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PM推进的方法与技巧 TPM的观摩与交流 OPL方法 可视化管理 看板管理 、TPM的观摩与交流 观摩交流的定义 观摩交流是指个人或者组队的形式,对特定场所或特 定项目的优秀成果进行现场学习的活动。观摩学习的特 色在于“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感受”,是一种面 对面的交流,对学习TPM技能、振奋员工士气有积极的 意义。 厂内参观活动的运行:厂内参观活动的运行: 1、事先发出参观通知 2、每次决定参观的景点(改善事例或目视管理等) 2、由企业高层和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 3、由所在部门的改善人讲解。 好处:好处: 1、示意公司上层对改善成果的认可,使员工建立信 心,体会改善的成就感。 2、利于部门间相互学习,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厂内参观活动厂内参观活动 关于(分钟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 如何建立学习型的组织: 每个人是学生,又是老师,共同学习,一起提高 OPL方法 点滴 教育(OPL) one point lesson 是一种工作过程中进行培训的教育方式,是 集中式的非脱产培训,又称为10分钟教育。 新员工尽快掌握业务,老员工有效提高业务 能力,调换工作的员工尽快适应新工作。 持续系统的进行岗位教育,培养多技能人才的 方法,推进技能四星活动 . 把大的技能分解为 一个个的小的技能。人才开发的非常适宜与现 场的具体教育方法 定义 作用 点滴 教育(OPL) one point lesson 10分钟教育的左右时间能够完成教育的内容, 利用班前会或者其他时间 教育的地点主要是在现场进行,或者教育室 时间 地点 点滴 教育(OPL) one point lesson 对象 班组全体人员 讲师 班组全体人员,员工都必须能够成为老师 ,开始的时候由班长进行 一般要求部门主管检查OPL进展情况,并 且签名 点滴 教育(OPL) one point lesson OPL教育文件的要求 简单,明确,字体整齐,能够看清楚,可以使用 图或者表格,形象,直观,容易使接受教育的人 了解。OPL文件就相等于是一份教育材料。 一般情况使用手写,条件与时间允许,可以电 脑打印 分 类 基础知识、改善事项、故障、 不良、经验、事例 安全 小组名 立案批准 主 题 制订者 组 长 签 名 主管 签 名 制订 日期 目的: 要点: 讲 师 日 期 人 数 接受教育者签名 点滴 教育(OPL) 标准格式 OPL内容 分类 基础知识、改善事项、故障、不良、经验 、事例 组名风立案决定 主题 冷凝器折弯机初期清扫 制订者李桢 李永 王发 制订日期 2005-3- 30 目的 是: 从清扫过程中发生设备潜在的缺陷并进行改善 要点 是: 设备名 称 冷凝器折变机日期 2005-3-30操作者 卢卫 工具油扫、抹布、气枪注油保 养 按规定的润滑油 号加油 注 意点 1、 不能在折弯板下工作; 2、 在清洁时必须要关气、电; 3、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 设备动作时两手离开设备。 异物灰尘、铁锈 改 善 点 1、 计数器用铁盖保护;2、气缸进口弯头改用不锈钢;3 、前面板加装提手; 4、螺丝定位标识;5、加装电源线收放滑轮;6、加设工具箱; 加装油壶定位盒;8、定位架加装螺母固定;9、加宽冷凝器固定 夹板。 参加人 员 李桢、卢辉、卢卫、梁勤、李仪 讲师林日期2005-3-31受教育人数 受教育者签名:李桢、卢辉、卢卫、梁勤、李仪 表格分类基础知识管理编号 TPM.JXB.ZJB.06- 001 主题#6机开式循环泵轴承端盖结构原理培训制定人石锋 小组名称步步高 图例 要点说明 1.端盖作用:定位轴承,防止 轴承窜动。合理状态:不能有裂纹、破损现象。 2.端盖紧固螺栓作用:固定轴承端盖,防止其松动。合理状态:不能有缺损、不能有松动现象。 3.端盖起顶丝孔作用:拆除顶盖时,旋入顶丝,顶出端盖。合理状态:丝扣不能损坏,丝孔内不能有异物杜塞 。 讲授人石锋签字:已完全掌握 杰 周婷洁 南博 崔东 王璋 杨为 石峰 杨海 讲授时间2006.03.02 螺丝孔 顶丝孔 案例 设备基础知识OPL培训 清扫前每个人将讲 述一个部位结构原 理,能够更多理解 设备,才能够在清 扫过程中找到不合 理项 点滴 教育(OPL) one point lesson 每天进步一点点 现场实习分组活动 3、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管理的定义 据统计,人的意识的7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 可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 息,从而使人、机、料、环、法的状态一目了解,便于 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可视化管理的作用 使管理更加透明; 让管理更加简明; 使潜在问题显在化。 :可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 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示意图: 无 水 准 初级水准 中级水准 高级水准(理想状态) 无管理状态 初级管理状态 中级管理状态 理想的管理状态 有几个球不 整齐排列,便 通过简单标识 通过标识和提示,使数目和 明确,要数! 于确认管理 使数目一目了然 数目不足时该怎么做一目了然 6 6 安 全 库 存 用完后 通知张三 6 6 自主管自主管 理理 如何开展全员可视化活动 设定目标 建立组织、设定负责人; 要有计划; 确定目视管理项目; 研究展开方法; 实施; 效果追踪。 可视管理中方法工具的应用 刊物; 海报; 标语、横幅; 看板; 警示灯; 异常状态展示台; 标签; 作业指导书。 一目了然,谁都明白; 立题鲜明,简单明确; 良莠易辨,是非分明; 正确做法,易于实现。 可视化管理案例 可视化管理实施步骤 区分 步骤 项目内容要点 第1步 清扫 O天花板 O墙面 O地面 O柜、设备顶 O柜、设备底 O柜、设备内 O清扫要从上到下 O禁止吹与拍 O使用吸尘机或抹布 O全员参加 第2步 划区 O工序内 O办公室 O仓库 O利用柱子或墙面划分 O挂牌要明显 第3步 地面 排管 O管道用颜色区分界定 O地面用颜色、线宽区分 功能、用途 O地面定适合的颜色 O排管颜色优先 第5步 对象标识 O对象标识 O生产线铭牌 O工序牌 O设备牌 O备品保管牌 O搬运工具牌 O不良品标牌 O门牌 O清扫、点检、补油位置 O操作步骤 O点检程序 O异常处理方法 第4步 画线 O区域线 O通道线 O门开闭线 O存放区域线 O加工品、不良品区域线 O物品、设备定置线 O尽量使用直线 O容易识别 第6步3定标识 O场所标识 O位置标识 O搁板名称标识 O物品品种标识 O最大量标识 O订货点标识 O最小量标识 O清扫、点检、补油位置 O操作步骤 O点检程序 O异常处理方法 第7步 设备管理项目 O容易识别什么东西在哪 、有多少 O标示容易更换 O不同的管理项目表用形状或 颜色区分 O点检内容容易判断 、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的定义 看板管理是把希望管理的项目,通过各类管理板显 示出来,使管理状况众人皆知的管理方法。 看板管理是TPM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给客户信心及 在企业内部营造竞争氯围,提高管理透明度之非常 重要的手段 小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 l各成员在活动中的责任(工作分担); l通过“复原、改善分工表”、“日常检查、清扫分工表”等书面 形式明确。 小团队的干事、分科会的支援体制 l明示生产技术、品质管理等部门对小团队的支援内容; l支援部门的活动课题进度。 标签使用的管理 l标签的层别管理(人为清扫检查、润滑、旋紧螺丝等); l“问题发生源”、“困难部位”的改善进度。 依据教育训练教材进行传达教育 l分为“基础知识”、“问题事例学习”、“改善事例”3种; l定期实施传达教育。 个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林土建施工排水流程
- 海二外九年级数学试卷
- 2024-2025高一数学学习兴趣激发计划
- 隧道工程施工工期承诺书范文
- 2025年中国大型啤酒厂设备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寒假作业数学试卷
- 小学后进生和谐师生关系计划
- 中国组织工程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合作养殖生蚝协议书范本
- 房产资源赠与协议书范本
- 鼻中隔偏曲护理查房
- 慢高合并子痫护理查房
- 红河县考编小学数学试卷
- 中国近代屈辱史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数学)第六章 第4课时 数列求和 课件
- 心衰患者营养治疗
- 2024年10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连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水工隧洞工程技术规范》
- 岗位技能评定机考考场规则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文证明书(三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