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共22张)PPT教学课件.pptx_第1页
渡荆门送别 (共22张)PPT教学课件.pptx_第2页
渡荆门送别 (共22张)PPT教学课件.pptx_第3页
渡荆门送别 (共22张)PPT教学课件.pptx_第4页
渡荆门送别 (共22张)PPT教学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渡进门送别 八年级上册 1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 2. 品析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2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 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 灵得到美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李白这位大诗人的 心灵吧! 情景导入 3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 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大李杜,小李杜。 课前自主学习 资资料袋 作为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 主义诗人。李白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 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 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 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 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 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 “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 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 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 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 己的理想抱负。 课前自主学习 背景透视 5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 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楚国:楚地。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注释: 翻译课文 课文品读 6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 览。群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渐渐隐去, 长江仿佛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译文: 翻译课文 课文品读 7 原文: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怜:喜爱。 万里:形容行程之远。 注释: 翻译课文 课文品读 8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空中云霞如同绮 丽的海市蜃楼。我更加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辞万里 为我送行。 译文: 翻译课文 课文品读 9 1、本诗的首联交代了什么?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 几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5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 度来写景的?(度来写景的?(6 6组)组) 3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3组)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 描绘的意境。(1组)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 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2 2组)组) 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4组)组) 10 1、本诗的首联交代了什么?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那几句? 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 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 海楼。 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11 2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 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 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 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 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一幅 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12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 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课文品读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13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 速缓慢的长 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 ”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 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 的感受。 课文品读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 意境。 14 5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 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 行行?拟人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 故乡的水,故乡的水,“ “万里送行舟万里送行舟” ”指的是故乡水指的是故乡水 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 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 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 故乡时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的感情。 15 6 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 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 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 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16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手法探究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蜀地,乘 船沿江游览楚地。中间四句描写景物,描绘长江之水出山之后 的壮阔气象:长江出山,水面宽广,景象雄奇,使人顿感前程 开阔。山峦追随原野,渐渐消失,长江奔赴旷野,滔滔不绝。 月亮倒映在江水中,就像天上飞来一面镜子,云气簇拥,就像 海上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17 这四句写景层次分明,且景中寓情,反映出年 轻的李白离开蜀地追求理想的喜悦与热情。结尾两 句,诗人发出心声:这长江是故乡的水啊,所以它 才不远万里为我送行,抒发了诗人爱自然、爱故乡 的深挚感情。诗中写的长江之水,是来自故乡的水 ,它在蜀楚交界的荆门山送别诗人,把诗人送入了 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这一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家 乡的深深依恋和思念。 手法探究 18 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极具画面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犹如 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画。 技法总结 19 渡荆门送别 写景 送别尾联:思乡、惜别 渡荆门 颔联 颈联 首联:叙事 激动 喜悦 板书设计 20 课堂总结 本文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本文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 情。情。 21 1李白,字 ,号 ,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 色、最伟大的 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 ”。 2.这首诗前六句着重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 感情。 当堂训练 答案: 1. 太白,青莲居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