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活动倡议书2篇_第1页
“世界读书日”活动倡议书2篇_第2页
“世界读书日”活动倡议书2篇_第3页
“世界读书日”活动倡议书2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 世界读书日 ” 活动倡议书 2 篇 篇一: 在第 20 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暂时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静下心来享受一下读书的乐趣吧 ! 从爸爸妈妈拿着幼儿书籍教我们认字、认图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启了人生的读书旅程。那时候,书是香的,是甜的,读书宛如游戏,兴趣伴随着快乐,我们在好奇、探索与想象中自由翱翔。 现在的我们不仅要提升自己,更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人人养成爱书、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要读好书、善读书 !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和好书为友,与知识同行。在读好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在读好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在读好 书中提高生活品位 ;在读好书中成长成才。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倡议互助共学,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文会友,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每天读书 20分钟,发送至朋友圈,标题是: “ 养成读书好习惯,坚持阅读 17 天 ” 昌邑实验幼儿园豫园分园中二班亲子共读 *书名第 *天 ! 同学们 ,让阅读引领我们成长 ;让知识为我们导航。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好书为伴,营造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 篇二: 2 / 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即将迎来 21 个世界读书日。在此,我们向广大教职工提出 倡议:养成读书习惯,享受阅读快乐,提高育人水平,铸就高尚师魂。 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 4月 23日为世界读书日。多年来,每年的 4 月 23 日,在世界不同的国度里,人们用不同语言,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 读书。 对有关书的问题,有人做过统计:我国国民人均年阅读图书总量平均为本。而韩国 11 本、法国 20 本,以色列 60本!再看看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网上调查数据:以色列 64 本、俄罗斯 55 本、美国 50 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 5 本。将这些数字进行对比,则很难让人高兴起来。然而,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每年自己 读几本书?每年买几本书?到个人年平均数了吗?上大学期间读了几本书?工作之后又读了几本书?读了几本与工作有关的书?读了几本工作之外的书?也顺便问问我们的老师,您还能出口成章吗?还能下笔若有神吗?还能面对学生的问题对答如流吗?还能让课堂座无虚席、充满笑声吗?您的报告还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吗?还能听到经久不息的掌声吗?答案似乎不用找,一问自己吓一跳。这个,您懂得!今后怎么做,您更懂得!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虽然担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3 / 4 但是一定不能忘记读书,更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基础。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要想 做好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另一方面,我们更缺乏推动工作改革与创新所必须的各种能力、知识和水平。如果不学习,就干不好工作,甚至有可能不会干工作。而读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千古书卷里,百花消息春雨中 ” 。自 2016 年 4 月以来,我校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读书节,一直倡导全校师生要 “ 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 ”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校园创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全校 正在形成一种勤奋学习、发奋读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敬爱的老师,相信我校第四届读书节的成功举办,会再次唤醒广大教师读书的高涨热情!会重新点燃老师们渴望知识、探求真理的熊熊火焰!请您记住,那泛着淡淡墨香的书本,永远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它一定能使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