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海陆变迁一、单选题1. 今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A. 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B. 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C. 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D. 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答案】A【解析】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火山和地震是地理内部力量释放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也就是发生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大量硫性物质,增加了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对环境带来较大影响火山、地震是无周期可言的,我们要时刻做好防震准备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故选:A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考查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要理解解答2. 关于下图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甲乙两洲西部B. 甲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 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D. 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穿过【答案】A【解析】解:科迪勒拉山系由北美洲的落基山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组成,纵贯南北美洲的西部,A正确 甲是北美洲,其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错误 乙是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在非洲,C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被赤道穿过,D错误 故选:A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最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本题主要考查美洲的位置、山脉、气候等内容,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3. 有关海陆变迁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B. 大地非常坚固和稳定,海陆轮廓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样的C. “沧海桑田”是文学上的一种夸张手法,这种现象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D. 大陆漂移假说毕竟是一种假想,它的提出是毫无依据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地球表面处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与变化之中,我们脚下的大地在不断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故A正确;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不断运动,因此大地不是非常坚固和稳定的,海陆轮廓经过漫长的演变才形成今天的形态,故B错误;“沧海桑田”说明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这种现象在大自然中是存在的,很多事例可以证明这一点,故C错误;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在掌握了很多例证才提出来的,是有依据的,故D错误。故选A。4.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观点是( )A.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B.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C. 世界上的火山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D. 世界上的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理解解答即可。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A错误;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因此D正确,BC错误。故选D。5. 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从地震带说,属于()A. 环太平洋地震带B.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C. 东非大裂谷D. 大西洋中部地震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震带的分布。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是由于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 太行山很早之前是海洋B.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D.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因为化石反映了一个年代生物生长的古地理环境,在太行山存在有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是因为以前该地区是海洋,由于海陆变迁,太行山慢慢地向上抬升,成为陆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 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B.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C.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D.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板块【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的知识。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五大板块都为陆地与海洋组成,故AC错误,B正确;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D错误。故选B。读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8.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的结果有()A. 阿尔卑斯山脉的抬升B. 日本地震C. 地中海在缩小D.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9. 几千万年后,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洋的是()A. 地中海B. 红海C. 阿尔卑斯山脉D. 阿拉伯半岛【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相关知识。据图可知,阿尔卑斯山脉的抬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造成的,日本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的,地中海在缩小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造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从六大板块示意图看出,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大洋,故B符合题意;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中海最终会消失,阿尔卑斯山脉会继续升高,故A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半岛在印度洋板块的边缘,虽然靠近板块张裂地带,但形成新的大洋的可能性很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来的()A. 哥白尼B. 魏格纳C. 麦哲伦D. 加加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故B符合题意;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加加林第一次登上太空,拍摄了地球卫星照片,进一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 荷兰的围海造田说明什么因素造成海陆的变化()A. 海平面的升降B. 地壳的运动C. 人类的活动D. 外力的侵蚀【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变迁的原因。导致海陆变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而人类活动也是一种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围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转变为陆地。荷兰的围海造田说明人类的活动造成海陆的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1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质学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地壳活动进入活跃期,尤其是近些年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2000-2010年间,印度尼西亚及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多达12次今年5月,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昔日繁华的城镇瞬间满目疮痍,更为严重的是这次地震使许多名胜古迹遭到严重破坏,留下永久的遗憾 材料二:六大板块分布图 (1)请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A _ 板块B _ 板块C _ 板块 D _ 板块E _ 板块F _ 板块 (2)尼泊尔地处A板块和E板块交界处如图上箭头所示,这两个板块在这里做 _ (填“碰撞”或“张裂”)运动,导致这里的地面不断 _ (填“升高”或“降低”),从而形成巨大山脉,这座山脉的名字是 _ 山脉 (3)尼泊尔地处 _ 火山地震带 (4)板块B的周围环绕着 _ 火山地震带【答案】(1)亚欧 太平洋 美洲 非洲 印度洋 南极洲(2)碰撞 升高 喜马拉雅(3)地中海喜马拉雅(4)环太平洋【解析】本题考查板块的分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1)从图可以看出,A是亚欧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C是美洲板块,D是非洲板块,E是印度洋板块,F是南极洲板块。(2)从图可以看出,尼泊尔地处A亚欧板块和E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这里做碰撞运动,导致这里的地面不断升高,从而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3)尼泊尔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4)从图可以看出,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周围环绕着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13. 读板块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壳最活跃的是_。(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_板块与_板块碰撞形成。(3)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红海的面积将扩大地中海的面积将扩大红海将会消失 地中海将会消失A. B. C. D.【答案】(1)丙 (2)亚欧 印度洋 (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1)由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位置可知,甲乙丁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丙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地方张裂,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有的地方挤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和海沟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地方张裂,张裂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水性防污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680台压裂管汇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报道课件
- 互联网平台服务协议的条款
- 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
- 传统媒体转型数字化的挑战
- 跨平台整合趋势分析-洞察及研究
- 农作物桔杆收购合同6篇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 抖音主播培训速成课协议书(新版)4篇
- 地铁轨道安全培训报道课件
-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秋新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老挝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2025年社工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项目协同作业方案
- 同城理发店转租合同范本
- 问题解决策略:反思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国防竞赛题库及答案
- 鹿寨县城南水厂寨沙分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