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装配及工程图》PPT课件.ppt_第1页
《模型装配及工程图》PPT课件.ppt_第2页
《模型装配及工程图》PPT课件.ppt_第3页
《模型装配及工程图》PPT课件.ppt_第4页
《模型装配及工程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ro/E Tutorial Lesson 5 Tornados Zhang 2008 第 12章 模型装配 完成零件设计后,将设计的零件按设计要求的约束条件或 连接方式装配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或机构装置 。利用Pro/E提供的“组件”模块可实现模型的组装。在 Pro/E系统中,模型装配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约束条件 或连接方式,将各零件组装成一个整体并能满足设计功能 的过程。 本章主要讲解如下内容: 各种装配约束类型 装配连接类型的概念 零件装配与连接的基本方法 组件分解图的建立方法图12-1 新建对话框 组件的装配间隙与干涉分析 12.1 元件放置操控板 模型的装配操作是通 过元件放置操控板来 实现的。单击菜单【 文件】【新建】命 令,在打开的新建 对话框中选择“组件 ”,如图12-1所示。单 击【确定】按钮,进 入“组件”模块工作环 境。 在组件模块工作环境中,单击按钮 或单击菜单【插入】 【元件】【装配】命令,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选 择要装配的零件后,单击【打开】按钮,系统显示如图12-2 所示的元件放置操控板。 图12-2中的图(a)为【放置】按钮对应的面板,图(b) 为【移动】按钮对应的面板。下面对面板中各项功能及意义 说明如下: 图(a) 图12-2 元件放置操控板 (b) 移动:使用移动面板可移动正在装配的元件,使元件的取放更 加方便。当移动面板处于活动状态时,将暂停所有其他元件的放 置操作。要移动参与组装的元件,必须封装或用预定义约束集配置该 元件。在移动面板中,可使用下列选项: 运动类型:选择运动类型。默认值是“平移”。 定向模式:重定向视图。 平移:在平面范围内移动元件。 旋转:旋转元件。 调整:调整元件的位置。 在视图平面中相对:相对于视图平面移动元件,这是系统默认的移 动方式。 运动参照:选择移动元件的移动参照。 平移/旋转/调整参照:选择相应的运动类型出现对应的选项。 相对:显示元件相对于移动操作前位置的当前位置。 挠性:此面板仅对于具有预定义挠性的元件是可用的。 属性:显示元件名称和元件信息。 12.2 装配约束类型 零件的装配过程,实际上就是一 个约束限位的过程,根据不同 的零件模型及设计需要,选择 合适的装配约束类型,从而完 成零件模型的定位。一般要完 成一个零件的完全定位,可能 需要同时满足几种约束条件。 Pro/ENGINEER Wildfire提供了 十几种约束类型,供用户选用 。 要选择装配约束类型,只需在 元件放置操控板的约束类型栏 中,单击按钮 ,在弹出的下拉 列表中选择相应的约束选项即 可,如图12-3所示。 前面已对各约束类型作了简介,为使读者透彻理解各约束类 型的具体应用,现以图例方式说明如下。 1匹配 所谓“匹配”就是指两零件指定的平面或基准面重合或平行 (当偏移值不为零时两面平行,当偏移值为零时两面重合 )且两平面的法线方向相反。 如图12-4所示为使用“匹配”约束方式且偏移值为0的两面配 合情况(选择圆台的上端面和直角模型底座的上表面,如 图中箭头所示)。 如图12-5所示为使用“匹配”约束方式且偏移值不 为0时的两面配合情况。 2对齐 使两零件指定的平面、基准面、基准轴、点或边重合或共线。 如图12-6所示为“对齐”方式且偏移值为0时两面配合情况。 3插入 “插入”约束使两零件指定的旋转面共旋转中心线,具有旋转面 的模型有圆柱、圆台、球等。如图12-8所示为“插入”约束方式 的一个例子,在选定“插入”约束后,分别选择直角模型中孔特 征的内表面和圆柱模型侧表面即可完成“插入”约束组装。 4坐标系 使零件装配的坐标系与其装配零件的坐标系对齐 ,从而完成装配零件的放置,如图12-9所示 5相切 在两个进行装配的零件中,各自指定一个 曲面或一个为平面,另一个为曲面,使其 相切。如图12-10所示,选中图中箭头指 示的两个面完成相切方式的约束。 6线上点 在一个零件上指定一点,然后在另一零件上指定一条边 线,使该点在这条边线上。如图12-11所示,为两次使用 “线上点”约束方式的一个例子。具体操作:选择左边模型 的一个角点,然后选择右边模型箭头指示的边线;选择 左边模型的另一个角点,然后选择右边模型箭头指示的 边线,结果两点在箭头指示的边线上。 7曲面上的点 在一个零件上指定一点,然后在另一个零件上指定一个面 ,则指定的面和点相接触。如图12-12所示,选择直角模 型上的基准点“APNTO”,然后选择圆柱模型中箭头指示的 面,结果如右图所示。该选项常配合“对齐”、“匹配”等选 项一起使用。 8曲面上的边 在一个零件上指定一条边,然后在另一个零件上指定一个 面,则指定的边位于指定的面上。该选项常配合“对齐”、“ 匹配”等选项一起使用。如图12-13所示,选择直角模型中 箭头指示的一条边,然后选择圆柱模型下端面,结果如右 图所示。 提示: 在进行“匹配”或“对齐”操作时,对于要配合的 两个零件,必须选择相同的几何特征,如平面 对平面,旋转曲面对旋转曲面等。 “匹配”或“对齐”的偏移值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若输入负值,则表示偏移方向与模型中箭头 指示的方向相反。 12.3 装配连接类型 在Pro/E中,元件的放置还有一种装配方式连接装配。 使用连接装配可方便用户在利用Pro/Mechanism(机构)模 块时直接执行机构的运动分析与仿真,它使用上一节讲的各 种约束条件来限定零件的运动方式及其自由度。图12-14所 示为选择“轴承”连接时的操控面板。 使用该面板可以选择和设置零件间的连接 类型。对选定的连接类型进行约束设定时 的操作与上一节讲述的相应约束类型的操 作相同,因此本节重点应理解各连接类型 的含义,以便在进行机构模型的装配时正 确选择连接类型。 如图12-15所示,单击连接类型栏的按钮 ,弹 出连接类型下拉列表,选择相应的连接类型, 在放置面板左栏中相应显示该连接类型的 约束规则,然后选择相应的元件参照和组件参 照即可。 刚性:刚性连接。自由度为零,零件装配处于完全约束状态。 销钉:销钉连接。自由度为1,零件可沿某一轴旋转。应满足的约束关系 如图12-16所示。 轴对齐:轴对齐方式。有两个自由度:绕轴旋转和沿轴平移。 平移:以“匹配”或“对齐”方式约束装配零件的平移,使平移自由度为零。 滑动杆:滑动连接。自由度为1,零件可沿某一轴平移,应满足的约束关 系如图12-17所示。 轴对齐:轴对齐方式,有两个自由度:绕轴旋转和沿轴平移。 旋转:以“匹配”或“对齐”方式约束装配零件的平移,使旋转自由度为零。 图12-16 图12-17 圆柱:缸连接。自由度为2,零件可沿某一轴平移或旋转 。该类型只需满足“轴对齐”约束关系即可,如图12-18所示 。 平面:平面连接。自由度为2,零件可在某一平面内自由 移动,也可绕该平面的法线方向旋转。该类型需满足“平面 ”约束关系,如图12-19所示。具体操作:分别选择两个零 件的贴合面,然后输入偏移值即可。 图12-18 “图12-19 球:球连接。自由度为3,零件可绕某点自由旋转,但不能 进行任何方向的平移。该类型需满足“点对齐”约束关系,如图 12-20所示。具体操作:分别在两个零件中选择相应的点,输 入偏移值即可。 焊接:焊接。自由度为零,两零件刚性连接在一起。该类 型需满足坐标系约束关系,如图12-21所示。具体操作:分别 在两个零件中选择相应的坐标系,输入偏移值即可。 轴承:轴承连接。自由度为4,零件可自由旋转,并可沿某轴自由 移动。该类型需满足“点对齐”约束关系,如图12-22所示。具体操 作:在一个零件中选择一点,在另一个零件中选择一条边或轴线 ,输入偏移值即可。 常规:选取自动类型约束的任意参照以建立连接。 6DOF:该类型需满足“坐标系对齐”约束关系,如图12-23所示。 图12-22 图12-23 槽:建立槽连接,包含一个“点对齐”约束,允 许沿一条非直的轨迹旋转。该类型需满足的约束 关系,如图12-24所示。 12.4 零件装配与连接 在完成各零件模型的制作之后,就可以把它们按设计要求组 装在一起,成为一个部件或产品。 零件装配与连接的操作步骤如下: 新建一个“组件”类型的文件,进入组件模块工作界面。 单击按钮 或单击菜单【插入】【元件】【装配 】命令,装载零件模型。 在元件放置操控板中,选择约束类型或连接类型,然 后相应选择两个零件的装配参照使其符合约束条件。 单击新建约束,重复步骤 的操作,直到完成符合要 求的装配或连接定位,单击按钮 ,完成本次零件的装 配或连接。 重复步骤 ,完成下一个零件的组装。 提示: 在装配操作中,可使用按钮 、按钮 ,改变装配件与被装配件的窗口显示状况 ,以方便在模型中选择装配参照对象。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移动面板中的“ 平移”、“旋转”等操作可辅助装配操作。 实例1 本例完成如图12-25所示的组件模型 实例2 本例完成如图12-33所示的组件模型。 提示: 在零件装配之前将组件模型中的某些零件隐藏 ,可简化装配过程中的图面,便于捕捉要进行约 束的对象。 零件装配时必须合理选择第一个装配零件,一 般选择整个模型中最为关键的零件。 针对不同装配要求合理选择约束类型,借助“自 动”选项,系统可自动选择合适的约束类型,有利 于加快装配操作。 实例3 本例完成如图12-47所示的组件模型。 12.5 组件分解图 在一些产品说明书或需要进行产品演示的场合,为了说明产 品的零件组成及其装配结构关系,经常需要使用分解图。在 Pro/ENGINEER Wildfire组件工作环境中,单击菜单【视图 】【分解】【分解视图】选项,图形窗口中的组件模型 则呈分解状态,调整各零件的位置,即可完成组件模型的分 解图。如图12-54所示为一组件模型分解图。 12.5.1 建立组件分解图 打开已经建立完毕的组件模 型,单击菜单【视图】【 分解】【分解视图】选项 ,图形窗口中的组件模型按 系统默认的分解位置显示分 解图。单击菜单【视图】 【分解】【编辑位置】选 项,打开如图12-55所示的 分解位置对话框,使用 该对话框,可实现对分解图 中零件位置的调整。该对话 框中各功能选项的意义说明 如下。 选取的元件:首先选择一运动参照,然后单击该栏中的选取对象按钮 ,然后在组件模型中选择要在参照方向上移动的零件。 运动类型:该栏下面列出零件或组件的各种移动方式。 平移:定义平移方向后,拖动鼠标直接移动零件或组件。 复制位置:复制选择零件的分解位置。 缺省分解:在系统默认的分解位置放置选择的零件或组件。 重置:重新放置选择的零件或组件的位置。 运动参照:该栏供用户选择零件或组件移动的参照类型来定义方向, 有如下几种: 视图平面:选择当前视场平面作为移动参照。 选取平面:选择一个平面作为移动参照。 图元/边:选择零件或组件的边、基准轴作为移动参照。 平面法向:选择一平面,该平面的法线方向作为移动参照。 2点:选择两个端点或基准点,以其连线方向作为移动参照。 坐标系:选择基准坐标系的X、Y、Z轴作为移动参照。 运动增量:该栏显示零件或组件相对移动的尺寸增量。 位置:该栏显示零件或组件相对移动的相关尺寸变化量。 建立组件分解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已有的组件模型,单击菜单【视图】 【分解】【分解视图】选项,图形窗口中的组 件模型按系统默认的分解位置显示分解图。 单击菜单【视图】【分解】【编辑位置 】选项,打开分解位置对话框。 选定移动参照,选择零件并拖动调整其位置 完成分解图。 实例 本例制作如图12-56所示的组件模型分解图。 提示: 单击【视图】【分解】 【取消分解视图】可使分 解图显示为非分解状态。 基于一个组件模型可建立 多个不同的分解图,建立的 多个分解图文件列在视图 管理器对话框的名称 栏中,如图12-60所示。双击 一个分解图文件,图形窗口 中显示该文件名对应的分解 图。 12.5.2 建立偏距线 在分解图中建立零件的偏距线,可清楚地表示零件间的位 置关系。经常用此方法制作产品说明书中的一些插图,图 12-61为使用偏距线标注零件安装位置的实例。 在建立偏距线时,会使用如图12-62所示的菜 单,各选项的意义说明如下。 创建:单击该选项,建立偏距线。 修改:修改偏距线的效果。 删除:删除偏距线。 修改线体:选择偏距线,在打开的线体对话框中重新 定义偏距线的颜色及线段类型。线体对话框如图12-63所 示。 设置缺省线体:在打开的线体对话框中设置新偏距线默认 的颜色及线段类型。 单击图12-62左图所示菜单中的【创建】选项,弹出图元选 取菜单,如图12-62右图所示。该菜单列出定义偏距线的三 种方式: 轴:以基准轴的轴向为偏距线延伸的方向。 曲面法向:以平面或曲面的法线方向为偏距线延伸方向。 边/曲线:以曲线或实体边的方向作为偏距线延伸方向。 建立偏距线的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组件模型分解图,单击菜单【视图】【 分解】【偏距线】【创建】选项,弹出图 元选取菜单。 在图元选取菜单中选择确定偏距线参照方 向的选项。 按系统提示,分别选择两个零件的实体类型对 象(如零件表面等)完成偏距线的建立。 单击菜单【视图】【分解】【偏距线】 【修改】选项,修改偏距线的位置及啮合点数。 单击菜单【视图】【分解】【偏距线】 【修改线体】选项,在打开的线体对话框中 重新定义偏距线的颜色及线段类型。 实例 本例在图12-64所示的组件模型中建立偏距线。 12.7 课后练习 1思考题 (1)在装配约束中“匹配”与“对齐”有何异同? (2)试说出5种以上常见装配约束类型的名称并解释其具体含义? (3)装配连接一般用在什么场合?请说出几种典型的连接类型并解 释其具体含义? (4)简述零件装配的操作步骤。 (5)建立组件模型分解图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6)在组件模型分解图中如何建立和编辑偏距线? 2上机题 使用光盘中提供的零件模型(在名称为“装配练习”的文件夹中)组装 如图12-83所示的某控制箱的面板。 第 13章建立工程图 Pro/E具有强大的工程图设计功能,用户可直接将建立 的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其“参数化”与“全相关”的特征 使得三维模型或工程图的任何一方进行尺寸更改,另一 方会同时相应作出尺寸更改,确保两者的始终一致性, 避免产生人为差错。在完成零件或装配模型的建立之后 使用“绘图”模块,可快速建立符合工程标准的工程图。 本章主要讲述如下内容: 建立三视图的操作步骤 建立辅助视图和局部视图的各种方法 标注尺寸、标注几何公差的方法 13.1 绘图模块工作界面 在Pro/ENGINEER Wildfire主窗口中单击 菜单【文件】【新 建】命令,在打开的 新建对话框中选 择“绘图”类型,在 名称栏中输入新建 文件名称,单击【确 定】按钮,系统弹出 新制图对话框, 如图13-1所示。 在该对话框中设定要建立工程图的 三维模型文件,明确工程图图纸样 式及大小。新制图对话框中各 功能选项的意义说明如下。 缺省模型:单击该栏中的【浏览 】按钮,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 中选择要建立工程图的三维模型文 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确认 模型文件的选取。 指定模板:为工程图指定一个绘 图模板。该栏中有三个选项供用户 选择: 使用模板:使用系统中存在的或 系统提供的模板。 格式为空:使用现有的图纸格式 。用户可以选择一个已经完成的工 程图文件作为模板。 空:使用空白图纸。用户应指定 图纸方向和大小,新制图对话 框显示内容如图13-2所示。 图13-2 模板:该栏中列出可供用户使用的图纸模板,也可单击 【浏览】按钮,选择系统中存在的其他可用模板。 方向:该栏供用户确定图纸的放置方式。 纵向:纵向放置图纸。 横向:横向放置图纸。 可变:用户自定义图纸的长宽尺寸。 大小:该栏供用户设定图纸规格。在标准大小下拉 列表中,用户可选择标准尺寸的图纸。若在方向栏中 选择“可变”选项,则应明确图纸的尺寸单位是英寸还是毫 米,然后在宽度和高度文本栏中设定相应尺寸值 。 完成图纸模式的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绘 图工作界面,如图13-3所示。绘图模块的工作界面与草绘 模块的工作界面相近,现只对一些不同于草绘模块的功能 按钮或菜单作一说明。 此外在图纸的左下角显示图纸的比例、模型类型、模 型名称、图纸规格以及当前的序列号等内容。 13.2 使用模板建立三视图 在Pro/ENGNEER Wildfire系统 中有两种方法建立视图,一是 使用系统提供的模板自动产生 三视图;另一个是使用自定义 方式完成工程图的建立。 在Pro/ENGNEER Wildfire工作 环境中单击菜单【文件】【 新建】命令,在打开的新建 对话框中选择“绘图”类型, 在名称栏输入文件名称后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 出新制图对话框,在指 定模板栏中选中“使用模板” ,如图13-4所示。在该对话框 中选择系统提供的相应模板即 可。 使用模板建立三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建立“绘图”类型的文件。 在新制图对话框的缺省模型栏中指 定建立工程图的模型,在指定模板栏中选择 “使用模板”选项,然后在模板栏中选择系统 提供的某个模板。 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完成默认模型 的三视图。 实例 本例以如图13-5所示的模型为对象建立工程图。 建立工程图文件 设定模型 建立三视图 提示:系统模板采用的是第三视角视图,故视图的位置不 符合我国视图放置标准(我国采用第一视角视图)。为符 合我国的视图投影标准,在使用Pro/E绘制工程图时应在 配置文件中修改参数“projection_type”的值为“first_angle” 。 13.3 无模板方式建立工程图 在新制图对话框的指定模板栏中,选择“格式为空” 或选择“空”选项,可进行无模板方式建立工程图。在实用中 大都采用无模板方式建立工程图。 在工程图中经常使用如图13-8所示的几种视图:一般视图 、三视图、局部放大视图、辅助视图,此外还有全剖、半 剖、旋转剖等视图。 在绘制工程图时要使用如图13-9所示的绘图视图对话 框和绘图类型菜单。在绘图视图对话框或绘图类型菜 单中可对视图的类型进行设置,在绘图视图对话框中 还可定义视图的可见区域、缩放比例、剖面样式、视图显 示状态,以及对齐和设置视图原点。在绘图视图对话 框类别中选择相应选项,显示相应的对话框面板,在 后面的练习中会对涉及的面板作相应介绍。 一般:建立默认 的零件视图,在建 立工程图时首先要 建立一般视图。 投影:创建视图 的正投影视图。由 前方、上方及右侧 来观察物体的正向 投影,必须先建立 一般视图,才能投 影视图。系统默认 投影的方式为第3 视角投影。 祥图:建立局部 视图。用于放大视 图的某一部分。 辅助:建立辅助 视图。 旋转:创建旋转 视图 复制并对齐:创建与局部视图或局 部放大视图对齐的视图。 以下对各种视图的建立逐一作详细 介绍。 13.3.1 一般视图 在绘制3D模型视图之前,必须使3D模型文件和绘图相关 。当新建绘图文件时,系统会在新文件对话框中提示 添加参照的3D模型文件作为和绘图相关的第一个模型。 在绘图进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多个模型放置视图 。 如果向绘图中添加了几个模型,则每次只能对一个模型进 行处理(放置视图和显示尺寸等)。 在Pro/E中放置新视图的基本过程:指定视图类型,指定 类型可能具有的属性,在绘图页面为该视图选择位置,最 后放置视图,再为视图设置方向。 注意:视图放置后,要想移动它,应使视图处于 非锁定状态(即不选中按钮 )。 在创建工程图时,第一步就是创建一般视图,它 通常为放置到页面上的第一个视图。根据设计构 想对一般视图进行定位,然后再创建相应的投影 视图和辅助视图等。在三视图中第一个建立的一 般视图就是工程图中的主视图,其他视图以它为 参照,有时为了方便工程人员读图,还要再添加 三维状态的一般视图。 建立一般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在新建对话框中建立“绘图”类型文件,在新制图对话框中设 定系统的默认模型,选择“空模板”,设置图纸尺寸,然后进入绘图工作 界面。 单击菜单【插入】【绘图视图】【一般】。 在屏幕上选取一点放置一般视图。一般视图出现并打开绘图视图 对话框,如图13-10所示。 选取如下三种定向方法之一,然后定位一般视图: 查看来自模型的名称:使用来自模型的已保存视图的定向。可以从“模 型视图名” 列表中选取相应的模型视图,也可通过选取“等轴测”、“斜轴 测”或“用户定义”选项进行定向。 几何参照:使用来自绘图中预览模型的几何参照进行定向,模型根据 定义的方向和选取的参照重新定位。 注意:要将视图恢复为其原始方向,请单击“缺省方向”。 角度:使用选定参照的角度或定制角度来定向视图。 要继续定义绘图视图的其他属性,应单击【应用】按钮,然后选取适 当的类别。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视图定义。 注意:如果删除或隐含用来定向视图的几 何特征,视图及其所有子项都将改变为默 认定向。如果删除定向视图的几何特征, 则无法恢复原始视图定向,但恢复隐含特 征可恢复视图的原始方向。 提示: 如果把建立的一般视图作为主视图,应恰当选 择视图的两个参照,使其反映零件的主要形状, 以符合工程图绘制习惯。 系统默认的视图方式为“第三视角投影”视图,在 使用时应修改为“第一视角投影”视图,以符合我 国工程图标准。 修改系统视角的具体方法:在图纸中单击鼠标 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命令, 打开文件属性菜单,如图13-11所示。单击菜 单【绘图选项】命令,打开选项窗口,将参 数“Projection_type”的值,修改为“first_angle”即 可,如图13-12所示。 13.3.2 投影视图 在完成一般视图(主视图)之后,可快速建立以主视图为参 照的其他投影视图(如三视图)。所谓投影视图是另一个 视图几何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正交投影,位于父视图上方 、下方或位于其右边或左边。 建立投影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绘图视图】【投影】。 选取要在投影中显示的父视图。父视图上方将出现一个 框,代表投影。 将投影框水平或垂直地拖到所需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 放置视图。要修改投影视图的属性,可以双击视图,或者 鼠标右键单击投影视图,在快捷菜单上单击【属性】,在 打开的【绘图视图】对话框中进行定义。 要继续定义视图的其他属性,单击【应用】按钮,然后 选取适当的类别。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视图。 重复步骤 完成其他投影视图。 提示: 用户也可通过选取并右键单击父视图,单 击快捷菜单中的【插入投影视图】命令创建 投影视图。 当创建投影视图时,系统将根据投影生成 的方向为其赋一个默认名称。 要在视图中以标签形式显示视图名称,应 在创建视图前设定配置参数 “make_proj_view_notes”的值为“yes”。 实例 本例以图13-13所示的模型为对象,建立三视图。 建立工程图文件 建立一般视图 建立投影视图 图13-17 完成后的三视图 13.3.3 辅助视图 对于形状或结构较为复杂的 模型,仅用三视图或投影视 图可能难以表达清楚,这时 就需要建立辅助视图。 辅助视图实际上也是投影视 图,只不过投影的方向是通 过指定面的法线方向或指定 边、轴的延伸方向,如图 13-18所示。 图13-18 为了说明内部结构,辅助视图经常与剖面图结合使用。 在绘图视图对话框中选择“剖面”类别,选择“2D截面” ,单击按钮 创建新剖面,在剖切区域中选择以下介 绍的剖面类型(参照图13-19)。 完全:建立全剖视图。 一半:建立半剖视图,如图13-20所示。 局部:建立局部剖视图,如图13-21所示。 全部对齐:创建的视图显示一般视图、投影视图 、辅助视图或全视图的对齐剖面。 全部展开:创建的视图显示一般视图的全部展 开的剖面。 图13-20 半剖视图 图13-21 局部剖视图 建立辅助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绘图视图】【辅助】 。 选取要从中创建辅助视图的边、轴、基准平面 或曲面。父视图上方出现一个框,代表辅助视图 。 将此框水平或垂直地拖到所需位置,单击鼠标 左键放置视图。 提示:双击投影视图可在绘图视图对话框中修 改辅助视图的属性。 实例1 本例在三 视图的基 础上添加 辅助剖视 图:“剖面 A_A”,如 图13-22所 示 实例2 本例制 作如图 13-32所 示的工 程图。 13.3.4 局部放大视图 在工程图中,对一些结构复杂且尺寸较小 的部位,经常使用局部放大的方法,使设 计得以清楚地表达,如图13-38所示。 建立局部放大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草绘视图】【祥细】。 在视图上选取要查看细节的中心点,然后依次单 击左键绘制一样条轮廓线作为放大区域的边界。 在绘图窗口选择一点作为放置局部视图的中心。 双击局部视图的比例,修改局部视图比例值。 双击局部视图,在打开的绘图视图对话框中 设定局部区域的形状。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局部放大视图的建立。 如图13-39所示。 下面是“详细视图属性” 各选项的内容的说明: 圆:选定的局部区域 显示为圆形。 椭圆:选定的局部区 域显示为椭圆形。 水平/垂直椭圆:选定 的局部区域为椭圆形( 长轴在水平/垂直位置) 。 样条:选定的局部区 域由样条线围成。 ASME 94 圆:根据 “ASME1994”标准在选 定的局部区域绘制圆。 图13-39 提示:在绘制各种工程视图时,一般要对 系统产生的注释进行调整,以使图面整洁 。调整方法:选中注释,拖动光标,将注 释拖到合适位置即可。 实例 本例练习如何建立 一个局部放大视图 提示: 在明确放大区域的中心位置时,应单击该 区域中的实体图素,否则系统不予确认。 工程图中的各种文字注释一般都可通过双 击“注释文本”来修改其内容。 在选中工程图中文字注释后,可用光标自 由拖动以重新摆放其位置,从而使图面整 洁、美观。 13.4 视图调整 由系统完成的视图及注释,其布局需要进 一步调整。视图的一些属性,如显示模式 、剖面线形状等,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也要 重设置。因此,在工程图创建中修改视图 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13.4.1 移动视图 为了调整各视图在图纸中的布局, 需要对一些视图进行移动,以合 理分配图纸空间。要移动视图, 只需选中视图,然后拖动光标到 适当位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移动具有父子关系的视图, 若沿非投影方向移动父视图,则 子视图跟随移动,若视图间均为 一般视图,则视图可自由移动, 并不影响其他视图。此外,单击 按钮 ,将锁定视图,这样将不能 用鼠标拖动任何视图。因而,在 拖动视图之前,应确保该按钮 处于未被选中状态。 移动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在图纸中,选择要移动的 视图,该视图的周围出现一 红框,并出现移动光标,如 图13-44所示。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光标 到合适位置,释放左键即可 。 图13-44 13.4.2 删除视图 如果要删除图纸中的某个视图,只需选中该视图,然后 单击按钮 ,或单击右键菜单中的【删除】选项,系统 弹出确认对话框,如图13-45所示,单击【是】按 钮即可 提示:如果删除的视图为父视图,则其子视图也将同时被删除 。因此,在进行删除操作时,要倍加小心,以避免误删除。 删除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选中要删除的视图。 单击按钮 或单击菜单中的【删除】选项。 在确认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删除该视图 。如图13-46所示为删除主视图的一个操作实例。 13.4.3 修改视图 选择要修改的视图,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右键 ,单击【属性】选项,打开绘图视图对话框 ,如图13-47所示,使用该对话框可完成对指定 视图的修改。 下面是对绘图视图对话 框中的选项的说明。 视图类型:修改视图类 型,如将投影视图转换为 一般视图。也可修改视图 的名称。 可见区域:控制视图的 可见性。 比例:修改视图的比例 。 剖面:建立剖视图。 视图状态:使视图处于 简化表示或操作状态。 视图显示:视图的显示 模式(如是否显示隐藏线 等)。 原点:重新设置视图的 原点。 对齐:使一视图与另一 视图对齐。 修改视图的操作步骤如下: 双击要修改的视图,打开绘图视图对 话框。 选中要进行修改的选项。 按系统提示完成对视图的修改。 实例 本例练习常用的视图修改命令。 打开练习文件 修改视图类型 修改尺寸比例 对齐视图 修改视图显示模式 13.4.4 修改剖面线 Pro/ENGINEER Wildfire允许 用户对剖面中的剖面线进行修 改,如修改剖面线的间距、角 度、线型等。 双击视图中的剖面线,系统弹 出修改剖面线菜单,如图 13-58所示。使用该菜单可实 现对剖面线的修改。现将该菜 单中各功能选项的意义说明如 下。 间距:修改剖面线的间距。 角度:修改剖面线与水平线方向的夹角。 偏距:输入偏移量以移动剖面线的位置。 线样式:打开修改线体对话框以修改剖面线线型。 新增直线:添加新的剖面线类型。选择此选项后需定义新 建剖面线的角度、偏移量、间距及线型。 删除直线:删除目前所选择的剖面线类型(仅剩一种剖面 线时不得删除)。 下一直线:选择下一种剖面线类型。 前一直线:选择前一种剖面线类型。 保存:将当前的剖面线存盘,以备今后使用。 检索:从保存在文件中的剖面线中检索一种剖面线类型替换当前 的剖面线类型。 复制:把第一个选取的剖面线型值复制到当前的剖面线组中。 填充:使用填充的方式显示剖面。 修改剖面线的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剖视图中的剖面线,然后双击左键 ,系统显示修改剖面线菜单。 在修改剖面线菜单中,选择需要的 选项,然后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完成 剖面线的修改。 实例 本例练习在工程图中如何修改视图的剖面线。 13.5 尺寸标注 在Pro/ENGINEER Wildfire中,对工程图进行尺寸标注 ,一般采用自动标注和人工标注相结合的方法;再通过 尺寸整理,使尺寸标注符合我国的制图标准,并使图面 布局合理。使用显示/拭除对话框,可进行尺寸的 自动标注,单击按钮 可进行人工标注。本节将介绍这 两种尺寸标注方法及尺寸的修改、移动、整理等内容。 13.5.1 使用显示/拭除对话框 单击主菜单工具栏中的按钮 ,打开显示/ 拭除对话框,如图13-66所示。使用该对 话框,可显示或拭除视图中选定的尺寸、 注释、基准轴等工程图图素。现将该对话 框中各功能选项说明如下。 图13-66 显示:单击该按钮,显示“显示”功能面板,如图13- 66左图所示,以明确要显示的内容。 拭除:单击该按钮,显示“拭除”功能面板,如图13- 66右图所示,在该面板中明确不显示的内容。 使用显示/拭除对话框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按钮 ,打开显示/拭除对话框。 若要显示工程图中的尺寸或其他与尺寸相关的 图素,则选中【显示】按钮,否则选中【拭除】 按钮。 在类型栏中,选择要显示或不需要显示的 尺寸或图素类型。 在显示方式或拭除方式栏中,选择 显示/拭除的适用范围。 在图纸中选择适当对象,系统自动完成尺寸或 图素的显示或拭除。 实例 本例完 成如图 13-67 所示的 工程图 尺寸标 注。 13.5.2 人工标注尺寸 使用显示/拭除自动标注 出的尺寸,个别尺寸不符合 标注习惯,因此需要人工标 注尺寸,并将与原来尺寸等 价的尺寸进行隐藏。单击 ,系统显示如图13-72所示 的依附类型菜单,使用 该菜单可辅助定义尺寸的起 点或终点。以下为该菜单中 各选项的意义说明。 图元上:直接选择几何图素建立 尺寸。 中点:以线段的中点作为尺寸标 注的起点或终点。 中心:以圆或弧的中心作为尺寸 标注的起点或终点。 求交:选择两条线端,以其交点 作为尺寸标注的起点或终点。 做线:以绘制线的方式创建尺寸 ,即先绘制两条参照线,然后自动 标注出两线间距离。 返回:完成尺寸建立,关闭当前 菜单。 人工标注尺寸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 ,系统显示依附类型菜单。 选择定义尺寸的类型,一般使用系统默 认的【图元上】选项即可。 按照草绘图中的尺寸标注方法,对需要 进行尺寸标注的图素进行尺寸标注。 实例 本例练习人工标注尺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