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品三国,论人才管理之道从三国学驾驭人才 孙权可谓三国中第一位能授权的行家。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孙权的父亲孙坚,其兄孙策都有好勇斗狠,孤身犯险的气质。他们二人在沙场的名号一为“破虏”,一为“讨逆”,可谓名不虚传,其骁勇的名声在战场上天然就是一只响亮的号角。二人每有战事,必亲临前线指挥,以一国之任而犯重险,结果都年仅壮年便遭横死 (孙坚过江夏时遭刘表部将乱箭射死;孙策在攻袭许昌之前,在孤身打猎时被仇家的刺客刺死)。 孙权后来也想仿效乃父乃兄,至有合肥一役亲征。然而这一战张辽八百勇士破了十万吴军,孙权本人也差点让势若疯虎的张辽生擒。此役之后,孙权绝足于疆场,只在后方选贤任能。每当大战来临,他先是召集群臣廷议,然后毅然决断,选派大将,赐以假节(朝廷特授的权力,可对犯军法者先斩后奏);自己则退居二线,督运粮草,任由前线主将发挥,绝不遥控指挥。三国演义中周瑜阻止蒋干劝降的话是对孙权充分信任属下的良好注解,也是臣属对信任自己的君主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遇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 有君主的充分信任,前方的帅才就能大展拳脚,屡立大功。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二: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东吴都是大赢家;而这两场战役都是东吴的两个小辈英雄:周瑜和陆逊一手导出。孙权安坐银鞍殿,前方高唱凯歌还,可见善于授权的用人者有福了。韩信对汉高祖的称谓也非常适合孙权:“臣善将兵,陛下善将将。”惜权如命的君主不会明白,君主的才能和权力不是体现在亲领大军,耀武扬威于疆场;君主的才能和权力体现在战前庙堂选将,战后论功行赏。此即为“垂拱而治”。 孙权用人之时固然善于授权,然而他却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人。每当用人之际,唯恐施恩不厚,荣宠已极;而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无外忧之时,他对于贤臣的劝谏则不大听得进去。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四任大都督,对孙权的三分天下可谓有韩信、乐毅之功。陆逊不仅富有军事谋略,对政事也每有真知灼见。其时孙权既立孫和为太子,又宠爱鲁王孙霸,致使两宫并立,朝臣各有依附,彼此不和。陆逊以国家为重,上书孙权,力荐保安太子,黜降鲁王 。而孙权反疑心陆逊离间骨肉,遂将陆逊的亲近左右放逐的放逐,下狱的下狱,致使陆逊这样一位大功臣“愤贲而卒”。后来,陆逊的兒子陆抗颇有政绩,孙权视其为可用之才,就又哭着对陆抗说,以前听信谗言误会了陆逊,要陆抗将他以前责问陆逊的诏旨全部烧掉。 在那个君择臣,臣也择君的乱世,诸葛亮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刘备呢?在此,笔者不敢苟同裴松之所说:诸葛亮选择刘备乃是“义不背本”,也不认为诸葛亮辅佐刘备是一心一意为了匡复汉室江山。(如果刘备不姓“刘”,不是汉室皇叔,诸葛亮就会另找一位姓刘的庸才辅佐不成?如果刘备真的不姓刘,只怕诸葛亮也要改弦易辙,闭口不提匡复汉室,而要义正词严地宣称“天下有德者居之”了。) 刘备赢得诸葛亮的真心辅佐,无疑是靠其人格的力量。对当时普天下的群雄诸侯,高卧隆中,心怀天下的诸葛亮必然都有过考察评价,其最后出山辅佐刘备,固然有感于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最重要的还是由于诸葛亮志向高远,欲仿效伊吕、周公,但求造福黎民,不求闻达诸侯;因此必要辅佐一位仁君明主,以求能尽展所才。刘备当时虽然屡战屡败,但其“信义著于四海 ”,草庐一席谈话,更觉君臣意气相投,脾性相合,“遂许先帝以驰驱 ”。归根结底在于刘备“宽仁有度 ”,能“尽”诸葛亮之才。 终刘备一生,不但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对所有投奔他的臣下都优渥有加。因而刘备创建的蜀汉政权绝少有诛杀功臣,爆发内乱的事 (刘备曾狱杀彭羕,在于彭羕确实有谋反的企图 ),比魏、吴两国要稳定地多。因而若说授权任人,在三国中刘备是施行得最为彻底的一位君主。(可能也是因为刘备除用人外,本身其他能力都比不上其臣下,不过他能做到不疑心,放心授权,就很不容易了。) 虽然说诸葛亮成就了刘备的三分天下,也只有刘备这样的“宽仁有度”的君主,才能成就诸葛亮这样的“王佐之才”。如果说蜀汉的诸葛亮与北魏的司马懿、东吴的陆逊在智谋才干上不相上下,互见伯仲的话,则其中以诸葛亮的君臣机遇最为难得。他从未受到来自君主的牵制,更不用说猜忌和迫害了。刘备宽仁有度,刘禅乃中人之主,从而使得诸葛亮真正达到了“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 ”这样一种完全自主,不受製肘的局面,而超越司马懿、陆逊的境界,将自己的智慧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最终成为“千古贤相”。 诸葛亮对授权的必要性有过很深刻的论述。在其将苑-假权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主将有尽忠之责而无赏罚之权的话,那就象把猿猴的手脚绑起来,而命令它跳跃,把神箭手的眼睛蒙起来而强迫他射箭一样,其结果是上下不一心,则命令不能贯彻,“人苟自利,谁怀斗心?”就是主将有伊吕那样的谋略,韩信那样的武功,也不能成事。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授职就要授权”的金玉之言。 虽然诸葛亮作为人臣,刻骨铭心地认识到了上级授权的重要性;然而作为总揽蜀汉军政大权的丞相来说,他自己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权(授权是指授职之后要授以赏罚之权,分权是指不该由上级承办的细致工作交给下级去办。分权是授权的基础,授权是分权的完成)。凡鞭打二十以上的刑罚,他都要亲自过问 。有人以“陈平不知钱谷数 ”之事劝诸葛亮不必“事必躬亲”,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这也是当今主管不愿分权的顾虑之一:让下属放手去干,万一事情搞砸了怎么办?分权当然有风险存在,但是诸葛亮只有一个,用人者自身也分身乏术,如果“因噎废食”,花了太多的时间来管兵,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将了;反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多事,也许主管能比下级处理地更好,但也不应该动辄插手。西汉另一位丞相丙吉,春天出行,见路上有斗殴致死的人,他并不过问,认为这种事情该由当地负责的官吏来处理,如果作为丞相,他看到什么事都要亲自处理,那么还要具体负责的官吏干什么? 但是看见耕牛喘气,丙吉却很担忧,因为耕牛喘气反映天时,天时不正会影响年成,这是丞相真正要关心的事 。如果诸葛亮也能做到将细小的政务交给适当的属下处理,自己专心统筹军国大事,应该不会只有五十四岁的寿命吧?难怪杜工部在咏怀诸葛亮时叹惜他“志决身歼军务劳” 呢。而善于分权授权的孙权活到七十一岁呢,在古人中算是很长寿了。另外,诸葛亮不善于分权,在客观上也造成了蜀汉文武群臣对丞相的依赖心理,而阻碍了方面之才的脱颖而出。 从三国学激励人才 三国时代人才风景蔚为壮观,不但因为人才众多,各擅专长,还因为人才的聚合与流动,成为一个动荡时代特有的现象。在那个时候,群雄千方百计地在发掘人才,可说是搜罗将尽,被埋没的不多。同时在诸侯并吞的过程中,雄才大略者不仅注重于土地的得失,更看重于人才的得失。在乱世中,使用人才的前提在于延揽人才,因为没有一个有权威的政治机构来举行县考、乡试、会试、殿试;而延揽人才的前后又存在着如何鉴别人才、人尽其用的难题;最后使用人才还存在着激励人才的难题。这里,我们来看看三国是如何激励人才的。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法令初颁时恐人民不尊,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宣称若能搬出北门者赏五十金,众皆不信。有一人试行搬木,商鞅果然依令照赏,于是人人皆信其法。出将入相之人,外统千军万马,内御群臣百姓,必须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有威信,在用人之际才能一呼百诺。诸葛亮真正做到了这点。当诸葛亮再次北伐,魏明帝曹睿亲自驾临长安,命司马懿及张郃率领三十余万雍谅劲卒潜伏攻打剑阁。诸葛亮当时屯兵祁山,手下只有八万军卒。适逢预定换兵之日已到,八万中有一半马上就要调回内地修整,而当时汉中新兵还在路上,尚未到达。参军们都建议值大兵临近之时,应该将该轮换的兵士留下来一个月,以壮军威。诸葛亮却说:“带兵打战,以信为本。该走的人现在已归心似箭,整装待发,他们的妻子都傍门望归,怎么能因为敌人来攻击就对下失去信义呢? ”于是发布命令让该走的士兵按时离去。可是士兵们听到丞相如此信守诺言,各自感激,都不愿走,反而踊跃请战,愿意一死以报丞相相待之恩。于是兵士用力,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胜,都是得益于孔明以“信”治军。假使当时主将不守信用,将该掉换的兵士强行留下,军中必离心离德,士气低迷,未战已败了。信然诺与平赏罚是分不开的。赏罚公平,主将才能有威信。蜀平之后,晋文帝司马炎问蜀汉降臣樊建,诸葛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樊建回答说:“(诸葛亮) 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做了十一年的丞相,手握生杀大权,赏罚出于一心,他究竟是怎样做到持身以正,不偏不倚的呢?听其言,观其行,不妨从他的著作论说和政例上进行观摩和学习。诸葛亮在所著的便宜十六策-赏罚篇中说:“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简而言之,一碗水要端平。陈寿评诸葛亮:“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陈寿本人与诸葛亮也有介蒂,他的这一评语应是极为中肯。但他只讲到了“个人的亲仇”这一层,诸葛亮执行法令,处置赏罚,不仅不避个人亲仇,也不顾及其他任何因公因私的借口。以诸葛亮斩马谡为例。今人看来,诸葛亮不应该斩马谡有二:于私,平素诸葛亮非常器重马谡,“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于公,马谡熟读兵书战策,每有良谋美计,是个人才。当时蒋琬就曾为马谡被斩一事不解,而对诸葛亮说平定天下正需要这样的智谋之士,因一次失误而杀了他,岂不是使亲者痛,仇者快?而诸葛亮却流泪回答道:“孙武之所以能制胜于天下,乃是由于他用法严明。”言下之意,无论是出于私意还是马谡个人的才干,都无法使他免罪;法令面前人人平等,不能为有才者废。诸葛亮不但斩了马谡,也深究自己无知人之明,乃至用人不当,误了国事,上表罪己,自贬三级。试想如果马谡在曹操手下,犯了“失街亭”之类的过错也许就能免于一死吧。曹操并不吝于赏赐,但善于以“怀惭术” 驭人,对臣属的过失总是网开一面,更惶论有才之士了。曹操对沙场“败军之将”,从不施以重罚,总是轻轻一句“胜负乃兵家常事耳”,揭过不提。捉到了背叛过他的魏种也不杀,“唯其才耳” 。以马谡之才,曹操应能爱惜而不会正以军法 。为何同为用人大家,对赏罚处置却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到底哪一种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呢?这是因为曹操本身就是一家君主,他之治天下乃是“家天下”,在他看来,国法不外乎人情,法外施恩,赦免几员罪将,更能换来他们对自己的尽忠效命,又何乐而不为呢?而诸葛亮虽贵为丞相,毕竟还是人臣,他执行法令,并非要求属下对他个人效忠,也就谈不上什么“法外施恩” ,因而他之治天下乃是“公天下”。他身为群臣表率,辅佐汉室,岂能“因私废公”,又岂能“因才废法”?法令一废,政令则不行;先例一开,将来人人援引为例,叫他如何号令部属,令行禁止呢?立场不同,所以观点不同,所以举措不同,这正是诸葛亮不同于曹操之处;也正是职业经理人不同于企业所有人之处。曹操也并非一味姑息,他也曾有“割发代首 ”的壮举,但不可否认的是,曹操执行法令有更多的权术成分在内,而相比较之下,诸葛亮的法令之严,赏罚之信,当时无出其右。这也是当时弱蜀能同吴、魏相抗衡的道理之一吧?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赏罚篇中又提到:“赏罚不曲,则人死服故人君先募而后赏,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即:赏罚如果公平,不是冤枉的话,那么受罚者即使受到再大的处罚,也会心悦诚服。那怎样做到赏罚公正呢?在赏罚之前,先要发出教令,使人们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得到赏赐,做什么样的事会受到处罚,然后根据实际结果依言而行,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明白施令者要求的是什么,不需要教令也能做得很好了。因而诸葛亮在从事重要的军事行动之前,总是要求主将立下“军令状”,这就是以后借以评判赏罚的依据。现在企业,也应该严格地依照“预算表”作为“军令状”来明确赏罚。诸葛亮在军务政务上是严格按照他所说的去做的。李严 (又名李平) 原是刘璋的成都令,后与诸葛亮同为刘备的托孤重臣。诸葛亮北伐之初,想委署李严管理汉中地区,并督运粮草。于是先采取褒奖的方法,举荐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并让李严担任中都护,主持后方事务。当诸葛亮四出祁山之时,正值秋夏之交,天阴多雨,李严运粮不继,便写信给诸葛亮要求退兵。当诸葛亮返回之际,李严害怕因督粮不力而受罚,反而上表说:“军粮充足,大军退兵是为了诱敌深入。”诸葛亮拿出他前后所写的书信对质,李严无话可说,只好服罪。于是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李严遂被贬为平民。李严的兒子李丰并没有受到连坐,诸葛亮还写信给他,要他劝慰他的父亲,只要李严能思过悔改,不难被重新启用。但很快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李严本来一心期待有朝一日诸葛亮能再用到自己,当他听到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之后,估料其他当政者不会重新启用自己,遂激愤发病而死。看来诸葛亮要一个人为之尽力,先给予“赏”,然后提出要求,如其行为不当,在依据实际情况加以处罚,使得受罚之人心服口服。这就是“赏罚不曲,则人死服”的体现吧?史家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职招生培训课件
- 辅警培训国保知识课件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生物医疗应用进展
- 农业银行2025乌兰察布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金昌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行业政策影响深度分析
- 2025网络流量分析技术
- 工商银行2025新乡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工商银行2025淮北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南充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市中区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站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融资方案报告范文模板
- 肾脏肿瘤影像学诊断策略
- 仓库定期检查表范例仓库管理工作检查项目与评分标准
- 化疗前的准备和评估
- 显微外科设备器械及显微外科基本技术培训教材培训课件
- GB/T 13871.1-2022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 GB/T 41696-2022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分类及通用技术条件
-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共38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