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林业信息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林业信息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林业信息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林业信息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林业信息工程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设计) 课 程: 林业信息工程 小组成员: 陈龙(20124211)李胜(20124219) 陈师(20124212) 苏凯(20124229) 郭泰(20124216) 高建华(20124215)指导教师: 谭三清 日 期 2015年 5 月 7 日 1小组分工明细姓名学号角色工作描述陈龙20124211组长负责C#web窗体的建立及发布、系统设计、数据库的建立、需求获取、参与信息采集、文档编写、资料查询李胜20124219秘书负责Dreamweaver网页制作、参与需求获取、系统设计、文档编写苏凯20124229财务参与信息采集、文档编写、需求获取陈师20124212组员负责树种资料的采集、查询,参与文档编写、系统设计 郭泰20124216组员参与信息采集、文档编写、需求获取高建华20124215组员参与信息采集、文档编写、需求获取 课程设计评分细则(姓名 陈龙2012421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检查方法评价等级AC ABCD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目的、任务有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所体现对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有要求课题选择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适当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基本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基本适当提供基本题目检查设计任务书、课题统计表指导工作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一般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设计与进度完成设计工作7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7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计划与进度完成考核纪录成绩考核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严肃、认真、科学、公正有评分标准评阅工作一般检查评分标准答辩情况设计效果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报告思路清晰、文字通顺,书写规范,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报告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7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70%以上检查设计报告、图纸、实验装置综合评价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检查设计现场、设计报告、答辩情况评价说明: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综合评价结论:优秀:A5 C1 D=0;良好:A+B5 D1;合格:D2。3课程设计评分细则(姓名 李胜20124219)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检查方法评价等级AC ABCD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目的、任务有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所体现对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有要求课题选择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适当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基本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基本适当提供基本题目检查设计任务书、课题统计表指导工作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一般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设计与进度完成设计工作7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7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计划与进度完成考核纪录成绩考核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严肃、认真、科学、公正有评分标准评阅工作一般检查评分标准答辩情况设计效果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报告思路清晰、文字通顺,书写规范,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报告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7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70%以上检查设计报告、图纸、实验装置综合评价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检查设计现场、设计报告、答辩情况评价说明: 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综合评价结论:优秀:A5 C1 D=0;良好:A+B5 D1;合格:D2。2课程设计评分细则(姓名 陈师2012421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检查方法评价等级AC ABCD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目的、任务有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所体现对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有要求课题选择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适当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基本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基本适当提供基本题目检查设计任务书、课题统计表指导工作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一般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设计与进度完成设计工作7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7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计划与进度完成考核纪录成绩考核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严肃、认真、科学、公正有评分标准评阅工作一般检查评分标准答辩情况设计效果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报告思路清晰、文字通顺,书写规范,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报告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7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70%以上检查设计报告、图纸、实验装置综合评价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检查设计现场、设计报告、答辩情况评价说明: 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综合评价结论:优秀:A5 C1 D=0;良好:A+B5 D1;合格:D2。2课程设计评分细则(姓名 苏凯20124229)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检查方法评价等级AC ABCD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目的、任务有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所体现对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有要求课题选择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适当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基本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基本适当提供基本题目检查设计任务书、课题统计表指导工作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一般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设计与进度完成设计工作7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7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计划与进度完成考核纪录成绩考核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严肃、认真、科学、公正有评分标准评阅工作一般检查评分标准答辩情况设计效果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报告思路清晰、文字通顺,书写规范,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报告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7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70%以上检查设计报告、图纸、实验装置综合评价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检查设计现场、设计报告、答辩情况评价说明: 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综合评价结论:优秀:A5 C1 D=0;良好:A+B5 D1;合格:D2。2课程设计评分细则(姓名 郭泰20124216)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检查方法评价等级AC ABCD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目的、任务有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所体现对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有要求课题选择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适当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基本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基本适当提供基本题目检查设计任务书、课题统计表指导工作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一般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设计与进度完成设计工作7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7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计划与进度完成考核纪录成绩考核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严肃、认真、科学、公正有评分标准评阅工作一般检查评分标准答辩情况设计效果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报告思路清晰、文字通顺,书写规范,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报告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7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70%以上检查设计报告、图纸、实验装置综合评价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检查设计现场、设计报告、答辩情况评价说明: 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综合评价结论:优秀:A5 C1 D=0;良好:A+B5 D1;合格:D2。2课程设计评分细则(姓名 高建华20124215)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检查方法评价等级AC ABCD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目的、任务有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明确,内容具体所体现对知识运用、能力训练、素质培养有要求课题选择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适当提供基本题目和可选题目基本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课题的深度、广度与份量基本适当提供基本题目检查设计任务书、课题统计表指导工作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严格要求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一般现场检查学生工作状况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设计与进度完成设计工作7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70%以上的学生能够按照计划与进度完成考核纪录成绩考核有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成绩评定严肃、认真、科学、公正有评分标准评阅工作一般检查评分标准答辩情况设计效果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报告思路清晰、文字通顺,书写规范,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90%以上课程设计报告符合技术要求与撰写规范的占70%以上课程设计成果质量达到任务要求的占70%以上检查设计报告、图纸、实验装置综合评价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明显效果基本上达到了基本训练与综合运用的教学要求课程设计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能力有一定效果检查设计现场、设计报告、答辩情况评价说明: 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A、B、C、D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综合评价结论:优秀:A5 C1 D=0;良好:A+B5 D1;合格:D2。2目录摘要1前言41.1概况介绍41.1.1设计背景51.1.2设计目的51.1.3设计意义51.2资料收集与工作过程简介61.2.1调查的范围61.2.2调查的内容61.2.3调查的方法61.3设计指导思想62设计方案72.1总体设计流程图72.1.1设计步骤说明82.2方案选择特点153成果展示164总结21参考文献22摘要:珍稀植物是我们人类珍贵的财富,尤其是作为林业大学的一员,更应该明白它们的重要性,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珍稀植物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旨在利用现有数据和参考文献结合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C#web网页设计、Dreamweaver、数据库技术(Accesss数据库),设计一个能够很好的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珍稀树种的中文种名、拉丁文名、中文属性、中文科名、保护等级、分布地区、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现状等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的信息平台,使对珍稀树种的管理更为规范化、合理化,方便读者更方便清晰的浏览本校珍稀树种的分布及其种类,便于管理人员对本校珍稀树种的相关信息进行即时更新和修改等操作,旨在为学校创建和谐生态校园提供有力依据,方便学校珍稀树种的管理及保护。关键词:珍稀树种;软件工程;C#Web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Dreamweaver;1前言1.1概况介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中南林学院,是一所以林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既然是林业类大学,校园内当然少不了各种珍稀树种。珍稀树种不仅是我们林科大的特色,也是我们林科大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如今气候环境状况日益恶化,还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学生人数急剧增长,校园人群密集对校园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以及校园车辆数量的增加等等原因,对校园珍稀树种的生长和繁衍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对校园内的珍稀树种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林科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子,我们利用专业所学的林业信息工程的各种技术来设计一个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 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我校的珍稀植物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利用现有数据和参考文献结合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C#web网页设计、Dreamweaver、数据库技术(Accesss数据库)等各种技术,设计一个能够很好的对我校珍稀树种的中文名、拉丁文名、中文属性、中文科名、保护等级、分布地区、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现状等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对珍稀树种的管理更为规范化、合理化,方便师生更方便清晰的了解我校珍稀树种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对我校珍稀树种的相关信息进行即时更新和修改等操作,并根据我校珍稀树种的各种信息对珍稀树种做到有效的保护,保证我校珍稀树种良好生长和繁衍。1.1.1设计背景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得经济,科技的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机,物种的大量灭绝,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现今社会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珍稀物种迫在眉睫,为了可以更好保护,记录下各种珍稀物种的信息建立信息系统必不可少。 对我校而言,作为一所与林业相关的综合性大学,校内珍稀树种繁多,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子,理应为保护珍惜物种尽一份力,为此在学习了林业信息系统的这门专业课程之后我们建立了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1.1.2设计目的 目前本校所拥有的珍稀树种种类较多,数量分布均匀,本文旨在利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数据库技术,c#web网页设计,进行系统设计和建立Access数据库并使用Dreamweaver制作一个网页,显示本校珍稀树种的现状,生活环境等信息,并将其放在使用Tomcat架设的服务器上,第三方可通过网络访问网页,了解本校珍稀树种的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对本校珍稀树种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1.1.3设计意义 通过建立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珍稀树种信息的合理化、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对校园珍稀树种生长情况的实时更新。本平台以网络化的形式进行发布,有利于更多的读者朋友对本校珍稀树种的信息进行了解,增强广大民众对珍稀树种的保护意识。这对于现今这个珍稀树种濒临灭绝的时代是很有必要的,是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也必将推动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1.2资料收集与工作过程简介1.2.1调查的范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园、西园。1.2.2调查的内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园、西园的珍稀植物。1.2.3调查的方法实地勘察、信息记录、网上查资料。1.2.4调查的结果得到如下珍稀树种:黄果朴、水杉、雪松、柳杉、灯台树、蚊母树、凌霄、凹叶厚朴、布迪椰子、对节白蜡、黄枝油杉、龙柏、木槿、紫薇、二乔玉兰、美人梅、沙梨、红叶石楠、日本女贞、圆柏、枫杨、南天竹(具体信息见附录二)1.3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构想来源于林业信息工程的课堂以及学长的课程设计,从谭老师首次在课堂上谈到校园树种这个话题是,我们就开始有了想法,后来通过与11级的学长们进行的交流,才进一步确定了我们的课题。珍稀树种作为目前全世界的重点保护对象对于我们的校园来说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因此,对于它的管理也是尤为重要,在现今这个数字化的年代,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来对校园珍稀树种进行信息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学长们所没有做到的,我们很希望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来达到完成他们的后续步骤。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及充分考虑我们自身的能力,此次我们采用Rational Rose、Dreamweaver、Visual Studio2010作为开发工具来建立校园珍稀树种的管理平台。2设计方案 本平台采用Rational Rose(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一般采用此软件)作为系统设计工具。由于一个管理平台必定会涉及到网页和数据库部分所以再次我们采用Dreamweaver(能轻而易举地制作出跨越平台限制和跨越浏览器限制的充满动感的网页)建立网页,VS(提供强大的控件功能,比较容易实现网页的制作)制作数据管理中心界面实现网页和数据库的交互2.1总体设计流程图 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上网查资料)-系统需求-系统设计-网页制作-VS建立数据管理中心(由于无法实现系统的数据库交互,所以只能使用VS编写一个C#的WEB窗体)2.1.1设计步骤说明1、 整理之前采集的数据,并进行上网查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结果如下:2、 系统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 以下是系统设计的图示:(1) 用例图:(2) 顺序图 1)查询树种信息顺序图2) 登录顺序图(3) 协作图 1)查询树种信息协作图2) 登录协作图(4) 活动图(查询树种信息) (5) 状态图(树种信息)(6) 类图(7) 构建图(8) 部署图3、Dreamweaver网页制作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实现树种信息数据库的对接,树种信息与百度百科的对接,活跃度判断会员的等级 等功能。 此次网页设计分为9个模块:一程序代码如下:4、 VS制作数据管理中心(代码见附录一) 2.2方案选择特点 此次课程设计采用系统设计的形式,充分运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软件工程、数据库、C#程序设计)简单的建立了一个能够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珍稀树种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并以网页的形式进行了展示,以一个小系统的内容反映了一个大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3成果展示 1、网页部分:l 总体一览:l 模块介绍:(1)树种数据库与百度百科的对接(2)中南林珍稀树种:(3)点击树种加载结果:(百度百科数据库对接) (4)联系我们(百度地图的对接)(5) 会员注册功能(活跃度等级判断会员等级)2、 数据管理中心部分:(1)查询树种信息 (2)添加树种记录 (3)删除树种记录 (4)修改树种记录 4总结自开始本次课程设计以来,从构思、选材到分工、实现、编稿,最终在大家的精诚合作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得不承认,只要众志成城,一切的难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因此,不得不说一下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碰到了不少的难题,首先是资料的采集,整个学校的树种信息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得到了它的分布和种类部分,但是对于一个数据表的建立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能自己上网查资料然后进行大数据的整理与完善;然后就是平台的建立,当我们在网上找好服务器准备实施的时候,发现我们的服务器根本无法实现和数据库的交互,因此,我们在无奈之下只能用一个只能在局域网中进行发布的C#web窗体来代替之前的数据管理中心模块;最后,我们又面临着Access数据库的丢失,只好重新开始建立数据表。这次课程设计的圆满完成让我们懂得了冷静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教会了我们合作精神的难能可贵,更让我们懂得了完成一个项目的艰难,因此,也让我们明白了自身的缺陷,明白了之后我们应该着力改进的方向。总而言之,非常感谢谭老师交给我们的课程任务,感谢大家的努力和合作,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将来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武夷山珍惜动植物管理信息系统 张春英,郑少峰,洪伟,吴承祯,洪滔,李键,林晓枝 2008-112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李春葆,谭成予,曾平,曾慧,清华大学出版社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张俊玲,王秀英,清华大学出版社4UML与Rational Rose 2003 从入门到精通解本巨,李晓娜,宫生文,电子工业出版社5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李东生、崔冬华,李爱萍,机械工业出版社6李东生清华大学出版社Deamweaver网页设计与配色技术精粹7李建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Deamweaver网页制作标准教程附录一: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UI;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using System.Data.OleDb;namespace WebApplication2 public partial class WebForm1 : System.Web.UI.Page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TextBox1.Text = | TextBox2.Text = ) Response.Write(用户名和密码不能为空); return;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D:chenlong.mdb; conn.Open(); OleDbCommand comm = new OleDbCommand(); comm.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用户信息 where 用户名=; comm.CommandText += TextBox1.Text.Trim(); comm.CommandText += ; comm.Connection = conn; OleDbDataReader reader = comm.ExecuteReader(); if (reader.Read() = false) Response.Write(window.alert(该用户名不存在);); conn.Close(); reader.Close(); return; if (TextBox2.Text.Trim() != reader密码.ToString() Response.Write(window.alert(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conn.Close(); reader.Close(); TextBox2.Text = ; return; else Response.Redirect(WebForm2.aspx); conn.Close(); reader.Close();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UI;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using System.Data.OleDb;using System.Data;namespace WebApplication2 public partial class WebForm2 : System.Web.UI.Page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protected void Button1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TextBox1.Text = ; TextBox2.Text = ; TextBox3.Text = ; TextBox4.Text = ; TextBox5.Text = ; TextBox6.Text = ; TextBox7.Text = ; TextBox8.Text = ; TextBox9.Text = ; TextBox10.Text = ; OleDbConnection connection; OleDbCommand comm; protected void Button15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TextBox11.Text = ) Response.Write(window.alert(请输入树种名);); connection = new OleDbConnection(); 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 =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C:UsersLongDesktop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系统.mdb; string str; str = select * from 树种信息 where 树种名=; str += TextBox11.Text.Trim(); str += ; connection.Open(); comm = new OleDbCommand(str, connection); OleDbDataReader re = comm.ExecuteReader(); /connection.Close(); if(re.Read() != false) TextBox2.Text = re编号.ToString(); TextBox1.Text = re树种名.ToString (); TextBox3.Text = re拉丁文名.ToString(); TextBox4.Text = re中文属性.ToString(); TextBox5.Text = re中文科名.ToString(); TextBox6.Text = re保护等级.ToString(); TextBox7.Text = re分布地区.ToString(); TextBox8.Text = re形态特征.ToString(); TextBox9.Text = re生活环境.ToString(); TextBox10.Text = re现状.ToString(); connection.Close(); re.Close(); int id;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if (TextBox1.Text = & TextBox2.Text = & TextBox3.Text = & TextBox4.Text = & TextBox5.Text = & TextBox6.Text = & TextBox7.Text = & TextBox8.Text = & TextBox9.Text = & TextBox10.Text = ) Response.Write(window.alert(添加记录不能为空);); return; int addcan = 1;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C:UsersLongDesktop校园珍稀树种管理信息系统.mdb; conn.Open(); OleDbCommand comm = new OleDbCommand(); comm.CommandText = select max(编号) from 树种信息; comm.Connection = conn; OleDbDataReader myreader = comm.ExecuteReader(); if (myreader.Read() = false) id = 1; else if (myreader0 = null | myreader0.ToString() = ) id = 1; else id = Convert.ToInt32(myreader0) + 1; myreader.Close(); comm.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树种信息; OleDbDataReader re = comm.ExecuteReader(); while (re.Read() if (TextBox2.Text = re编号.ToString() | TextBox1.Text = re树种名.ToString() addcan = 0; if (addcan = 1) comm.CommandText = insert into 树种信息 values(; comm.CommandText += ; comm.CommandText += TextBox1.Text.Trim().ToString(); comm.CommandText += ,; comm.CommandText += TextBox3.Text.Trim().ToString(); comm.CommandText += ,; comm.CommandText += TextBox4.Text.Trim().ToString(); comm.CommandText += ,; comm.CommandText += TextBox5.Text.Trim().ToString(); comm.CommandText += ,; comm.CommandText += TextBox6.Text.Trim().ToString(); comm.CommandText += ,; comm.CommandText +=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