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d-lte网络工程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指导原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1年01月2目 录一、前言1二、td-lte室内覆盖系统场景要求1三、td-lte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总体原则2四、td-lte室内覆盖系统技术指标要求3五、信源建设指导原则4(一)频率配置4(二)信源选取4(三)信源配置5(四)功率配置5(五)rru配置5(六)时隙配置6(七)容量规划7(八)小区规划7(九)传输带宽配置要求7(十)同步信号配置要求8(十一)bbu供电8(十二)rru供电12六、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13(一)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13(二)分布系统建设方式14(三)天线口功率要求15(四)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15(五)切换区域规划17(六)系统间隔离要求17七、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要求18(一)总体要求18(二)有源设备安装要求19(三)gps安装要求19(四)天线安装要求20(五)线缆布放安装要求20(六)无源器件安装要求21(七)标签21一、 前言 为指导各省公司开展td-lte规模试验网工程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原则。请各省公司在td-lte规模试验网工程的室内覆盖系统建设中严格遵照本指导原则的技术指标、建设及配置原则执行。本指导原则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负责解释。 二、 td-lte室内覆盖系统场景要求室内覆盖根据不同空间类型、室内穿透能力、室内外隔离性能、室外覆盖室内、室内外切换重选等因素进行场景分类,主要分为一般室内覆盖和特殊室内场景。其中一般室内覆盖场景包括各类写字楼、购物商场、居民楼、各类会议设施、宾馆酒店等;特殊室内覆盖场景包括开放型及封闭式场馆、高校、营业厅、火车站、机场、地铁、电梯等。本期lte规模实验网的室内覆盖物业点应在室外连续覆盖区域选择重要室内场景建设室内分布系统,避免建设孤立的室分站点。主要覆盖以下四类物业点:1. 5a写字楼2. 政府办公楼3. 营业厅(旗舰店)4. 大型会展中心三、 td-lte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总体原则(一) td-lte室内覆盖系统工程的建设应综合考虑网络性能、改造难度、资源情况、投资成本等选择最佳建设模式,应尽量展示td-lte的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并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 td-lte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900、dcs1800、td-scdma、wlan和td-lte共用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覆盖系统的共建共享。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三) 建设室内覆盖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四) td-lte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小区分裂、增加载波、空分复用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五) 现阶段td-lte室内覆盖系统使用e频段。与室外宏基站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室内小区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六) td-lte与td-scdma e频段共存时,需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七) td-lte室内覆盖系统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八) 室内覆盖系统建设须采用满足总部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入围集中采购的器件、线缆及设备。四、 td-lte室内覆盖系统技术指标要求td-lte室内覆盖系统按照以下技术指标要求进行建设:(一) 覆盖指标要求要求在建设室内分布的覆盖区域内满足rsrp -105dbm的概率大于90;(二) 承载速率目标1. 小区吞吐量在室内分布支持mimo情况下,室内单小区采用20mhz组网时,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 30mbps/ul 8mbps;采用单小区10mhz、双频点异频组网时,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 15mbps/ul 4mbps。2. 边缘速率室内覆盖站(e频段):同频网络、 20mhz 、10用户同时接入,小区边缘用户下行速率约1mbps/250kbps。(三) 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数据业务为10%。(四) 业务质量指标无线接通率:基本目标95%;挑战目标 97%掉线率:基本目标4%;挑战目标 95%;挑战目标 97%(五)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漏到室外,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0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10db(当建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一侧作为参考点)。五、 信源建设指导原则(一) 频率配置目前中国移动td-lte规模试验网拟使用频率资源为120mhz,具体如下:1. d频段, 25702620mhz;2. e频段,与td-scdma共用23202370 mhz频段。室内覆盖系统频率配置原则为:1. 规模试验网室内主用频段为e频段,与td-scdma共用23202370 mhz频段,td-lte使用2350-2370mhz,td-scdma使用23202330mhz(中间预留20mhz,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确定使用方案)。2.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应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室内小区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二) 信源选取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业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目前td-lte信号源产品主要为分布式基站(bburru),home enodeb、pico rru等信源产品还处于研发阶段。现阶段td-lte室内覆盖信源应优先采用双通道rru的分布式基站,其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另外随着产业链成熟,可在少数区域采用home enodeb、pico rru进行覆盖,以验证通过其他信源进行室内覆盖的性能。(三) 信源配置td-lte室内覆盖信源原则上单小区配置为o1,载波带宽为20mhz;需要特别考虑规避邻区干扰的场景可按照2个10m频点异频组网方式配置,以便规避同频干扰。(四) 功率配置td-lte室内覆盖目前选用bbu+rru作为信源,rru输出功率能力至少为220w。应保证业务信道与控制信道、下行信道与上行信道的平衡,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时按照天线口输入功率为10-15dbm取定。(五) rru配置1. rru使用双通道rru在室内覆盖应用中能够实现mimo模式,同时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的特点,在室内覆盖建设中多数场景应主要采用双通道rru,每通道功率不小于20w。2. rru分区规划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对于不能建设双路天馈线系统的场景,应使用rru的双通道分别覆盖不同区域,规划时保证rru通道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以利于后续mu-mimo技术引入,提升单路天馈线系统的容量。3. rru级联目前td-lte双通道rru设备ir接口暂不支持20mhz配置小区的rru级联。后续会通过引入9.8304gbit/s ir接口支持。在现阶段可以通过并联方式将多个rru组合成单小区,并联能力需根据各厂家bbu设备ir接口板支持能力确定。注:根据前期调研的情况,部分厂家rru级联能力和bbu ir接口板支持能力不能达到设备规范要求,因此本部分内容还需根据td-lte规模试验网设备采购最新设备性能情况进行调整。(六) 时隙配置对于新建e频段的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建议全部采用dl:ul为2:2的时隙配置。但设备需要具备时隙调整的能力,便于进行不同时隙配置或交叉时隙干扰等验证项目。对于与td-scdma e频段共存的场景,需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td-scdma和td-lte交叉时隙干扰。(七) 容量规划在覆盖系统设计时,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当配置容量紧张时,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空分复用、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满足业务需求。针对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在满足覆盖需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rru的数量来满足今后业务扩容需求。(八) 小区规划1. td-lte室内覆盖系统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室内具体环境。规划时重点考虑小区之间的隔离。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2. 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通过不同小区之间采用异频组网等手段,保证覆盖系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3. 小区数量应均衡覆盖和容量,并结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及rru数量综合确定,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室内覆盖系统做大的调整。(九) 传输带宽配置要求按室内覆盖站配置单小区为o1(20mhz)计算s1/x2接口的带宽要求如下:项 目室内覆盖站(o1)保证传输带宽(cir)45(mbps)峰值传输带宽(pir)80(mbps)具体预留的传输带宽由传输专业根据传输环的不同层面和不同因素综合取定。(十) 同步信号配置要求td-lte系统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要求,原则上采用卫星授时作为时间同步的主用方式:1. 共址td-lte基站原则上通过分路方式引入同步信号; 2. 新选td-lte基站新建北斗/gps双模引入同步信号;3. td-lte基站应支持1pps+tod带外时间接口。(十一) bbu供电1. 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通信设备负荷参考值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无线设备功耗(含1个bbu、5个rru)暂按2100w计算,传输和监控设备功耗按200w计算;各厂家设备耗电不同,其中单个bbu功耗最大值为1000w,单个rru功耗最大值为270w。(本部分内容依据前期调研情况编制,部分厂家bbu功耗不能满足设备规范要求,还需根据td-lte规模试验网设备采购最新设备功耗情况进行调整。)2. 独立新建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1) 各站均配置1套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1台交流配电箱(屏)、1套-48v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模块、直流配电单元)和2组(或1组)阀控式蓄电池组组成 。2) 各站要求引入一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站内交流负荷应根据各基站的实际情况按10kw30kw考虑。3) 交流配电箱的容量按远期负荷考虑,输入开关要求为100a,站内的电力计量表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安装。4) 各站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按如下原则配置:市区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3h,城郊及乡镇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5h。(注:应结合基站重要性、市电可靠性、运维能力、机房条件等因素确定)5) 各站宜配置2组蓄电池,机房条件受限或后备时间要求较小的基站可配置1组蓄电池。6) 各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均按600a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7) 电源电缆均应采用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8) 对于无专用机房或机房条件受限的小型基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流-48v电源供电。9) td-lte基站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10) 无线设备厂家应在rru电源线两端配置浪涌保护器,屏蔽电缆的金属层在进入机房前应进行防雷接地,具体方案应满足工信部工信厅科函200886号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tdscdma基站防雷接地检测指导书的规定。3. 共址新建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 1) 共址新建站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应能满足本次新增td-lte设备需求,对于原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不能满足要求的基站,应进行市电接入改造,并应向相关单位申请增容。2) 对于需要进行市电接入改造的基站,应改造更换为不小于425 mm2截面的铜芯或435 mm2截面的铝芯电力电缆,进线开关容量应更换为100a的进线开关。3) 现有设备负荷按照实测值的1.2倍计算。4) 蓄电池组应根据基站后备时间要求、机房可承受的荷载、机房面积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和更换后的容量,更换后的蓄电池宜采用2组。5) 当原有室内地线排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接地需求时,可在机房内的适当位置增加1个地线排,并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铜芯电力电缆与原有的室内地线排并接。6) 现有无线设备采用48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置改造原则: td-lte设备应与现有无线设备采用同一套直流系统供电。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求,则采用更换开关电源的办法解决;对于现有开关电源机架总容量小于300a(不含300a)的基站,应更换为机架总容量为600a的开关电源。 td-lte设备供电要求暂定3路32a63a的直流分路(开关电源为3个rru提供1路直流分路,由rru厂家负责进行分配和防雷)。基站开关电源的直流配电端子根据各基站的现有情况和需要进行改造。如现有直流配电端子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需求,或更换配电开关,或增加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的电源应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7) 现有无线设备采用24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置改造原则: 在基站机房面积、楼板荷载及市电容量等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为td-lte设备独立配置一套48v直流电源系统。 在机房条件不允许为td-lte设备独立配置一套48v直流电源系统时,则采用与现有无线设备共用一套直流供电系统并配置1个24v/48v的直流变换器为td-lte设备供电的方案。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要,则需要更换原有开关电源。更换后的开关电源采用机架总容量为900a的组合开关电源。24v/48v的直流变换器宜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 24v/48v直流变换器机架输出容量要求不小于100a,变换器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变换器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十二) rru供电1) rru供电方案可分为-48v集中供电,-48v本地直流供电,220v逆变器远供。工程实施中,应根据现场条件,结合rru功耗、rru数量、rru与bbu安装距离、电源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等情况,确定rru供电方案。2) 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时,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3) 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且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如下三种供电方式: 使用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标配的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时,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 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就近为rru单独配置小型-48直流电源系统设备; 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4) 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如下两种供电方式: 宜单独采用-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为rru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 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六、 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一) 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1.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建设td-lte分布系统。2. 使用mimo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因此应选择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建设mimo双路室分系统。3. 对于新建的td-lte室内分布系统,为了便于今后其他系统的引入,在分布系统设计建设时,应统筹考虑满足td-lte、gsm、dcs、td-scdma和wlan的覆盖需求。4. 对于改造的分布系统,应在确保原有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分布系统资源,同时解决器件老化、需求变化、覆盖不足等情况,更换不满足td-lte要求的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以及天线,并根据功率预算合理分布天线,实现gsm/dcs/td-scdma/td-lte/wlan的良好覆盖。(二) 分布系统建设方式1. 建设方式1)单路建设方式:与原分布系统合路。td-lte与其他系统(如gsm、td-scdma等)共用原分布系统,按照td-lte系统性能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必要时应对原系统进行适当改造。2)双路建设方式:一路新建,一路合路。td-lte一路室分与其他系统(如gsm、td-scdma等)共用,另一路室分主要为lte(或lte与802.11n)使用。共用的一路室分按照td-lte系统性能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另外一路也应通过馈线(型号及路由)、无源器件(如功分器和耦合器等)的选择确保td-lte系统在不同mimo通道中的功率平衡。3)双路建设方式:两路新建。在不改动原分布系统天馈线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两路天馈线系统;td-lte独立使用新建天馈线。建议仅在合路时存在严重多系统干扰并具备新增两路天馈线条件的场景应用。对于其他类型的现有室内分布系统,td-lte室分应在符合td-lte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改造方案。2. 双路分布系统天线设置要求采用mimo天线方案时,对于单极化天线至少需要新增一路天线。为了保证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以上间距,约为1.25米,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0.5米)。 双极化吸顶天线可视产品成熟和测试验证情况确定,建议在试验网中选取适当应用场景先作试点应用。3. 双路分布系统使用原则除td-lte需馈入双路室分系统, 802.11n系统也可以使用双路室分系统支持mimo工作方式,此外td-scdma系统也可以通过双通道设备实现分集组网提升网络性能。(三) 天线口功率要求一般场景下td-lte天线口功率建议设置为10dbm-15dbm,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四) 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1. 馈线使用在原分布系统功率分配不够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如下原则进行馈线改造:(1) 原有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均需更换为1/2馈线;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2) 原有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2. 天线建设及改造(1) 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2) 若原有室分天线位置或密度不合理,则需进行改造,增加或调整天线布放点,保证td-lte的网络覆盖。(3) 天线覆盖半径参考建议为:在半开放环境,单天线情况下,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1016米;在较封闭环境,单天线的情况下,如宾馆、居民楼、娱乐场所等,覆盖半径取610米。(4) 在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可采用定向天线由临窗区域向内部覆盖的方式,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内的强信号,使得室内用户稳定驻留在室内小区,获得良好的覆盖和容量服务,同时也减少室内小区信号泄漏到室外的场强。3. 功分器、耦合器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4. 合路器配置对于现阶段新建或改造室内分布系统,与其他系统共用的一路要求配置支持e频段的合路器,另一路td-lte天馈系统可根据是否引入802.11n确定是否配置td-lte与802.11n双系统合路器。 图1合路器端口形态要求注:在计划部正在进行的td-lte天馈线演进课题研究中, td-s与td-l共存时目前建议采用电桥合路方式,但本课题目前尚未会审。(五) 切换区域规划室内覆盖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建议遵循以下原则:1. 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2. 室内覆盖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入口处。3. 电梯的小区划分:建议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六) 系统间隔离要求1. 根据各个系统的协议指标进行计算,得到td-lte与其他系统的干扰隔离要求如下表:表 td-lte与其他系统干扰隔离要求(db)cdma 1xgsmdcswcdma干扰隔离(室内)8182/3582/4358cdma ev-dotd-scdma(a)td-scdma(f)wlan干扰隔离(室内)875887/5888注:(1)gsm/dcs符合3gpp ts 05.05 v8.20.0(2005-11)规范要求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82db;gsm/dcs符合3gpp ts 45.005 v9.1.0 (2009-11)规范要求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35/43db。(2)td-scdma(f)符合yd/t 1365-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87db;td-scdma(f)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硬件技术规范(2010年)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58db。2. td-lte系统与其他运营商系统(除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1) 当独立建设分布系统时,td-lte系统与其他运营商的cdma、gsm900、dcs1800、cdma2000、wcdma等系统的天线应保持1米以上的隔离距离;(2) 当共用分布系统时,通过选用隔离度满足上表要求的合路器/poi满足系统隔离要求。3. td-lte系统与中国移动系统(除td-scdma(e频段)系统、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1) 当不共用分布系统时,td-lte系统与gsm900、dcs1800、td-scdma等系统的天线应保持1米以上的隔离距离;(2) 当共用分布系统时,通过选用隔离度满足上表要求的合路器/poi满足系统隔离要求。4. td-lte系统与td-scdma(e频段)系统的隔离要求(1) 采用与td-scdma e频段共模rru时,需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2) 采用与td-scdma e频段独立rru时,通过电桥实现合路,并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5. td-lte系统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当td-lte与wlan同区域覆盖时,应优先考虑wlan与td-lte共室分系统组网,此时可以通过提高合路器的隔离度至88db以上或采用wlan末端合路方式,通过分布系统间的损耗进行干扰规避。如二者采用独立建设方式,则可通过在lte发射机端和wlan ap端增加滤波器(带外抑制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核算),同时保证较大水平隔离距离(建议在2m以上)的方式加以解决。建议在试验网中进一步测试验证lte与wlan同区域覆盖时干扰问题。七、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要求(一) 总体要求室内分布设计应针对建筑物特点,通过现场勘查、模拟测试等手段,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及经济性,设计图纸应包含室内分布系统的详细结构图,体现各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以及干放、天线等器件的具体位置及类型,同时标明各器件功率及各路信号输出功率,以方便指导施工和维护优化。现场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做到设计和施工的一致。对由于条件受限,不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应及时和相关设计单位沟通,重新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执行严格的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杭州市余杭招聘幼儿园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赣县区城区学校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防城港市金湾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树洞里秘密课件教学
-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资产评估师全真模拟测试带答案
- 2025全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知识题库与答案
- 2024年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试卷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题库附答案(能力提升)
- 标本采集课件讲解
- 有害物质管控标准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达州电力集团笔试真题
- 医院净化设计方案
-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及答案
- AAMIST79-2017卫生保健设施蒸汽灭菌和无菌保证综合指南
- DB3710T 117-2020 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服务规范
- DB33T1373-2024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规范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学生矫治教育申请书
- 第16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