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新航路的开辟1、2、3、546殖民扩张8、9、117、10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6唐山模拟)“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依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的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答案:A2(2016合肥模拟)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解析:材料实际上强调要用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维度来说,其使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故A项正确。答案:A3(2016衡阳二模)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明末”不符,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4(2017襄阳调研)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 430匹和15 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 450匹和3 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A商业革命的影响 B价格革命的影响C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D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640164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使意大利的商业中心被西、葡、英、法所取代,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答案:A5(2016潍坊模拟)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地区1400年1600年1800年中国70110330印度74145180欧洲5289146非洲撒哈拉以南6010492拉丁美洲361019上表说明了()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入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新的农作物的传入推动了中国人口的增加,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其客观的建设性推动印度人口增长,新航路开辟带来欧洲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非洲撒哈拉以南、拉美受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人口减少,故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错误,排除。答案:D6(2017湖南联考)就在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之时,英国人亚当斯密却主张英国摆脱殖民地的累赘,不要去管殖民地的事,以“无形帝国”代替有形的“日不落帝国”。亚当斯密的“无形帝国”()A基于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强大实力B力图最大限度地减轻英国的负担C意在促使英国提高现代文明程度D促使英国通过自由贸易称霸世界解析:根据材料中“英国人亚当斯密却主张英国摆脱殖民地的累赘,不要去管殖民地的事,以无形帝国代替有形的日不落帝国”得出亚当斯密主张英国通过自由贸易称霸世界,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7(2016无锡二模)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组别 甲 乙 丙 商品内容 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欧洲、美洲、非洲B亚洲、美洲、非洲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依据三个地区商品交易的内容,推断该国际贸易为三角贸易,欧洲从美洲获得糖、烟草、玉米等商品,非洲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劳动力,依次对应欧洲、美洲、非洲,故A项正确。答案:A8(2016广州模拟)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 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解析:“运往美洲”,与“欧洲”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透露出贩卖的黑奴大量死亡,这折射出殖民掠夺的无情,故选B项。答案:B9(2016南京、盐城二模)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这场战争”()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海上马车夫”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解析:1588年,西班牙派出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惨败,从此,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而材料中“宗教改革派西欧人”指英国人,“西班牙人伊比利亚人”指西班牙人,故C项正确。答案:C10(2016临沂一模)在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C经济的泡沫化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解析:“荷兰出现郁金香购买热潮,最后导致郁金香泡沫破裂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说明投资理念因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急剧变化,故A项正确;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的材料依据不足,故B项错误;材料只谈及荷兰人未提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故C项错误;购买热潮源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与民族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6衡阳模拟)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财富从一件教徒可以随时抛弃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这一观点()A是工业革命的产物B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C揭露社会财富悬殊D使人们摆脱宗教束缚解析:马克斯韦伯认为财富是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财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因素,故选B项。答案:B12(2016菏泽模拟)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A金融霸主的地位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C经济体制的创新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没有成为金融霸主,也没有经济体制创新;美国没有广大殖民地;无论是西班牙、荷兰、英国还是美国,在当时的时期内,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很强大。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6滨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时间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2.4%22.9%5.45亿1750年19.2%13.1%1.6%30.9%7.28亿1850年22.7%8.1%5.1%35.1%11.71亿1900年24.9%7.4%9.0%24.9%16.08亿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材料二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地,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 200万至2 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个人数的4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樊树志国史概要(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8分)(2)材料一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10分)(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表格中欧、非、美的人口比率变化直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从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角度结合史实进行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人口比率变化得出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其显著特点是人口增加,所占比率扩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政府奖励垦荒”“双季种植化”“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等归纳回答。第(3)问,这一时期指“16501900”,归纳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要放在全球史现的大视野下进行分析比较,由此可归纳出各地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形成等共同原因。答案:(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减少,之后则不断扩大。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强国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成因: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3)因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14(2016邯郸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16世纪80年代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18世纪初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着给“哥伦布交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交流”。(26分)解析:首先根据材料,归纳哥伦布交流的内容并形成定义,包括动植物、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然后依据材料进行评价,如:动植物的交流对世界生态面貌、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人口流动对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以及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定义: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命的轮回:命运戏剧细则
- 考研复试面试中常见问题解答
- 在花园中创造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 学生教育信息化规划
- 2025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丽水青田县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聘2人笔试含答案
- 云计算性能优化指南
- 农学领域农业物联网建设预案
- 矿业事故应急预案
- 2025西安未央区职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育直播平台直播教学与2025年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读报告
- 桥隧工程培训频课件
- 苹果协会管理办法
- 道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 2025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考试题及答案
- 1.2位置 位移(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 英语介绍电影课件
- (2025)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必刷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苏省阜宁县文化馆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详解
- 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