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docx_第1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docx_第2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docx_第3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docx_第4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宝山嘉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孤蓬”喻指的是 ,这和“_”喻指的是同一人。(2分)2.下列对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描写了城外凄迷而美丽的景色。B.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C.诗中寄托了作者难掩的悲哀。D.诗的情感基调是缠绵悱恻的。宝山嘉定崇明县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两首词描写的季节分别是和。 (2分)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四块玉”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B.都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相思之情C.都采用寓情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D.都在词的末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崇明县1.春季;秋季(每格1分,共2分)2.B(2 分)奉贤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2. 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 。(2分)奉贤区1.C(2 分)2.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喜爱、渴望)之情(2分)虹口区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甲作品的作者是,乙作品中“天净沙”是。(2分)2.下列对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作品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致。B乙作品描绘了秋天的凄冷萧索之景。C甲作品表达了努力进取的雄心壮志。D乙作品表达了孤旅者伤心悲痛之情。虹口区1.王维(1分)曲牌名(1分)2.(2 分)C黄浦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 【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横”与“绕”动静结合地撤写青山白水的姿态,以下与之手法相似的一项是( )(2分) A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C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写景色之美让人流连,正是诗人和友人惜别之情的体现。B颔联以“孤”写“蓬”,生动地描摹出友人漂泊天涯的孤单。C颈联用“浮云”作比,写友人行踪不定,无限关切饱含其中。D尾联以声夺人,以班马长鸣渲染了别离时浓烈的哀伤氛围。黄浦区1.(2 分)A2.(2 分)D静安青浦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 ) (2分)A.武松打虎 B.煮酒论英雄 C.明湖居听书 D.劳山道士2.作品中的大海具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 的抱负。 (2分)静安青浦1.B(2 分)2.雄伟/壮丽(1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1分)浦东新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2分)2.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浦东新区1.伤春惜花(时)(2分)2.D(前者却道的是花事,后者是言不由衷,故左右而言他)(2分)闵行区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4分)【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乙】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从诗歌形式上分,上面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2分)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作为山水田园诗,都描写了清新、宁静的优美图景。 B.两首诗都反映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淸静隐逸生活的理想。 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隐隐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D.情感表达上,甲诗在尾联直抒胸臆,乙诗则显得更为含蓄。闵行区1.王维;五言律诗2.C普陀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翻似”在诗中的意思是。(2分)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前C.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D.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普陀区1.(2分)倒好像2.(2分)B松江区阅读下列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乙】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甲、乙分别通过“”和“_”等词句表现“凭栏之久”,以此表达用情之深。(2分)2.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句所交代的时令都是春季。B.都描绘了有情人离别时的场景。 C甲的抒情方式委婉,而乙较直接。D.两句中的景分别用来渲染气氛和层层设障。松江区1.(2分)伫倚(1分)溪又斜,山又遮(1分)2.(2分)B徐汇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诗中“春芳歇”意为。(2分)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2分)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徐汇区1.(2分)春天的芳华凋谢2.(2分)B杨浦区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 (2分)2.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杨浦区1.作者同为南宋词人辛弃疾或甲词中的“而今之愁”与乙词中想借酒所消之愁一致,都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优愁和愤懑。(2分)2.B(2分)闸北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滋去,萧萧班马鸣。1.诗中“班马”的意思是 。(2分)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闸北区1.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2分)2.B(2分)长宁金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 7题(4分)【甲】山居秋暝 【乙】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 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