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安全》PPT课件.ppt_第1页
《天然气安全》PPT课件.ppt_第2页
《天然气安全》PPT课件.ppt_第3页
《天然气安全》PPT课件.ppt_第4页
《天然气安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气安全 使用常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天然气 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Natural gas 英文名称: 有害物成分含量 甲烷=90%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 第2.1类 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病程中尚可出现精 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长期接 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 燃爆危险:第2.1类 易燃气体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 ,就医治疗 吸入:脱离有毒环境,至空气新鲜处 ,给氧,对症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 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 险。 有害燃烧产 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关闭供给源,若关闭困难,而燃烧并不危及周围环 境,则可任其燃烧, 否则应 使用粉沫、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 火;对于液体天然气,应喷 水 保持贮罐的冷却,但禁止水与液化天然气直接接触。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禁止泄漏物 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切断气源,喷洒雾状 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 技 术处 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 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约0.45 (液化) 沸点():-160 主要成分:甲烷 闪点():无资料爆炸上限%(V/V):15 引燃温度():引燃温度():482632爆炸下限%(V/V):5 溶解性:溶于水。 主要用途: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制造炭黑、合成氨、甲醇以及其它有机化合物,亦是优良的燃料。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毒理学资料 毒性: 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 性窒息 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达到2530%出现头 昏 、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天然气放散 放散方法和地点的选择 天然气放散指在管道投入运行时或置换 改造时利用放散设备排空管内的空气、原 有燃气,防止在管道内形成爆炸性的混合 气体。燃气放散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接 放散法,燃烧放散法,此外还有吸收法等 。 放散地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放散的安全。对不同的管道进行放散时要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放散地点。 市政管的放散地点一般设在管道上的凝液缸、阀门井、放散井等地方 。放散时要远离高压电线、公共建筑、民宅以及行人密集的路口等。 庭院管道的放散点通常设在上升立管阀门下端的放散阀、阀门井 、凝液缸、放散井等处,也可利用地面表箱的放散阀进行放散。 楼栋内燃气的放散通常利用天面的放散阀,以及下降立管的排液 阀等直接放散。 户内管的燃气比较少,可用软管引至户外直接放散或直接利用燃 具进行燃烧放散。 放散要尽量选择在夜间或来往人员较少的时段。降低燃气放散的 不安全因素。 同时,为安全起见,放散点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 尤其是中压管道的放散,应在放散区域设防护栏,禁止行人围观,避 免发生意外。 放散设备的探讨 明火放散的火焰很高,给人造成一种内心的恐惧感,也具有相当 的危险性,故最好选择一种燃烧器或者火炬放散设备来进行燃烧放散 。 简单的做法是将放散管的末端锤扁,这样可以加大阻力,减小气 流速度,从而降低放散火焰高度。此时放散火焰高度最高可达4m 5m,稳定后约为3m左右。该做法简单,但火焰高,较为危险。 也可自制简易的燃烧器来进行燃烧放散。在DNl5的放散管用大小头 接一个简易燃烧器。这种简易燃烧器是用DN65,长约70cm钢管制成 ,上开有2030个直径约为56 mm的小孔。通过简易燃烧器燃烧 的火焰高度大大减小,燃烧也比较均匀,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另外 也可以采用专门的燃烧火炬的设备来进行燃烧放散,但这样放散的投 资将会增加。 放散管应安装阻焰器。 放散所需时间的计算 在整个置换工程中,管网置换与燃具置换需要 紧密配合,而放散时间是管网置换时间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放散时间进行估算有利于置换工作的 合理安排。加快置换速度。燃烧放散时间与燃烧 器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准确的理论计算很难实 现。 放散地点应注意与周围建筑、人群保持一定的距 离。尽量采用管道上设备如凝液缸、放散阀进行 放散。 天然气维修动火 1、动火的容器和管线的吹扫、清洗,以及前道程序合格后应对与动火部位 相连通的容器和管线进行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 2、动火前要做动火分析,严防易燃易爆气体泄露,动火现场的可燃气体浓 度处于燃烧或爆炸极限范围外的方可施工动火。动火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 前30分钟,分析频率由批准动火人决定,分析人员对分析数据负责; 3、非动火工作人员不准随便进入施工现场; 4、动火现场15米范围内应做到无易燃物、无积水,有紧急疏散通道,便于 施工人员在危急情况下迅速撤离; 5、动火现场应按动火措施要求配备和布置消防设备和器材; 6、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要相距7米以上,乙炔发生器严禁倒置且不准放在室 内走廊或电线下面; 7、动火完成后,监护人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没有火种存在后方可离开。 8、动火施工人员及监护人必须穿戴劳保用品。 9、动火时,必须有生产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场进行监督检查。 10、遇有6级以上大风(含6级)不准动火,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进行围隔作业并 控制火花。 天然气泄漏的应急处理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如发生泄漏能迅 速四处扩散,引起人身中毒、燃烧和爆炸。天然气泄漏时 ,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 经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在处理天然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露和燃烧的特点,迅速 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排除险情的过 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 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设备警戒区,禁止无 关人员进入;禁止车辆通行和禁止一切火源,严禁穿带钉 鞋和化纤衣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 火星。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 施。 天然气大量泄漏的处理 泄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误操作引起的泄漏;由于设备、 管线腐蚀穿孔、损坏引起的泄漏;由于密封老化引起密封 失效,从而导致设备外漏;压力表损坏和管道破裂。 当生产现场出现输气设备、设施误操作、故障而引起天然 气大量泄漏等由抢修部门进行紧急处理。能经过阀门进行 气流隔断,不必动用封堵设备。 自动或人工手动切换,放空站内管线气体。 根据现场情况,现场拉响警铃,就地启动电动球阀。如 果因设施故障,阀门自动无法执行,则人工手动进行; 关闭进气阀和出气阀、打开所有手动放空阀、开始进行事 故初步控制。 事故初步控制阶段 (1)如果只是天然气泄漏,没有火灾,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步控制: 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天然气浓度,确定泄漏点,并做标记,设置 警戒区。 现场设施、设备、照明装置、导线以及工具都均为防暴类型。 如室内天然气漏气漏气时,应立即关闭室内供气阀门,迅速打开门窗,加 强通风换气。 禁止一切车辆驶入警戒区内,停留在警戒区内的车辆严禁启动。 消防车到达现场,不可直接进入天然气扩散地段,应停留在扩散地段上风 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带,做好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着火爆炸事故,消防人员 动作谨慎,防止碰撞金属,以免产生火花。 根据现场情况,发布动员令,动员天然气扩散区的居民和职工,迅速熄灭 一切火种。 天然气扩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应作为灭火的主攻方向,部署水枪阵 地,做好对付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准备工作。 利用喷雾水火蒸汽吹散裂漏的天然气,防止形成可爆气。 在初步控制中,应有人监护,有必要情况下,应戴防毒面具。 待抢修人员赶来后,实施故障排除,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维修管段或设 施。 (2)如果生产现场已发生火灾,在专业消防人员协作下进行则按照以下步 骤进行初步控制: 如果是天然气泄漏着火,应首先找到泄漏源,关断上游阀门,使燃烧终止 。 关阀断气灭火时,要不间断的冷却着火部位,灭火后防止因错关阀门而导 致意外事故发生。 在关阀断气之后,仍需继续冷却一段时间,防止复燃复爆。 当火焰威胁进行阀门难以接近时,可在落实堵漏措施的前提下,现灭火后 关阀。 关阀断气灭火时,应考虑到关阀后是否会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温高压设备 出现超温超压而发生爆破事故。 可利用现场消防灭火剂对火苗进行扑灭。补救天然气火灾,可选择水、干 粉、卤代烷、蒸汽、氮气、及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 对气压不大的漏气火灾,可采取堵漏灭火方式,用湿棉被、湿麻袋、湿布 、石棉毡或粘土等封住着火口,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同时要注意,在关阀 、补漏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迅速进行,以免造成第二次着火爆炸 。 待后继增援队伍到来后,按照消防规程进行扑灭。 (3)生产现场设施修复工作 对现场天然气泄漏或火灾处理完毕后,由专业人员对故障 部分进行修复,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故障管段和设备进行氮气气体置换,用含氧检测仪检测 (含氧浓度=2%)。可用燃气气体报警器进行检测。混 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的25%以下为合格。 管网事故管段或设备拆除(根据实际可采用切断或断 开法兰连接的方法),配套设施试压、更换。 现场动火施工必须有现场安全监护。 预制新管段并安装。 完成安装和试压并验收合格。 法兰或螺栓处轻微泄漏 一旦发现法兰或螺栓处存在天然气轻微泄漏,可以根据 现场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1)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切换至用管路。隔离漏气的 设施或管线。 (2)对于有把握处理的轻微泄漏,利用防爆工具对螺栓 进行紧固处理。 (3)对于没有把握处理的泄漏应上报,有领导指令专业 人员到现场处理,根据泄漏情况进行坚固或更换垫片。 (4)在处理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监护,紧固力量要均匀 ,对于没有把握的操作不能蛮干,以免造成更大的破坏。 (5)紧急情况下对泄漏阀门,管段、泄漏的设备连接部 位可采用高压堵漏器进行紧急堵漏。 输气管道天然气泄漏 (1)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公安、消防、燃管、安监等部门,迅速组织疏散事故发生 地周围居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并告附近居民熄灭一切火种,严禁烧火 做饭、并开电源。 (2)现场指挥人员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协助当地相关部门,围控事故区域,在事故 区域设置警戒线、警示标志,确保武官、人员、居民群众远离危险区。 (3)当泄漏天然气威胁到运输干线时,应协助当地政府立即停止公路、铁路、河流 的交通运输。 (4)现场指挥人员进一步摸清事故现场泄漏情况,评估事故发展状况、影响范围, 将情况立即汇报领导小组。 (5)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封堵泄漏部位。 (6)发生事故后,专业抢修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及时挖出泄漏处管沟 土房,在抢修焊接过程中,要用轴流风机强制派出沟管的天然气,并进行不间断的可 燃气体监测和安全监护。准备措施如下: 将管沟内聚集的天然气自由挥发一段时间。当管沟内漏气量很大时,先进行空气置 换,在管沟一端安放防爆轴流风机将管沟内的天然气吹出。 用可燃气体探测仪测量管沟内天然气浓度,其浓度必须小于爆炸下限的25%,管沟 内空气合格后,方可施工。 由于管沟内空间限制,大型机具难以施展,故管沟内工作坑的开挖游人工完成。将 管沟内管槽内覆土清除,其间随时监测天然气浓度,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4)所有抢修人员进入管沟前必需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必要时要戴防毒面具方可进 出。 中毒 发现燃气中毒者,应采取以下方法急救: 1、将中毒者迅速救出燃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 的地方,松解衣服和排除口、鼻中杂物,并注意保暖和保持抢救场所 清静,不要带火种进现场。 2、对头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者,可直接送附近医院急救 。 3、对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严重中毒者,应迅速请医务人员现 场救治,然后由医务人员陪同,送往医院救治。 4、对已停止呼吸者,应在通知医院同时,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 吸或者使用苏生器急救,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要用急救车送往较 远的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要有急救措施,并有医务 人员护送。 5、有条件者,应将中毒者送往设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救护。 6、急救中毒者同时,派人排除漏气事故。 天然气使用安全规程 1凡需使用天然气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天然 气的特性有所了解。 2严禁在使用天然气的场所堆放易燃物品或吸 烟。不准在天然气窑炉内休息或凉衣物。 3 严禁利用天然气管道作电焊接地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