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教学目的本章讲授的是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学习本章,要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中几种宾语前置所需的语法条件,并培养他们在具体的文言语句中,辨识各种不同的宾语前置的能力,以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基本概念宾语前置基本理论1、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宾语前置现象?2、各种宾语前置所需的具体条件是什么?一、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与表示肯定意思的句子相对而言。例如:(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前一句是肯定句,后一句是否定句,有否定副词“不”。否定句一定要用否定词。可以用否定副词“非”、“不”、“弗”、“毋”、“勿”、“未”、“否”等,也可用否定性的无指代词“莫”等。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往往要前置。自马建忠最初明确指出:凡外动字状以弗辞,或起词为“莫、无“等字,其止词如为代字者,概位乎外动之先。例如:(2)不吾知也。(论语先进)(3)若胜我,我不若胜。(庄子齐物论)(4)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传定公十三年)(5)出言不以礼,弗之信也。(礼记礼器)(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例(2)(5)都用否定副词,并用代词作宾语,因此宾语提置于谓语之前。例(6)前一分句“己”是代词,故前置,而后一分句“人”是名词,不前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最能说明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特点。如果谓语之前有助动词,代词宾语还要位于助动词之前,例如:(7)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8)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9)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硕鼠)“敢”、“或”、“肯”都是助动词,“莫”是无指代词。上古汉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是那么严格,先秦汉语中已有不少后置的例子。例如:(10)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黍离)(11)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管燮初先生指出,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句,“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虚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周光午先生对先秦16部著作的调查,提供了否定句代词宾语后置的大量资料。据何乐士先生统计,左传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数为57,后置的句数为34,分别占62.6%和37.4%。汉代前置的例子明显减少。南北朝以后,否定句代词宾语由前置转为后置的发展过程已在口语中完成了。但是后代仿古的文言文却仍然采用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例:(12)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13)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14)未之敢从也。(黄宗羲原臣)这样,古籍中宾语前置的现象显得很普遍,庶几成为常例,而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显然是特殊的语序,是异例。二、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上古汉语的疑问句,包括反问句,当疑问代词“谁”、“孰”、“安”、“焉”、“何”、“奚”、“胡”、“曷”、“恶”等作宾语时,以宾语置于述语之前为常。例如:(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4)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5)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6)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7)弗虑胡获,弗为胡成?(尚书太甲下)(8)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9)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以上各例,疑问代词作宾语,皆居述语前,例(1)、(2)、(8)的“天”、“文王”、“泰山河海”是名词,则置述语之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述语之前有助动词,那么充当宾语的疑问代词一般还得位于助动词之前。例如:(10)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此例若误以宾语“谁”为主语,则与文意相去远矣!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还要严格,罕有例外,但后置的结构形式,先秦时已经萌芽。例如:(11)子夏云何?(论语子张)(12)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如何”是“何如”的倒言,两者在先秦已经是凝固结构,意思是“怎么样”,如例(12),或“怎么了”,它们都不是“像什么”的意思,实际上已经不能拆开来分析。汉代以后,疑问句代词宾语逐渐出现后置的趋势。例如:(13)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汉乐府涉江采芙蓉)(14)武帝问:“言何?”(汉书酷吏传)但是后代的仿古文言作品中,疑问代词宾语往往还是前置的。例如:(15)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6)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三、介宾结构宾语前置介宾结构是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的,通常位于述语之前作状语,或位于述语之后当补语,如“夜以继日”之与“继日以夜”。由于大多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介宾结构的内部语法关系与述宾结构大体相同。但介宾结构的宾语是对介词而言,而不是对整个句子来说的。介宾结构中的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及偏正词组等。古代汉语的介宾结构以宾语前置为常,例如:(1)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荀子议兵)(2)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3)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史记项羽本纪)(4)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5)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6)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7)先君若问与夷,将何辞以对?(左传隐公三年)例(6)之“一言”、例(7)之“何辞”为偏正词组,其余以词充当介词的宾语。其中的“何以”逐渐成为凝固结构,古文常用,现代书面语沿用之,只限于询问原因,“为什么”的意思,而不是“用什么”或“凭什么”的意思。虽然古代汉语介宾结构以宾语前置为常,但先秦开始也有少数后置的用例:(8)所谓伊人,于焉逍遥?(诗白驹)(9)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史记晋世家)(10)以何验之?(王充论衡无形)四、以结构助词为标志的宾语前置通过结构助词把宾语提置于述语之前,有强调和突出宾语的作用。常见的结构助词有“之”、“是”、“实”、“焉”、“斯”、“之为”等。这些结构助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只是起表示语法关系的作用,无法译成现代汉语。例如:(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4)其于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吕氏春秋情欲)如果不明上述例句中的结构助词的语法作用,就会误解古书。例(4)句中,杨树达吕氏春秋拾遗说:“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乃欲不可得,求不可足之倒文,此与孟子唯奕秋之为听,荀子不苟篇唯行之为守,唯义之为行及礼论篇生之为见,秋之为见句例相同。当前置宾语是代词时,一般用“之”作标志,而不用“是”或其他助词。例如:(9)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10)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国语晋语三)这种宾语前置的形式,还可以在宾语前加一个范围副词“唯”(惟、维)构成“唯(惟、维)是(之、之为)”式。这样,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例如:(11)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尚书牧誓)(12)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13)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14)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例(14)中的“实”,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作用同“是”。用“实”作标志的不多见,用“焉”和“斯”的同样没有“之”、“是”为常,其例有:(15)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16)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七月)至于“唯之为”的格式,例见上文引杨树达吕氏春秋拾遗说。最后有必要讨论“之”和“是”的词性问题。向来有学者把“之”和“是”视为代词,起“复指”作用。五、指代性副词 “ 相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公) 稍出近之, 然莫相知。(黔之驴)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六、指代性副词 “ 见 ”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冀 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七、“自”字“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刎、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中“自信”应理解为“信自”。 举贤以自佐 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八、无条件的宾语前置上述宾语前置,都有一定的条件或一定的标志。但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句式,它不需要任何条件或标志,而直接把宾语提置于述语之前。其宾语可以是代词,也可以是名词。代词充当前置宾语,较常见的是用指示代词“是”,例如:(1)尔贡包茅不入,王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城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纪检监察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基础必做题(附答案)
- 2025年安全培训试题含完整答案(全国真题)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全真考前测试及答案指导
- 2025年反射疗法师大赛理论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灌肠术课件收费
- 桥式取料机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中的汉字
- 2025年IT技术支持工程师招聘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GB 16807-2025防火膨胀密封件
- 挤压模具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标准)灵活用工协议书
- 发廊租工位合同协议模板
- 服装厂质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趋势分析与模拟试题洞察未来方向(含答案)
- 2025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人才招聘17人(第四批)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院医疗收费培训课件
- 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