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 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本站整理了中国文化概论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对自己民族精神内核的了解应该是从这门课开始的 高中的历史教材也都有中国文化史的学习 ,但是总有一种感觉就是那些都是古代的东西 ,虽然内心深处为之感到骄傲 ,但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同时又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愧疚感 :那就是 ,作为一个中国人 ,居然这 么不懂中国 ;作为华夏族的人,居然这么不了解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是,越学文化,越感到自己没文化,于是每上一节课,内心的惶恐就增加一份,对于教中国文化的老师的崇拜也就越加一分。因为越感到自己没文化,越感到老师有文化。 中国文化是多元复杂的,但他是从不间断的向前发展的。正如学者们对中国文化特点的总结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他的人文情怀。无论是占中国文化的主流的孔孟之道,还是影响深远的老庄哲学,2 / 9 他们探索的方向其实都是一种为人之道,探求的是如何做好一 个人,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孔子主张的 仁 ,庄子探求的 逍遥 ,都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做好君王,要对天下仁。做好社会中的一份子,要尚礼守纲伦。做好自己要达到逍遥之境,追求一种自由的人格。诸此种种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的学派多为唯心学说,直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才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里追求内心修养,注重内心境界的提升,所以中国传统的道德感也是有心而生的,做人做事也会更多的追寻内心的道德感,而这种最高的境界便是 慎笃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人的评价是内向,我想 这种内向的性格应该和中国传统多为注重内在的探求有关系,而另一反面这种传统使得中国人极为智慧,含蓄,难以捉摸。这种内在的探求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生命自身的认知和探求,这体现了极为鲜明的人文情怀。当然人文情怀最大的体现莫过于中国古代没有想西方那样遭受宗教神学的桎酷,没有想西方那样对上帝的超自然力量的绝对信仰。中国的信仰是多元化的,这些信仰有的并不那样坚定,但是只要对自己有益处的神就去拜,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命的希冀。是一种极大的人文情怀的体现。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大的感受就是他太博杂 ,差异性很大,但是即使博杂,但是它们之间能够和平共处,体3 / 9 现了中国文化极大的包容性。我想如此磅礴的文化,就是穷极毕生之力,也难以了解得完。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所传递的价值观是一种推动世界改变的力量,所以注重文化的发展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作为中国的大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应该是我们发自内心去做的。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 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其中,有一些还颇具神秘色彩,似乎披上了面纱,引人遐 想。岁月承载着历史,中华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我们这些华夏子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继承发展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我们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了,虽然课时较少,却十分有趣,勾起了我对中国文化十分浓厚的兴趣,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厚的了解。在课上,我们讲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过程、婚俗嫁娶的变化发展、汉字的起源发展、姓氏的来源、中医中的穴位及针灸、中国画及其与西洋画的对比等内容。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姓氏的来源发展、婚俗嫁娶的变化和中医的针灸。 先来讲讲姓氏,姓氏从原始社 会就存留至今,是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古代开始,中国就有一千多个不同的姓氏,但在那时, 姓 和 氏 是两个完全不4 / 9 同的词汇,但是,在现代人看来,这两个字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那时候,姓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是没有姓的,只称为氏。小时候,在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时,就读过百家姓,却从来没有想过百家姓的来源,更加不知道姓氏的含义。那时候祖父还和我说过 刘金 不分家,我甚为不解,很疑惑却没有真正去了解 金 姓的来源。上完课后便急忙查询,发现金姓的出处有很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相传黄帝之子 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五行学说中西方属金,而少昊有金天氏之称,其后裔便有以金为氏者。此外,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 (又称金人 )以祭天,遂被赐姓 金 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还有便是改姓而来,如汉光武帝刘秀为避王莽之乱而改姓为金。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的开国之王叫钱镠,因为镠与刘同音,为避其名讳,该国的刘姓人,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以示本姓不变,因此有 刘金一体 、 刘金不分家 、 刘金无二姓 、 刘金同源 之说 。至此,我才明白我祖父当年所说。 除了这三个出处,金姓还有一些来源:如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 ;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新罗国即为现今的朝鲜半岛,其王姓金 ;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 ;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为刘氏,5 / 9 后改为金氏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 ;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看到金姓有如此多的出处,我也疑惑自己的 根 到底出自何处,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翻到我的家乡苏州吴中区的光福金姓的来源,听到有朋友家中还有旧时的图腾族谱,便去寻访一番。 姓氏的图腾的释义:金的本仪。天俞两侧的 八 有家谱流传,甚是羡慕行中,我还看到了许多乏有金姓,上网查了一意为天俞四方重、番代表分判,其下为山,是立天俞的天齐。每个姓氏的图腾都有其特殊的含义,代表了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不乏让我对古人超群的智慧产生深深的崇拜之情。 金姓的宗族特征也如其字,古人云: 真金不怕火炼。 这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和真实坦诚的性格,这也是世代金姓追求的崇高品质。从金姓的起源可以看出,许多金姓都为改姓还有赐姓,同时还有少数民族,这也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中华大统一的历史必然 性。 此外,在课堂上,我还学习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许多姓氏类别:以图腾为氏,如花鸟氏、野猫氏等 ;以国为氏,如齐、鲁等 ;以封邑为氏,如温、毛、陆等 ;以地为氏:如东郭、西门等等 ;还有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技艺为氏、以爵为氏、以物为氏、以事为氏等等。也可以从中总结出我们姓氏的特色:第一,有地域性,6 / 9 即是以人类出生、居住、生活的地方为姓氏来源 ;第二,有纪念性,即以祖先或是部族的徽号名字等为姓氏 ;第三,有职业性,不言而喻是以先祖所从事的工作、官职、技艺等为氏 ;最后,还有历史性,即是以先祖或部族的图腾崇拜或与生活、生存发展 紧密相关的古老的姓氏。 光光姓氏就可以聊许多,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人口的繁衍增长,姓氏日益增多,姓源也日益复杂,当代社会,许多人不再束缚于姓氏的取向,甚至有的人 姓随人便 ,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改为化名 ;许多明星名人也使用自己的艺名、昵称。此外,现在许多独生子女成婚后,用夫妻双方的姓氏为后代取名。综合各种因素导致中国姓氏日益丰富多彩。也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不断补充完善。 再来讲讲我们古代的婚姻习俗。在古代中国,婚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被纳入礼的范畴。在儒家经典当中,婚 姻问题被视为家庭、社会的大事,以婚姻为起点,构成尊卑上下等级关系。在那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娉取婚姻的必备条件,和现代社会的自由恋爱有很大的差别。在课堂上介绍的福建惠安女的婚姻习俗最为引起我的触动。观看了寡妇村这部电影,更是对他们的婚姻习俗感到不理解。一般婚姻代表着喜庆,都会穿大红色的嫁衣,而惠安女却是穿着黑衣裤,当地人称之为黑凤凰衣,并且打着黑伞由7 / 9 娘家的亲朋好友陪送过来,男方并不派人前去迎接。一般来讲都是 春宵一刻值千金 ,而惠安女的新婚之夜却不允许上床。而且婚后常住娘家,只有重大节日才会回夫家 住几天,直到生完小孩才方可光明正大的住在丈夫家中。这使我非常震惊,也深刻体会到不同的婚姻习俗存在的巨大差异性。 前一阶段回家,为姐姐庆祝婚礼,发现近几年的婚嫁已经不同于往日,以前大都为 嫁 、 娶 ,而在如今大多为独生子女,非常流行 两家并一家 ,所生子女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婚后也会公婆家、父母家轮流住,而不是固定住在夫家,或者是夫妻二人独住出去。可见,婚姻习俗的变化发展也是跟着时代潮流走的。 关于中国文化,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很多,许多都非常有趣,引人思考,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发展完善。但是, 在现代化的步伐如此之快的时代,也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遗忘,文化被不断西化,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很大的冲击。这应该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并为之付诸行动。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 内容简介: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全貌,又凸显了中国文化的诸多亮点。在内容方面,以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陶冶读者的情操为原则,紧紧围绕中国的文化精神展开,全方位的展示优秀和卓8 / 9 越的一面,继而以中国文化精神丰富自己的内心 世界,领悟中国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和启迪。 本书共分为八块内容,第一章内容以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生发展的影响,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中西文化的差异为内容展开了论述。从而说明了,文化是人类的支撑和原动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 ;文化在社会环境中具有昭示的作用,在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反方面具有熏陶,感染和同化作用。表明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要想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国民素质的提升必须依靠文化。第二章内容以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内涵和中国 文化基本精神的几个主题以及它的价值和作用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们民族本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第三章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例讲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象征和精神意象。其中讲述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处处绽放着民族文化的绚丽花朵。众多的历史遗迹,见证了华夏民族的智慧,力量与创造精神 ;丰富的精神意象,凝聚成支撑这个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第四五六章,以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华传统美德以及论语,孟子,汉字,中国古代艺术等,更加具体的叙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乐趣。第 七八章的了中国古代人文成就和科技成就,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史学,9 / 9 哲学,教育以及四大发明。 读后感:文化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传承中起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在这个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保护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显得更加重要了,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越来与不重视等原因,宣传中国文化更家重要,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和中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