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2(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3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政治理性化色彩凸显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4关于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所享有的权力,正确的描述是明朝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可以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 明朝内阁大学士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军机大臣负责承旨拟写,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制定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A B CD5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6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7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B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C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D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8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强调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 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0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C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1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12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A反对君主独裁 B反对君主制度 C提倡格物致知 D提倡尊君卑臣13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1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 C培养科技人才 D引导地方风俗15黄宗羲指出:“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为此,他主张A“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B“天下为主,君为客”C“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16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A增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B儒学维系统治秩序C促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二、材料阅读(共52分,3小题,17小题16分,18小题16分,19小题20分)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 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 材料二:明清之际文化,横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 第一页与胚胎一一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 (1)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6分)1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徐渭牡丹蕉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粱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8分) (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4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交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19(20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被称为“士大夫”。近代,传统士大夫逐步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讲义 材料三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