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求规律深化改革 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杨安澜 2011.6.20 p 什么是有效教学? p 好课标准是什么? p 提高课堂教学的五项举措是什么? p 如何落实推进有效教学的举指? ,遵循规律,积极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有效教学涵义: 有效教学是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 佳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效地达成“三维” 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理念: p关注: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心智和情感全面发展;过 程,也是释放学习潜能的过程; p关注:教师的教的过程是激发出学生蕴藏的巨大潜能的 过程; p关注:学生的”学会会学乐学”的”三维”学习目标的 达成度高; p关注:教师教学效益要在有效时间内达到“低负增效 ”; p关注: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在实践反思中提升自身 的专业素养。 2,有效教学”的四亇要素”、”五种行为” p“有效教学”QAIT模式四个要素: Q,代表教学质量,即课程质量以及教师的一系列课堂教 学行为的质量; A,代表教学的适当性,即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等因素 适当安排教学; I,代表教学的诱因,即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活动; T,代表教学时间,即教师提高给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 时间长度合理。 p“有效教学”包括五种关键行为: 清晰授课; 多样化教学; 任务导向;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确保学生成功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 3,3,以现代教育教学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现代教育教学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pp掌握新课理念掌握新课理念: :学校教育是为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学校教育是为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 基基 学生适应课程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课程适应学生 组织学习内容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设计学习经历 只为升学奠基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为了终身发展 全球化全球化 数字化数字化 知识经知识经 济时代济时代 终身学终身学 习社会习社会 4 时代背景时代背景 4,清醒认识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状 在教学中存在“六少六多”现象“ l缺少体现学科的”灵魂”,多于只讲知识不 讲学科思想 学生就事论是的学习没有学到学科的本质 l 缺少对学科内容科学整体把握,多于孤立 知识点教学 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有效技能, 继续学习水平不高; l缺少有效的学法指导,多于教师泛泛而讲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时空很少,学生处于被 动地接受学习, 自主学习的品质不高; l缺少培养学生智慧技的练习,多于机械重复 低效的练习 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厌恶学习,压仰学生的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 l缺少教学相长交流互动教学民主的氛围,多 于形为交流实为单向灌溉 学生难于生成问题合作交流,以致学生的思 维品质、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的素养不高; l缺少教书育人,多于要分不育人的倾向 学科教学必须承担培养学生的智力与非智 力的素养。 教师的示范培养学生的良好“ 做人、学习”的品德与习惯的素质不高。 二,怎样是一堂课一堂好课? l,“一堂好课”在教师有效指导下,学生自主有意义学习 ,“三维目标”达成较高, l体现学生达成“三会”的课: 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 学生“会学”:自主地经历过程掌握方法; 学生“乐学”:激发了兴趣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增强动力 。 l是本质、容量、问题、思维、兴趣的最佳组合的课: 有质回归学科本质,最精确知识最根本的方法; 有度容量、思维量、节奏、负担等适度; 有变预设性、生成性、机智应变; 有效师生互动;学习目标达成度高。 孙元清 l是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文化价值观的课 朴实、真实、翔实、充实、丰实、激活 “课堂是充满着师生生活活力的课。叶澜 2,从”三教三学”出发建立好课标准: 一堂好课 学生 学会会学乐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主体 教学目标 达成度 教什么?学什么? 怎么教?怎么学? 教好吗?学好吗? 学会”主动”掌握知识熟练技能 会学”自主”领悟过程掌握方法 乐学”激活“有兴趣想学习会思考 l课堂效果评析包括四个纬度。 教学内容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课堂文化 3,要从“学”的角度评价: “成功学习”的基本要素是: 知识能力、思维品质、解决问题、学有兴趣; 四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是: l知识,能力,方法是基础,是思维的材料, l思维品质是成功学习的“目的性要素”因而也是 “根本要素”, l解决问题是实际操作而完成任务的目的,是知识 能力的水平的测标, l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或内驱力, (2)浦东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评价指标标 10-9 8-7 6-54以下 教学目标标目标标明确、具体、适切,符合学科课课程标标 准和学生实际实际 。 教学内容 内容正确充实实,苻合学生认认知规规律,突出 重点,联联系实际实际 。 凸现现学科内涵,能整合教学资资源,力求恰 当有效。 教学过过程和 方法 激兴兴学生兴兴趣、培养旺盛的求知欲。学 生学习习主动动、积积极投入,敢于质质疑,发发表 自己的看法。 关注全体,重视视学法指导导,注重启发发性和 针对针对 性。教学方法灵活、生动动、注意生 成资资源,发挥发挥 教学机智。 教学环环境有序、互动动、民主、和谐谐 评价指标 10-98-76-44以下 教师素养为人师表、教学基本功扎、 实技术运用得当 学科功底厚实、知识面广、 有探求新知热情 努力形成教学风格,有创新意 识 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高、落实双基、 增强体验、身心愉悦 教学评点 总分 等第评价人 备注 三,推进有效教学的六条举措: 1,编制校本教学要求纲要“; 解读”课标”钻研”教材”掌握”考纲”根据” 学情” 编写 2,”五位一体”精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3,以问题链的结构形式: 展开以聚焦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有效教学过 程。 4,使用”学导法”: 培养学生自主有意义的有效教学方法; 5,编写使用”导学案”: 作为载体把”三线一体”:“课前、课中、课 后”;”五位一体”学、思、研、议、做” 有效结合起来; 6,加强教学常规: 整体着手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体系的中心环节编写“校本 学科单元教学要求指南” 国标 教材 考纲 学情 单元(章节)教学 指南 课时教案 学案练习册 课堂 教学 测评 (1)控制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在整体中地位; (2)控制内容:编制知识、技能、方法的结构体系; (3)控制难度:编制知识技能的双向细目标; (4)控制层度:编制分层分类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5)控制活动:编写供学生用的各种形式练习题库; (6)控制效果:编写考试评价的纲目和样题样卷、期 望值。 (7)控制过程:编写过程与集体备课同步进行。 2,有效实施基础型课程 编制校本学科教学实施指南基本要素 4,校本学科教学要求指南 语文学科单元教学指南 数学学科单元教学指南 英语学科单元教学指南 物理学科单元教学指南 化学学科单元教学指南 科学学科单元教学指南 上海中远实验学校 编著 p编写学科单元教学标准指南的五个组成部分: (一),地位作用: 简述本章节学科体系中所处地位与作用 。 (二),教学目标: L,描述性“三维”学习目标; 2,编制认知水平双向细目标。 (三),教学内容: 1,(A)知识、(B)技能、(c)方法; 2,经历过程; 3 重点、难点、关健点; 4,主要例题、练习题、作业题 (A、B)基础题(达成率95%);(c)综合题(水平c达成80%, C水平+达成65%);(D)拓广题(水平D达50%,D+达20%) (四)测评题(期望值80分左右,不及格率5%) (五)教学附记(教学中成功之处、问题之处)。 p明确数学课程目标中的四大领域: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数学教学中要打好“五个基础”: l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内容反 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l基本技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一个由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组成 的一个较为稳定的动作系统。初中技能:与基础知识相关的运算 、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推理。 l基本方法: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的钥匙。 具体方法(解题方法) 数学方法: 一般方法(逻辑方法和一般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具体方法与一般方法的概括) l基本能力: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种个性心理活 动,是对数学活动的进程和方式起直接、稳定的调控作用。能力 有数学能力与一般能力。 数学能力: 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l基本态度: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兴趣、意志、习惯、价值观等 。 p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经 1,结合基础知识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由学生意会;然学生概括;再归纳形成;加以应用。 2,加强思维基本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l)关于概念的思维训练; (2)关于判断的思维训练; (3)关于推理的思维训练: 掌握四种推理格式:综合顺证格式;分折逆推格式;反证法 三步格式;列举法讨论格式;数学归纳法:奠基、推理、 结论三步格式; 推理过程的联想、类比、顿悟、化归的思想方法的应用 。 (4)关于辩证法基本观点训练; 3,通过反例剖析,纠正逻辑性错误。 4,教学方法采用:学导式教学法。 p 初中语文校本单元教学标准指南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爱在人间 一、单元教材分析 宗旨意图: 本单元以“爱在人间”为主题,选入四篇课文。教学本单元 ,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用心去 感受亲人、朋友的关爱,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生活态 度。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认识细节对表 现人物的作用,学习对比的方法,情景交融的写作方 法以及有详有略的方法等。 综合特点: 冰心的笑抒发了“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的爱的情怀 ,奠定了本单元讴歌爱、颂扬爱的情感基调。小巷 深处描写了善良俭朴的瞎眼姨娘对养女无微不至的 关爱;芦花荡表现了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同 仇敌忾的爱国主义豪情;严寒的冬夜,无人的旷野, 路边农舍亮起灯光,冬夜的灯光照亮了铺满爱的 道路 n心“爱的哲学”。 n难点:朗读品味语言,感受“冰心体”的散文典雅、凝练特点。 n(三)课堂关键环节设计 n1、课堂关键问题设计 n 品味三幅“微笑”的画面。想一想,三者的“微笑”有何相似之处。 联系这三个形象,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笑”的内涵的理解。 n2、课堂关键练习设计 n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个微笑的画面让你印象深刻,请模仿课文中一个片断 ,写下你所感受到的微笑。 n(四)知识积累 n1、字词音、形、义的积累: n给加点字注音 n兀自 濯 潺潺 绾 飘飘漾漾 n解释下列词语: 潺潺 兀自 濯 绾 漾漾 n选词造句(从下列词语中自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造句) n隐隐地 闪闪烁烁地 微微地 潺潺地 一滴一滴地 n、名句的积累: n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n、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 n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经历 n了解冰心体的主要艺术特点 (五)拓展迁移 1、拓展阅读 课前拓展阅读小桔灯初步了解冰心“爱的哲学” 课后拓展阅读再寄小读者一只木屐繁星 春水了解冰心体的艺术特点。 2、拓展写作 阅读一篇冰心的散文,写下你的读后感。 (六)、能力训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描绘的三幅画面。 2、为下面句中的加点词寻找近义词。加点词和近义词能 不能互换?说说你的理由。 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 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 三、教学附记 (2) 5,编写“校本练习册”选用的练习有效: 精选整合,”教的例题”学生练习” n练习是学习和教学的必备环节: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过程中,是通过多次反复而达成的。 n目前作业与练习出现倾向问题是: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对称性,从而造成多而 滥的弊病,学生负担重学业品质不高。 n要有作业与练习的设计体系:学校要设计自己的练习 (习题)库 l有效课堂中的作业与练习 “精选多样层次实效” 关于作业练习方式关于作业练习方式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 例极少。例极少。 35 l有效的课堂中的作业与练习 “层次选择” 层次性、选择性作业的案例层次性、选择性作业的案例 数学练习设计数学练习设计 必须完成必须完成 的作业的作业 模块一模块一 基础性的基础性的 题目题目 生活性的生活性的 特色题特色题 数学性的数学性的 特色题特色题 活动性的活动性的 特色题特色题 模块二模块二 选择完成选择完成 的作业的作业 模块三模块三 挑战性的挑战性的 题目题目 不必完成不必完成 的作业的作业 37 l 有效课堂中的作业与练习 针对批改反馈 时间有效性 适量布置作业(一般当日作业量按要求控制) 及时批改作业(一般应在收到作业就批改) 及时反馈作业(一般在后一节前反馈或单元结束) 批改有效性 关注共性的错误问题(记录错误案例) 关注个性的独创见解(写下恰当的激励评语) 关注困难学生的作业(有必要时应实施面批) 讲评有效性 分层要求,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 讲解清晰、切合逻辑(尽可能简明,让学生易懂) 分析问题也反思自己(体现和谐民主的教学关系) 39 2,精心教学设计 (1),精心制定教授目标和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l制定“三维统一”的教学目标应具有 ”准确性、操作性、可测性”: 准确性: “教什么(为什么教?教什么内容?)学什么?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操作性: “怎么教怎么学? 制定可操作的教学方法设计,掌握引导学生经历”学 习过程方法”,提升“会学”学习的能力; 可测性: “教好吗?学好吗?” 制定能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点;能测 定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测试点。 p从目标表述来看应指向明确: 叙写一般包括ABCD四个要素: l行为主体(Audi-ence)学生,描述学生的行为 ; l行为动词(Behai0r)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 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l行为条件(Conditi0n)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 果的特定的限制、范围、可供的条件; l表现程度(Degree)对学习结果所达的程度。 设计教学目标的一个案例 n教学内容:扇形的面积 n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有关扇形的资料,激发学 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扇形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推导 过程中,体验将未知(扇形)问题与己学过(圆) 间建立联系; 3,使学生初步形成归纳能力并掌握扇形面积公式 ,并会直接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正确率达到 90%。 (2)精选选定教学内容 “深层理解、精选内容,编制问题” l深层理解内容: “从地位作用理解,从结构体系理解,从价值取 向理解” l精选教学内容: “确定主杆内容,确定重点难点、确定掌握基 点;” l精选教学练习: “精选基础典型智慧题,以变式练习启迪思维 培养能力。” 精心编制问题; “将内容编制成问题,以解决逐亇子问题掌握”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l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l指导学生开始尝试活动; l组织分水平的变式训练; l连续地构造知识系统; l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调节。 问题情境 指尝指导变式训练系统归纳 反馈调节 l优质教学的模式(梅里尔2002) 激发动机 融会贯通掌握激活原有知识 协同合作 多向互动 尝试应用练习展示论证新知 指引方向 聚集解决问 题 (4),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n遵循有效教学五个原则六个要点: 教与学的五个原则: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学做合一,互学互 教。” 学与教方法的六大要点: “目标明确具体 问题呈现内容; 保障探究时空;互动交流合作; 激活点拔思维; 当场纠错巩固“ n陶行知教导: ”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 “先生教的法子在于学生学的法子”。 p几个学习理论依据 A,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在20纪30代 提出:第一发展水平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 第二发展水平区:学生经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 最近 发展区: 教学可帮助学生从第一区发展到潜在第二 区。 第一发展区第一发展区 第二发展区第二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 34 (阅读) (视听) (表演) (讨论) (实践) (教别人) (讲课) BB学习(成效)金字塔学习(成效)金字塔 精心实施 ”学导法” 3,认真学习论尊重学习规律努力培养学生有意义学 习。 (1)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学习论是教学论的基础,教学过程中 如果不重视和尊重学习规律,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可 能的。 (2)学习理论就是学习规律的理论。 五价段学习过程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 (3)学习心理学:关注”注意、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 素在学习中作用; (4)六步学习策略的训练:” 激活 状态 掌握 学情 选择 方法 学习 活动 维持 调控 总结 评价 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怎样学? u用“自主学导法”编制“学案”、 ”教案 p设计并实施有利于优化学生”学”的七环节的“学案 ”: 预习交流释义解惑理解应用归纳(复习完 成学案先复习再作业) “学案” 是”教”与”学”联成一体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工具; 是培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的材料。 p设计并实施有利于优化教师”教”的七环节的“ “教案”: 目标问题讨论点拨示范巩固小结(作业) (写好反思评议) (3)“导学案”的使用: n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教材让学生自读; n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问题让学生解决; n 情况反馈,展示分享-结论让学生概括; n发现问题,精讲点拨评价让学生参与; n回收检查,全面了解-整理让学生动手。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收获学习的 快乐 大连市第十一中学“学案导学”总结 1,分为考纲点击、课标导学、知识梳理(知识盘点)、网 络构建、拨云见日(疑点探究)、真题演练、学习后记等 。“考纲点击”是考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 2,“课标导学”是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 ;3,“知识梳理(知识盘点)”是以填空题或简答题形式 呈现的教材中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的具体化; “网络构建”是在基本知识归纳的基础上构建的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图; “拨云见日(疑点探究)”是通过判断题、探究题引导 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疑点;“真题演练”是学生调动 运用知识演练; “学习后记”是学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实施成效 1.“学案教学”促进教师的提高 n“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 提供的知识,按照由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就促使教 师必须提高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 n在“学案导学”的使用中,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 问题,归纳方法,这就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学观发生了转 变。 2.“学案导学”推动课堂发生了改变 n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 主人 n小组合作交流成为需要。课上针对每个学生做的具有个性化的学案内容 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者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 全面,共同提高。 n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 3.学案导学促进学生进步 n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通过呈现给学生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去 解决,使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进入实现目 标的活动中,并能够及时排除其他干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 效率,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n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呈现给学生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解 决的一系列问题中要主动思考、认真思考,在学生主动思考解决一系列 的问题中,思考的积极性会逐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也会相对提高,有 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n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学案导学中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本上的新知 识设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首先意识到,要解决学案导学中的问题 不看书不行。 2.具体流程 n课前:集体备课,编制学案。要求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理解教 材、理解课标、考纲的基础上设计学案。要求学案要有明确的目 标导向,体现层次性,把握核心知识点、能力增长点和思维的激 发点。 指导学生,预习学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同时,我们要 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应把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 题走向课堂。为了保证学生的预习有效并做到了解学及时了解学 生的盲点、态度等。 课上:1,学习交流。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 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n2,重点突破。对于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知 识的关键点和思维的 增长点,教师重点精讲,进行突破。 n3,反馈训练。紧扣目标和重点,当堂训练。教师随时面批,搜集 答题信息,出示不同的参考答案,由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 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和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落实答题的规范性。 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 化整理的机会。 n4,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 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形成网络,以加深印象 。对于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要特别强点,引起学生足够 的重视。 课后:巩固训练。学生进行补充训练,写学习后记,将自己的学习 收获、体会等记录下来,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n整个流程可归纳为四个主要环节:体验分享共识行 动(应用)。学生亲历、体验学习的全过程,高效掌握知识。 存在问题 1.学生由于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较差,课前预习不能保证 ,新授课学案推行相对较困难,影响了学案作用的充 分发挥。 2疑点探究是教学的关键,学案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创 新性及开放性还有待于提高。 3.课堂的容量小,往往质疑和学生板演时间占了很大一 部分,很多老师不能很好调控课堂和适时点拨,从而 难以完成教学进度,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经验体会 1.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 功半,应认真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问题的科学性。 2.全体老师的参与。设计学案需要大量的时间,要集全 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才能创造高质量的学案。 3.学生自学能力。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师 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 n高一:附小狗包弟学案 n预习学案 n一、自学要求 n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n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n3、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n二、自学重点 n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n2、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n三、自学过程 n(一)作家解读 n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可谓一代大师 。(1928年8月,巴金在法国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第一次使用了“巴金” 这个名字。他在拉封丹中学的中国同学巴恩波不久前投水自杀,为纪念他采用了 “巴”字,而“金”字,是因为他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著作。这就是“巴金”笔 名的由来。) n巴金一生笔耕不已,著作颇丰。到40年代末他就创作各类小说共33部。其中,“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小人小事和寒夜 等,更是公认的传世之作。 n沈从文夫人张兆和晚年说;“巴金奋斗了一辈子,活得太苦、太累、太不容易, 但他的文章却让几代人思考怎样做人和作文。” n巴金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曾对二十世纪中国有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无论是上世纪 三四十年代鼓舞人们走向新生道路的激流三部曲,还是八十年代代表一代知 识分子的觉醒与痛苦反思的“讲真话的书“随想录。乃至后来呼唤建立文 革博物馆,虔诚严苛地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的忏悔精神,都曾在思想界和社会各 阶层引起强烈反响。像这样巨大的思想艺术的冲击波,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阅 读上实属罕见。 n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走出历史的荒芜,他没有醉心于苦难中的甜蜜,也没 有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和谴责者,而是把自己连同历史一起押上审判台,他“把笔 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他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他要找 出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毒疮与脓血,为一个民族清算历史,找出通向未来的道路 ,他要建立“文革博物馆”。 n从1904年到2003年,穿越整个二十世纪的巴金,作为一个世纪的见证和经历者, 其经历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人生际遇,其文字、其人生与社会变迁 息息相通。读解巴金,无异将是读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代表了一 种文化价值,更是一种精神。 n“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 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 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 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 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n全国文联副主席。 n(二)写作背景 n“文革”结束后,巴金开始创作随想录。首先在香港大公报上 开辟随想录专栏,从年月日写下第一篇谈人望乡 至年月写完最后一篇即第篇怀念胡风,历 时八年,共完成万字。在随想录中,巴老真实地记录了“文革 ”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但他并未像其他的“文革” 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而是对自己在二 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做了十年的奴隶”的“奴在心者”心态作了毫 不留情的自我解剖。同时,他又对全民族在“文革”浩劫中的病态思想 和知识分子为自保而出卖朋友、出卖良知的行为作了思考与分析,表现 了一位世纪伟人的良心与勇气。 n三、整体感知文本 n1、自由诵读课文,通过工具书为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n读音:舔舐 作揖 缉毒 修葺 编辑 解剖 堕落 租 赁 n字形:姗姗来迟 删除 蹒跚 栅栏 惊魂摄魄 满目疮 痍 n绿草如茵 绿树成阴 荫蔽 赚钱 n2、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请同学们结合 文章内容,概述小狗包弟的一生遭遇。 n四、内容分析,研究与讨论 n1、快速阅读26自然段,思考: n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 么特点? n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n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 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 划出相应的内容。 n2、快速阅读79自然段,思考: n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n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n3、在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阅读一下1013 自然段,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n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n他为什么会沉重? n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是表明作 家的自责的? n4、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 n五、课堂讨论 n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n2、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n3、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n4、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n巩固学案 n(一)语言积累 n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nA作揖(y) 处(ch)分 血泊(p) 弹冠(gun)相庆 nB浩(ho)劫 叱(ch)骂 教诲(hu) 绿草如茵(yn) nC拍摄(ni) 租赁(ln) 解剖(fu) 罄(qng)竹难书 nD修葺(q) 舔舐(sh ) 内讧(hng) 怙恶不悛(qun) 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nA撕破 厮打 具乐部 具体而微 nB题纲 提携 孵化器 腐化侵蚀 nC煎熬 剪裁 葡萄藤 腾云驾雾 nD赋予 付与 暴发户 山洪爆发 n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nA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 欢迎。 nB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 的。 n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 意见。 nD新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么故步自封,要么 被淘汰。 n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nA“种这树的时候,你才五岁。”母亲感叹地说:“一晃你都三十多岁了,树也 这么高大,粗壮了。” nB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 等,蜕掉身上的皮。 n高一英语自主探究学案 n学习任务: The attributive Clause n课堂要解决的问题: n1.定语从句的位置或定义 _ n2.什么是先行词和引导词 _ n引导词有哪几个(9): _ n3.Who whom whose 的区别:_ n4. Which that 的区别 n不用that的两种情况: n5. 介词如何填? nWhose= _which why=_which n6.什么时候用when/where/why,什么时候用which/that n7.什么时候可以省略引导词 n8.As 的定从(2) n1) n2) n9.way 做先行词,引导词_ n10.定语从句中的主谓一致 n1.关系代词 nThe boys_ are playing football are from Class One. nMr. Liu is the person_ you talked about on the bus. n2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n I dont know the reason _ he looks unhappy today. nShanghai is the city _I was born. n3.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举例 nHis mother, _ loves him very much, is strict with him. nChina, _ was founded in 1949,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werful. n4.关系代词as和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 nHe is from the south, _ we can see from his accent. n_ is known to all,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n5.当先行次受as, so, such, the same修饰时 nHe is not such a fool _he looks. n She wore the same dress_ her young sister wore. n二、限制性定语从句只能用that的几种情况 n1当先行词是_ n (1) Have you taken down everything _ Mr. Li has said? n (2) There seems to be nothing_ seems impossible for him in the world. n 2. 当先行词被_修饰 n (1) The first place _they visited in London was the Big Ben. n 3. 当先行词被_修饰时 n (1) This is the best film_ I have seen. n 4. 当形容词被_ 修饰时 n (1) This is the very dictionary_ I want to buy, n (2) After the fire in his house, the old car is the only thing _ he owned. n 当先行词指人时,偶尔也可以用who n5. 当先行词前面有_等疑问代词时 n (1) Who is the man_ is standing there? n (2) Which is the T-shirt _ fits me most? n 6. 当先行词既有人,也有动物或者物体时 n (1) Can you remember the scientist and his theory _we have learned? n自主检测 (一 )基础知识-必会题 n1. The place _interested me most was the Childrens Palace. n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in which n2. Do you know the man _? nA. whom I spoke B. to who spoke C. I spoke to D. that I spoke n3. This is the hotel _last month. nA. which they stayed B. at that they stayed C. where they stayed at D. where they stayed n4. Do you know the year _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as founded? n A. which B. that C. when D. on which n5. That is the day _Ill never forget. n A. which B. on which C. in which D. when n6. The factory _well visit next week is not far from here. n A. where B. to which C. which D. in which n7.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since then in the factory _we are working. nA. where B. that C. which D. there n8.The letter is from my sister, _is working in Beijing. nA. which B. that C. whom D. who n9. Can you lend me the book _the other day? n A. about which you talked B. which you talked C. about that you talked D. that you talked n10.The pen _he is writing is mine. nA. with which B. in which C. on which D. by which n11.They arrived at a farmhouse, in front of _sat a small boy. nA. whom B. who C. which D. that n12.The engineer _my father works is about 50 years old. nA. to whom B. on whom C. with which D. with whom n13.It there anyone in your class _family is in the country? nA. who B. whos C. which D. whose nA. all that B. all what C. that D. which n14.I want to use the same dictionary _was used yesterday. nA. which B. who C. what D. as n15.He is good at English, _we all know. nA. that B. as C. whom D. what 5,抓好教学常规及时反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评价的 有效性: (1)评价教师对于教学工作五环节的工作态度和成效 : (备课) (上课) (作业) (辅导) (考试) (改进)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华附中分班考数学试卷
- 理科高二必修5数学试卷
- 辽师附中高考数学试卷
- 2025年小学英语教育试题及答案
- 知道智慧树全球传播满分测试答案
- 市政管道施工与管理方案
- 2025年小学数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 化妆保养知识培训
- 2025年小学思政课试题及答案
- 2025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研版高一到高三单词表
- 《鼻内镜上颌窦开放》课件
- 2025版商业综合体物业服务合同招标文件3篇
- 建设工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 课程思政融合深度学习的“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 2025年日历表( 每2个月一张打印版)
- 2024-2030年中国科技孵化器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 四年级下册数学200道竖式计算
-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文字版)
- 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课件 6.2 RPA银企对账机器人
- 粮油食材配送投标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