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冠湘中学2016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 总分:120分【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主宰zi 婆娑su 校订xio 果实累累liB韶华 sho 狡黠ji 贻误y 潜滋暗长qinC倔强ju 晕车(yn) 佁然y 惴惴不安(zhu)D祈祷q 哽咽yn 鄙视b 涸辙之鱼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慷概 璀燦 美不胜收 炯乎不同B嘹亮 聒噪 纵横决荡 按部就班C烦燥 斑澜 一泄千里 积雪初溶D狼籍 推祟 浮想连翩 通霄达旦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B.“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C.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D.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4.古诗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泊秦淮中作者运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的诗句是_, _ _。 无题中表达有情人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_,_。晏殊浣溪沙中,对仗工整,天然奇偶的诗句是:_ _,_ _。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明月清辉夜,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的词句是_,_。5.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B.孔乙己故乡和藤野先生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小说集呐喊。C.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和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6.下列情境中,说话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小女的写作水平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全赖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感激不尽。B我一个老农民,能和您结尾儿女亲家,实在是高攀了。C老同学,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因事不能前去祝贺,我的祝福望你心领了。D小儿昨日冲撞了您,就请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吧。7阅读名著。(共4分)我爱读书。我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震撼于 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伟大不朽的音乐;我读笛福的_,品尝了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我读_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走进保尔柯察金的心灵世界。我读曹雪芹的红楼梦,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读出_(人名)内心的凄苦”8综合运用(共4分)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2分)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观点大讨论】(2分)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共44分)(一)诗歌鉴赏(4分)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9.请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分) _ 10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分)_ (二)阅读捕蛇者说, 完成11-14题。(10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2分) 岁赋其二()又安敢毒耶()12、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去死肌,杀三虫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挈妻子而去之走A B C D 13.翻译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4.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三)无言的爱(11分)(1)母亲是个哑巴。(2)在我出世之前就是。小时候的我总是眨着一双奇怪的眼睛,瞅着只会啊啊乱叫和手舞足蹈的母亲,瞅着瞅着,懂些事理了,我便抬不起头,甚至感到羞耻和仇恨。因为母亲的缘故,我额外地多受了他人的欺负。虽然哑巴母亲只会适时出现,拼命护卫着,却往往适得其反,让我陷入无法逃避和尴尬的境地。(3)上学后,我最怕的,是雨雪天的突然降临,因为母亲会第一个把雨具和衣服送到学校。哑巴母亲不知道在哪能找到我,那么大的学校那么多的孩子,她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找。找急了的母亲,便只好“问”路了。回答她的,是哄笑,是围观,是模仿,赶也赶不走,自己也脱不了身。她急,简直要出手打人了,这更激发了围观者取笑逗闹的兴致。因急于把东西送到我的手上,最终她还是忍住了愤怒。又是作揖又是赔笑,巴望着逃出重围继续寻找孩子。(4)这一切,全被远远躲着的我看在眼里。我躲得远远的,躲得严严实实。我情愿淋着雨回家,情愿冻得浑身发抖冻出病来,也不愿去接母亲手中的雨具和衣服。直到放学了,我会远远的绕过母亲,偷偷朝家的方向跑,把孤零零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扔在学校,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5)天很晚很晚,学校空寂无人了,母亲才沮丧地回家。一进家门,看见平安坐在那里的我,她眼睛里波光一闪,抽了抽鼻子,放下东西,像没事一样,继续做活儿去了。我却觉得很高兴,有赢了的味道。(6)渐渐地,母亲和我之间,不但没有了任何交流,也越来越陌生。我见到母亲就跑,哪怕在路上遇见了,也像不认识一样。对于母亲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指手画脚的叮嘱和关心,我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回敬以虎狼般的咆哮和拒绝。(7)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顽固而坚定的想法离开这个让我抬不起头的家,离开只会给我带来羞辱的母亲,离开这片缺乏温情、友好和暖意的大地。(8)于是,我拼命地读书,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顽强,从村小学到乡中学,到镇上的高中,再到远在省城的大学。我惟一能做的,似乎只有读书,读得全村及至全乡人对我只有仰视的目光了,还在读。(9)从上中学起我就开始住校,一个月回家一趟,取些米和咸菜母亲再也不往学校送了。因为父亲的老实愚笨,而且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母亲只是养猪养鸡打柴挖药材,还干苦力挣钱,甚至偷偷到远远的地方乞讨。(10)有一次,在外乞讨的母亲被狗咬了,伤口化脓感染了好长时间,我都不知道。偶尔回家的我从不关注母亲的一举一动,我的眼里,只有读书。不幸的是,同村同学告诉了我母亲乞讨的事,我当即气得撕了书本,从学校出走了。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用满满一篮子鸡蛋托人写了厚厚一沓寻人启事,四处张贴,村里乡里还有镇上。寻人启事上说:再不去丢人现眼地讨饭了,只要孩子能回来。流浪的我因一连几天吃不上饭,就回来了,从此长住学校,再不回家。(11)终于有一天,大学毕业了的我把根儿扎在了省城。除了父亲去世回家过一次,就不曾踏上家乡的土地。母亲一人守着孤单冷清的家,还不停地给我寄钱,把积攒的零钱换成整钱,再央人帮着写好汇款单,汇到城里。我有些不安和内疚,但碍于面子我不能“回头”。每年春秋两季,她还会寄出亲手做的布鞋和棉鞋。母亲从没想过儿子喜不喜欢,会不会穿,只管做,用心地做,不间断地做,当作一年到头最重大的事情来做。(12)上个月,从未出过远门的她,由乡里到镇上再到省城,手里拿着写有我地址的字条,满城市寻找着。等终于看到两年没见面的我时,母亲老泪纵横!黑瘦且布满沟壑的脸,像枯萎的黄菊被浇上了水。她颤巍巍地从怀里摸出一双崭新的布鞋,捧到我眼前。那双松树皮般粗糙的手,指指我的脚,又指指布鞋,一双浑浊却闪着泪光的老眼,定定地盯着我,生怕我会从她的视野里消失(13)我再也受不了了,扑通一声,万般负罪地跪在了哑巴母亲的面前15.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16.请概括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2)17文中表现“我”对母亲态度变化的词语依次是:羞耻 出走 (3分)18.理解(12)段中划线句子表达的含义:“那双松树皮般粗糙的手,指指我的脚,又指指布鞋,定定地盯着我,生怕我会从她的视野里消失”(2分)19.俗话说“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尊重父母。文章最后,我肯定有千言万语要对母亲说,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说些什么?(2分) (四)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10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20文章以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1分)21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3分)魏晋时期:个性解放(l)唐朝前期: (2)宋朝: (3)明朝: 22阅读两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1)第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2)第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3简要分析第节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2分)(五)守住信念才有成(9分)有关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少。然而,前不久的井冈山学习,对心灵造成的冲击尤其强烈!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以致外界稍有诱惑,就会偏离人生航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走出沙漠”的故事就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了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就在大家就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24、文章开头两段写井冈山参观学习的内容有何作用?(2分)25、选文第3段加点的“如此”指什么?(2分)26、第4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7、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守住信念?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分)三、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幕,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懊悔不已”“难过”“感动”等词语。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冠湘中学2016年下期九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C 2.B 3.D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B 6.D7. 贝多芬, 鲁滨逊漂流记, 奥斯特洛夫斯基, 林黛玉8. (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示例: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或者兼说二者)二、阅读理解(44分) (一)使至塞上(4分)9.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正是暗写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孤寂之情。10. 浩瀚的沙漠上,一缕孤烟升起,劲拔坚毅;滔滔的黄河边,苍茫的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勾勒出一幅大气磅礴、雄浑壮美的塞外黄昏落日图。 (二) 捕蛇者说(10分) 11. 征收赋税。 痛恨 12.D13. 谁知道赋税的祸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 14. 蒋氏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 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 作者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河源市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南郑州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吕梁市2024年八上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绿然国际学校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通许县丽星高级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梅州市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情感计算交互应用-洞察及研究
- 坍陷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2024年湖北省咸丰县民政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试卷6月(含答案)
- 高二文科考试数学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罗伊氏乳杆菌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标准的编写讲课件
- 学堂在线 护理研究方法 期末考试答案
- 山东省普通初中小学音乐、美术、卫生设备配备标准
- 景陵峪_构造报告_构造地质学
- 浸塑作业与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