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管理学 第七章 医院感染管理 1 1 四次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实查率和医院感染率比较 监测 年份 实查 人数 应查 人数 实查率 (%) 感染人 数 医院感染患病率 (%) 2001年10746611005197.65 56145.22 2003年895399182497.51 43094.81 2005年11514311716498.28 54924.77 2008年167740 16988898.7467794.04 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资料 我国医院感染现状 2 2 2008年全国横断面调查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3 3 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患病率(%) 医院床位 数(张) 所 数 监测人 数 感染率 (%) 百分位数 P10P25P50P75P90 30079115622.280.000.771.86 3.165.26 30059976276553.080.641.912.614.495.79 60089942307954.362.643.004.07 5.126.71 90072977284.442.273.004.225.66.97 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资料 4 4 病原菌 医院感染病原菌,在医院感染病例中报告3248株病原 体,其中 铜绿假单胞菌534株(16.44%), 大肠埃希菌390株(12.00%), 克雷伯菌属367株(11.30%), 不动杆菌属287株(8.84%),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51株(4.65%,占不动杆菌属的 52.61%,); 金黄色葡萄球菌271株(8.34%),其中MRSA(耐甲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1株(4.65%,占金黄色 葡萄球菌的55.72%) 真菌437株(13.45%)。 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资料 5 5 2003年暴发的SARS,医院成为主要传染地区 之一。 结论 医院感染情况复杂 感染管理势在必行 6 6 一、医院感染管理概述 J(一)医院感染发展史 J1、对医院感染研究从对产褥热的研究开始。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伴随着产院的 出现,出现了大量的产褥热并且无法控制, 导致大量产妇的死亡。奥地利的IF Semmolweiss医生对产褥热进行了系统的研 究,提出了“产褥热病原学观点和预防措施” ,提倡用漂白粉水洗手后接生,对产褥热的 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 7 7 2、Lister受巴斯德理论的启发,于1867年提 出了著名的外科无菌操作制度,Hslstead首 先在手术中使用橡胶手套。这些研究有效地 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南丁格尔于克里 米亚战争期间创建了严格的医院管理制度, 强调消毒隔离工作,在她的管理下,伤病员 的病死率从42%下降到2.2%,开创了护士负责 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先河。 8 8 3、 20世纪40年代,磺胺、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问 世,为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疾患提供了有利武器, 一度缓解了医院感染问题,但随着抗菌药物的长期 使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耐药菌株成为医院内感 染的主要病原体。1961年英国出现了首例耐甲氧西 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RSA)引起的医院感 染,最终形成了世界性的大流行。1970年美国疾控 中心提出对MRSA进行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监测, 对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创立了医院感染管理雏形, 从而揭开了现代医院感染研究的序幕。 9 9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发展历程 一、医院感染管理的起始阶段 1986年,卫生部医政司成立医院感染监控研究协调小组,同 时组建了由17所医院组成的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 。 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探索阶段 1994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三、医院感染循证控制和科学规范管理阶段 2001年首届海峡两岸医院感染控制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要 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指导我国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卫生部 颁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技术性的规范文件 内窥镜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医疗机构 空气消毒净化技术指南、医疗机构隔离技术指南等 摘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文章 1010 (二)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 J1、定义(Hospital Infection) J广义:发生在医院的一切感染,包括所有在医院 的人员(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等)在医院内发 生的感染。 J狭义: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未处于潜伏 期,而在住院期间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 诊断明确的感染,被感染者症状可以是在住院期 间也可以是在出院后出现。(我国卫生部1990年 定义) 1111 诊断注意事项: (1)对于有明显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算起 ,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2)对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48小时 后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3)若病人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为 医院感染。 (4)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不同部 位的感染,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 ,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为医院感染。 (5)新生儿在经产道时发生的感染亦为医院感染。 1212 以下情况不应看作医院感染: 在皮肤开放性伤口或分泌物中只有细菌的定 植,而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 由损伤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性(如化学 性或物理性)的刺激而产生的炎症等。 婴儿经胎盘而导致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 虫、水痘或巨细胞病毒等且在出生后48小时 内出现感染的指征。 1313 X 2、分类 (1)按病原体来源划分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大多可以预防,因此防止外源性感染是管理的重点 (2)按发生部位划分 可分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感染等 (3)按病原体分类 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放线菌感染等 1414 (三)医院感染的基本特征: 1、医院规模越大医院感染越多 2、医院感染重点发病科室:内科、外科和儿 科。 3、主要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上呼吸道、 泌尿道、外科切口等。 4、重点人群:新生儿、输血、血液透析病人 、老龄患者。 1515 (四)医院感染的危害及成因 1、危害 危害人群健康 降低医院工作效率 造成资源浪费 妨碍先进技术发展 问题:器官移植与医院感染的两难境地 1616 2、形成原因 (1)危险因素增加 治疗水平的提高:一是各种侵入性诊治疗法的应用,如内镜;二 是免疫制剂的使用;三是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导致正常菌群失调。 病原体的变化: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变化,病原体耐药性增强 。 医院带菌者增加:医院环境和耐药菌株的定植使医务人员的带菌 者增加 (2)观念淡漠,知识缺乏 (3)制度不健全 (4)抗生素不合理利用 问题:政府等相关组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以改善抗 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 1717 侵袭性操作与相关感染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8-11 1818 到不同规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 医院床位 数(张) 所数 监测人 数 使用率 (%) 百分位数 P10P25P50P75P90 300791156263.5233.0853.6865.9677.2285.59 300599762765557.1830.5944.461.5971.9581.94 600899423079547.532.2840.8447.7856.3559.93 900729772844.4131.2638.7246.4751.4156.94 2008年全国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资料 1919 二、医院感染管理 (一)制度的建立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抗生素合理利用制 度、医院卫生学指 标等。 (二)医院感染管理 组织结构 2020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预防 1)消毒隔离措施 消毒(disinfection) 灭菌(sterilization) 隔离 2)其他措施 如医院感染教育 2、监测与控制 2121 消毒 定义:消毒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 介物携带的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分类: 按消毒作用水平 高效消毒:能杀灭全部细菌、病毒、结核菌及真菌,还可以 消除部分芽孢 中效消毒法:可以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 低效消毒法: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按消毒目的 疫源性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疾病传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 。 预防性消毒: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对可能受 到病原体或其它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所做的消毒。 2222 原则 1、使用合格的器材与药剂; 2、选择适宜的方法; 3、保证消毒灭菌的剂量; 4、注意影响效果的其它因素; 5、加强效果的监测; 6、防止再污染。 2323 灭菌 定义: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 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 致病和非致病病原微生物。 灭菌广泛应用于医疗的各个方面,例如,对 手术器械、敷料、药物、注射液、注射器、 针头等均需要灭菌。 2424 三、医院感染监测 1、含义 所谓医院感染监测就是系统、主动、连续 地观察一定人群中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以及影响医院感染的各种因素,了解其规 律,从而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 最终达到减少各种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 病率的目的的过程。 2525 l2、内容 l医院总体及各科感染率 l高危人群与高危科室感染率 l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效果 l漏报率及爆发流行情况 l3、分类 l(1)全面综合性监测 l(2)目标性监测 2626 全面综合性监测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从多方面对全院所有住院病人和 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 的监测,目的是了解全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 各科室的感染发生率、部位发病率、各种危险因素 、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 、抗生素使用情况 、消毒灭 菌效果和医护人员的不良习惯等。可以提供一所医 院的医院感染的总体情况。 不足之处:费用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收集数据及 分析数据所需的时间长。 2727 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是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将有限的 人力、物力用于解决某些重点问题而采取的某种特 定监测。 例如,某医院发现外科切口感染率高达11%,为了 降低感染率,医院安排2名护士进行专项调查,采取 目标监测:将外科医生编号后追踪每位医生手术后 的切口感染率,每3个月将结果反馈给部门主管及医 生本人。结果使切口感染率下降至5%6%。 2828 4、监测方法 (1)个案调查 (2)爆发调查 (3)现患调查 (4)漏报率调查 5、监测资料收集 (1)医生或监测护士填写 (2)横断面调查(现况调查) (3)回顾性调查 (4)前瞻性调查 2929 6、监测常用指标 发病率、例次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 病死率、感染专率 7、监测资料的利用 (1)预测、预报感染发展趋势 (2)探索感染危险因素 (3)防治效果评价 3030 同期新发医院感染例数同期新发医院感染例数 发病率 = = 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 同期内发生的医院感染例次数同期内发生的医院感染例次数 例次发病率 = = 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 同期新发医院感染例数同期新发医院感染例数 罹患率罹患率 = = 观察期间处于危险中的人群人数观察期间处于危险中的人群人数 3131 同期存在的新旧医院感染病例数同期存在的新旧医院感染病例数 患病率患病率= = 观察期间处于危险中的病人数观察期间处于危险中的病人数 因该感染而死亡的例数因该感染而死亡的例数 病死率病死率= = 该医院感染的病例数该医院感染的病例数 某医生在该时期手术后感染病例数某医生在该时期手术后感染病例数 感染专率感染专率=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政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工厂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个人贷款购房合同范本
- 产品研发合同范本模板
- 物联网服务合同范本
- 餐饮正规加盟合同范本
- 养殖鱼苗购销合同范本
- 减水剂代理合同范本
- 工装集成吊顶合同范本
- 年产24万吨环保粘合剂及1000吨锂电池正极粘结剂配套溶剂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GB/T 4950-2021锌合金牺牲阳极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导数与原函数的对称性 微专题课件-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