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第1课时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明确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荣誉权的行为。提高依法维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名誉。【重点难点】重点:人格尊严不可辱,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权利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点拨: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引出人格尊严权含义;二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人格尊严不可侮,我们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广州白云机场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让学生以“乞丐有尊严吗?”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讲述故事,提议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即引出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它不分地位高低、贵富贫贱、年龄大小;明确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地位及具体内容;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一、人格尊严不可辱1每个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2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3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4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5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6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二)合作探究1学生阅读教材P34“小光的案例分析”,思考并回答问题:(1)你的看法是什么?答: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都有受人尊重的需求,未成年人也不例外。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气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图中郭老师因小光考试不及格就批评小光比猪还笨并罚小光面壁,这是对小光侮辱、体罚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人格尊严权,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而小光父亲认为12岁的小孩没有人格且可以随意体罚,是一种人身依附的错误观点,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本案受害人小光有权要求侵害人郭老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让学生意识到,名誉对于一个人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二是,为后面讲维护名誉权做好铺垫。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做一个受人尊重和赞誉的人;二是,让学生明确我国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2)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答:如果我是小光,我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郭老师的尊重,我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我的尊严受到了侵犯,我有权要求侵害人郭老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2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具体表现。(1)含义:人格尊严权是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2)具体表现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3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阅读教材P35有关信用审查制度的资料,探究: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益处?试举例说明。答: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每一个人都处在这种评价中,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谚语所谓“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正说明了名誉对于一个人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例子如:好的名誉对于公司、企业来说可以得到更多客户的信任,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5学生阅读P3637的材料,分组讨论:(1)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答:不一定,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但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公正客观的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2)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答: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人格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对于诽谤、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你对大伟、小辉、小敏的观点怎么看?答:对于小明诬蔑大江作弊一事,大伟看到小明有心理问题,希望小明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正确的。但大伟将小明的行为性质简单地归结为心理问题,认为只是情绪失控而已,这种认识无疑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既没有认识到小明行为的严重性,也不利于小明改正错误。嫉妒确实是一种心理现象,但小明因嫉妒而诽谤他人的行为则违反了道德和法律。小辉的观点看到了小明行为的不道德性,但是认识不够全面,缺乏权利意识。小敏的看法是比较全面的,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所谓名誉权就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小明因妒忌而诬蔑大江作弊,致使一些同学怀疑大江的人品,小明的行为不仅有悖道德而且是违法行为,这是一种以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的诽谤方式,侵害大江名誉权的行为。小明的侵权行为轻则会伤害同学感情,重则会造成严重后果,要负法律责任。大江的做法可取,根据我国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名誉权人有权自己要求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的法律后果。本案中大江采取与小明协商的办法行使自己的名誉权,一来能够融洽同学关系,二来能较好地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可谓一举两得。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一是,通过学生中易发生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给同学起具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外号,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既不道德,也不合法,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尊重他人。(4)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答:大江的看法独具一格,宽容大度。我会采取大江的做法。6阅读教材P38“武大郎外号的故事”,探究:(1)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答:小立因为长得矮胖,因此被人起外号为“武大郎”,有讽刺、嘲笑、挖苦小立身材矮小的意思。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图中别人给小立起外号为“武大郎”,正是对他的侮辱,侵害了他的名誉权。(2)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答:如:侮辱、谩骂他人等。7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表现及后果。侵犯他人名誉权表现为污辱、诽谤两种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后果: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查房
- 2025标准版农村住宅购买合同协议书
- 国家施工标准合同范本
- 酒店维修合同范本简单
- 配件合同范本模板
- 奶粉店打工合同范本
- 租赁小屋合同范本
- 植物工厂购买合同范本
- 酒店转让合同范本
- 材料业绩合同范本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2025年标准)离职手协议书
- 2025年团场人员考试题库
- 班组质量管理
- 2025年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实战能力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技术
-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数字经济与市场结构-洞察及研究
- DB42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 学校餐厅试吃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