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复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复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复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复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复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四个不平等条约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B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C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4. 恩格斯说:“当英国和法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结束时他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对这场战争认识正确的是( )A.战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B.战争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俄国在战争前后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英法两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却没有得到丝毫利益5.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众建号太平天国是在( ) A.金田起义时 B.永安建制时 C.定都天京时 D.北伐西征时6.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7.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失守8.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 B.民主与科学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9.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A.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闻讯出逃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D.义和团攻占天津,清朝皇帝被迫外逃10.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对下面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发生时清朝的皇帝是咸丰帝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这场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1.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2.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末代皇帝 鸦片战争 甲午风云 火烧圆明园AB C. D.13. “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创办中外纪闻 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发起“公车上书”组建兴中会A B C D14.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的具体体现为( )出卖维新派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接受“二十一条” 宣布成立中华帝国 派人刺杀宋教仁A B C D16.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图强 “自强”“求富”ABCD17.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8.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段表述适合放在下图的哪个位置( )19. 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中,能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是( ) A.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建立地方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胡 适中共一大 B.梁启超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23题12分,第24题14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仓皇逃离北京 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1)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初发动的侵略战争有关。请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置于列强武装监督之下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以史为鉴,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22.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 康有为 图三 武昌起义纪念章 图四 新青年杂志(1)图一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创办的另外两大军事工业是什么?(2)图二人物领导了什么变法?图三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3)图四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后,该运动主要宣传的思想是什么?(4)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3.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 【立宪之梦】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菇工商业的发展。(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共和之路】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思想风暴】(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规律揭示】(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分)24.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李明同学用A、B两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图C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3) 李明同学想参观图D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参考答案: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2.A 解析: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的土地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地区。3.C 解析:由题干“咸丰帝”“ 花园被烧”等信息,可判断该情景是火烧圆明园,它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5.A 6. A7.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记忆能力。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所以C表述不正确。8. A 解析: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万国公报等报刊,扩大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9.C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庚子(1900年)”“外国连衡”“ 入京师”“ 两宫微服出狩”等信息可判断,材料描述了八国联军占北京后,慈禧太后西逃的史实,所以C正确。10.D 解析:题中年代尺中的字母所代表的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联系所学知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都有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故选A。12.B1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事件与康有为、梁启超有关,所以A正确。14. B 15.D16.A 解析:“民主、科学”出现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三民主义”出现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中;“变法图强”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戊戌变法运动中;“自强、求富”出现在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按照先后顺序排列A正确。17.C1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中共一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可判断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20.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与中共一大的召开无关。故选A。21.答案:(1)对应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对应,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应。(5分)(2)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使清政府置于列强武装监督之下的是:辛丑条约中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6分)(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朽和综合国力的衰弱等,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2分)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发展强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符合题意即可)。(1分)22.答案:(1)洋务运动;(2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2分)(2)戊戌变法;(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3)马克思主义。(1分)(4)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难曲折,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走改良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等(有理即可)。(2分)23.答案:(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2分)(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其它言之有理即可)(2分)(3)1912年。(2分)袁世凯。(2分)(4)民主、科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