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与曾子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为贴切( )A.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主张 B.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C.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D.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2、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反映孔子“正名”主张B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C卫国专制君权面临冲击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3、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4、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5.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 )A程朱理学 B陆王心学 C经世致用 D考据学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7、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话题人物看法史料结论专制统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主流思想谭嗣同君,皆大盗也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8、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9.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10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11、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 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12、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了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1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14、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 )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15、蒙运动被誉为是文艺复兴的超越与发展。其“超越与发展”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民主与法治的主张16、卢梭曾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A伏尔泰给启蒙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B法国启蒙运动逐渐误入歧途C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 D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17、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这种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的画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18、下列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法国启蒙思想为牛顿力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日心说”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说”ABCD19、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中的“它”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20、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21、“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22、有人说:“如果民国初年实行了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农民就会富起来,中国就能避免贫富悬殊的弊病。”对于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农民得到土地自然会富起来 B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土地平均了就能避免贫富悬殊 C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D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资产阶级土地纲领行不通23、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革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人民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合 一国之内,在周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之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但是这是和人民内部问题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是非问题 A B C D 24、现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先后打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每一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下列与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第卷(非选择题 52分)(本卷有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 ,27题15分)25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已”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三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今天的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6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今天中国对西方了解”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9分)26(12分)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 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官崎寅藏的谈话 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固储金之感言 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评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12分) (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2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4分)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方面原因。(4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7分)高二12班上第2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2016-12-7一 选择题(25*2=50分)12345678910111213DCCCCACDDDAAC1415161718192021222324DCCCDDCCB CC二非选择题25、(25分)(1)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2分)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2分)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2分)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2分)西方促进民主政治。(2分)(2)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2分)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2分) (3)因素:全球化趋势增强;西方思想进一步传播;改革开放政策;人们思想解放。(6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认识:应吸收外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应保持文化民族性,弘扬中国文化。(3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6【答案】示例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顺应了世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不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示例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状语从句课件导入
- 护士带教师资培训
- 网络暴力幼儿课件
- 创意画冲浪课件
- 时尚表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珠宝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钢筋工程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版智慧社区智能家居设计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调味品品牌孵化与推广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心理咨询劳务服务居间合同
- 2024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架线导地线各种弧垂的含义及计算方法(附计算表格)彻底弄懂弧垂
- 网络营销:推广与策划(第3版 慕课版)课件 项目一认知网络营销(知识基石)
- 精益管理课件
- 电竞行业用户分析
-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 首诊负责制度检查分析报告
- 新药研发方案及计划书模板
- 不良资产项目律师法律尽调报告(模板)
- 木磨锯工安全操作规程
-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