,碳为固体,正反应方向气体的质量增大,因此反应正向进行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C项错误;乙容器中,3 min内H2O减少了1.2 mol,而前1.5 min内反应速率大于后1.5 min内反应速率,故前1.5 min内H2O的物质的量减小得快,反应进行到1.5 min时,n(H2O)Fe2;而实验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实验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实验的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2)实验为加入1 mL 1 molL1 FeSO4溶液,实验为加入了1 mL H2O,结果是实验的颜色比略深,故以作对比,排除中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3)中加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I=AgI,使溶液中c(I)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中加入Fe2,增大了c(Fe2),平衡逆向移动;故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均逆向移动。(4)由反应2Fe32I2Fe2I2知Fe3在反应中得电子,b应为正极。达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中加入AgNO3溶液,AgI=AgI,使c(I)减小,若I还原性弱于Fe2,则a极改为正极,电流表指针应向左偏转。(5)由(4)的原理可知c(I)降低则还原性减弱,则实验中Fe2转化为Fe3的原因可理解为Fe2的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故得出的结论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第(4)小题是证明c(I)减小,其还原性减弱,若做一个对比实验,可选择增大c(Fe2),使其还原性增强,或减小c(Fe3),使其氧化性减弱。(6)实验中减小c(I),I的还原性减弱;实验中,增大c(Fe2),Fe2的还原性增强;则可得出离子的还原性与其浓度有关的结论。答案(1)化学平衡状态(2)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3)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或增大c(Fe2),平衡均逆向移动(4)正左侧产生黄色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通关提分题库带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经典例题A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事业单位招聘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监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 驾校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农发行百色市田东县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粮油食品检验人员全真模拟模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公司品牌形象管理政策
- 天然气利用细则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
- 基本不等式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DL∕T 2568-2022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精美课件(第1课时)
- 消防喷淋系统设计合同范本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 物流地产发展前景分析
- 三年个人成长路线图: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