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_第1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_第2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_第3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_第4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v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自孟子的公 孙丑章句上。 v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 子舆。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 ,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 孟子是鲁国人。 v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 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 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 v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 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 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 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 v 四书: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v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 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希 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 v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 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 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v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 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 。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 v 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 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 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 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v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 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 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 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 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 作品原文朗读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 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 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 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 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 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 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 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v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 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 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文意疏通 v孟子曰:“人皆有不 忍人之心。先王 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 不忍人之政,治天 下可运之掌上。 v不忍人之心;怜悯 心,同情心。 v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 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 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 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 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 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 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 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 东西一样容易了。 v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 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 所以要誉于乡 党朋友也,非 恶其声而然也。 v乍:突然、忽然。 v怵惕:惊惧。侧隐:哀痛, 同情。 v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 纳”。 v要(yao)誉:博取名誉。 要同“邀”,求。 v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 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是因为,如果今天 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 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 ,必然会产生惊奇同 情的心理这不是 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 的父母拉关系,不是 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 中博取声誉,也不是 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 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 同情心理的。 v由是观之,无恻隐 之心,非人也;无羞 恶之心,非人也;无 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v由此看来,没有同情 心,简直不是人;没 有羞耻心,简直不是 人;没有谦让心,简 直不是人;没有是非 心,简直不是人。 v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 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v端:开端,起源, 源头。 v同情心是仁的发端; 羞耻心是义的发端; 谦让心是礼的发端; 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v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 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 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 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 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 海;苟不充之,不足以 事父母。” v我:同“己”。 v然,同“燃”。 v保:定,安定。 v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 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 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 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 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 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 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 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 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 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 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 成问题。 v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 语阳货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 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 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 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 面。 v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 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 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 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 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 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 的色彩。 v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 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 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 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 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 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 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 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 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v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 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 ”),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 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