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个人解析版.doc_第1页
2012年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个人解析版.doc_第2页
2012年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个人解析版.doc_第3页
2012年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个人解析版.doc_第4页
2012年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个人解析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试卷个人解析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揭东县登岗中学 zjb0505郑重声明:尊敬的各位地理教师和考生,以下是本人对2012年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的个人解析,仅供交流和参考,所以不代表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自然地理,考点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难度比较低,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主要是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时会扰动地球磁场,导致卫星导航失效。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自然地理,考点是全球气候变暖,难度比较低,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测该作用主要是调节吸收二氧化碳浓度,进而缓解全球变暖。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87西班牙15113白俄罗斯1593匈牙利151073老少比=100。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波兰 B西班牙C白俄罗斯 D匈牙利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人文地理,考点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难度比较低,根据公式可以推测老少比越大老龄化人口数越大,即老少比越大的国家其老龄化程度越高,即西班牙。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自然地理,考点是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涵盖大气与水环境,难度适中,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洋流的成因主要是信风吹拂形成的,信风的形成是气压带之间的气压高低形成的,赤潮跟臭氧关系不大,地球表面海洋覆盖面积广,深刻影响大气的热量来源,进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5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图1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自然地理,考点是地质灾害,难度比较低,但很多考生却分不清楚泥石流和滑坡这两种地质灾害,根据题目提供的现场图片可以推测该地是山坡下的高速公路,有大块石头,且灾害范围不大,灾害类型为滑坡,泥石流往往发生在山谷地带及其出口,是一股特殊的洪流并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自然地理,考点是地方时与经度的计算,难度适中,春分日各地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6时,而题目给出的各地时间都是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我们可以根据两个时间的差值计算经度差,进而确定各地的经度,甲地:日出地方时6时,北京时间5:20,相差40分钟即10个经度差,因为甲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即在120E以东10的地方,甲地经度为130E,同理计算其余三地,乙地经度为115E,丙地经度为100E,丁地经度为85E,所以最接近105E的为100E即丙地。7图2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 B CD图2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自然地理,考点是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难度相对较低,根据关键词“蓄积”推测其作用就是让入湖的洪水不那么快就流出湖泊,也就是削弱和延缓洪峰的到来,可以确定两个时间段蓄积了大量的水,削弱了洪峰。8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GIS BGPS CRS D手工绘图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地理技术,考点是3S技术的应用,难度较低,根据题干的关键词“规划”“获取”、“划定”可以推测规划该保护区需要用到较多的地理资料进行分析,那么利用GIS技术可以很方便的把需要的资料进行叠加分析,而RS和GPS则起到一个提供资料的作用。9图3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图3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0510km圈层中最小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1015km圈层中最少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人文地理,考点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难度较低,可以直接读图得出答案,三类企业或单一企业在1.5-2.0圈层中数量最多,0-0.5圈层数量最少。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4),完成1011题。图410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11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参考答案:10:C; 11:B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是人文地理,考点是交通对城市的影响,难度较低;第10题,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且对城区景观、环境影响和城区内部交通影响都比乙模式要大。第11题,当城区不断扩展时,会把原位于城区外的高速路纳入城区内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40(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4)题。图8(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4分)(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 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卡早,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涵盖三大模块,考点主要有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位因素、荒漠化的防治等内容,以北美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理里面的世界地理模块,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要能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第(1)小题根据图里面的经纬度可以确定该地的气候类型,维多利亚所处的位置接近50N,且位于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温和湿润),而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小题根据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是大致沿纬线走向,可以确定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因素为海陆分布(水分)。第(3)小题可以结合题干提供的描述进行回答。第(4)小题可以参考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参考答案:(1)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2)由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 水分(海陆分布)。(3)地处河谷地带,热量较充足;位于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处于山脉背风坡,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养分积累;地处高山河谷地带,葡萄病虫害较少;位于高山河谷地带,秋冬季节早晚温度低,有利于自然冰冻。 (4)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实行轮牧、舍饲养殖;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41(28分)地处长江人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9)。图9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0)土地利用类型图10(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和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和_处。(4分)(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和_。(4分)(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6分)(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8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模块涵盖三大模块,考点主要有河流地貌的发育、工业区位因素与布局特点、交通对城市的影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等深线和柱状图的判读等内容,以长三角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理里面的中国地理模块,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要能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第(1)小题根据等深线的特点进行判读,水深较浅的是乙和丁,较深的是甲和丙。第(2)小题根据柱状图直接读图分析,选取那两个面积增加量最大,即旱地和建筑用地。第(3)小题根据地图里工业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可以看出它们沿海沿江分布,微电子即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为技术。第(4)小题结合题干提供的描述和地图内容进行分析。第(5)小题结合题干提供的描述和地图内容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乙 丁; 甲 丙 (2)旱地 建筑用地 (3)沿海沿江分布; 技术 (4)地处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有铁路、公路经过且临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