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小箱子大肚量.doc_第1页
幼儿园中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小箱子大肚量.doc_第2页
幼儿园中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小箱子大肚量.doc_第3页
幼儿园中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小箱子大肚量.doc_第4页
幼儿园中班表现性活动区游戏教学案例:小箱子大肚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小箱子大肚子 年龄班:中班游戏来源我们班的建构区投放了很多辅助材料,例如:各种大小不一样的纸盒,纸卷芯等,一天,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几个小朋友在收拾纸盒,大部分的孩子就随便把纸盒往大箱子里扔就好了,可是方智小朋友一边把别的小朋友刚放进去的纸盒拿出来,一边嘟嘟喃喃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的!”其他孩子不干了跑过来告状说:“小陈老师,方智他把我们收好的盒子又拿出来!”我走过去,还没开口方智就着急的说:“不是这样放,他们放的乱乱的!” 这是一个很安静的孩子,不善言辞的孩子,我说:“那应该怎么放呢?”他说:“要放整齐,要放整齐的!” 他显得很着急,我说:“那要怎么放整齐呢?那你来做给我看好吗?”他显得很高兴,马上开始收拾了,只见他把这些盒子都拿出来,差不多大的放在一起叠起来,然后又在小缝隙里塞进小的盒子,经他一整理,整个材料角就呈现出整齐的新面貌。我很惊讶孩子的整理技能这么好。我当时就想,这个事情不能到这里就结束了,怎么样才能让其他的孩子通过快乐的生活游戏,也掌握这样或者更好的收纳整理的技巧呢?指南指出要珍视幼儿生活的价值,让教育自然的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努力创设能够激励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的教育环境。我要怎么做?我开始思考,于是就有了“小箱子大肚量”这份非结构的材料了。 预期目标1、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2、能通过多次尝试让箱子里装进更多的纸盒。3、能点数并简单记录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图片材料投放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纸盒、两个整理箱,大比拼展示板。游戏玩法1、想办法在纸箱里装进数量最多的纸盒。2、把自己的游戏结果简单记录下来。3、谁装的数量最多就当火车头把记录表贴在展示板的最前面。l 游戏推进 一 :观察分析观察:在区域活动前,我组织全班小朋友进行讨论:小朋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两个小箱子,他们要进行肚量大比拼,怎么样才能在小箱子里装进最多数量最多的纸盒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讨论开了,严梓萌小朋友说:“装小的盒子就可以多装。”其他大部分小朋友都表示要放整齐一点就可以多装。后来子恺和斯涵表示要试一试。其他小朋友很热情的为他们加油。他们两个兴致勃勃的就去了。他们很兴奋的在材料角跑来跑去,随意的把拿到的纸盒往小箱子里面堆,直到堆不下了,就开始叫:“老师我好了!”分析: 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只记住了大比拼,满足于堆叠纸盒,没有探索怎么样才能在箱子里装数量更多的纸盒。观察记录表不能有效激发幼儿进行多次尝试,不能有效支持幼儿记录展示经过探索得来的经验。记录表的展示方法不适合。调整推进(附图)第一次的自由探索结束后,根据孩子们游戏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我跟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做了以下的调整。游戏的规则的调整:1、纸盒只能装到箱子的边缘线,不超过。2、小箱子里面的纸盒要摆放整齐。3、想办法把小箱子里的缝隙填满,增加容量。调整后幼儿的游戏情况:他们开始把原来乱乱堆叠的纸盒拿出来,开始整理,大的跟大的堆叠在一起,小的跟小的堆叠在一起,但是仅仅是整理整齐,旁边还有很多的空隙。经过思考,林斯涵小朋友说,那我们可以把小的纸盒塞到缝隙里啊,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以下是他们最后的结果和记录表。材料投放的调整:1、记录表的调整。2、记录表的展示方法调整。3、在箱子的边缘画上标志线,箱子正面贴上摆整齐的标志。l 游戏推进 二 :观察分析观察:这次林斯涵和林瑾妍参加了游戏,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个运用已有的经验,按照大小分类摆放,根据盒子间的缝隙选择适当的盒子来填满,突然,林斯涵在拿一个略大一些的长方体纸盒时,盖子掉了,她呆了一会,她开始从材料角里寻找小的盒子,放到那个大的长方体盒子里,放满了就把盖子盖上,放到大箱子里,我过去问她,“你在做什么啊?”她说:“我把小的装到大的盒子里面再放进箱子里,就可以放更多,我妈妈挂衣服的时候都是把小的衣服挂在里面,把大的衣服挂在外面,这样可以挂很多。”我惊讶的说:“这个方法很好哦,像套娃一样啊!”林瑾妍听见了,凑过来看,她说:“我家里有套娃,一个一个套在一起也可以分开的”林斯涵说:“我也玩过,我们现在把盒子当成套娃吧!”他们很努力的把小的盒子装到稍微大点的盒子里在放到小箱子里去,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尝试,选择,再尝试,用了很多的时间,所以一次区域活动的时间结束了,他们还没有把箱子装满。我就请他们继续完成以后再收拾,林瑾妍在继续的时候说:“老师,我都很累了,不想继续了”,林斯涵说:“你再坚持一下嘛,很快就好了,我们一起吧!”在林斯涵的坚持下,林瑾妍也坚持下来了。最后林斯涵装了38个盒子,林瑾妍装了35个盒子。交流分享的时候请林斯涵来介绍她的装填方法,林斯涵说:“我装了38个,我是用套娃的方法和叠整齐的方法来装的,我把那些小的盒子装到大的盒子里,再叠整齐就可以放更多的盒子了。林斯涵的分享引起小朋友极大的兴趣,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开始讨论套娃了,我看孩子们兴趣正浓,我就跟孩子们一起了解了一下套娃以及套娃的玩法。孩子们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非常的高,非常期待下一次游戏时孩子们的表现。 分析:今天林斯涵的的方法让我很惊讶,她把妈妈平常收纳衣服的方法迁移到了游戏中,在预设游戏目标的时候,有考虑到运用套娃的原理来装填箱子,正思考怎么让孩子迁移经验用于游戏中,所以我过去询问的时候简单说了一句“哇!这个办法很好,跟套娃一样”,没想到一下子就引起了林瑾妍的注意,她马上就开始学习林斯涵的方法,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她们互相帮忙,互相学习一起完成任务。指南提出“要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对孩子的游戏以及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极大的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并挖掘生活经验中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最终应用于幼儿的生活,促进他们终身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珍视幼儿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它会极大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另外,在观察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提供的箱子太大了,要用很长的时间完成任务。2、用于装填的纸盒放在班级材料 角和建构区,美工区一起用,盒子不断变化,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孩子积累经验。3、材料本身的层次性没有体现出来,不能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的需要,所以每次都是那几个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参加游戏。4、大比拼游戏对中班的孩子有点不好理解。调整推进(附图)1、 目标调整:能结合生活经验想办法把一定数量的盒子装到相应容量的箱子中并记录自己的闯关结果。2、 材料投放调整:分层次投放:第一层次:投放一定数量的形状大小一样的纸盒,一个小箱子,闯关展示板;第二层次:投放一定数量的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盒子,一个小箱子,闯关板;第三层次: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盒子,一个小箱子,闯关板。3、 游戏玩法调整: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闯关材料,想办法运用一定的策略把提供的盒子完全装到箱子中,挑战成功的就把自己的号数写在相应的闯关板上。形状大小一样的纸盒 形状一样大小不一样的纸盒 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的纸盒l 游戏推进 三 :观察分析观察:材料规则调整后的闯关游戏显然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更大,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水平选择自己要挑战的内容。王奕晔是从第一关开始,根据他们的已有经验他们很快就完成闯关,完成任务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号数贴在闯关板上无比的自豪。接着他想进行第二关的尝试,可是这时候江梓恺正在进行第二关的挑战,江梓恺能运用套娃的原理进行纸盒的装填,但是在判断哪些纸盒可以套叠的时候孩子目测的能力比较弱,要进行一次一次的尝试,同时他的套叠只停留在把小的装到大的里面去,还不会进行多层次的套叠。所以他总是剩几个盒子没有装进去。因为设定的规则是要把提供的箱子装完,所以他在不断尝试,站在旁边的王奕晔说:“小陈老师,我可以帮助他一起吗?”江梓恺也看着我,很明显他希望王奕晔帮助他,我同意了,他们两个一起尝试,有了多层的套叠,过了一会他们也完成任务了。陈仲达选择的是第三个层次的材料,形状大小都不一样,他很冷静的把所有的箱子都倒出来,选出最大的,然后把小的装到大的里面,然后把装满的大盒子一个一个铺满在箱子的最底层,然后在剩下的盒子里再找最大的,用之前一样的方法把小的装进大的然后铺满在箱子里,用力的让箱子里面的盒子靠紧,在江梓恺和王奕晔完成第二关的时候他也完成了第三关的挑战。 分析: 调整后的游戏设置关注到了孩子的个别差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挑战,容易达成目标,孩子们容易体验成功感,探索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游戏设置的目标是“你能把这些盒子都装进去吗?”因为要把这些盒子都装进去,所以孩子们会不停的尝试,探索,目标能指引着孩子们进行不断的尝试,这个目标是有效的。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主动要帮助同伴,说明中班的孩子有了同伴合作的能力,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支持是孩子们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接下来的推进中我要关注到这个。另外,由于调整了记录的方式,虽然容易操作,但是少了孩子们对经验的记录和分享。调整推进(附图)1、 目标调整:能独立或者和同伴一起结合生活经验想办法把一定数量的盒子装到相应容量的箱子中并记录自己的闯关结果。2、 材料投放调整:增加“我是这样做的”经验分享角。每次活动结束请完成挑战的孩子讲述自己操作方法,教师录制下来,然后存放平板电脑或者手机,放在经验分享角里,供下一次参加游戏的孩子观看学习。3、游戏玩法调整:幼儿可以选择一个同伴一起完成挑战。游戏感悟“小箱子大肚量”这份游戏材料来源于幼儿的生活,通过游戏的经验积累,最终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产生了影响。指南强调,一切的学习和游戏尽量从孩子的生活中来,再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本着这个理念,我不断调整游戏的材料,规则,目标,激发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在与平凡无奇的各种纸箱和纸盒的互动中孩子们掌握了很多的整理技巧,例如分类整理、套叠整理、从大到小的填充式整理等等。接下来我们将把游戏活动延伸到生活中,我们将开展“整理小达人”活动,我们从游戏到关注幼儿书包的整理,教室里各种游戏材料的整理、衣帽间的整理,班级储藏间的整理,我的房间的整理-我们的探索仍在继续,很期待孩子们的表现。填表说明:1、表格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行间距设固定值20;2、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