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爱恨情仇.ppt_第1页
古诗中的爱恨情仇.ppt_第2页
古诗中的爱恨情仇.ppt_第3页
古诗中的爱恨情仇.ppt_第4页
古诗中的爱恨情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中的爱恨情仇 古诗 是人们几千年来的 思想结晶 我会记住它们的 你呢?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亡国之恨 赏析 他本是诗歌的火焰,却不幸坠落在风雨飘摇的南唐;他本是高高在上的太 阳,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的灭亡;他本是顶天立地的君主,却被迫跪伏在 赵宋皇帝的丹墀之旁。正是由于经历了这种“高岸为谷”的惨痛,李煜用他的笔 ,融血凝泪,为我们留下了一封封感人至深的“血书”。 相见欢是李煜入宋后的代表作之一。该词上片写景。起笔意境宏大, 写满林子的花漫天飘落的盛况。这是一场华美而凄婉的告别演出。“谢了”二字 含有低回不尽的哀婉。“了”字虽然是个助词,却不宜轻轻带过。词学大师叶嘉 莹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节目时,将“了”字念得很重,令听众百 感交集,五味杂陈,感受到一种众芳芜秽、万象归空的苍茫。“春红”即春天的 落花。见花落泪本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季候病,对于寄人篱下的亡国奴李煜来说 ,这种病就来得尤其厉害。看着无数落花纷纷奔赴死亡之旅,词人不由得发出 深重的叹息:“太匆匆。”然而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不仅时光无情,自然界的 风雨也对美好的事物横加摧残。“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用互文的形式,写 出了林花朝朝晚晚遭受雨雨风风摧残的情形,读来令人心酸。 点绛唇寂寞深闺 李清照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 望断归来路。 家破之愁 赏析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 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 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 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 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 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在中国古典诗 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 ”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 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 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 ,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在这里,词人巧 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 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 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首词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 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 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年少爱恋 赏析 李清照的点绛唇描写的是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 少女形象。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 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 羞地朝屋里跑去,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 这也就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大户人家少女形象的另一面来:在封建 礼教束缚下不得不遵守所谓“礼”的心理与行动。但她害羞地跑到门 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倚门”,在于以门为掩护,似露不露,“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才 好回首一看;看,又不敢正眼看,还要装作赏花闻香,而眼中余光 却早落在那人身上。 “倚”、“回”、“嗅”三个动作,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不仅 如画般折摄出主人公的动作、神情、姿态,而且准确地描绘出主人 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 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的少女的复杂情感,十 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凄楚心情 赏析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 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 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 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 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 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 节来写 。“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 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 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 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念之情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怀念之情 赏析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三句自然是梦醒之后的感慨了。 有人说这三句是化用典故。说是唐代开元年间,幽州衙将张某之妻孔氏死 后,一日忽从冢中出,题诗赠张曰:“欲知肠断处,明月照松冈”(本事诗 征异第五)。那么,短松冈就是王弗的坟墓,断肠的人就是王弗了。当然我 们不能拘泥于典故的本义,在这首词里断肠人也完全可以说是苏轼。而且说是 两人断肠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年年生死两断肠”正和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首 尾呼应,而且“短松冈”又呼应“孤坟”。首尾浑然一体,情感一以贯之。 那“短松冈”,如果说不是王弗的墓坟行不行呢?有人这样说了,我的老乡徐 州人东方龙吟在一本解读苏东坡的书中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通过推理, 王弗埋葬地松树不可能是短松,应是高松,而且通过他的实地考察,王弗的墓 地栽的是香樟树,这是一;还说,根据苏轼记梦的时间是正月二十日,这个时 间既不是王弗的死日,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