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ppt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ppt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ppt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ppt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 汉代汉代 唐代唐代 宋代宋代 元代元代 明清明清 曲 诗经 楚辞 汉 赋 诗歌 词 小说 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诗经的内容有哪些?地位如何?有何影响? 什么是楚辞?屈原对楚辞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什么是汉赋,汉赋的代表作有哪些? 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李杜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 宋词取得了哪些成就?宋词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元曲?代表作是什么?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1、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诗经:概况: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 的诗歌共305篇。分为 、 、 三部分。句 式以 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 ,艺术感染力强。 影响: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离骚:楚辞是继诗经后,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 南方 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创作手法是 , 离骚:是 的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 ,风格 ,充满奇特的幻想。影响:离骚著称于世,人民又称“楚辞 ”体为“ ”。“骚”与“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3、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 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 体裁, 朝走向辉煌。 (2)代表人物: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 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其词 、 。李清照:经历过南渡悲苦、对山河破碎有切身感受 ,其词蕴涵着 。辛弃疾:以其高超的艺术功力、 ,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1)总体情况: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 时期,当时名家辈 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 (2)代表人物:盛唐时期李白,以 著称,他的诗 ,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 漫情怀,后人称之为“ ” 。由盛转衰杜甫,是一位“ ”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他的诗歌更多的表现出 的风格 ,其诗被称为“ ”,后人称之为 。 4、著名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1)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 和 两大类。 是融 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2)著名元杂剧作家 ,其代表作有 。 5、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1)背景:中国社会 和 出现了新现象,社会 日 趋复杂丰富,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 时期。 (2)发展: 时期古典小说产生; 时期古典小 说黄金时代, 时期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为成功。 (3)明清四大小说: 、 、 、 。 基础知识整合核心考点突破高考命题揭秘活页限时训练 6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 体裁主要成就特 点地位与意义 诗经 句式以 为主, 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 多彩,音节和谐,艺术 感染力很强。采用 的表现手 法 中国最古老的 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文 学现实主义传统 的基础 楚辞 (骚体) 离骚 句式较为灵活,在节 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采用 的表 现手法 开创了中国古典 文学抒情浪漫风 格的先河 四言 现实现实 主义义 浪漫主义义 基础知识整合核心考点突破高考命题揭秘活页限时训练 汉赋 子虚赋、 上林赋 西汉:气势恢弘、 辞藻华美 东汉:小赋兴起, 意境清新活泼 在我国古代文学 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 唐诗“ ”李 白(浪漫)“诗 圣” (诗 史) 名家辈出,流派众 多,作品极为丰富 中国古典诗歌 发展的鼎盛时 期,在古代文学 史上占有突出地 位 宋词 婉约派: 柳永、 豪放派: 、辛弃疾 由民间流行 的 歌词发 展而来的一种新文 学体裁 词成为宋代文 学的主流形式, 在我国古代文学 史上有着 非常重要的地位 诗诗仙 杜甫 李清照 苏轼苏轼 长长短句 基础知识整合核心考点突破高考命题揭秘活页限时训练 元曲 的感 天动地窦娥冤 语言灵活、通 俗,题材广阔, 抒情叙事兼长 在中国古代文学 史和戏曲史上有 特殊地位 明清 小说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红楼梦、聊 斋志异等 数量繁多,体裁 多样,表现手法 丰富 明清小说无论在 思想性还是艺术 成就方面都达到 新的高峰,成为 我国文学宝库中 的瑰宝 关汉汉卿 水浒传浒传 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1)经济: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 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 “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 ,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3)文化: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 的文化基础。 (4)中外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 (5)继承了历代文化基础。 3、宋词兴盛原因 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宋代词苑 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 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封建制度衰落,社会危机加深,文人批判 现实; 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扩大; 印刷术的发展。 明清小说 总结启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是 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化的发展提 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繁荣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政治因素: A.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B.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 C.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分析各民族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 文化发展的因素。 1硕鼠出自于诗经中的( ) A、风 B、雅 C、颂 D、骚 2“赋”这种文学体裁兴盛于哪个朝代( ) A、秦 B、汉 C、三国 D、唐 3子虚赋和上林赋是谁的作品 ?( ) A、贾谊 B、司马相如 C、扬雄 D、张衡 4、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 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 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 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这 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5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 部诗歌总集 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 歌,共305首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 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6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楚辞产生于战国时期,由屈原等人吸收 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 种新体诗歌 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 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 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D、楚辞专事铺陈辞藻、华丽文采,多是粉 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 7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词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 大和商品经济发展 B、其中婉约派重要代表有苏轼、辛弃 疾 C、词起源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 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 轼代表作之一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 A、诗 B、赋 C、词 D、散 曲 5“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 从这几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 是指著作(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演义 9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 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的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7下列属于清末谴责小说的是( ) A、儒林外史 B、孽海花 C、警世通言D、初刻拍案惊奇 10、以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属于浪漫主义 的有( ) A、屈原、杜甫 B、屈原、李白 C、苏轼、杜甫 D、屈原、孟浩然 B 11、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 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 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A 11(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62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 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 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 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5题)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 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 渐宗教化 13(2009年广东高考1题)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14(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14题)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 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 板 ,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 辛弃疾 16.造成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内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者所属的流派不同 B.两者所处的社会时代不同 C.两者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不同 D.两者所到过的地方不同 15(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4题)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 夏民族之文化,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