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1X EV-DO 掉话分析指导书V3——华为.doc_第1页
CDMA20001X EV-DO 掉话分析指导书V3——华为.doc_第2页
CDMA20001X EV-DO 掉话分析指导书V3——华为.doc_第3页
CDMA20001X EV-DO 掉话分析指导书V3——华为.doc_第4页
CDMA20001X EV-DO 掉话分析指导书V3——华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ma20001x ev-do掉话分析指导书文档密级: 内部公开产品名称product name密级confidentiality levelcdma20001x ev-do内部公开产品版本product versiontotal pages 共 60 页cdma20001x ev-do掉话分析指导书拟制cdma网规技术支持部cdma性能部日期2009-4-2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签发日期华 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修订记录日期版本描述作者20080731v1.0初稿完成20080828v2.0对相关章节进行了补充20090426v3.0对相关章节进行补充调整目 录1.概述61.1掉话的定义61.2掉话机制71.2.1反向掉话机制71.2.2前向掉话机制71.3掉话的分类81.3.1空口丢失81.3.2其它原因91.4掉话相关话统91.4.1掉话率91.4.2连接成功次数101.4.3连接正常释放次数次101.4.4连接释放次数(空口丢失)次111.4.5连接释放次数(休眠态定时器超时)次111.4.6连接释放次数(休眠态定时器超时at无响应)次121.4.7连接释放次数(其它原因)次122.掉话定位思路132.1话统分析132.2告警和日志分析132.3cdr呼叫记录分析142.4呼叫跟踪142.5路测及信令分析143.常见掉话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153.1空口丢失153.1.1覆盖差引起的掉话153.1.2由于前向干扰引起的掉话173.1.3由于反向干扰引起的掉话203.1.4链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话213.1.5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233.1.6小区负荷引起的掉话253.1.7软切换问题引起的掉话263.1.8bts时钟问题引起的掉话283.1.9反向业务信道功率不足引起的掉话293.1.10an辅助an间切换失败引起的掉话293.1.11不合理的pn复用引起的掉话303.2其它原因304.典型案例314.1覆盖差导致掉话问题314.1.1现象描述314.1.2原因分析314.1.3解决措施404.1.4经验总结404.2do-1x互操作引起掉话问题404.2.1问题描述404.2.2原因分析404.2.3解决方案424.3pcf给pdsn发送的a11消息中信元携带异常导致272f失败424.3.1问题描述424.3.2原因分析424.3.3解决方案44cdma20001x ev-do掉话分析指导书关键词:evdo 掉话 空口丢失摘要:本文主要针对cdma20001x ev-do网络掉话特性进行讲解,以指导一线工程师及相关人员进行掉话分析,解决掉话问题。首先对evdo网络中掉话的定义、分类进行了解释;再按类别给出掉话问题定位思路后,给出了各种具体原因掉话的详细分析方法;最后以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分析ev-do网络掉话问题。缩略语清单: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络ataccess terminal接入终端参考资料:(1) cdma2000 1xev-do话统分析指导书-20060412-a-1.1(2) c-ev-do release0 全流程故障定位指导书-20070630-a-1.0(3) cdma 1x掉话分析指导书-20070119-a-2.0(4) cdma evdo 话统性能指标统计分册v2.0(5) c-evdo rev.a经典案例-20080515-a-1.0(6) 尼日利亚270c失败问题分析报告1. 概述在无线通信网络运行中,掉话是运营商关注的热点网络问题之一,也是无线网络质量优劣的直接反映,因此掉话率是衡量cdma2001x ev-do系统好坏的重要指标。掉话是指各种连接建立成功后的异常释放,包括空口丢失和其他原因。掉话率指标能够反映evdo网络无线环境与系统质量的情况。无线网络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掉话是正常的,但对于一些掉话率指标较高的小区必须进行优化。本文主要分析cdma2001x ev-do网络中引起掉话的原因,通过对不同原因的分析及定位找出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降低掉话率,提升网络质量。1.1 掉话的定义我司产品对于掉话的定义是: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由于某种异常原因导致连接释放的现象。注:ev-do的呼叫释放有可能是at发起的也有可能是an发起的,但是掉话统计都是统计an发起的呼叫释放。an发起的呼叫释放流程如图1-1所示:图1-1ev-do连接性能统计(an发起的释放)1.2 掉话机制1.2.1 反向掉话机制an定义了反向掉话机制,当反向drc无法正确解调时,an启动对应的定时器,若在指定时间内还没有正确解调drc,则为一次掉话。反向掉话流程如下图所示:当bts无法解调drc时,向bsc发送abis-do forwardstopped消息,fmr启动监控定时器(缺省为3s),若在该定时器内没有收到abis-do forwardrequest消息,fmr向ccm发送sdu_ccm_forward_stop消息,同时ccm启动107号定时器(缺省为5s),若在定时器内没有收到数据传输恢复消息,则为一次反向掉话。1.2.2 前向掉话机制c.s0024-a_v3.0的10.7.6.1.10.1章节定义了at的前向掉话机制:当终端连续检测到drc为0超过“(drcsupervisiontimer 10) + 240 ms”(由于drcsupervisiontimer的默认值是0,那么这个时长就是240ms)就会关闭反向发射机,然后再等待tftcmprestarttx(12个控制信道周期,即5.12s),这段时间内如果drc持续为0,则手机会转到inactive态,即终端侧掉话。无论是前向掉话还是反向掉话,话统中一般都体现为“空口丢失”掉话。如果终端先于系统掉话并且在系统释放原来的连接之前又向系统发送了cr消息,那么系统会将原来的连接释放统计为“其他”原因中。在evdo系统中,产生掉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无线链路差、传输链路故障、设备软硬件故障、干扰、切换、参数设置不当等,本文着重分析无线链路差导致的掉话及其优化。1.3 掉话的分类由于掉话问题一般都是从话统指标观察中得到,所以本文也按照话统指标中定义的连接释放种类来描述,主要有两类:“空口丢失”和“其它原因”。1.3.1 空口丢失“空口丢失”是指: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由于空口丢失发起释放,即an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捕获at信号从而释放连接,此时at可能关闭发射机、转入1x网络或反向链路变差等。空口丢失导致的连接释放流程如图1-2所示:atanpcfan检查到空口丢失a9-al disconnecteda9-al disconnected ackt_airdropt_ald9a9-release-a8 a9-release-a8 completeconnection closeabcdef图1-2激活态an检查到空口链路丢失释放流程具体流程解释如下:(1) an发现空口丢失,于是启动定时器t_airdrop。(2) an向pcf发送a9-al disconnected,停止数据流的发送,并启动定时器t_ald9。(3) pcf收到a9-al disconnected后,向an发送a9-al disconnected ack消息进行确认。an停止t_ald9。如果t_ald9超时,重发a9-al disconnected。(4) t_airdrop超时,an发送a9-release-a8,释放a8链路。(5) pcf收到a9-release-a8之后,释放a8链路,并发送a9-release-a8 complete。(6) an发送connection close,释放空口连接。表1-1重要定时器定时器名称默认值(秒)范围(秒)定时器说明虚拟软切换监控定时器shomonitort3s110通过命令mod dosdupara修改t_airdrop50.160.0ccm 107号定时器t_ald94115ccm 105号定时器注:在1x和do叠加网络中,终端处于do rev.a激活态的时候,监听并收到1x的语音寻呼消息或者终端检测到do的信号弱1x的信号较强时,这时终端会停止当前在do网络中的数据传送,进入休眠态,然后转到1x网络进行通讯。这个过程中终端会概率性不发connection close消息,对do rev.a网络来说,这种场景记为终端空口丢失,即掉话。这是ev-do协议的一个缺陷,实际上是一种假掉话。根据尼日利亚ev-do网的统计,这种掉话占了掉话总量的11左右。1.3.2 其它原因“其它原因”是指:已经建立成功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由于“连接正常释放”、“空口丢失”、“休眠定时器超时”和“休眠定时器超时at无响应”等原因之外的其它原因而产生的释放。如在连接态收到at的连接请求导致连接释放,设备、链路故障导致的连接释放等。1.4 掉话相关话统1.4.1 掉话率话统中掉话率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连接释放(空口丢失) + 连接释放(其它原因) / 连接成功次数) * 100%注:空口丢失需要统计到掉话中,但休眠态定时器超时和休眠定时器超时at无响应不统计到掉话中。1.4.2 连接成功次数指标含义:所有连接建立成功次数的总和(次)。计算公式:at发起连接成功次数 + an发起连接成功次数 1.4.3 连接正常释放次数次指标含义: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正常释放的次数。统计点说明: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由于正常释放原因发起释放时统计,正常释放原因包括:(1) at发起的连接释放,如图1-3中a点所示:图1-3at发起的连接释放流程(2)pdsn发起的正常连接释放,如图1-4所示,原因值是dormant释放和正常释放。图1-4pdsn发起的连接释放流程an发起的正常连接释放,包括进入dormant态或切换到其他an时引起的连接释放、会话释放引起的连接释放、配置协商完成后an发起的释放、配置协商失败后发起的连接释放、鉴权完成后发起的连接释放、鉴权不通过引起的连接释放、测试呼叫完成后的连接释放和操作维护引起的连接释放等。当at、pdsn、an由于正常原因释放连接时,将会进行统计次数累加。1.4.4 连接释放次数(空口丢失)次指标含义: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因为空口丢失而释放的次数。统计点说明: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由于空口丢失发起释放,即an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捕获at信号从而释放连接时统计,此时at可能关闭发射机或者转入1x网络等,如图1-1中的a点。1.4.5 连接释放次数(休眠态定时器超时)次指标含义:已经建立成功的连接因为rlp的休眠定时器超时而释放的次数。统计点说明: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由于an的rlp休眠定时器超时而发起连接释放,即rlp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收发而引起休眠态释放时统计,如图1-1中的b点。1.4.6 连接释放次数(休眠态定时器超时at无响应)次指标含义:在因rlp的休眠定时器超时而发起的连接释放过程中,at对an发送的“connectionclose”消息没有响应的次数。此指标不是一种释放原因的统计,而是对一种释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统计。统计点说明:已经成功建立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由于rlp的休眠定时器超时发起释放,an发送“connectionclose”消息后收不到at应答的“connectionclose”消息时统计,如图1-1中的c点。1.4.7 连接释放次数(其它原因)次指标含义:对于已经建立成功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除了因“连接正常释放”、“空口丢失”或“休眠定时器超时”之外的其它原因而释放的次数。其中也包括因专线用户接入而导致的连接释放,即专线用户接入时由于接入载频支持的用户数已经达到每载频的最大用户数,为保证专线用户接入,则按照优先级从低到高的次序选择一个低优先级用户释放其一个分支(如果该用户只有一个分支,则释放连接),将释放的资源分配给接入的专线用户。统计点说明:已经建立成功的连接(在an收到a9-update a8 ack后)由于上述三种释放原因之外的其它原因发起连接释放时统计。2. 掉话定位思路2.1 话统分析一般掉话问题都是来自话统分析。通过话统进行掉话分析的思路如下:(1) 查看bsc级别的话统,统计分析一周或几天的话统,获取整个局点掉话的特点,包括:掉话大量发生的时间段、掉话的主要原因等。(2) 查看载频级别的话统,获取进一步的信息:掉话是全局分布还是集中在某些载频、掉话发生的时间段、不同的载频的掉话原因是否一样等。2.2 告警和日志分析根据掉话发生的时间段、载频,要求现场反馈对应时间段和对应载频所在框的日志和告警。对于告警,观察点为:(1) 是否有abis、a10和a12链路的告警,如:链路闪断、误码增高等。(2) 是否有特定单板的告警,如:spu、rmu、pcu、ppu、bpu和hac等。(3) 是否有负荷方面的告警,如:spu的cpu负荷高、业务流控等。(4) 观察告警注意,告警的发生恢复要与话统中的载频、时间段对应。(5) 分析并解决造成掉话率恶化的告警,之后进一步观察掉话率是否恢复正常。对于日志,观察点:(1) omstar可以比较清楚看到掉话分布的详细情况:掉话具体的原因值、载频和时间分布、用户分布、fmr的dsp分布等。(2) 是否有大量的资源分配失败打印。(3) 是否有底层mot中断的打印。(4) 是否有资源核查失败的打印。(5) 是否有业务流控的打印。(6) 是否有错误处理的打印。(7) 是否有大量的某种断言。2.3 cdr呼叫记录分析根据掉话的分布情况打开相应模块(bsc/载频/特定imsi)的cdr呼叫记录跟踪,通过cdr过滤工具分析:(1) 详细分析掉话的top用户/掉话的top 小区的呼叫记录,重点分析呼叫释放时的信息及切换信息。(2) 统计掉话的时间规律。如呼叫持续的时间是否大致相等。(3) 掉话的终端的esn统计,是否集中在某种型号的终端。2.4 呼叫跟踪如果上面的分析工作都不能定位问题,可以进行呼叫跟踪,呼叫跟踪可以很好的收集问题发生时的信息。对于空口原因导致的掉话,呼叫跟踪是非常有效的手段。(1) 选择需要跟踪的imsi、载扇等。(2) 打开维护台的呼叫跟踪,注意要打开相关接口的跟踪开关,保险起见,可以打开全部的接口开关。(3) 对于空口释放的掉话,还要打开维护台的rssi跟踪。(4) 掉话问题发生时,记录产生的时间,以便于总部的分析。2.5 路测及信令分析路测主要用来定位仅靠网络侧难以定位的问题,以及对客户投诉区域的实际测试,详细定位空口的问题。路测开始前,机房要准备好,配合跟踪系统侧信息(维护台的用户接口跟踪、反向频谱扫描、cdr、rfmt等),路测过程中需要观察at的行为变化,通常关注点有当时的无线环境、发送/接收功率、是否有切换等,一旦发现掉话,需要马上记录时间点,方便后续的信令分析,必要时停车重现问题,现场定位。在进行信令分析时先从维护台跟踪找到掉话的时间点,然后找出路测软件中对应的时间点,分析该时间点的终端行为,重点分析信号的强弱、发送/接收功率的变化。3. 常见掉话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3.1 空口丢失一般来说,在网络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等待sdu_ccm_do_data_fwd_req消息超时”和“smp在连接态收到at的连接请求导致连接释放”(对应呼叫释放原因值的0x272f和0x120e)是引起掉话的主要原因,前者统计为“连接释放次数(空口丢失)”,后者统计为“连接释放次数(其它原因)”。下面对可能造成“空口丢失”掉话的具体原因进行描述分析。3.1.1 覆盖差引起的掉话覆盖包括前向覆盖和反向覆盖,这两种覆盖差都可能导致掉话。3.1.1.1 原因分析1. 不连续覆盖(网络中存在盲区)主要表现在下列场景下:(1) 由于孤站引起的掉话。在孤站边缘,信号强度很弱,手机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差,无法及时切换到其它小区而掉话。(2) 由于基站所覆盖的区域信号传播路径复杂(如密集城区的高楼大厦)、地势起伏(如山城重庆),无线传播环境复杂,信号受阻挡,导致覆盖不连续造成掉话。(3) 其他如信号飘忽、快衰落等也会导致覆盖不连续造成掉话。2. 室内覆盖差因为一些建筑密集,信号传输衰耗大,加上建筑物墙体厚,穿透损耗大,室内电平低,如果没有安装室内分布系统,就会在通话过程中掉话。3. 越区覆盖如图3-1所示,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如天线位置过高,下倾角设置过小)造成越区覆盖,以至于移动台超出了它所定义的邻小区b的覆盖范围之外到达了小区c后还占用着原服务小区a的信号,而小区a又未定义邻小区c,从而导致掉话。图3-1越区覆盖示意图4. 其他如某个小区的硬件设备出了问题,或者天线受到阻挡,造成小区覆盖变小;或者由于规划不合理,小区负荷过高而相邻基站无法来分担话务,导致覆盖收缩,最终导致掉话。3.1.1.2 处理思路遇到这类问题,先依据用户投诉,对用户投诉的准确性和范围进行判定;再结合话统分析,重点观察掉话率指标,如果投诉区域站点的掉话率较高,且原因值主要是ccb_fail_do_data_fwd_req_timeout等,则需要结合cdr数据和路测数据进行判断;路测时,注意观察信号电平高低、切换是否正常等,来验证是否为覆盖差所致。如果路测结果:c/i、接收电平rx都较差,这表明前向覆盖差。可能原因有:该地点距离基站较远,传播路径上有较大障碍(信号经过阴影衰落后质量变得很差),或与天馈系统的设计、安装有关(如:天线安装位置不当、天线增益不足、倾角设置不当、天线前方有阻挡物)、馈线接头损耗过大、馈线进水损伤造成的驻波比偏高等问题。具体何种原因,需结合各种分析结果来判定。如果是与1x共站不共天馈的,可参考1x系统的参数进行天馈调整。3.1.1.3 解决措施1. 查找覆盖不足的地方通过路测试来确认覆盖不足的区域。对于覆盖空洞,如果用户较多,可用增加基站来形成连续覆盖,或是通过别的手段来提高基站的覆盖,如提高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改变天线的方位角、倾角、挂高等。同时还需分析是否由于信号传播受阻的原因导致的,如高大、大商场、地铁入口、地下停车场及洼地,一般来说,这些地方是较容易发生掉话的,可考虑用微蜂窝来解决覆盖。2. 要保证室内通信的效果对密集城区、大型商场和工厂等,为了保证室内通信效果,必须使到达室外的信号足够强,如通过提高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改变天线的方位角、倾角、挂高等;如果此时还不能明显改善室内通话质量的,可考虑增加基站。对于写字楼、宾馆等一些主要公共场所增强室内覆盖,还可考虑应用室内分布系统。3. 防止越区覆盖通过路测等手段,对确认存在越区覆盖现象的站点进行覆盖控制,主要通过减少该基站的下倾角,来消除越区覆盖;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可以增配邻区,减少切换失败而造成的掉话。如果1x和do共天馈,可以降低evdo载频的发射功率来控制覆盖。4. 排除硬件故障通过路测,判断某些站点覆盖过小是否是由于硬件故障所致。如果掉话率指标突然上升并且本站其它指标全部正常,则应该检查相邻小区此时是否工作正常(可能出现下行链路发生故障,如trx、分集单元及天线出现问题,若是上行链路故障,则会导致原小区切出失败率较高)。3.1.2 由于前向干扰引起的掉话前向干扰主要包括同频、邻频及来自其他系统的干扰。当手机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同频或邻频或异系统干扰信号时,会引起误码率升高,使手机无法准确解调邻近小区的业务信道。当干扰指标恶化超过该门限后,就会对网络中的通话造成干扰,使通话质量变差,引起掉话。前向干扰主要来源于多径,与扇区覆盖半径,基站与移动台的距离和传播环境等有很大关系。前向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包括:1. 降低ec/io,缩小基站的前向覆盖范围;2. 前向干扰一般是区域性的,干扰的覆盖面较小;3. 基站覆盖区内前向电平一般较高,较弱的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较小。3.1.2.1 原因分析前向链路的干扰包括长期干扰和短期干扰。所谓的长期干扰,是指干扰的持续时间超过衰减定时器时长(通常指超过5秒钟);所谓的短期干扰,是指干扰的持续时间小于衰减定时器时长(通常指小于5秒钟)。1. 长期干扰如果终端接收电平增加,同时ec/io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前向链路干扰。当服务小区的ec/io降低到-9db以下时,前向链路的质量将显著变差。如果前向链路变差到不能被解调时,移动台将关闭它的发射机。由于移动台不再发射信号,反向功控比特将被忽略,移动台的tx_gain_adj将保持一个常数。较高的接收电平将会导致开环功控处理低估移动台所需的发射功率,由于移动台降低发射功率,将会导致反向误帧比率上升,于是bs侧试图通过发送更多的tx_gain_adj“上升”命令来使得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上升,以克服由于移动台发射功率不足而导致的误帧。如果这种情形持续的时间超过衰减定时器的时长时,移动台将进入重新初始化状态,导致掉话。移动终端掉话后,如果重新初始化到另一个新的小区上,该次掉话有可能是由于切换失败引发的(即出现了cdma网络内部干扰),这是最常见的前向链路干扰造成的掉话情形;如果移动台掉话后长时间处于搜索状态(通常超过10秒),这种掉话有可能是由于存在移动台无法利用的外部干扰,造成较高的误帧比率而引发的(即外部干扰)。2. 短期干扰如果ec/io下降的持续时间小于衰减定时器时长(通常为小于5秒),衰减定时器有可能被复位从而避免掉话。如果服务小区的ec/io在衰减定时器超时之前重新恢复到-9db以上,但是tx_gain_adj仍然没有变化,这标志着移动台的发射机没有被重新启动,衰减定时器继续递减。当衰减定时器超时后,移动台将进行重新初始化。如果bs侧的掉话机制比移动台的衰减定时器更快起作用时,这种场景将可能出现。当服务导频的ec/io恢复到-9db以上时,bs侧已经终止其业务信道。通常,这种情形掉话后,移动台在同一服务小区上进行重新初始化。3.1.2.2 处理思路在通话过程中,如果当前服务小区的ec/io呈下降趋势,移动台的接收电平rx呈上升趋势,且移动台的tx_gain_adj保持不变,ec/io持续小于-9db的时间超过衰减定时器时长(通常为5秒),那么该次掉话有可能是由于前向链路长期干扰造成的。在通话过程中,如果当前服务小区的ec/io呈下降趋势,而接受电平rx呈上升趋势,持续时间小于5秒;之后掉话。且仍在同一小区上进行重新初始化,那么该次掉话有可能是由于前向链路短期干扰造成的。3.1.2.3 解决措施1. 对于长期干扰(1) 合理的规划网络,避免不必要的干扰落入小区的覆盖范围;(2) 如果存在外部干扰的话,先通过干扰排查找出干扰源,然后通过清频、加滤波器(主要针对异系统间的干扰)的方法降低干扰,具体方法请参见相关案例及干扰分析指导书;(3) 合理的配置邻区关系,添加漏配邻区,合理设置邻区的优先级;(4) 合理的设置搜索窗的大小,提高手机的搜索速度并使有用信号落入搜索窗范围内;(5) 合理的设计切换带,保证移动台及时的切换到更好的小区;2. 对于短期干扰(1) 合理的规划网络,避免不必要的干扰落入小区的覆盖范围;(2) 合理的配置邻区关系,删除不必要的邻区;(3) 合理的设置搜索窗的大小,提高终端的搜索速度并使有用信号落入搜索窗范围内;(4) 合理的设计切换带,保证移动终端及时的切换到更好的小区;(5) 如果an侧启动了掉话机制,建议bs侧的掉话优先级应该低于at侧。(6) 若以上情况均不存在,则短期干扰也有可能是外部引起,需按照外部干扰的排查方式进行定位。3.1.3 由于反向干扰引起的掉话当网络中存在反向干扰尤其是强的反向干扰时,反向链路的质量变差,误帧率上升,bs侧试图通过发送更多的tx_gain_adj“上升”命令来使得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上升,当移动台没有足够的发射功率来克服反向链路的干扰时,反向链路上的fer持续变差,最后将导致fmr因误帧高向ccm上报tch error indication,ccm收到该消息后释放呼叫,导致掉话,且掉话的主要原因为“等待sdu_ccm_do_data_fwd_req消息超时”和“do中没有收到反向握手帧”,对应的呼叫释放原因值的0x272f和0x0c0d。3.1.3.1 原因分析3. 内部干扰(1) trx故障:如果trx因生产原因或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trx放大电路自激,产生干扰。(2) cdu故障:cdu中的分路器和分路器模块中使用了有源放大器,发生故障时,也容易导致自激。(3) 杂散和互调:如果基站trx或功放的带外杂散超标,或者cddu中双工器的收发隔过小,都会形成对接收通道的干扰。(4) 天线故障:天线在特殊工作环境中,自激打火导致底躁抬升。4. 外部干扰(1) 邻频不共站干扰。(2) 直放站干扰。(3) 互调干扰。(4) 其他大功率通信设备引起的干扰,包括雷达站、模拟基站、对讲机、大功率无绳电话、各种干扰器、各种工业用电子设备等。3.1.3.2 处理思路观察话统掉话率,如果该指标很差,且掉话的主要原因为等待“sdu_ccm_do_data_fwd_req消息超时”和“do中没有收到反向握手帧”,其它相关指标如切换成功率、呼叫建立成功率等较差,且伴随有接入困难和接入缓慢等现象,意味着该小区可能存在干扰,结合话统的反向rssi跟踪分析,确定问题小区。如果通过查看omc告警、操作日志和基站近端测试等手段确定有干扰,则需通过ybt250进行干扰测试,确定干扰源,然后排除干扰,提高网络性能。3.1.3.3 解决措施1. 干扰清除一般情况下,带外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较小。因而我们在确定干扰源后,优先清除cdma信道带内干扰,保证没有引起系统性能严重恶化的很强干扰;但是强烈的带外干扰(如总功率大于-20dbm)会降低基站灵敏度、降低系统容量、增加了系统的掉话率和接入成功率、增加手机的发射功率,因此也必需清除。2. rf优化通过增大天线下倾角、降低天线高度或调整天线的方位角,避开强干扰;必要时增加基站,以收缩小区半径,降低来自远方的干扰。3.1.4 链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话该类问题主要是前向大于反向导致掉话。在该场景的掉话过程中,服务小区的c/i较强,表示有一个好的前向链路,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已经上升到最大值,这表示有一个差的反向链路,即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bts侧经过一段时间(通常35秒)后,放弃该反向链路并中断前向链路,前向链路的per将会变得很高,移动台因收到太多的erasure包就关闭其发射机,导致掉话。看如下例子:【信号很强但是不进行虚拟软切换】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前反向不平衡的情况下,即前向很好但是反向却很差,无法锁定反向drc信道。致使at无法进行虚拟软切换从而最终导致吞吐量下降。bscbts2bts1at图6软切换中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情况示意图图6的场景中,是软切换状态。bts1前向最好,但反向链路很差;bts2反向较好。功率控制根据合并后的结果per进行,反而会要求at降低发射功率,由此产生恶性循环,bts1对反向drc产生失锁,在drclock信道将drclock bit置为0,禁止at将drc cover指向本扇区。at只好将服务扇区指定为前向较差的bts2,无法进行虚拟软切换到信号较强的bts1,而bts1信号就会变成前向强干扰信号,可能引起掉话。这种情况下,要检查信号强的分支的反向rssi是否存在异常、要排除反向干扰、反向通道(天馈、ddu、trm)异常。3.1.4.1 原因分析1. 负荷过高导致链路不平衡在空载情况下,前反向链路是平衡的,随着负荷的上升,前反向覆盖性能同时都会恶化。在用户平均分布的情况下反向覆盖性能恶化程度比前向更为明显,此时前向覆盖大于反向覆盖,导致掉话。2. 干扰导致链路不平衡网络规划时,前反向是平衡的。但是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由于干扰的存在,基站或手机必需克服干扰才能被对端正确解调,当基站或终端的功率不足以克服这些干扰时,会导致前反向链路不平衡。3. 过多交互式业务的用户导致链路不平衡交互式业务(vt、voip、gaming)对反向功率要求较高,当扇区下的交互式业务用户较多时,会对反向的功率消耗过大,导致反向覆盖收缩、前反向链路不平衡。3.1.4.2 处理思路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经常伴随有下列现象:c/i较好,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先呈上升趋势后停留在某一值上,移动终端的tx_gain_adj先呈上升趋势,后保持不变,掉话前移动终端的误包率很高,掉话后在同一pn上进行重新初始化。对这种情况,首先查看rssi,检查是否有反向干扰;再查看话统指标,检查扇区载频的话务、前向负荷情况等。3.1.4.3 解决措施1. rf优化,调整扇区天线的下倾角和方位角等。2. 调整载频的发射功率。3. 干扰排查。3.1.5 导频污染引起的掉话当强的可用信号多于移动终端的rake接收机的个数时,由于rake接收机个数的限制,多余的分支将无法被移动台利用,从而导致导频污染。其实ev-do系统的前向是满功率发射,只有服务扇区的信号是有用的,其它扇区的信号均为干扰。干扰严重时称为导频污染,其直接后果就是per升高,严重的就导致直接掉话。3.1.5.1 原因分析导频污染一般是由于基站的过覆盖引起的,在覆盖弱的地方如果接收到信号的导频强度相近,且没有主导频是也会出现导频污染。3.1.5.2 处理思路导频污染会表现为per较高,rx较好,激活集中的导频的ec/io与相邻集或候选集中的某些pn的ec/io相差不大,前向干扰严重等,如果网络中存在掉话比较严重的区域,可以结合这些现象和原因值判断是否为导频污染引起的。导频污染发现手段有:通过路测手段直接发现存在导频污染的区域;也可以通过ru消息分析,并结合基站的地理分布及地理位置情况发现导频污染区域。3.1.5.3 解决措施1. 合理布置小区一个设计良好的网络应该根据覆盖区域的总体要求来设计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每个小区应该满足的覆盖区域。不合理的小区布局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出现覆盖空洞,而部分区域出现多个导频强信号覆盖。这样有可能会造成网络中大面积的导频污染或覆盖盲区。小区布局不合理造成的网络质量问题在优化过程中解决很困难,因此这种情况应该在预规划、规划阶段尽力避免。2. 避免采用高站如果一个基站选址太高,相对周围的地物而言,周围的大部分区域都在天线的视距范围内,使得信号在很大的范围内传播(尤其是在室外、街道等场所),但由于建筑物等地物的影响,使之又不能在覆盖区域内的所有地点都提供良好覆盖,尤其是室内部分,因此,就算单从覆盖来看,也需要增加其它的基站以满足整个区域的覆盖,这样,为了满足网络整体的覆盖,在高站的周围仍然要增加新的基站,这个高站就可能在许多区域影响到周围的其它站,造成导频污染问题。另外,从容量方面来看,一个基站提供的容量毕竟有限,尤其在现阶段采用一个载频的情况下,因此,要在城市中满足密集话务分布的需要,大多数情况是需要由多个站来满足容量要求,因此,在这样的多站环境下,若有一个高站的存在,则周围的其它站将可能受到来自高站信号的影响,在切换区域,由于增加了该高站的信号,可能会形成导频污染。由于高站可能会对多个基站形成干扰,系统容量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cdma网络规划时,在多基站环境中,要求基站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尽量避免高站的现象。3. 合理设置天线方位在一个多基站的网络中,天线的方位应该根据全网的基站布局、覆盖需求、话务量分布等来合理设置。一般来说,各扇区天线之间的方位设计应是互为补充。若没有合理设计,可能会造成部分扇区同时覆盖相同的区域,形成过多的导频覆盖;或者由于周围地物如建筑物的影响等,造成某个区域有多个导频存在;这时需要根据实际传播的情况来进行天线方位的调整。若基站位于较宽的街道附近时,当天线的方位沿街道时,其覆盖范围会沿街道延伸较远。这样,在沿街道的其它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能会造成导频污染问题。这时,可能需要调整天线的方位或倾角等。这种情况在实际工程中很常见。4.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天线的倾角设计是根据天线挂高相对周围地物的相对高度、覆盖范围要求、天线型号等来确定的。倾角调整将对小区覆盖边缘的信号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小区的覆盖范围。当天线下倾角设计不合理时,在不应该覆盖的地方也能收到其较强的覆盖信号,造成了对其它区域的干扰,这样就会造成导频污染,严重时会引起掉话。这种情况在实际工程中很常见。3.1.6 小区负荷引起的掉话3.1.6.1 问题分析1. 用户增多导致的小区负荷上升随着小区的用户数增多,小区负荷上升,导致反向rssi升高,移动终端需要提高发射功率,以维护现有链路的通话质量;同时由于用户数量增加,前向速率降低。当小区的负荷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时,如果没有采用有效的负荷控制方法来阻止新的用户接入,那么随着用户的接入干扰增大,移动终端没有足够的发射功率来克服该链路上的干扰时,都将导致掉话。2. 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小区负荷上升负荷控制机制、反向功率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都会导致小区出现高负荷。3.1.6.2 处理思路在话统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载频功率控制统计”项进行统计来发现负荷高的小区。针对这些小区,查看话务情况、ach占用情况、rssi和重要参数核查等来确定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小区负荷上升。3.1.6.3 处理方法1. 现网挖潜如果确认掉话原因主要是小区负荷过高所致,可以通过现网挖潜(如rf优化、软切换比例调整等)的方式,利用周围基站来分担该扇区的话务。2. 新建站点或者加载频对掉话原因为小区负荷过高导致的,在现网挖掘仍然不能解决的扇区,可以通过在附近新建站点或者在该扇区新加载频来分担话务。3. 参数调整对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小区负荷上升以致掉话的,可以通过采用有效的负荷控制算法,避免在高负荷时新用户的接入等方法降低小区负荷,从而降低因小区负荷过高导致的掉话。3.1.7 软切换问题引起的掉话3.1.7.1 问题分析1. 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如 pilotadd、pilotdrop、pilotcompare、pilotdroptimer、srchwina、srchwinn等配置不合理。如果小区之间的切换带内的ec/io都很低,而pilotadd设置了较高的门限值,这将会导致终端不能及时触发ru上报,由于新的可用分支无法利用,干扰加大,从而导致掉话;搜索窗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引起掉话,当应该发生切换关系的源小区与目标小区之间的相对时延超过了srchwinn时,目标小区的信号落在相邻集搜索窗的范围外,目标小区将不能被及时搜索到,从而影响切换。2. 邻区配置不合理如果目标小区漏配,由于导频集的搜索优先级关系,落入剩余集的导频很难被及时搜索到,从而在切换带引起很强的干扰而导致掉话。另外,邻区配置过多和邻区优先级设置也会影响手机对相邻集的搜索。邻区的最大个数是31个,由于邻区优先级设置不合理,一些优先级较高的重要邻区很可能被删掉(甚至与激活集里较强分支共站的其它扇区pn也被删掉),从而造成强导频无法加入激活集,最终导致掉话。3. 反向帧合并定时器设置不当导致掉话反向帧合并定时器长度表示反向各分支业务帧到达的允许最大时间差。在软切换时,fmr对收到的各个分支的帧进行选择性合并,如果软切换分支的时延超过了反向帧合并定时器长度,反向各分支业务帧到达的允许最大时间差则可能产生掉话。4. 其他原因如目标小区话务拥塞、ce不足、bts时钟不同步和bsc间软切换时没有配置边界框等也会导致切换的失败,如果此时没有其他更好的邻区,且当前小区信号很差,则可能导致掉话。3.1.7.2 处理思路通过话统指标的分析是否存在切换成功率低、切换失败的次数多、掉话率高的小区。查看告警,观察是否有与bts相关的时钟告警(bts时钟不同步掉话的情况),bts时钟运行状态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必要时校验基站时钟,排除时钟问题;用csl和呼叫跟踪进行跟踪分析;进行路测,在路测中发现有无切换问题。在有问题的小区附近多次路测,从多方面发现与切换有关的掉话问题,通过切换的优化来减少掉话。同时,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在移动台侧可以观察到rx呈上升趋势,当前服务小区导频强度呈下降趋势,目标小区进入候选集后长时间不能进入激活集(漏配邻区)或目标小区信号ec/io较好(超过-7db)但长时间不能进入候选集(切换门限太高)等。3.1.7.3 解决措施1. 合理设置切换参数包括pilotadd、pilotdrop、pilotcompare、pilotdroptimer、srchwina、srchwinn、soft_slope、nghbr_max_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