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九赤壁河北2008年已考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十九)赤壁(河北2008年已考)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借赤壁之战中的一支断戟起兴,慨叹前朝人事,暗含岁月流逝及物是人非之感,同时也为后两句的抒怀做铺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议论感慨。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从反面落笔,假设周瑜的失败,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需要某种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含蓄蕴藉。【文学常识】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赤壁为七言绝句。 【本诗主旨】全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写作手法】1.反问立意。2.以小见大。【高效集训】1(2016台州中考)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_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_,抒发了_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_。2(2016台州中考)“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_火烧赤壁_一事。诗句意思是:_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_。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3(2016原创预测)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_不好。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_4(2016原创预测)本诗的以小见大的手法是怎样表现的?_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_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