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重难点八 中和热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1反应原理: H+(aq)+OH-(aq)H2O(l);H=-57.3kJ/mol2计算方法:(强酸和强碱反应) Q=mCt(1)其中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3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2)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上表(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4注意事项(1)大小烧杯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若换用隔热、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如保温杯)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温度计上的酸要用水冲洗干净,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3)酸、碱混合时,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4)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不是1:1而是NaOH过量,是为了保证0.50 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也是可以的5误差分析: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若不是为57.3 kJ/mol,则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是:(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 mL的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50 mL或小于50mL都会造成误差)(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中和滴定操作仪器【例1】在测定中和热时,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的组合是()天平 量筒 烧杯 蒸发皿 温度计 试管 酒精灯 环形玻璃搅拌棒A B C D全部 【答案】B【解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烧杯盛放溶液,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所以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的组合是量筒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故选B。【重难点点睛】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明确实验需要的仪器及仪器的作用即可解答,根据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原理知,在做中和热实验测定中和热时,应需要量筒、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以此来解答。【重难点考向二】中和滴定原理与操作【例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塑料的目的是固定小烧杯B若用50mL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0.50molL-1的盐酸和50mL0.50molL-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C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为了简化装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由温度计代替【答案】C【解析】A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A错误;B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相等,故B错误;C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反应热,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C正确;D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溶液,所以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由温度计代替,故D错误;故选C。【名师点睛】考查有关中和热的测定,掌握中和热的测定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应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而不能用温度计代替。【重难点考向三】中和热的计算【例3】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J(g)-1计算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填“偏大”、“偏小”、“不变”)其理由是_; (4)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答案】(1)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56.8kJ/mol 偏大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4)ABDF 【解析】(1)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丝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2)中和热测定实验主要目的是测量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少,所以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3)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2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4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40,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40;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1.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35;三组数据均有效,其平均值为3.40;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的质量和m=100mL1g/mL=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40;=1421.2J=1.4212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1.421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56.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所以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大;(4)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碱的温度时,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偏高,则温度差减小,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C做本实验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故C错误;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由于氨水是弱碱,电离是吸热过程,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正确;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算过量,可以保证碱全反应,会使得中和和热的测定数据偏高,故E错误;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会导致一部分能量散失,所以测的数值降低,故F正确。【名师点睛】考查热中和热概念、测定原理及反应热的计算,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计算中和热时先求出三次反应的温度差,根据公式Q=cmT来求出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最后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求出反应热。【重难点考向四】中和热测定误差分析【例4】某同学用50mL 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并计算中和热造成测得的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B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C将50mL 0.5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 0.55molL-1的氨水 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答案】D【名师点睛】考查有关中和热测定实验,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不是1:1,而是NaOH过量,是为了保证0.50 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也是可以的,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若不是为57.3 kJ/mol,则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是:(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 mL的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50 mL或小于50mL都会造成误差);(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等。1某实验小组学生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mL0.5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所测中和热的数值越大 【答案】B2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数值结果大于57.3kJmol-1(中和热),原因可能是()A实验装置中小烧杯杯中低于大烧杯杯口 B用浓硫酸代替了稀硫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答案】B【解析】A实验装置中小烧杯杯中低于大烧杯杯口,导致热量散失,则测定的中和热数据偏低,故A错误;B用浓硫酸代替了稀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导致测定的中和热偏高,故B正确;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导致热量散失较多,测定的中和热偏低,故C错误;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错误;故选B。3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 B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 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以免洒出 D改变酸碱的用量,所求中和热数值不变 【答案】【解析】4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碎泡沫塑料 B环形玻璃棒 C硬纸板 D两个量筒 【答案】D【名师点睛】考查中和反应的原理,碎泡沫塑料和底部垫纸条,目的是保温,以减小实验中的误差;环形玻璃棒,使溶液混合更均匀,测量更准确。5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善钢铁企业供应链协同体系提升物流与供应链效率
- 面向未来的临床护理学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 机电产品能源消耗对碳足迹的影响分析
- 构建健全的财务风险预测与防范机制
- 茶叶企业经营风险管控中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策略
- 《不能随便摸我》课件
- 龙舟活动经费申请报告(3篇)
- 小吃传授合同(标准版)
- 领礼品申请报告(3篇)
- 2025年1月四川高考改革适应性演练测试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 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食品科学技术词汇
- 质量总监.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表
- 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 第一框 关爱他人
- 精品地铁车站装饰装修质量保障措施
- 渗透检测培训教材(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