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下学期冲刺模拟试题二_第1页
高考理综下学期冲刺模拟试题二_第2页
高考理综下学期冲刺模拟试题二_第3页
高考理综下学期冲刺模拟试题二_第4页
高考理综下学期冲刺模拟试题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7年高考冲刺模拟(二)理科综合1(原创,容易)下列各项中,物质组成相同的是( )核糖体 染色体 HIV病毒 中心体 钾离子载体A B. C. D. 【答案】C【解析】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HIV病毒为RNA病毒,成分也包含蛋白质与RNA;中心体成分为蛋白质,钾离子载体的化学成分也为蛋白质【考点】常见结构和生物的化合物组成2.(改编,容易)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人体表皮细胞改造成多能干细胞,可形成多种人体组织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因此细胞中不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B多能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因为其发生了基因突变C多能干细胞和表皮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多能干细胞周期短D在多能干细胞中,用健康基因取代致病基因,并使其定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镰刀型贫血症的治疗【答案】D【解析】A.高度分化细胞也可进行基因的表达,存在转录翻译过程;B.细胞分化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改变;C.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存在细胞周期D.镰刀型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红细胞形态改变,可通过基因工程和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进行治疗。【考点】细胞分化3.(原创,中档)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种氨基酸都由多种tRNA所携带B. 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是在核仁中合成的C. 一个tRNA有多个反密码子,一个mRNA也有多个密码子D. RNA聚合酶参与合成rRNA,tRNA的过程【答案】D【解析】每种氨基酸都由一种或多种tRNA所携带,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也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一个tRNA有只有一个反密码子,一个mRNA也有多个密码子,RNA聚合酶参与rRNA,tRNA等多种RNA的合成过程。【考点】基因的表达4. (原创,简单)由于实验材料限制,有时需设法替代,下列正确的是( )A.用人成熟红细胞代替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DNA和RNA的分布的观察实验B. 用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代替黑藻细胞进行叶绿体观察实验C. 用成熟叶肉细胞代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D. 根尖成熟区细胞代替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答案】C【解析】人成熟红细胞为红色,不适合进行DNA和RNA的分布的观察实验;菠菜叶下表皮细胞无色,不能观察叶绿体,应该用稍带叶肉的下表皮细胞;成熟叶肉细胞有叶绿体,可以代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实验;成熟区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无法进行有丝分裂观察实验。【考点】必修一课本实验5.(原创,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从30的环境进入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抗体、淋巴因子和血红蛋白均存在于内环境中。A2项 B.3项 C.4项 D.5项【答案】B【解析】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错误;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正确;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因迁出的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所占的比例不一定,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不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变化趋势,错误;从30的环境进入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产热等于散热,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考点】植物激素调节;种群的数量特征及调查方法;内环境稳态。6.(改编,中档)一位患有克氏综合征(XXY)的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可以生育孩子,预测这对夫妇的儿子中,患有克氏综合征的比例是 ( ) A.0 B.2/3 C.1/2 D. 1/3 【答案】B【解析】男性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X:XY:XX:Y=2:2:1:1,女性产生的配子只能提供一个X,后代儿子中只有男性产生的XY:Y=2:1,所以患病的比例为2/3。【考点】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7下列有关说法或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SiO2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HF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 SO2 和NH3分别通入水中其水溶液均可以导电,所以SO2 和NH3均属于电解质C.“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物理和化学变化 D.14CO2和12CO2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所以14CO2、12CO2属于同素异形体【答案】C【解析】A选项考查SiO2的化学性质,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错误;B选项考查电解质概念;C选项考查自然界中的现象中包含的哲学思想和化学变化,即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的变化,正确;同素异形体应为单质,D项错误。【考点】化学与生活 基本概念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 0.1 molL-1的Fe2(SO4)3溶液中含有0.2NA个Fe3+B相同质量的Na2O2和Na2S固体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数和质子数C用碱性锌锰干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消耗MnO2 8.7g时,可制得标况下氯气2.24L (不考虑氯气的溶解;电池工作时MnO2转化为MnOOH)D常温下CH3COONH4的pH=7,则0.5 molL-1的CH3COONH4溶液中,NH4+浓度为0.5 molL-1【答案】 B【解析】A选项由于Fe3+水解,故其数目小于0.2NA个;B选项中Na2O2和Na2S摩尔质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时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数和质子数,故质量相同时,选项正确;C选项中MnO2转化为MnOOH只能得到一个电子,故8.7gMnO2转化为MnOOH时转移0.1mol电子,对应0.05molCl2,故错误;D选项中由于NH4+水解,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5 molL-1,错误。【考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和判断9.忍冬花又名金银花,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杀菌消炎功效,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有机物中一个碳原子同时连接4个不同基团时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A1个该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B 分子式为C16H8O9 C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7molNaOH反应D该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答案】 A 【解析】B选项为C16H18O9 ;C选项最多和3molNaOH反应,;D选项该分子中有14种氢原子;A选项正确【考点】有机化学考查 涉及手性碳原子判断,氢原子种类判断,分子式及酚和酯的性质考查等10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及原理均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呈现蓝色,证明HClO是弱酸。B将一定量的FeCl3晶体、盐酸依次加入容量瓶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C为证明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可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水,若显蓝色即可证明生成了CuSO4D用乙醇、乙酸及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中发现忘加碎瓷片,需在完全冷却后再补【答案】 D 【解析】A选项NaClO溶液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pH,错误;容量瓶不能直接配制溶液,错误;C选项中由于反应后浓硫酸剩余,故应将混合液冷却后倒入水中;D正确。【考点】实验的基本操作11.常温常压下,丙二酸(HOOCCH2COOH)的电离常数为Ka1=1.410-3,,Ka2=2.010-6。向10mL某浓度的丙二酸溶液中滴加0.2molL-1 Na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中和反应未完成前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OOCCH2COO-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升高B若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10ml时溶液温度最高,则丙二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0.1molL-1C在丙二酸未完全中和前,随着NaOH的滴加,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若忽略丙二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和水解,丙二酸根离子的水解常数约为7.1410-12 【答案】D 【解析】中和反应到达终点时生成NaOOCCH2COONa,故-OOCCH2COO-浓度增加,A正确;中和反应恰好完成时温度最高,生成NaOOCCH2COONa,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水的电离程度随着碱的加入生成的盐增多而增大,正确;D选项中只考虑丙二酸根离子的第一步水解,Kh=HA-OH-/A2-OH-2/A2-=Kw/Ka2=510-9,错误。【考点】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 电离常数等的计算1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利用电解质的浓度差构成“浓差电池”。当电解质中某离子的浓度越大时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图,甲池为3molL1的AgNO3溶液,乙池为l molL1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 实验开始先闭合K2,断开K1,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将归零,此时可视为反应不再进行B.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浓度上升C.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闭合K1,断开K2后,乙中Ag电极质量增加D实验开始先闭合K2,断开K1,此时NO3向B电极移动【答案】C 【解析】由于甲乙两池硝酸银浓度不同,故闭合K2时形成原电池,NO3移向“阳极”即B电极,D正确;电流计指针归零时到达平衡,可视为反应不再进行,A项正确;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闭合K1,断开K2后形成电解池,B为阳极,质量减轻,AgNO3的浓度增加,故C错误。【考点】电化学综合考察13. 已知A、B、C、D、E为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元素的原子可以形成简单阳离子和简单阴离子,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A、B或A、B、C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与C的单质连续反应生成不同类别的物质,D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E的单质可用于计算机芯片的制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可以形成直线型化合物B. A、B、C三种元素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以再生C. 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能显酸性D. B的单质与C、E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以题意可知A、B、C、D、E分别为H、C、O、Na、Si五种元素。A中可为乙炔,B中可为乙醇等,C可为NaHC2O4,均正确,D中碳与二氧化硅的反应可以生成SiC,不是置换反应,错误。【考点】结合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的性质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原创,容易)14、如图所示,一半球状的物体放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一光滑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绕过定滑轮另一端在力F的作用下,拉动小球由图示位置沿球体表面缓慢向上移动。(定滑轮位于半球球心的正上方,不计滑轮的摩擦)则()拉力的大小在增大小球受到球状体的支持力减小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减小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在减小【解析】由对小球做受力分析,三角形相似可得,小球所受支持力不变,绳上拉力减小。对小球与半球体作为整体做受力分析,因为拉力减小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所以整体所受水平向右的分力即拉力水平的分力减小,则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减小。拉力竖直向上的分力增大,故地面对整体向上的支持力增大。D正确v/ms-1t/s甲乙020 40【考点】平衡,整体法 三角形相似(原创,中档)15.甲乙两车沿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3020某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50米,从此刻起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在t=20s时两车恰好相遇B在t=5.86s时,两车第一次相遇C 在t=20s时,甲车在乙车后面D甲车停住后,乙车又反追上甲车【解析】20s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100米,甲车在前,A错。由解得,故B正确。【考点】运动图像,追击问题(原创,中档)16、双星系统是由两颗恒星组成的,在两者间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下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某些参量会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运动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星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m倍,两星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C )A B C D【解析】双星的角速度相同有:,以上三是联立可得,故,C正确。【考点】天体运动双星问题(原创,中档)17、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产生了质子H.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0,已知质子质量为m.( B )A该核反应方程He H.B质子的速度v为0.20cC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是0.20mcD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方向与末动量方向相反【解析】(1)HeH.(2) 粒子、新核的质量分别为4m、17m,质子的速度为v,对心正碰,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4mv0mv , 解出v0.20c.(3)两质子质量相等且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质子交换速度对某一质子,选其末动量方向为正方向,则p2mv,p1mv,又pp2p1,故解出p0.40mc,方向与末动量方向一致【考点】原子物理(原创,中档)18、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其间距为d,两极板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央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开关闭合时,小孔正上方d/3处有一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能到达下极板但没有与下极板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D )dA保持开关闭合,若将下极板上移d/2,粒子将在距上级板d/3处返回B 保持开关闭合,若将下极板上移d/2,粒子将在距上级板d/5处返回C 断开开关,若将下极板上移d/5,粒子将能返回原处D 断开开关,若将上极板上移d/5,粒子将能返回原处【解析】原来运动状态:,下极板上移后有:,解得。开关断开后,电量不变,移动极板电场E不变。下极板上移时,粒子将打在板上,上级板上移时,板间电压增大,粒子定能返回。【考点】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动能定理,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原创,中档)19、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在纸面内有如图所示的三根相同金属棒a b c,三者均接触良好,现用力使a棒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的位置开始计时,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和回路中总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AC )vbcatP0Cti0BtDP0t0Ai【考点】动生电动势和电路【解析】设导轨bc夹角为,导体单位长度的电阻r,初位置到顶点的距离为L有,,为与t无关的量,A正确。因为R2AR1,C正确(原创,中档)VUR320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0:1。电路中三电阻的阻值相同,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理想电表。U为正弦式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其值恒定。当开关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C 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D 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1:25【解析】开关闭合,右侧电阻减小,u恒定,干路电流增大,p=uI,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减小,所以输出端电压也减小。R1,R2的电流之比为,.【考点】mM电路的动态分析,变压器(原创,难题)21、如图所示,质量为M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倾角为,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下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D )A 物块下滑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B 物块下滑到速度最大时其重力势能减少C 物块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最大值为D 斜面体与地面的摩擦因数【解析】物块下滑时,弹簧先回复原长在伸长,弹性势能先减小再增大,A正确。当物块速度最大时,所以,B正确。当物块在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其加速度最大,其摩擦力最大。对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C正确当物块在最高点时,其与地面的压力最小,起摩擦因数最大。所以有。D正确。【考点】能量 关于弹簧的临界状态,牛顿第二定律的整体法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原创,中档)22(6分)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要先测出它的电阻(约为10),备用器材如下: A 电源, 电动势3V左右。 B 电流表,量程 0-500mA, 内阻。 C 电流表,量程 0-3A , 内阻 。 D 电压表,量程 0-3V, 内阻约 3K。 E 电压表,量程 0-15V, 内阻约 15K。 F 阻值变化范围0-10,额定电流为0.3A的滑动变阻器 H 开关S(1)为了准确测出电阻,电流表选_, 电压表选_(2)画出测量电路图22 答案:(1)B D (每空1分) (2)电路图 (4分)如电流表内接而变阻器分压给2分 如变阻器限流而电流表外接给2分【解析】因电流表内阻已知故电流表内接,如采用分压电路变阻器超额定电流故采用限流接法【考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阻的测量(原创,中档)23(9分)在研究“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学过的理论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甲):水平桌面上放置了气垫导轨(摩擦可忽略),装有挡光片的滑块放在气垫导轨的某处(挡光片左端与滑块左端对齐)。实验中测出了滑块释放点到光电门(固定)的距离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钩码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1) 本实验中所挂钩码的质量要满足的条件是_。(2) 该同学实验测得数据如下:m(g)20406080100120V(m/s)0.580.811.001.151.301.41该同学想用作图法来间接验证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他以所挂钩码的质量为横坐标轴,应以_为纵坐标轴作图。请根据数据在乙图中做出图像来验证加速度和力的关系(3)请根据所做图像求出滑块及挡光片的总质量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解析】(1)钩码质量远小于滑块及挡光片的总质量-2分 (2)-2分 图像-3分 (3)1.2 (1.1-1.3均给分)-2分【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图像法处理数据(原创,中档)24(12分) 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为O的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两个轻质小圆环固定在大圆环上竖直对称轴的两侧=45的位置上,一根轻质长绳穿过两个小圆环,它的两端都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小圆环的大小、绳子与大、小圆环间的摩擦均可忽略。当在两个小圆环间绳子的中点C处,挂上一个质量M的重物,M恰好在圆心处处于平衡。(重力加速度为g)求:(1)M与m质量之比。(2)再将重物M托到绳子的水平中点C处,然后无初速释放重物M,则重物M到达圆心处的速度是多大?CO24解析:(1)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Mg=2mgcos450 (2分)M:m=1 (2分)(2)M与2个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gRsin-2mg(R-Rcos)=MV12+mV22 (4分)V2=V1cos (2分)V1=(-1) (2分)【考点】受力平衡、速度分解、系统机械能守恒(原创,中档)25(20分)、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导轨上端接电阻R,宽度相同的水平条形区域和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宽度均为d,和之间相距为h且无磁场。一长度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两端套在导轨上,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导体棒从距区域上边界H处由静止释放,在穿过两段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上的电流及其变化情况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求:(1)导体棒进入区域的瞬间,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与方向。(2)导体棒进入区域的过程,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3)求导体棒穿过区域所用的时间。25、解析:(1)设导体棒进入区域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能定理:mgH=mV12 (1) (2分)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LV (2) (1分)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3) (1分)由(1)(2)(3)得: (2分)(2)由题意知,导体棒进入区域的速度大小也为V1,由能量守恒,得:Q总=mg(h+d) (3分)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mg(h+d) (2分)(3) 设导体棒穿出区域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2,从穿出区域到进入区域,V12-V22=2gh,得:V2= (2分)设导体棒进入区域所用的时间为t,根据动量定理:设向下为正方向:mgt-BLt=mV2-mV1 (3分)此过程通过整个回路的电量为:q=t= (2分)得:t= + - (2分)26.15分,中等难度,改造题Cl2和S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气体。()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弃固体(主要成分Cu2S和Fe2O3)混合物制取粗铜和Fe2(SO4)3晶体,设计操作流程如下:SO2(1)除酒精灯、三脚架外,中所需容器和夹持仪器分别为_、_中都用到的仪器是_(2) 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加盐酸不溶解。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可用NaOH溶液吸收SO2对烟气脱硫。若在操作中持续通入SO2的烟气,则最终产物为_。操作过程中测得吸收液的pH=7,则溶液中含硫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已知:H2SO3 Ka1=1.3x10-2 Ka2=6.2x10-8)()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 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尾气处理KI淀粉溶液固体混合物(MnO2、FeCl3 6H2O)实验一点燃酒精灯,加热混合物。观察到的现象有 .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B中溶液变蓝。实验二.该小组继续研究现象中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至此该小组大胆预测现象中黄色气体含有_实验三.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该小组在保持原有装置的基础上稍加变动即证实了Cl2的存在。该小组的方法是:_。若装置B中装有10.0mL 1.0mol/L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0.1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为了研究Cl2和SO2同时通入水中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气体发生装置A产生的气体是_(2) 设计实验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1)坩埚 坩埚钳 玻璃棒 (2)Cl2+S2O32-+H2O=S+SO42- + 2Cl- +2H+ (2分) (3)NaHSO3 c(HSO3-)c(SO32-)c(H2SO3) (2分).FeCl3 将B中的溶液换成 NaBr溶液 (2分) I2+5Cl2+6H2O=2HIO3+10HCl.(1)SO2 (2)取D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该褪色后的溶液,若又变红,则证明SO2过量,若不变红,则证明Cl2过量。(2分)【解析】本题以高中常见Cl2和SO2两种气体为知识载体,结合具体实验情境综合考查考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案评价和实验设计能力。 .(1)坩埚夹持仪器为坩埚钳。灼烧及从溶液中获得溶质的操作均用到玻璃棒。(2)根据S、O的质量比求出X为S2O32-,不能误判为SO32-.根据现象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3)当Na2SO3与NaHSO3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时,根据H2SO3的电离常数,可知pH7。.实验二是对照实验,即使没有“FeCl36H2O 37熔化100挥发”知识支撑,也要大胆预测 。将B中溶液换成碘水不仅仅考查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出题人对上一个空的有意提醒与暗示 。 .操作-现象-结论要完整。【考点】结合元素性质对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27.(14分) 含氯的单质和某些化合物常被用作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ClO的电子式_,其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2)已知HClO的电离能力远低于H2SO3的电离能力,写出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3)ClO2常温下为橘黄色气体,性质不稳定,易引起爆炸,若用稀有气体或N2、CO2等稀释时,爆炸性则大大降低。ClO2可由KClO3和草酸(H2C2O4)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制得。 1)用H2C2O4溶液、稀硫酸和KC1O3制备ClO2最大优点是_ 2)工业废水中Mn2+常用ClO2处理,将Mn2+转化为MnO2,氯元素转化为无毒离子。写出除去Mn2+的离子方程式_ 3)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与稀硫酸、NaClO3反应生成。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ClO2可用电解法生产,以石墨做电极电解NaCl溶液可在阳极产生ClO2,写出电极反应式 (5)ClO2对污水中的CN-有明显的去污效果。某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CN- a mg/L,现用ClO2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则处理100m3这种污水需要ClO2 mol27. 【答案】(1)1分 离子键、共价键(1分)(2)SO2 + H2O + 3ClO-=SO42- + Cl- + 2HClO (2分)(3) 1)制得ClO2的同时产生CO2,可以稀释ClO2,大大降低爆炸的可能性(2分) 2)2ClO2 + 5Mn2+ + 6H2O = 5MnO2 + 12H+ + 2Cl- (2分)3)CH2OH(CHOH)4CHO + 24NaClO3 + 12H2SO4=24ClO2 + 6CO2 + 18H2O + 12Na2SO4(2分)(葡萄糖写成分子式也可以参考给分) (4)Cl- - 5e- +2H2O = ClO2 + 4H+ (2分) (5) 50a/13(2分)【解析】(1)-(4)解析略,(5)应先写出二者反应的方程式或关系式(ClO2CN-)然后计算。【考点】对电子式、化学键、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的综合考查28(14分)二氧化硫、氯气、氯化亚砜等均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用SO2、SCl2与Cl2反应合成氯化亚砜:SO2(g)+Cl2(g)+SCl2(g)2SOCl2(g)。(1)在373K时,向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SO2、SCl2与Cl2均为0.20 mol,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为表中数据I(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与起始温度相同,po为初始压强)。t/min012345Ip6.0p06.7 p06.1p05.4p05.0p05.0p0IIp6.0p07.0p05.3p05.0p05.0p05.0p0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的H _(填“”“c(HSO3-)c(SO32-)c(H2SO3),则c(H+) c(OH-)当V= a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Na+)=2c(SO32-)+c(HSO3-);当 V= b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Na+)=c(SO32-)+c(HSO3-)+c(H2SO3);则a b。【参考答案】 14分(1) 0 (1分) 510-3 molL-1min-1 (2分) 加入了催化剂 (1分)(2) 2.6 (2分) B、E (2分)(3) 243(2分)(4) 1)小于(1分) 2) 大于(1分) 大于(2分)【解析】(1)反应SO2(g)+Cl2(g)+SCl2(g)2SOCl2(g)是正反应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增大,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此可以确定Hc(SO32-),电离大于水解,故c(H+) 大于 c(OH-);当V= a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Na+)=2c(SO32-)+c(HSO3-),此时溶液显中性,应为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当V= b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Na+)=c(SO32-)+c(HSO3-)+c(H2SO3),为NaHSO3溶液,故a 大于 b。【考点】重点考查速率、平衡、K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以及电解质溶液的组成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29.(改编,中档)(10分)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区分小球藻与蓝藻的主要依据是_,两者都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都含有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以及_。(2)黑暗条件下,向试管中通入18O2,则一段时间后,18O_(能或不能)出现在CO2中,原因为_。(3)若在密闭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定A、B试管中氧气的变化,初始氧气浓度为300mg/L,24h后,A瓶氧气浓度为500mg/L,B瓶氧气浓度为116mg/L,则A试管中,小球藻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为_(mg/L.h)(4)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习惯上依其颜色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红藻主要吸收_色光,已知水层对光波中的红橙光部分吸收多于蓝紫光(即到达深层的光线相对富含短波长光),则红藻应分布在海水的_(填深层或浅层)【答案】(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光合色素(叶绿素也可)(2)能 氧气中的氧进入水中,水中的氧再进入到二氧化碳中(2分)(3)15(2分) (4)蓝紫 深层(2分)【解析】(1)真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分依据为有无具有核膜的细胞核(2)氧气中的氧进入水中,水中的氧经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再进入到二氧化碳中(3)(500-116)*180/192=360mg/L,360/24=15mg/L.h(4)红藻反射红光,因此主要吸收蓝紫光;海水深层以蓝紫光为主,适合红藻的分布。【考点】真原核生物的区别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中的色素和相关计算30.(改编,中等)(9分)当兴奋传至突触前膜时,Ca2+通道打开,使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突触小体,由此触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请回答:(1)Ca2+进入突触前膜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_特性。(2)乙酰胆碱(Ach-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_。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将Ach受体当成抗原,使B淋巴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成_,分泌Ach受体的抗体,阻止Ach与受体结合。该病在临床上可以用切除胸腺进行治疗,目的是抑制_细胞的发育,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的应答。(3)松驰的皮肤被面部表情肌收缩堆积在一起,便会形成皱纹。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与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结合,请分析现在正流行的“肉毒毒素美容除皱”方法的原理_。【答案】(1)协助扩散 一定的流动性(2)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2分) 浆细胞 T淋巴 体液(3)肉毒毒素与Ca2+通道结合,阻止了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使面部表情肌不能收缩形成皱纹。(2分)【解析】(1)题干中Ca2+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所以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从前膜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特性。(2)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即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受到抗原的刺激,会使B淋巴细胞和体内的记忆细胞激活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有时用的方法是切除胸腺,其目的是抑制T细胞发育成熟,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体液免疫应答(3)肉毒杆菌毒素特异性与Ca2+通道结合,阻止了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使后膜不能产生兴奋,即使面部表情肌不能收缩形成皱纹。【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细胞膜的特性、神经兴奋的传递、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1.(原创,简单)(10分)近年来,烟台地区苹果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食用菌属于_。(2)果树开花期,果农利用一种小型蜜蜂传粉,蜜蜂传粉时相互通过跳摆尾舞或震动翅膀发出嗡嗡声来进行交流,从信息类型来看,上述信息分别属于_。花天牛以果树的花和叶为食,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天牛幼虫的体表,吸取幼虫的营养,肿腿蜂和花天牛的种间关系是_。利用肿腿蜂控制花天牛数量属于_防治。(3)该生态系统中,鸡鸭等家禽的存在既有助于消除杂草,控制虫害,又可以为果树提供粪肥,假设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每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Kg。(4)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果农建立生态果园的主要目的是_。【答案】(1)生产者(果树、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分解者 (2)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2分) 寄生 生物 (3)9 (2分) (4)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分)【解析】(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其中食用菌的作用是分解果树、杂草的枯枝败叶,属于分解者。(2)蜜蜂的舞蹈及嗡嗡声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传递;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天牛幼虫的体表,属于体表寄生,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3)增加1Kg中,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算最少消耗应用传递效率20%计算,即最少消耗生产者=4/55+1/555=4+5=9Kg。(4)生态果园的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32. (改编,难题)(10分)纯合的棕色环纹个体与纯合的黑色非环纹个体杂交,F1皆为野生型(黑色环纹),F2中出现了一种新性状咖啡色。设小鼠的环纹受等位基因Aa控制,小鼠的毛色受等位基因Ff控制,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1) F2代中新性状咖啡色的基因型是 ,若用咖啡色个体与F1杂交得到的表现型的比例为 (2) 亲本棕色环纹个体与F1野生型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何?画出其遗传图解。(3) 白化小鼠(纯白毛)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的隐性纯合突变导致的,Ww等位基因与前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在有一个纯合白化品种与纯合野生型个体杂交,得到的F1,F1雌雄交配,F2代得到野生型、非环纹、棕色环纹、咖啡色和白化个体。则F2代表现型比例为 。【答案】(1) aaff (2分) 1:1:1:1(2分) (2) (3)27:9:9:3:16 (2分)【解析】(1)新出现的类型应该是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