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操作手册.doc_第1页
2012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操作手册.doc_第2页
2012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操作手册.doc_第3页
2012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操作手册.doc_第4页
2012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操作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版本号日期修订人审阅人V1.02012-07-24谢君玲深圳市宁远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目录第1章 安装及注册11.1服务器端安装过程详解11.1.1安装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客户端程序11.1.2安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41.1.3安装SQL Server 2000 SP4补丁131.1.4附加hismis25数据库及配置链接文件221.2客户端的安装261.3注册软件27第2章 系统设置282.1本院科室设置282.2医生设置292.3监测样品设置302.4监测场所设置322.5权限组别设置332.5.1新增组332.5.2权限组别授权342.6用户权限设置352.6.1添加用户352.6.2修改用户权限362.7单位设置372.8报表参数设置382.9模版设置392.9.1病原体药敏模板设置392.9.2革兰氏药敏模板设置392.9.3 监测结果模板设置392.10全库备份402.11全库恢复422.12修改密码43第3章 感染病例监测443.1数据录入443.1.1感染病例数据录入443.1.2出院人数录入503.2数据查询513.3数据统计523.3.1按科室统计感染率523.3.2外科按切口分类统计感染率543.3.3按切口分类统计感染率553.3.4按切口分类统计手术部位感染率553.3.5按疾病分类统计感染率563.3.6医院感染病原体按科室统计573.3.7医院感染病原体调查统计583.3.8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统计593.3.9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统计603.3.10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报表613.3.11医院感染病例一览表633.3.12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643.3.13医院感染同期对比情况653.3.14感染率统计图表分析673.3.15打印感染病例登记表683.4数据上报693.4.1网上直报693.4.2access数据上报70第4章 现患率调查724.1数据录入724.1.1现患率调查病例录入724.1.2应监测人数录入734.2数据查询744.3数据统计754.3.1按科室汇总754.3.2按疾病系统汇总764.3.3按易感因素汇总774.3.4感染部位-病原菌汇总784.3.5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培养情况794.3.6使用抗菌药物总剂量统计804.4数据上报80第5章 外科手术感染监测815.1数据录入815.2数据查询825.3数据统计825.3.1手术部位感染按科室统计825.3.2手术部位感染按手术操作统计835.3.3手术部位感染按医生统计845.3.4手术部位感染医生反馈表855.3.5手术后感染按科室统计865.3.6手术后感染按手术操作统计875.3.7手术后感染按医生统计885.3.8手术后感染医生反馈表895.3.9外科手术一览表905.4数据上报90第6章 ICU病人感染监测916.1数据录入916.1.1ICU病人感染数据录入916.1.2ICU病人日志与危险等级录入926.2数据查询936.3数据统计946.3.1按感染部位统计946.3.2按科室统计956.3.3按年月统计956.3.4病原体调查统计966.3.5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统计976.4数据上报97第7章 高危新生儿监测987.1数据录入987.1.1高危新生儿数据录入987.1.2高危新生儿日志录入997.2数据查询1007.3数据统计1017.3.1按感染部位统计1017.3.2按年月统计1027.3.3按体重统计1027.3.4病原体调查统计1037.3.5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统计1037.4数据上报103第8章 抗菌药物监测1048.1数据录入1048.2数据查询1058.3数据统计1068.3.1按联合用药统计1068.3.2按用药目的统计1078.3.3使用抗菌药物总剂量统计1088.4数据上报108第9章 针刺伤监测1099.1数据录入1099.1.1针刺伤与黏膜暴露录入1099.1.2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录入1129.2数据查询1169.3数据统计1179.3.1按科室统计1179.3.2按工别、工龄、性别统计1189.3.3按关联操作统计1199.4数据上报119第10章 环境卫生学监测12010.1数据录入12010.2数据查询12110.3数据统计12210.3.1打印监测结果报告单12210.3.2环境卫生消毒学统计12410.3.3监测结果超标统计12510.4数据上报125第11章 预警提示126第12章 感染病例上报卡127常见问题解答128联系我们131_第1章 安装及注册安装软件是使用软件的前提。本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的安装可分为服务器端的安装和客户端的安装。服务器端的安装包括安装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客户端程序、安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安装SQL Server 2000 SP4补丁、附加数据库及配置四个步骤。客户端的安装只需要安装一个客户端程序。软件安装好之后需要注册才能成为正式版的软件。1.1服务器端安装过程详解本系统支持Windows 2000和 Windows XP系统,推荐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不支持Vista操作系统。安装和使用本软件必须具有管理员权限,如果没有管理员权限将无法安装成功,请向计算机管理员索取管理员权限。服务器建议配置1G以上内存、80G以上硬盘。安装之前请先把光盘中的安装程序拷贝到本地电脑上再进行解压。安装过程中如果出现杀毒软件或者防火墙的拦截,请允许通过,否则无法正常安装。1.1.1安装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客户端程序1) 双击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的安装程序hospitalmis_setup.exe2) 直接点击【下一步】3) 点击【浏览】按钮将目标目录改成安装到D盘(或者除C盘以外的其他盘)4) 点击【下一步】5) 正在安装,稍等片刻6) 安装完毕,点击【完成】1.1.2安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1) 双击SQL挂起清除工具.exe2) 点击【清除】3) 清除成功,点击【确定】,然后点击【退出】4) 打开文件夹“SQL2000数据库安装”,双击自动安装程序【AUTORUN.EXE】 5) 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6) 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7) 点击【下一步】8) 选择【本地计算机】,点击【下一步】9) 选择【创建新的SQL Server 实例,或安装客户端工具】,点击【下一步】10) 输入姓名和公司名(不需记住,可随意填写),然后点击【下一步】11) 点击【是】12) 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点击【下一步】13) 采用【默认】实例名,点击【下一步】14) 采用默认的【典型】安装,点击【下一步】15) 选择【对每个服务使用同一账户】,服务设置选择【使用本地系统账户】,点击【下一步】16) 选择【混合模式】和【空密码】,点击【下一步】(如需设置SA的密码,请牢记,后面会用到该密码)17) 点击【下一步】18) 安装过程中如出现下面的提示点击【确定】19) 随后会相继出现如下自动安装画面, 请耐心等待20) 安装完毕,点击【完成】1.1.3安装SQL Server 2000 SP4补丁1) SQL2000-SP4补丁安装.EXE2) 将文件保存到C:SQL2KSP4,点击【下一步】3) 正在解压安装文件4) 点击【完成】5) 双击SQL挂起清除工具.exe6) 点击【清除】7) 清除成功,点击【确定】,然后点击【退出】8) 打开C:SQL2KSP4文件夹,双击文件夹中的setup.bat9) 点击【下一步】、10) 点击【是】11) 点击【下一步】12) 选择SQL Server身份验证,点击【下一步】(如果上面我们安装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服务器的时候设置了SA的密码,那么在这里需要填写所设置的密码)13) 选择【忽略安全威胁警告,保留密码为空】,点击【确定】14) 选择第二个选项,即后面带有“必需”的选项,点击【继续】15) 出现错误报告界面,点击【确定】16) 点击【下一步】开始复制文件17) 随后会相继出现如下自动安装画面,请耐心等待18) 出现如下提示时点击【确定】19) 安装完毕,点击【完成】1.1.4附加hismis25数据库及配置链接文件1) 打开【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点击【开始/继续】启动SQL Server服务 2) 打开【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选择【数据库】-按【右键】-选择【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3) 点击右边带三点的小按钮4) 选择医院感染监测级数据直报系统安装目录下的hismis25_data.mdf,点击【确定】(注意:不同的版本的安装程序中数据库名称会略有不同,如有可能名称是hismis25.mdf、hismis_data.mdf;请根据您实际上的安装路径来选择要附加的数据库)5) 直接点击【确定】6) 附加成功,点【确定】7) 双击桌面上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快捷方式8) 没有按照上面介绍的默认配置安装的用户会出现下面的配置框,请填写上正确的服务器名称、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及密码9) 如果信息填写正确,点击【连接测试】会提示“连接测试成功”,点击【OK】10) 测试连接成功后,点击【保存配置】11) 之后就会出现用户登录框,初始用户号是999,密码默认为空1.2客户端的安装客户端电脑安装较为简单,不需要安装SQL Server 2000,也不需要打SP4补丁。客户端电脑的安装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客户端电脑上安装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客户端程序(其过程同1.1.1.),然后配置好连接文件,从而实现与服务器的连接;第二种是将服务器上已经可以使用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的安装目录设置成共享文件夹,然后在客户端电脑上找到共享的文件夹,发送一个hospitalmis.exe的快捷方式到客户端电脑的桌面上,客户端电脑就可以直接使用软件,免去安装配置程序的麻烦。我们通常建议使用第二种,安装的时候方便,升级的时候也方便。1.3注册软件对于付费购买软件的单位,可以享受注册软件的权利。注册软件之后打印出来的报表才会显示本单位的名称;也只有注册软件之后才可以通过软件将数据直报给上级监控中心,所以安装好软件之后请及时注册软件。注册软件的详细过程如下:1) 登录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2) 打开软件右上角的【帮助-注册】菜单3) 复制软件注册菜单上面的序列号4) 将序列号、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具体到省市区/县)一起发送到邮箱或者直接在线发送到企业QQ 23552920735) 我司一两个工作日内通过邮箱或者QQ反馈您单位的单位编号及注册码6) 收到注册码之后在软件的【帮助-注册】菜单填写上所注册的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和注册码7) 点击【注册】按钮8) 退出软件,重新登录系统,看到软件上方出现【院感网络】的菜单即表示注册成功一般来说一家医院只需要在一台电脑上注册软件,您所在单位今后要通过哪一台电脑来上报数据给监控中心就选择哪一台电脑来注册。软件重装之后如果没有【院感网络】的菜单需要重新注册。第2章 系统设置在正式使用系统之前,需要事先做好一些设置,以便在数据录入、查询、统计的时候调用到。这些设置包括很多,主要的是本院科室设置、医生设置、单位设置、模版设置、全库备份。录入数据前必须先设置好本院科室和医生。2.1本院科室设置1) 打开【系统设置-基础数据设置】菜单2) 选择【公共部分设置-本院科室设置】3) 点击左上角的【增加】按钮会出现如下窗口,填写上科室编号、科室名称,选择科别、标准科室,填写上助记符,根据需要勾选病例监测科室、环境监测科室、ICU科室、是否常用的选项。F 温馨提示:科室编号不能重复,可以自定义,最长4位;科室名称不能重复,根据医院实际存在的科室名称来设置;科别为必选项;如果一个科室收治有不同疾病系统的病人,标准科室可暂不设置,在录入数据的过程中再选择具体的标准科室;助记符可由科室名称的拼音首字母组成;“病例监测科室”、“环境监测科室”、“ICU科室”、“是否常用”的选项要打上钩,才能在相应的录入界面出现该科室。有些医院的妇产科收治有妇科和产科的病人,由于妇科和产科的科别不一样,所以必须要把妇产科拆分为妇科和产科两个科室。标准科室中的“肿瘤科”是指外科的肿瘤科;如果是内科肿瘤科,标准科室归类为“其他内科”;如果是放射治疗的肿瘤科,标准科室归类为“其他科”。4) 点击【保存】按钮另外点击【修改】按钮或者双击当前的科室可以对科室信息进行编辑,点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当前选中的科室。2.2医生设置1) 打开【系统设置-基础数据设置】菜单2) 选择【公共部分设置-医生设置】3) 点击左上角的【增加】按钮,会出现如下窗口,填写上医生编号、医生姓名,选择医生所在科室,填写助记符,根据需要勾选“手术医生”、“是否常用”的选项。F 温馨提示:医生编号不能重复,可自定义,最长为4位;医生姓名不能重复,如果存在同名同姓的医生需要加以区分,例如医院有两位叫做张三的医生,那么这两位医生可分别命名为张三1、张三2(妇科张三、消内张三);“是否常用”的选项要打勾才能在数据录入的时候选择到该医生。4) 点击【保存】另外点击【修改】按钮或者双击当前的医生可以对医生信息进行编辑,点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当前选中的医生。2.3监测样品设置我们的系统中已经预设有多种监测样品,如果预设的监测样品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可以在系统中自行添加。新增监测样品的方法如下:1) 打开【系统设置-基础数据设置】菜单2) 选择【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样品设置】3) 点击左上角的【增加】按钮,在右边监测样品设置界面的最底下会出现一个空白行,在这个空白行填写上样品编号、样品名称、助记符,选择样品所属的项目类型,勾选上是否常用的选项,计算机代码与样品编号一致,助记符填写样品名称的拼音首字母。4) 点击【保存】另外点击【修改】按钮可以对样品信息进行编辑,点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当前选中的样品。2.4监测场所设置1) 打开【系统设置-基础数据设置】菜单2) 选择【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场所设置】3) 点击左上角的【增加】按钮,在右边监测场所设置界面的最底下会出现一个空白行,在这个空白行上填写场所代码、场所名称、助记符,选择场所所属的环境类别,勾选上是否常用的选项,计算代码与场所代码一致,助记符填写场所名称的拼音首字母。4) 点击【保存】另外点击【修改】按钮可以对场所信息进行编辑,点击【删除】按钮可以删除当前选中的监测场所。2.5权限组别设置2.5.1新增组1) 打开【系统设置-用户权限管理】2) 选择【权限组别设置】3) 在导航栏的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组】4) 在新增组的窗口填写编号和名称。编号不能重复,可自定义,最长两位数字;名称自拟。5) 点击【确认】另外按右键选择【删除组】可以删除所选择的权限组别,选择【修改组】可以修改组别的名称2.5.2权限组别授权1) 选择要设置权限的组别及模块,例如下图选择的是【环境卫生监测】组和【数据录入】模块2) 在右边的区域按鼠标右键,会出现一个快捷菜单,如下图。点击【选中整行】可以勾选鼠标所在行的方框,点击【选中整列】可以勾选鼠标所在列的所有方框,点击【选中所有】可以勾选当前页面所有的方框 ,【取消整行】、【取消整列】、【取消所有】可以撤消原先授予的权限。另外单独点击某一个方框可以勾选上该方框或者取消对该方框的选择。2.6用户权限设置2.6.1添加用户1) 在用户权限设置界面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用户】2) 在新增用户的窗口输入编号、名称、密码,选择所属组别,填写助记符。编号不能重复,可自定义,最长4位;用户的所属组别决定了用户拥有的是哪一组的权限。3) 点击【确认】另外右键选择【删除用户】可以删除当前选中的用户,选择【修改用户】可以修改用户的名称、密码、所属组别和助记符。2.6.2修改用户权限1) 选择要修改权限的用户和模块,例如下图选择了白富美和数据录入模块2) 在右边区域按鼠标右键,会出现一个快捷菜单,如下图。点击【选中整行】可以勾选鼠标所在行的方框,点击【选中整列】可以勾选鼠标所在列的所有方框,点击【选中所有】可以勾选当前页面所有的方框 ,【取消整行】、【取消整列】、【取消所有】可以撤消原先授予的权限。另外单独点击某一个方框可以勾选上该方框或者取消对该方框的选择。F 温馨提示:组别权限的修改对该组所有用户有效,而单个用户权限的修改只对该用户有效。2.7单位设置1) 选择【系统设置-系统参数设置】菜单2) 在【单位设置】页面填写医院名称、医院地址、医院类型、医院性质、医院等级、床位数、科室负责人、电话、科室联系人、联系人手机等信息。最后点击【确定】2.8报表参数设置1) 选择【系统设置-系统参数设置】菜单2) 在【报表参数设置】界面可以设置是否将活产新生儿统计到全院数据内、卫生评价报表的检字号、监测结果检验者的名字、监测结果制表科室的名称以及是否增加构成比与部位感染率的统计。2.9模版设置设置模版可以减少我们重复录入数据的工作,加快数据录入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2.9.1病原体药敏模板设置选择【系统设置-模板设置-病原体药敏模板设置】2.9.2革兰氏药敏模板设置选择【系统设置-模板设置-革兰氏药敏模板设置】,设置方法参见病原体药敏模板设置。2.9.3 监测结果模板设置选择【系统设置-模板设置-监测结果模板设置】菜单,点击【创建新模板】按钮,会出现如下的窗口,在创建模板的窗口填写模板编号和模板名称,点击【下一步】,出现提示“请选择模板来源”的时候点击【OK】在右边上半部分,选择某一科室,然后双击或者点击【将选择数据导入到模板】,就可以将右边下半部分该科室对应的已有记录全部添加到模板中;也可以双击右边下半部分某一条记录单独添加该记录到模板中;如果想要将某一记录从监测模板中删除,则在左边下半部分选择该记录,然后点击【删除】。F 温馨提示:右边的数据来源于已经录入过的环境卫生学监测数据,如果没有录入过环境卫生学监测数据的话这里就没有模板来源可以选择;想要修改某一模板时先点击【修改模板】按钮。2.10全库备份数据库备份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十分重要。数据库备份可以预防我们辛辛苦苦录入的数据由于某些意外情况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在系统重装之前需要做数据库备份,平时为了以防系统出故障也要不时做数据库备份,建议每次录入完一批数据之后都做一次备份,且养成有意识备份数据库的习惯。备份方法如下:1) 选择【系统设置-数据工具-全库备份】的菜单2) 备份文件默认的保存路径是在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安装目录下面的DataBackup文件夹里,默认文件名由年月日组成,保存类型是.bak格式,最后点击【保存】按钮。2.11全库恢复重装系统之后,打开软件发现以前录入的数据不见了,我们可以使用全库恢复的操作还原原来的数据,但前提是我们要有数据库备份。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时使用过程中千万不要随便进行恢复数据库的操作,否则会造成现有数据的丢失。如有确实需要恢复数据,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数据恢复的方法如下:1) 打开【系统设置-数据工具-全库恢复】的菜单2) 选择需要恢复的数据库备份文件,点击【打开】3) 点击【Yes】恢复数据库的时候程序会有些卡,在此过程中不要关闭程序,直到提示数据库恢复成功,然后重新登录软件。2.12修改密码使用修改密码的功能可以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方法如下:1) 打开【系统设置-修改密码】的菜单2) 输入旧密码以及新密码,然后点击【确定】按钮第3章 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录入的医院感染病人资料、疾病诊断、切口情况、感染情况、易感因素、细菌培养等内容,可以按科室、疾病系统、高危疾病、手术切口等计算感染率、感染例次率,也可以统计病原体分布情况以及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等。3.1数据录入3.1.1感染病例数据录入感染病例数据录入的界面用于输入确认为医院感染的病例,疑似感染病例或者没有发生感染的病人信息不需要在这个界面录入。1) 选择【数据录入-感染病例监测-感染病例数据录入】菜单2) 点击【增加】按钮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把该界面分为6个区域(如下图),之后对每一区域的具体操作进行解说。区病人基本信息录入如果保存之后,需要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修改,需要先点击【修改】按钮。修改主管医生或者疾病诊断的时候要点击左边【主管医生】或者【疾病诊断】的链接才能出现选择窗口。区感染情况录入序号:程序自动产生,不需要手工录入。感染日期:可以通过键盘录入,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选择日期。感染部位:可以直接在栏位中输入感染部位名称或者助记符,也可以用鼠标点击该栏位最右边打开选择窗口之后再选择感染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直接输入感染部位或者助记符不存在程序会自动弹出选择窗口让您选择正确的感染部位。感染科室:可以直接在栏位中输入科室名称或者助记符,也可以用鼠标点击该栏位最右边打开选择窗口之后再选择感染科室;如果您输入的科室名称或者助记符不存在程序会自动弹出选择窗口让您选择预先设置好的科室名称。标准科室:如果在基础数据设置中为感染科室设置了对应的标准科室,那么在录入数据的时候标准科室就会自动填写上,不需要手工录入或者选择。如果没有设置对应的标准科室,那么就需要在每次录入数据的时候选择该感染科室对应的标准科室。感染与原发病关系:分为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和间接死亡。可以直接在栏位中输入,也可以用鼠标点击该栏位最右边激活下拉列表后再选择感染与原发病的关系。如果一个病人之前已经录入过,在您录入住院号之后会出现如下图的提示框,如果您想要录入的是同一次住院的第二次感染请点击Yes,然后在第一次感染的最后一个栏位按回车键或者向下方向键就可以新增一行以录入该病人同一次住院的第二次感染。区易感因素录入易感因素是相对于感染部位来而言的,不同的感染部位对应不同的易感因素。在编号栏位中输入助记符然后按回车就会自动出现对应的编号和易感因素;或者点击该栏位靠右边的位置就会出现下面的选择窗口,然后在该选择窗口中选择易感因素。如果感染与易感因素具有相关性则按空格键或者用鼠标点击就可以勾选上是否相关的选项。如果易感因素有多个,则按住向下方向键或者在上一行的最后一栏按回车就可以新增一行。区送检标本录入在编号栏位中助记符然后按回车就会自动出现对应的标本编号和标本名称;或者点击该栏位靠右边的位置就会出现选择窗口,然后在该选择窗口中选择标本。如果同一次感染对应的送检标本有多个,则按住向下方向键或者在上一行的最后一栏按回车就可以新增一行。区检出病原体录入在编号栏位直接输入助记符然后按回车就会自动出现对应的病原体编号和病原体名称;或者在病原体编号的栏位中点击靠右边的位置就可以出现选择窗口,然后在选择窗口按ID、关键字或者助记符选择想要的病原体。如果同一次送检检出多个病原体,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在上一行的最后一栏按回车就可以新增多一行。区药敏结果录入在抗菌药物编号的栏位直接输入助记符然后按回车就会自动出现对应的抗菌药物编号和抗菌药物名称;或者在抗菌药物编号的栏位中点击靠右边的位置就可以出现选择窗口,然后在选择窗口按ID、关键字或者助记符选择想要的抗菌药物。结果栏位填写的是敏感、耐药或者中介;可以输入1代表敏感、输入2代表中介、输入3代表耐药;也可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药敏结果。如果同一个病原体对应有多种药敏药物,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在上一行的最后一栏按回车就可以新增多一行。如果在系统设置-模板设置中设置有某个病原体的药敏模板,那么在录入该病原体对应的药敏结果的时候就可以调用该模板,省去一个个录入药敏药物的麻烦。调用模板的方法是在抗菌药物编号的栏位输入星号(即*),然后按回车,模板中设置有的药敏药物就会自动出现,这时我们只需要选择药敏结果就可以了。如果要调用革兰氏药敏模板则是在抗菌药物编号的栏位输入“+革兰氏编号”(如+001)然后按回车。F 温馨提示:同一区域中按回车可以使光标移动到下一栏,若是在最后一栏按回车则会新增一行;按住Ctrl键可以使光标从一个区域跳到另一区域,如从录入感染部位的区域跳到录入易感因素的区域;在选择窗口中可通过输入编号、助记符或者关键字来快速查找需要的名称;在录入感染部位、感染科室、易感因素、标本名称、病原体名称及抗菌药物名称的时候均可以通过输入助记符来提高输入速度;在录入性别、疾病转归、切口类型、感染与原发病关系及药敏结果的时候均可以输入数字代替输入文字;界面中需要打勾的地方按空格键即可勾选上,再按一次空格可以取消选择;本软件支持键盘鼠标相结合的录入方式,也可以完全脱离鼠标控制,各有千秋,希望每个人都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最佳录入模式。3.1.2出院人数录入1) 选择【数据录入-感染病例监测-出院人数录入】2) 点击【增加】按钮,在右边输入各个科室的出院人数,要求至少输入按本院科室分类和按标准科室分类的出院人数,其他分类条件的出院人数可以不录入,但是在统计数据的数据按这些分类条件统计的报表就没有感染率。3.2数据查询1) 打开【数据查询-感染病例监测】2) 设置要查询的条件;可按病例序号、住院号、姓名、感染科室、感染日期、监测日期、是否上报和是否完整查询,多个条件之间可以组合;是否上报表示是否已经上报到国家网,是否完整是指该记录有没有录入感染部位。设置好条件之后,点击【查找】按钮就会出现满足条件的数据。F 温馨提示:若想要修改某一个病例,可以先在数据查询界面找到该病例,然后双击该病例的主记录,就可以跳转到数据录入界面修改该病例信息。3.3数据统计3.3.1按科室统计感染率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和按本院科室分类的出院人数,并且录入的疾病诊断和感染部位都是标准的名称。统计对象:全部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率。1) 按本院科室统计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按科室统计感染率】菜单,选择统计日期和按本院科室统计,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2) 将统计报表输出到excel点击【输出】按钮,出现如下窗口:选择文件保存的路径,定义文件的名称,点击【保存】按钮即可。输出到excel之后报表的格式如下,可见excel中报表的格式仍然与软件中的格式一致 。3) 打印报表打开输出到excel中的报表,选【文件-打印】,设置好文件打印的方向、页边距等参数,然后打击【打印】。3.3.2外科按切口分类统计感染率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和按手术切口类型分类的出院人数。统计对象:科别为外科、妇科、五官科的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外科按切口分类统计感染率】的菜单,选择按本院科室统计,选择统计的日期范围,然后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报表输出、打印的操作方法参照按科室统计感染率。3.3.3按切口分类统计感染率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和按手术切口类型分类的出院人数。统计对象:科别为外科、妇科、五官科的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按切口分类统计感染率】的菜单,选择按本院科室统计,选择统计的日期范围,然后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报表输出、打印的操作方法参照按科室统计感染率。3.3.4按切口分类统计手术部位感染率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和按手术切口类型分类的出院人数。统计对象:科别为外科、妇科、五官科的病例监测科室且感染部位为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或者器官腔隙感染的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按切口分类统计手术部位感染率】的菜单,选择按本院科室统计,选择统计的日期范围,然后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 报表输出、打印的操作方法参照按科室统计感染率。3.3.5按疾病分类统计感染率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和按疾病分类的出院人数。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按疾病分类统计感染率】的菜单,选择疾病系统分类,选择统计的日期范围,然后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报表输出、打印的操作方法参照按科室统计感染率。若是要按高疾病分类统计感染率,则需要先录入按高危疾病分类的出院人数。3.3.6医院感染病原体按科室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检出的病原体。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检出的病原体。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按科室统计】的菜单,可按科室和病原体的类别、属、病原体名称、染色、标准分类统计出检出病原体的菌株数。3.3.7医院感染病原体调查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检出的病原体。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检出的病原体。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调查统计】的菜单,可按病原体的类别、属、病原体名称、染色、标准分类统计出检出病原体的菌株数及病原体在各个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3.3.8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的药敏结果。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统计】的菜单,可按病原体的类别、属、病原体名称、染色、标准分类统计出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及耐药率。3.3.9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统计统计前提:录入的感染病例中存在易感因素。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统计】的菜单,选择按本院科室,选择统计日期,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3.3.10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报表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和按本院科室分类的出院人数。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漏报率、感染送检率。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病人明细统计-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报表】的菜单,选择统计日期,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如下图的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汇报表,表中统计有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漏报率及感染送检率。3.3.11医院感染病例一览表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病例。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病人明细统计-医院感染病例一览表】的菜单,选择统计日期,点击【查找】,得出一览表如下:3.3.12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部位构成比。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的菜单,选择统计日期,选择按本院科室,点击【查找】,得出报表如下:3.3.13医院感染同期对比情况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的医院感染同期比。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同期对比情况】的菜单,选择【同期比】,可以以柱形图、折线图、点图的形式显示出总感染率、疾病系统分感染率、科室感染率的同期对比情况。不同类型的图表如下:柱形图折线图点图3.3.14感染率统计图表分析统计前提:已录入感染病例。统计对象:所有病例监测科室的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同期对比情况】的菜单,选择【图表分析】,选择统计的类别和统计时间,选择图形,点击【查找】。各种类型图表如下:柱形图折线图面积图3.3.15打印感染病例登记表打开【本院统计-感染病例监测-感染病人基本信息报告卡】的菜单,选择要打印的病例序号,点击【打印】按钮;另外在【感染病例数据录入】界面点击【打印】按钮也可以打印出该登记表。感染病例登记表格式如下:3.4数据上报数据上报是指将已录入的医院感染明细数据从本院服务器上报到监控中心或者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的服务器。数据上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称为网上直报,另一种称为access数据上报。网上直报适用于院感数据库服务器可以连接外网且1433端口开通的情况,access数据上报适用于网上直报不能实现的情况。3.4.1网上直报1) 打开【院感网络-网上直报】的菜单。2) 在感染病例监测前面的方框打勾,点击【上报】按钮。3) 软件开始上报数据,根据用户的网速及上报数据的多少,耗时各有不同。F 温馨提示:感染数/出院记录数代表斜杠之上是感染人数,斜杠之下是出院记录数;出院记录数指的不是出院人数的总数,而是出院人数记录的笔数,比如说录入呼吸内科的出院人数为20,这就算作一笔出院人数记录,将每一笔出院人数的数值相加起来得到的数才是出院人数的总数。3.4.2access数据上报1) 打开【院感网络-access数据上报】的菜单2) 出现下面的提示的时候点击【yes】3) 先选择要上报数据的月份(例如下图的2012年5月),点击【查看未报数】就可以在本院未报的栏位中看到当前您所选择的月份(例如下图的2012年5月)未报数据有多少, 勾选上本月未报不为0的模块,然后点击【上报】按钮4) 程序把所选择的数据导出到access文件中,文件默认保存的位置是程序安装路径的AccessData文件夹,默认名称是当前的年月日时分秒。5) 导入完成后点击【yes】去到AccessData文件夹查看生成的文件,把生成的access文件发给我司工作人员,我司再把数据导入到远程服务器中。第4章 现患率调查供医院感染管理科做现患率调查时录入数据,相应的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报表、按疾病系统分类汇总报表、按易感因素分类汇总报表、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敏感情况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统计等。4.1数据录入4.1.1现患率调查病例录入打开【数据录入-现患率调查-现患率调查病例录入】的菜单。点击左上角的【增加】按钮开始录入数据。所有的个案调查表,不管有没有发生感染都需要录入。如果使用了抗菌药物,则需要勾选【使用抗菌药物】才能录入用药目的、联合用药、是否细菌培养、是否围术期用药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各栏位如何录入的具体操作参考3.1.1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录入。4.1.2应监测人数录入打开【数据录入-现患率调查-应监测人数】的菜单,先选择监测年月,再点击左上角的【增加】按钮,右边就会出现按科室录入应监测人数的表格,如实填入各科室的在住人数即可,注意按本院科室分类和按标准科室分类的应监测人数合计应该相等。如果需要修改应监测人数,先点击【修改】按钮。4.2数据查询打开【数据查询-现患率调查】的菜单,在这个界面可以查询到所有已经录入的现患率调查病例。可按病人的住院号/姓名、病例序号、本院科室、监测月份、是否感染、是否上传等条件查询。4.3数据统计4.3.1按科室汇总统计前提:已录入现患率调查病例及应监测人数。统计对象:各科室的实查率、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现患率调查-按科室汇总】的菜单,选择【监测月份】及【按本院科室】统计,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F 温馨提示:所选择的监测月份必须是整月的时间,不能只选择调查当天的日期,例如现患率调查的日期是2012-08-10,那么统计的时候选择的日期范围应该是从8月1日到8月31日。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4.3.2按疾病系统汇总统计前提:已录入现患率调查病例且疾病诊断名称都符合ICD10标准。统计对象:各疾病系统的监测人数、感染人数及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现患率调查-按疾病系统汇总】的菜单,选择【监测月份】,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4.3.3按易感因素汇总统计前提:已录入现患率调查病例。统计对象:各组易感因素的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现患率调查-按易感因素汇总】的菜单,选择【监测月份】,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4.3.4感染部位-病原菌汇总统计前提:已录入现患率调查病例。统计对象:检出病原体的菌株数及在各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打开【本院统计-现患率调查-感染部位病原菌汇总】的菜单,选择【监测月份】,选择【统计类型】,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4.3.5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培养情况统计前提:已录入现患率调查病例。统计对象: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细菌培养情况。打开【本院统计-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培养情况】的菜单,选择【监测月份】,选择【统计类型】,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4.3.6使用抗菌药物总剂量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现患率调查病例。统计对象:各个科室使用每一抗菌药物使用量。打开【本院统计-现患率调查-使用抗菌药物总剂量统计】的菜单,选择【监测月份】,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4.4数据上报参考3.4数据上报第5章 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根据录入的外科手术情况及感染情况,从手术操作、科室、医生等多个角度监测外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率、术后感染率等情况。能够根据手术情况计算感染危险等级、调整感染率及75百分位时间。5.1数据录入打开【数据录入-外科手术感染监测】的菜单。点击【增加】按钮就可以录入外科手术感染监测的数据,手术名称、手术医生和科室都可以直接输入助记符,具体操作可参考3.1.1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录入。该界面应该录入监测科室的所有手术,也就是说不管手术患者有没有发生手术部位感染都要录入。另外本系统所支持的手术名称是符合ICD9国际标准的手术名称,请以标准的手术名称来录入。5.2数据查询打开【数据查询-外科手术感染监测】菜单,在这个界面可以查到已经录入过的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数据。可按病例序号、病人姓名、住院号、医生、科室、手术操作、手术日期等条件查询,是否上传表示是否已经上报到国家网。5.3数据统计5.3.1手术部位感染按科室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数据统计对象:各科室手术患者发生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的感染率及调整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按科室统计】的菜单,选择本院科室和统计日期,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5.3.2手术部位感染按手术操作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数据统计对象:各个手术操作每一危险等级感染部位为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的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按手术操作统计】的菜单,选择统计日期,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5.3.3手术部位感染按医生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数据统计对象:各个医生所做手术发生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的感染专率及调整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按医生统计】的菜单,选择统计日期,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另外,点击【输出】按钮可以将报表导出到excel文件中,点击【打印】按钮可以打印报表。5.3.4手术部位感染医生反馈表统计前提:已录入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数据统计对象:各个医生所做手术发生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的感染专率及调整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外科手术感染监测-医生反馈表】的菜单,选择统计日期,点击【查找】按钮,得出报表如下:该报表含有医生代码和医生名称,反馈给医生的时候为了保护隐私可以先将报表输出到excel文件,删除医生名称再打印。5.3.5手术后感染按科室统计统计前提:已录入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数据统计对象:各科室手术患者手术后感染的感染率及调整感染率。打开【本院统计-外科手术感染监测-手术后感染按科室统计】的菜单,选择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