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ppt_第1页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ppt_第2页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ppt_第3页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ppt_第4页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 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流域和水系 水系:河流干流和支流以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地下 暗沟彼此连接形成庞大的系统,又称河系。 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水集水区和地 下水供水区 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的界线(山岭或高地)。分水岭最高点 的连线叫分水线或分水界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长江发源于山,流经个省级行政区,全长千 米,注入海。 (2)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 高原, 山脉、 盆地, 平原。 (3)填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 地理事物名称: 支流:, , 。 湖泊:,。 (4)长江流域大多属于 , 气候,其特征是 。 (1)唐古拉 11 6300 东海 (2)青藏 横断 四川 长江中下游 (3)雅砻江 岷江 嘉陵江 乌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洞 庭湖 鄱阳湖 (4)亚热带季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 水量: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 川径流量的37。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流域: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居全国首位 阅读教材“自然资源”部分 ,结合图4-1-3、图4-1-4, 思考:分析长江流域上、 中、下游各自的资源优势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快速熟悉,回答问题 1.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区的经济中心 分别是哪个城市? 2.长江流域城市化水平较高,而为什么金沙 江流域的城镇较少? 3.读图4-1-5,找出长江沿岸主要的工业中 心和全国性的商品粮、棉基地。 4.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学案 13题(5)小题)。 总结: 区域地理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去分析 ? 自然方面: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相关位置)、地形、气候条件(气温 、降水特点)、水文(河湖状况)、生态 环境、资源状况(类型、数量、质量、组 合状况) 社会经济:工农业基础、人口状况(密度 、素质)、城市、交通(航运) 整理长江流域的地理 条件 要素特征 自然地 理要素 地形横跨三大阶梯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低温少雨 河湖水量大,有夏汛,汛期长; 上游落差大,中游多曲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资源水、水能、渔业、旅游及矿产资源等 人文地 理要素 人口中下游地区密集 城市沿江分布较多;中下游密集 经济工农业基础较好,商业贸易发达 小组合作探究 1.从自然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 有利和不利条件。 2.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 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从自然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农业 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 布,水资源丰富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分 充足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 料。 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十足。 2.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表崎 岖,工农业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区 洪涝灾害频繁。 小组讨论 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工 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 作条件好;资金充足;科技发达;政府政 策支持。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 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 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 小组讨论 流域综合开发 发挥 防治 上 游 中游 宜昌 湖口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急流 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整 治 优势:水能 资源丰富 治理 建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限制发展的因素 (1)自然灾害频繁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开发 (1)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 源涵养林的建设(2)实行 封山育林、育草、育灌的 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 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小组讨论:三峡工程带来的效益 和产生的影响? 三峡 工程 的 效应 效益 正面效 应 负面效 应 航运 防洪 发电 综合效 益 移民安置问 题 生态环境问 题 名胜古迹破 坏 地理问 题 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防 洪 防 洪 原 因 地处上游山 区与中下游 平原的转换 位置 控制着 长江上游的 全部来沙来 水 总库容393亿 立方米防洪 库容221.5亿 立方米 区 位 优 势 库 容 巨 大 防 洪 作 用 提高荆江河段 的防洪标准 (10年一遇-100年一遇 ) 配合分、蓄洪工程等措 施可避免大于百年一遇 洪水造成的荆江河段干 堤溃决 缓解洪水对武汉的 威胁 减轻洞庭湖的 淤积 大幅度减少分、 蓄洪造成的损失 防 洪 效 益 社 会 效 益 经 济 效 益 环 境 效 益 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限制条件 长江航道特别是 宜昌至重庆660 千米的川江航道 高山峡谷 落差大 水流急 险滩多 通航能力低 运输成本高 水 位 提 高 增加 枯水 季节 流量 上游( 蓄水) 下游 (放水) 淹 没 险 滩 水 流 趋 缓 航 道 加 深 加 宽水 位 提 高 航 道 加 深 提高 通航 能力、 降低 运输 成本、 增加 运输 数量 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 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 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 三 峡 工 程 从根本上改善 川江的航动条件 改善宜昌 下游河道 中游地区的开发与整 治 优势:平原 面积广大, 土地肥沃, 矿产资源丰 富 治理 重要商品粮 、棉油基地 和制造业基 地 限制发展的因素 洪水灾害 开发 赣 江 湘 江 赣 江 湘 江 洞庭湖洞庭湖 鄱阳湖鄱阳湖 中游 多曲流,多湖泊 汉江汉江 荆江及其分洪工程 从湖北枝江到湖南 洞庭湖口的城陵矶,这 段长江习惯上称荆江, 有“九曲回肠”之称。其 中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 ,河道迂回曲折,是长 江最易泛滥成灾的地方 。 新中国成立后完成 的荆江分洪工程和葛洲 坝水利枢纽工程,对长 江中游水患起到作用。 洪灾发生的原因及其整治措 施? 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排水不畅;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占用分洪 区。 整治措施:严禁围湖造田,退耕还湖,增加 湖泊调蓄水量;继续加强完善荆江分洪工 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修 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 能。 下 游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 上海 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整治 1.下游地区的优势有哪些?如何开发? 2.下游地区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