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精神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精神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精神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精神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专科护理常规目录1、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12、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 23、抑郁症患者护理常规 24、躁狂症患者护理常规 35、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4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47、偏执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常规 58、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护理常规 59、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常规 610、精神科自杀、自伤患者护理常规 611、精神科出走患者护理常规712、精神科冲动暴力行为患者护理常规713、精神科木僵患者护理常规814、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护理常规815、精神科噎食患者护理常规916、精神科拒食患者护理常规1017、精神科昏迷患者护理常规1018、精神科谵妄状态患者护理常规11 恒泰康康复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精神专科护理常规一、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1、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请家属提供病史资料,详细询问有关自杀、他伤、毁物、潜逃等情况。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2、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患者日用品、衣物均应写好姓名(上衣写在下衣襟内侧,裤子写在裤腰内侧,毛衣用布条写好缝上)按件登记、妥善保管,零用钱专人登记管理并有家属签名。3、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天,无异常后每日测量1次,画在体温单上。半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若无特殊病情需要,可使用专用体温记录单。住院第1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的遵医嘱测量。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5、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负责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6、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及三班病情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需要作护理记录。一级护理每周记录2次,二级护理每周记录1次,住院二个月以上、病情已稳定或已遵医嘱改为三级护理的,每月记录1次。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7、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自杀、自伤、他伤、毁物、潜逃等意外发生。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并作好记录。观察并记录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处理。8、住院患者无医嘱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有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须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在提示板上注明。9、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10、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11、建立并落实禁忌品管理制度。针线、剪刀、火柴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毕立即收回。12、患者的书信须经医师或护师审阅后才能交给患者或寄出,患者的书写物(未寄出的)应放入病历保存。13、发口服药应严格执行“看服”制度,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14、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15、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16、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接班者要看到每个患者。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可离开。二、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巡视。重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房间,必要时专人看护,并重点交接班。3、合理安置患者,预防冲动行为发生,发生冲动行为及时处理,发生暴力行为给予保护性约束;根据妄想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严格执行精神科服药常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4、加强基础护理,观察进食及睡眠情况,保证有足量营养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失眠者做好睡眠护理。5、做好日常生活护理。6、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运用沟通技巧,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不与患者争辩妄想的内容。7、教会患者及家属有关分裂症的疾病知识、药物知识;教育患者及家属能早期识别疾病复发的征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三、抑郁症患者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通风良好,室内布置色彩明快,以利于调动患者的情绪,2、入室后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作病室有关注意事项的告知,并请家属签名。3、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4、对有消极意念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重点观察,严格交接,严重消极患者,应24小时监护在工作人员的视野内,必要时遵守医嘱约束保护或请家属陪护,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5、对抑郁导致食欲下降甚至拒食患者,应加强饮食调理,保证营养供给。6、对重度抑郁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做好日常生活护理。7、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给予睡眠知识指导,对失眠患者及时通知医师,并按医嘱予以处理,确保患者的睡眠。8、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兴趣爱好安排不同的康复项目,鼓励患者参加各项活动。9、协助患者检视自己的认知,修正不合实际的目标,帮助患者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阻断负性思维。10、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有关疾病知识及预防复发的常识。四、躁狂症患者护理常规1、按照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室内物品要求简化、安全。3、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尽量多安抚病人,避免和患者发生正面冲突,减少各种诱发因素。4、鼓励患者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根据其爱好、兴趣组织适当的工娱疗活动,使其旺盛的精力得到宣泄。对有冲动行为的患者,明确告知其冲动行为将造成的不良后果。5、将躁狂患者和其他患者分开,安排在监护病房,专人看护。减少外界因素对躁狂患者的刺激,以保护其安全。随时注意患者的冲动行为,根据病情遵医嘱采取必要的措施。6、患者发生冲动行为时,当班护士应安抚其情绪,并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制止,劝导无效时,遵医嘱予以保护性约束。7、对被约束患者按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执行。8、合理地安排患者活动、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并督促患者注意个人卫生。9、对躁狂症患者损坏的各项设施予以及时维修,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10、按精神科饮食护理常规护理,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1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五、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1、按一般精神科护理常规护理。2、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友善的护患关系。3、按整体护理程序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病情及兴奋/抑郁状态程度等,实施正确护理,并做好交班。4、安置患者于易观察的病室及病床,密切观察患者的活动与情绪变化。5、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6、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集体活动,分散注意力。7、如患者出现冲动暴力或严重抑郁,危害他人或伤害自己时,可根据医嘱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并执行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8、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处理,做好交班和记录。9、按精神科饮食护理常规,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10、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六、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癫痫发作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有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增加床栏,松解衣扣和裤带,以减少呼吸道的阻塞和缺氧状况,取下活动义齿,头偏向一侧,以利口腔内分泌物的引流和防止吸入性肺炎。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一侧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头。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3、无自主呼吸者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必要时协助医师进行气管切开。4、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5、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安全,减少人员流动。6、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副作用。7、做好健康宣教,嘱患者出院后勿从事高空作业或有危险性的工作。8、做好相关记录。七、偏执型精神病患者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通风良好、室内布置简单齐全。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沟通,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4、尽可能的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注意沟通技巧。病情初期沟通时不触及其妄想的内容,以免激惹患者。5、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要有耐心,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鼓励患者适度的情绪宣泄,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疑虑。6、为患者安排简单轻松的活动,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来调整活动内容,对患者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7、观察患者有无药物副反应,协助医师帮助患者解除因不良反应造成的躯体不适。8、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因妄想引发自杀、伤人或出走等意外行为,掌握住院患者自杀、自伤、不合作、冲动、出走等行为发生的原因。对有明显危险的患者应严加防范,其活动应控制在工作人员的视线范围之内,并认真交接班。9、健康指导:康复期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识,疾病的表现,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帮助其制定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八、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护理常规1、按一般精神科护理常规护理。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有爱心和耐心,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对治疗的配合。3、注意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患儿所需,给予帮助解决,热心关爱患儿。4、制定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并坚持执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5、提供安全的环境,加强对患儿的看护,防意外发生。6、协助患儿料理个人卫生,保证身体清洁及衣着整洁,天气变化时及时给患儿添减衣服。7、督促患儿进食、进水,必要时喂食。有遗传代谢疾病患儿,注意食物的禁忌和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8、注意与兴奋、冲动行为的患儿分开管理;伴有冲动毁物、伤人行为的患儿,应住单间隔离。9、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对患者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10、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疾病,耐心对待患儿,坚持接受治疗及康复训练。11、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交班和相关记录。九、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常规1、约束保护患者须经医师下达医嘱方可实行,特殊情况下采取紧急保护性约束后,由当班医师及时补开医嘱。2、被约束病人应安置在一级病室内或隔离间,加强观察巡视患者的病情、约束带的松紧、肢体的血液循环等,防止被保护者被其他患者伤害。3、约束时多人齐心协力,用力均衡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约束松紧适度,不能强拉患者肢体,以防脱臼。4、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皮肤护理,保证水和营养的摄入。5、护理人员必须完整、正确地填写约束保护登记单,并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及巡视记录单。6、约束保护患者情绪稳定后,应与医师联系,及时解除约束,并做好记录。7、做好约束患者的床边交接班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约束带数、松紧、皮肤以及床单位清洁情况等。十、精神科自杀、自伤患者护理常规1、严格执行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危险品及环境安全管理,定期做好安全检查。2、住重症监护室,执行精神分级护理常规。3、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人的语言、表情、行为、动作及精神症状,详细记录病情,重点交接班。4、做好自杀风险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尤其在就餐、午睡及清晨等时间,要密切观察病人动态,防止意外发生。5、一旦发生自杀行为,立即抢救,同时汇报医生及护士长。6、根据自杀行为的方式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流程。7、抢救结束后,按规定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及交班。8、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正性鼓励,取得患者信任。十一、精神科出走患者护理常规1、掌握病情,加强巡视,多与其接触,了解想出走的原因,力求消除患者出走的想法,对有强烈出走企图者,重点交班。2、加强护患沟通,尽量满足合理需求,减少患者的不适应感。3、加强安全管理,管理好门窗、钥匙,及时维修,患者外出活动或检查要有专人陪同,对出走危险性较高的患者,可暂缓带外出。4、开展各种工娱活动,丰富住院生活,使其安心住院。5、加强与患者家属或单位的联系,鼓励他们来探视患者,减少患者的孤单感。6、发现患者出走后,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与患者家属联系,组织力量寻找患者,通知家属取得合作。7、对出走归院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出走原因,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严禁惩罚患者。8、及时正确书写护理记录并交班。十二、精神科冲动暴力行为患者护理常规1、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做好病区危险品的管理。2、评估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避免与病人发生正面冲突,减少诱发因素。3、指导、鼓励病人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对有冲动倾向的病人应明确告之其行为将要造成的后果。根据病人的兴趣、爱好组织适当的娱乐活动,使其旺盛的精力得到应有的宣泄,转移分散其冲动意图。4、加强病房的巡视工作,对有冲动倾向的病人,其动态表现应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力争将冲动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5、对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的病人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有效控制精神症状。6、一旦发现病人冲动,当班护士应立即呼叫其他人员协助,同时稳定病人情绪,疏散围观病人。如果病人手中有危险品,应与其他人员协助巧妙夺取。7、遵医嘱隔离约束病人,并用药物控制病人情绪,做好约束病人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8、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及交班。十三、精神科木僵患者护理常规1、科室的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全,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2、护理患者时要耐心、细致、周到、态度和蔼,动作要轻,避免引起不良的刺激。3、做好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观察患者大、小便情况,对膀胱充盈及3天无大便者,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4、保持皮肤干燥,定时翻身、按摩、擦背、更换衣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防止压疮发生,并注意保暖。5、拒食时,按拒食护理常规护理。6、根据病情,做好心理疏导。7、防止病情突变发生冲动、伤人、毁物等或因无防卫能力而被其他患者伤害。十四、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护理常规 1、治疗前护理:(1)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减少和消除病人恐惧,配合治疗。(2)病人安置在单独的隔间,温湿度适宜。(3)治疗前禁食、禁水8小时。(4)治疗前1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5)治疗前排空大小便,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6)治疗室内保持温度适宜。准备治疗所用的药物和器械,如麻醉药品、导电胶、电极,氧气、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并准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牙垫、舌钳、吸引器、氧气瓶等。2、治疗中的护理:(1)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除去发夹、眼镜,松领口及裤带,去除口鼻分泌物。(2)护士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打开静脉通路(要求一针见血,严禁药液外漏),遵医嘱按顺序静脉给药。(3)协助医师做好通电治疗中的护理。3、治疗后的护理:(1)病人送至观察室,保持空气流通,在意识清晰前由专人看护。观察面色、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2)防止坠床和摔伤,必要时加约束带予以保护,注意保暧。(3)病人清醒后,由专人护送至病房,给予备好的饮食,观察进食情况,对食欲差的病人要注意观察进食量,保证中、晚两餐全量摄入,以免影响下次治疗。(4)观察有无头痛、呕吐及注射部位有无肿胀、紫斑等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处理。书写好监护记录15、 精神科患者噎食护理常规1、为患者提供安静合适的进餐环境,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进食情况。(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不良反应。(2)如果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吞咽反射迟钝,护理人员应给予软食,必要时给半流汁或流汁,避免带骨、带刺的食物。(3)加强饮食护理,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应专人守护进食或喂食;对抢食或暴饮暴食的患者应单独进食,适当控制其进食量,并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进食习惯。2、噎食发生后的处理:(1)就地抢救,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呼吸道。(2)如果清除口咽部食物后仍无缓解,应立即将患者拦腰抱住,头朝下并拍背。或将患者腹部俯于凳子上,让其上半身悬空,猛压其腰腹部迫使膈肌突然上移,压迫肺部,使肺部气体外冲,气流将气管内的食物冲出。 重复5-6次无效,应立即用一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上沿正中部位插入气管或行紧急气管切开,暂时恢复通气。(3)经上述处理后,呼吸困难可暂时缓解,如果食物仍滞留在气管内,可请五官科医师会诊,采用气管镜、气管托管、气管切开取出食物。(4)当取出食物后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5)如心跳停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注意尽早进行脑复苏。3、详细做好护理记录,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6、 精神科拒食患者护理常规1、有被害妄想、疑心饭中有毒的病人,可让其任意挑选饭菜,或由他人先尝试,或与他人交换食物。适当满足要求,以解除疑虑,促使其进食。2、有罪恶妄想的病人,自认低人一等,不愿进食,可将饭菜拌杂,使其认为是他人的残羹剩饭而促使其进食。3、有疑病妄想、牵连观念的病人,消极自杀、否认有病而不肯进食,应耐心劝导、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