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保护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保护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保护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保护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货币差额论、贸易差额论 ) -保护关税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一、概况 l时间: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 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 始衰退。 l地域:重商主义最初出现在 意大利,后来流行到西班牙、 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 等国。 二、基本思想 货币是一国富强的象征,是一国财富的惟一形式 ;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积累财富,一国获取货币 财富的途径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就是发展对外 贸易;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来促进本国商品输出,限 制外国商品输入,以便达到多卖少买,从而实现 贸易顺差。 本质上讲,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静态的“ 零和博弈”,一国的获利是建立在另一国的损失之 上。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三、发展阶段 l具体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主张的较大差异 ,将重商主义划分为: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15世纪16世纪中叶)早期的货币差额论 (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晚期的贸易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贸易学说-货币差额论 l货币差额论流行于15 世纪至16世纪中叶, 又称重金主义。 l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 的威廉斯塔福(1554 1612年)和法国的 安徒尼德蒙克列钦( 15751622年),其 代表作有对我国同 胞某些控诉的评述 。 l该理论基本观点:财 富的惟一表现形式是 贵金属,人们在商品 交易中可以通过贱买 贵卖来获得这种货币 财富。 l主张:限制进口、鼓 励出口、绝对禁止贵 金属(金银)输出。 l因此,只出口不进口或尽量减少进口是一 国增加贵金属财富的手段。 早期重商主义贸易学说-货币差额论 该理论认为: 国家 在一国范围内,商 人之间的买卖不会 增加或减少本国的 货币财富,而只能 带来不同所有者之 间分配情况的变化 。 在一国的对外贸 易中,商品的进 口意味着贵金属 的流出,商品的 出口意味着贵金 属的流入。 早期重商主义贸易学说-货币差额论 该理论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控制货 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多 卖少买甚至不买的原则,从而使贵金属的流入 量大于流出量。 在16时期中叶以前大约150多年时间内, 欧洲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带有早期重商 主义的色彩。 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入境 商人必须将在英国国内获得 的货款,全部或部分购买英 国的货物。 l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 16世纪下半叶至17 世纪,又称重工主义 。 l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英国的托马斯孟。 l他的著作英国得自 对外贸易的财富( 1664年)是重商主义 思想的代表作,被称 为重商主义的“圣经” 。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学说-贸易差额论 l鲜明特征:反对政府限制货币输出 因为本国限制货币输出,会遭致对方国家 采取对等措施进行报复,使本国贸易减少 甚至消失,货币积累的目的将无法实现。 l基本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 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但仍然坚持少 买多卖的原则。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学说-贸易差额论 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在生产方 式准备时期的资本原始积累。 但是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促进作用 核心思想 静态的世界资源观 财富交换的“零和” 没有把通过分工和贸易获 得的利益包括在贸易财富 之内 五、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1)休谟利用其“物价-现金流动机制”从动态 角度对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提出质疑。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贸易顺差 外汇汇率下降 货币流通量增加 物价上涨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贸易逆差 外汇汇率上涨 货币流通量减少 物价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因此,物价-现金流动机制会自动实现贸易均衡,一 国不可能永远保持贸易盈余。 五、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及大卫李 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就指出: 国际贸易是“双赢”的经济行为,否定了重商 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的观点。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六、重商主义的影响 尽管重商主义思想有许多错误与局限性, 其基本思想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追求贸易顺差的理念 保护关税论 l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1 月- 1804年7月)是 美国的开国元勋之 一,宪法的起草人 之一,财经专家, 是美国的第一任财 政部长。 一、保护关税论提出的历史人物、背景 l1776年,美国宣告独立,但其经济上仍属 殖民地经济形态,国内产业结构仍然以农 业为主,工业薄弱,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 。 保护关税论 摆在美国面前的有两条发展道路 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本 国工业。 南部种植园主的要求: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向西欧国家出售小麦 、棉花等农林产品,用以交换这些国家的工业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l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汉密尔顿于1791 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提出了征收保护关税的重要性,极力主张 实行保护关税制度。 保护关税论 (1)自由贸易不适合美国的现实 保护关税论 二、主要论点 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国家很难保持其独立地位 工业起步 难以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企业进行竞争 贸易 结果:美国充当欧洲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国内制造业难以发展 保护关税论 为了保护制造业发展,政府应当实行保护关税制度 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 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免遭外国 企业的冲击; 给各类工业发放贷款、奖励金,并为必需品工业 发放津贴,扶植私营工业发展; 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本国急需原料; 限制先进生产设备输出; 吸收外国资金,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 鼓励移民迁入,以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 (4)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不是对全部产业的保护,而 是对本国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产业予以保护,并且 这个保护还有时间限制。 保护关税论 “近期利益”消费廉价商品“长远利益”本国产业发展 Strike a balance 不能只追求近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3)汉密尔顿认为: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从美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情况出发,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发展本国工业 ,走工业化道路,追赶欧洲工业先进国的强烈 要求。 这就为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和与先进国家相 抗衡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 贸易理论两大流派已基本形成。 保护关税论 三、对保护关税论的评价 l1816年,美国首次以保护关税的名目提高 了制造品的关税; l1828年,美国再度加强保护措施,将工业 品平均税率提高到49%的高度。 l 至今仍是许多国家 保护国内市场、产业的主要工具。 保护关税论 四、保护关税论的影响 较高的进口关税税率 保护幼稚工业论 一、保护幼稚工业论提出的历史人物及背景 l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17891846年)是著名的德国 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 l李斯特早年在德国提倡贸易 自由主义。自1825年出使美 国后,受汉密尔顿的影响, 并亲眼见到美国实施保护贸 易政策的成效,于是转而提 倡贸易保护主义。 l李斯特于1841年发表了政 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一书, 系统地阐述了保护幼稚工业 论。 l历史背景: 保护幼稚工业论 l政治上 直到1834年,德意志 地区的38个邦才建立 起统一的关税同盟。 1848年,该地区才结 束封建割据局面,完成 政治上的统一。 l经济上,其发展水平远 远落后于英、法、美、 荷等国。 虽然在19世纪30年代开 始工业革命,但到1848 年时,德国还没有建立 自己的机器制造业,仍 以工场手工业和分散的 小手工业为主,工厂生 产的比重较小。 l对外贸易方面,德国主要出口原料和食品,进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 。 反映了德国经济落后,同时也表明了其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且容易受到 外来经济力量的巨大冲击。 19世纪初,德国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 保护幼稚工业论 l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李斯特从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 猛烈抨击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发展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 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发展阶段论为依据、 以保护关税为核心 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保护幼稚工业论(infant-industry argument) 所谓幼稚工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 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保护幼稚工业论 二、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论点 l(一)李斯特从三个方面对英国古典经济 学派所论证的自由贸易理论做出了抨击, 总的来说: 自由贸易理论是只有利于英国 而不利于其他国家的,尤其不利于工业发 展较为落后的国家。 自由 贸易才成为可能,落后国家才能从中受益 。 只有当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实力相当时 l1、基于生产力理论,李斯特指出古典自由 贸易理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李斯特从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 利益出发,关心生产力,特别 是德国的工业生产力。 保护幼稚工业论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保护幼稚工业论 l李斯特认为: 进口商品 短期内 廉价合算 本国工业 得不到发展 长期处于落后 和依附的地位 采取关税保护 短期本国产品 成本、价格高 本国工业发展 生产力提高 商品价格下降 甚至低于外国 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开展对外贸易,应着眼于提高生产力 ,而不能着眼于财富存量的多少。 保护幼稚工业论 l2、李斯特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指出古 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上的国家 性质、民族特点。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经过5个阶段,即原 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 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 不同发展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 政策。 保护幼稚工业论 时期贸易政策缘由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业时期 国际贸易尚未形成 农业时 期自由贸易政策 以利于农产 品的自由输出,以促进本 国农业的发展, 并自由输入外国的工业制成品,培育 工业化基础。 农工业时 期 保护贸易政 策 本国已有工业发 展,但并未发展到能 够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地步。 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 农工商时 期 自由贸易政策 国内工业产 品已具备国际竞 争能力, 国外产品的竞争威胁已不存在。 享受自由贸易的最大利益,刺激国内 产业 的进一步发展。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葡萄牙 西班牙 保护幼稚工业论 l基于以上分析,李斯特主张当时德国应实 行保护贸易政策,促进德国的工业化,以 对抗英国工业产品的竞争。 保护幼稚工业论 l3、作为保护关税论的发展,李斯特主张应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l他认为,国家应该在培育民族工业上有所 作为,在必要时应限制一部分国民经济活 动,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家真正财富的增进与维持 从属于 个人的经济利益 保护幼稚工业论 l(二)保护的对象、时间和手段 l1、保护的对象 经过比较,他提出选择保护对象的原则是: 农业不需要保护 工业 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 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 需要保护。(面临强大的 国外竞争对手时才需要保 护。) 有强劲对手,具有未来的 比较优势、通过保护将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幼稚工业 才需要保护。 保护幼稚工业论 l2、保护的时间 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 l3、保护的手段 禁止输入、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本国 幼稚工业; 免税、征收轻微进口税的办法来鼓励复杂 机器的进口。 保护幼稚工业论 l(三)过渡性和选择性的保护观点 l过渡性:在保护过程中,国家一开始会将 较低的关税变为较高的关税。随着本国工 业品的竞争能力增强,应逐渐降低关税。 l选择性:国家限制的是工业品的进口,但 是却应鼓励国外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的输 入。李斯特主张的贸易保护是一部分的保 护和有选择的保护。 保护幼稚工业论 l三、对幼稚工业保护论的评价 l1879年,俾斯麦改革德国关税制度,对钢铁、纺 织品、化学品等征收进口关税,并不断提高关税 税率;并与法国、奥地利、俄国等国展开了关税 竞争。 l1898年,德国又通过修正关税法,成为欧洲高度 保护贸易国家之一。 保护幼稚工业论 l首先,幼稚工业保护论的提出,确立了保 护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