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1页
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2页
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3页
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4页
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 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本章将介绍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赫克歇尔和俄林的 资源禀赋理论:H-O贸易模型。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 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 H-O模型、H-O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理论解释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1 2.1 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 要素禀赋理论从两个方面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将比较优势的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 的差异,从而重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只给人们一种乐观的利益共享的贸易 前景,但并没有确切地讲这种贸易利益究竟会对贸易 双方的收入分配产生什么影响,要素禀赋理论则深入 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 2 2.2 理论的基本模型:H-O模型 Bertil Ohlin ,1899-1979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 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 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 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Eil Heckscher,1879-1952 3 2.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1: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X 和Y),两种生产要素(K和L); 假设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这样,如果 要素价格在两国是相同的,则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 时就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假设3: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的,即生产过程中规模 收益不变; 4 续: 假设4: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假设5:两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同。即两国无差 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假设6:在一国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 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假设7: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假设8:没有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没有任何限 制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5 2.2.2 基本概念 等产量曲线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之前 ,先引入几个重要概念: 6 (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线是指在技术水 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 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 产要素各种组合点的连 线。假设我们生产商品 X时投入了两种生产要 素,即资本(K)和劳 动(L),图2.1即为一 条性质良好的等产量曲 线。 X1 K L A(K1,L1) B(K2,L2) K1 K2 L1L2 图2-1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MRTS)的等产量曲线 7 两种特殊的等产量曲线 L A(K1,L1 ) B(K2,L2 ) X1 K K1 K2 L1L2 A(K1,L1 ) B(K2,L2 )X1 K L K1 K2 L1L2 图2-2 MRTS不变的等产量曲线图2-3 MRTS为0的等产量曲线 如果两种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相互替代,则等产量线是 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图2.2所示;如果两种生产要素完全 不能相互替代,则等产量线要么平行于横轴,要么平行于纵轴 ,如图2.3所示。 E 8 (2)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 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 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一国要素禀赋有两种方法: (1)物质定义法 (2)价格定义法 9 要素禀赋的物质定义法 若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TK,劳动数量为TL,则 其要素禀赋为(TK/TL) 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TK/TL)A,B国的要素禀赋为 (TK/TL)B ,且有: (TK/TL)A (K/L)Y 则X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12 要素密集度的图示 QY2 QY1 QX2 QX1 (K/L)Y (K/L)X K L (W/r)1 QY2 QY1 QX2 QX1 (K/L)Y (K/L)X K L (W/r)2 图2-5 A国商品X和Y的要素密集度图2-5 B国商品X和Y的要素密集度 A国劳动的相对价格为(w/r)1,B国劳动的相对价格为(w/r)2, 但是在两国均有 :(K/L)Y(K/L)X,因此,不管在那国产品Y均 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X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13 要素禀赋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B国的PPC A国的PPC Y X A国的PPC比B国的PPC要平坦,而且在横轴方向上扩展较 宽,这反映A国可以比B国生产相对更多的X,其原因为A国使 劳动丰裕度国家,且X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图2-6 要素禀赋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4 2.2.3 模型的核心思想:H-O定理 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 度决定的。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 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 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 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 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 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15 H-O 定理的几何说明 B A国将出口X到B国,并从B国进口Y,其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上 的点E;B国则相反,B国将出口Y到A国,并从A国进口X,其最终消费组合为 与C点重合的E点。由于E点和E点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因此,贸易后 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A B A EE Y X X Y (PX/PY)A B A A国商品X的相 对价格 B国商品X的相 对价格 贸易后商品的国 际均衡相对价格 G F (PX/PY)B (PX/PY)* 图2-7 H-O模型的几何解释 16 2.3 H-O 模型的扩展之一 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 保罗萨谬而森(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者)在HO定理的基础 上,得出了要素价格均 等化的命题,并对此进 行了论证。由于它是H O定理的引申,因此又被 称为H-O-S定理。 Paul A. Samuelson, 1915 17 2.3.1 H-O-S定理的基本内容 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绝对 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 绝对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获 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土地)都能获 得同样的利润率(租金),而不管两国的生产 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18 2.3.2 H-O-S定理的经济学解释 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条件下,A国商品X(劳动密集型 )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因为A国是劳动丰裕国家, 其工资率较低。当A国分工生产X并减少Y(资本密集 型产品)时,对劳动的相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 高工资率,同时,对资本相对需求减少,从而降低 利息率。而在B国所发生的一切正相反,因此,贸易 倾向于缩小两国间的工资于利率的差距。 19 (1)要素相对价格的均等化 要素相对价格均衡的过程 要素相对价格均衡的正式证明 20 要素相对价格均衡的过程 A国分工生产X,提高了劳动的相对需求,导致A国的w/r上 升;B国分工生产Y,提高了资本的相对需求,导致B国的w/r下 降。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直至点E为止,此时,两国X的相对价 格均为(Px/PY)*,两国劳动的相对均衡价格均为(w/r)*。 PX/PY (PX/PY)A (PX/PY)B (PX/PY)* A B E w/r(w/r)2(w/r)1(w/r)* 图2-8 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 21 要素相对价格均衡的埃奇沃斯框图 YB OX OY|A OY|B XB XB YB XA XA YA YA A B B A L K L K L K B 国 A 国 在两国的无贸易 均衡点A(A国)和 B(B国),A国生 产两种商品的(K/L) 均小于B国。由于A 国的(w/r)较小,且X 是劳动密集型的,A 国将分工生产X直至 达到A点。B国分工 生产Y直至达到点B 。在A和B点,两 国的(K/L)和(w/r)均 都是相同的。 (w/r)B (w/r)A (w/r)* (w/r)* 图2-9 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的证明 22 (2)要素绝对价格的均等化 生产函数: 为一阶齐次函数(即规模报酬不变 ),则根据欧拉定理有: (2.1) 又由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因此: (2.2) (2.3) 由式2.1有: (2.4) 23 续: 式2.4可以变形为: (2.5) 因为在均衡时(如上图中的A和B点所示)有: (K/L)A=(K/L)B (2.6) (w/r)A=(w/r)B=(w/r)* (2.7) 又因为,生产均衡时,因此有: (2.8) 根据式(2.5)-(2.8)可知:(2.9) 由(2.2)和(2.9)可知两国实际工资相等,即: (2.10) 24 2.4 H-O模型的扩展之二 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 斯托怕萨缪尔森定理(贸易对国内收入 分配的长期影响) 特定要素模型 25 2.4.1 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是建立在产品市场完全竞 争和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其主 要结论是:一国丰裕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会因国际 贸易而增加,而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则会因为国 际贸易而减少。 ( ) ( ) () ( ) () () 26 2.4.2 特定要素模型 模型的基本假设 模型的内容的几何表述 模型的基本结论 27 (1)模型的基本假设 生产要素分为两种,一种要素在国内产业间可 以自由流动(即为流动要素,比如劳动L), 另一种要素不能在产业间自由流动(即特定要 素,假设为资本K); 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8 (1)模型的几何表述 E 贸易后,在新的均衡点(E):(1) X行业的L投入量增加,Y行业L投入 量减少;(2)名义工资上升,但升幅小于X价格的升幅(即w 1 31 2.4.2 实证检验的结果:里昂惕夫之谜 学 者数据年份(K/L)X/(K/L)M (H-O预测:1) Leontief, 195419470.77 Leontief, 19561947-19510.94(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 Whitney, 196818991.12 Baldwin, 19711958-19620.79(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Sternand&Maskus,198119721.05(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 资料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等国际贸易,P9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实证结果令人困惑: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 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键比率 (K/L)X/(K/L)M 只有0.77,而根据H-O理论它应远大于1。这就是著 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表21 H-O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 32 2.4.3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 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 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33 (1)解释1: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 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图示 要素密集度逆转对H-O定理的影响 34 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 在H-O理论中,曾假设,如果在某一要素价格比率 下,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的,Y是资本密集型的,那 么在所有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X总是劳动密集型 的,Y总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现实中,要素密集 度可能发生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一种给定的 商品(如X)在劳动丰裕的国家(如A国)是劳动密 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如B国)却是资 本密集型产品。 35 要素密集度的图示 K L X Y (w/r)A(w/r)B X Y L K (w/r)B(w/r)A 图2-11 商品要素密集度不变图2-12 商品要素密集度逆转 图2-10中不管是在A国(工资率与利率比为(w/r)A)还是在B国(工 资率与利率比为(w/r)B)商品X始终是劳动密集型的,Y始终是资本密集 型的,而在图2-11中X在A国是劳动密集的,而在B国是资本密集型的。 36 要素密集度对H-O定理的影响 如果产品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则H-O定理就会 被颠覆。比如玩具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如果要 素密集度不逆转,则玩具在美国也应该是劳动密集 型的,根据H-O定理中国应该出口玩具,美国应该 进口玩具。但是,如果要素密集度逆转,即玩具在 美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美 国出口玩具,对中国而言属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对美国而言则属于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 也就解释了所谓的“里昂惕夫之谜”。 37 (2)贸易壁垒 H-O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之上的 ,而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 垒。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产品(一般是资 本密集型的)的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一些研究表明,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进口资本 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口壁垒限制。特别受到保 护的是技术落后的产业和非熟练、半熟练的劳工集团 。 38 (3)技能和人力资本 H-O模型中劳动力是同质的,即劳动力的知识、技 能是相同的。但现实中,各国劳动力的质有很大差别 ,美国劳动力和越南劳动力相比,很难说是同质的, 前者多是技能水平高的熟练劳动力,包含了大量人力 资本投资,而后者多是技能水平较低的非熟练劳动力 ,包含的人力资本投资较少。在里昂惕夫计算美国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