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须知.doc_第1页
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须知.doc_第2页
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须知.doc_第3页
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须知.doc_第4页
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须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ndae_meng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须知 一、当事人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且当事人主体适格; (二)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是劳动人事争议; (三)申请仲裁的劳动人事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的 受理范围; (四)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 (五)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具体的仲裁请求及事实依据; (六)申请仲裁必须符合仲裁时效规定; (七)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应齐备并符合要求。 二、申请人提交书面材料须知 (一)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人须亲自或书面委托代理人到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用蓝黑、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均须本人签名并填写申请日期,如有代笔人需注明并加盖本人指印。 (二)申请书及证据除提交正本外,还应按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三)申请人应按下列要求认真填写仲裁申请书。 1.申请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原籍、现住址、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应清楚无误;用人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机构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地址和联系电话。 申请人必须提供经确认无误的通讯地址(劳动者一方为申请人的应注明市、县区、街道、门牌号,用人单位应写单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全称),如地址变更应及时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 2.申请人应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准确提出自己的仲裁请求。申请人所提出的仲裁请求应具体明确、简明扼要,涉及计算金额的,应载明具体金额;同时有多项请求的,应逐一列明。事实和理由部分应写明劳动人事争议发生的事实,权利受到侵害与违法行为的因果关系及提出仲裁请求的法律依据。 3.提供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四)当事人申请仲裁应提供的下列材料。 1.劳动者作为申请人: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代理人代为仲裁,需提交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和授权委托书;被申请人为企业的,提供“企业注册资料”原件一份。 2.用人单位作为申请人的:提交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4)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 (五)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代理人为律师的,应当有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和律师执照,否则不能参加仲裁活动。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填写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须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当事人更换委托代理人、变更或解除委托代理人代理权限的,应在规定期限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说明变更情况。 三、仲裁机构立案后当事人应注意事项 (一)仲裁委员会立案后,当事人应全面了解与争议相关的事实,在规定期限内及时递交有关材料,按时出庭,并对各自主张的事实负有举出证据的责任; (二)当事人可向仲裁委员会提交调查取证申请,符合规定条件的仲裁机构才能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取证; (三)逐一核查对方当事人证据原件与复印件是否完全相符合,避免缺页、遗漏或顺序错乱; (四)理性判断对方当事人的主张在法律层面上能否完全成立,并在此基础上预先考虑调解方案。 1.调解是最快捷、最高效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可以避免“讼累”,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自身权利。为方便仲裁庭开展调解工作,当事人应在开庭前考虑争议调解方案。 2.仲裁机构在立案审理的全过程均会组织争议双方进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制作仲裁调解书,仲裁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无需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3.仲裁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具有强制执行力,承担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如果不履行调解书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五)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在举证期限内向仲裁机构提交证人身份证复印件、联系方式和待证明事项说明。 (六)认真阅读开庭通知书,明确开庭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避免迟到、缺席或遗漏身份证件、证据原件。 (七)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准时到庭的,应当在开庭前三日内通知仲裁委员会,并递交书面说明,经仲裁机构同意可以延期开庭或延时开庭。符合中止审理规定的,当事人也可以申请中止审理。 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个人之间,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制工作人员之间、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五、仲裁申请时效 (一)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不受一年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仲裁时效因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从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四)因不可抗拒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五)申请人以时效中断、时效中止为由主张请求未过时效的,应提供相关证据。 六、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一)当事人在参加仲裁活动中的权利: 1.申请人有权在规定的期间内增加、变更、放弃请求; 2.反驳申请人的仲裁请示和提起反诉; 3.有权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4.有权提出答辩、申请回避和提供证据; 5.有权自行和解,达成调解协议和拒绝调解; 6.有权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