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_第1页
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_第2页
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_第3页
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_第4页
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遵义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语 文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测谎仪 测谎仪,英文为polyfaph,准确汉译是多道生理心理描记器或多道心理生物记录仪。 测谎是一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它检测的实质是嫌疑人有无与案件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如果有,那他可能是涉案人。测谎结果只提供辅助参考,而不能作为定案的标准证据使用。 测谎仪之能“测谎”,并不是能测试犯罪嫌疑人在口供中有没有说谎,说谎率是百分之多少,而是“测真”,测的是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心理痕迹。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测试犯罪嫌疑人发案时是不是在现场。在测试过程中,不管犯罪分子说不说谎,他甚至可以不说话,但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会把他“供”出来。这是因为做过特殊事件(比如杀人放火,投毒,特大盗窃,拐卖人口等等)的人对自己案前、案中、案后的经历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在他的记忆中,特别是在长时记忆当中,会保持终生不忘的信息。作案人被问及与案件相关的问题时,他的内心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测谎仪记录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皮肤电阻。第二个指标是呼吸。我们知道,人在紧张的时候呼吸就会变得急促,当作案人被问及作案的情景和细节时,他的呼吸会发生变化。第三个指标是血压,也就是脉搏。这三者中,血压占的比重不及前两个指标,学过气功的人,很容易对脉搏进行调节,但是他对前两个指标就调节不了,尤其是皮肤电阻指标调节不了。 在实践中,测试人员在准确把握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后,要经过以下六个阶段:对作案人的犯罪心理进行动态分析描绘阶段,运用综合测试法编制测试题目阶段,对被测人进行测前访谈阶段,实测操作、观察和同步评图阶段,测试图谱综合评判阶段,测后谈话和讯问阶段。这六大阶段是保证案件测试成功的一个基本技术程序,每一个阶段都是以心理科学、侦察科学等为基础支撑,涉及的知识层面很多。 由于测试题指向的是心理事实而不是某一个嫌疑人,所以,所有的嫌疑人都用同一套试题,采用同一个标准来测试。这样,无辜者将会被排除,而真正的作案人将会被找出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测谎仪是多道生理心理描记器或多道心理生物记录仪。测谎是最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b测谎仪测的是犯罪嫌疑人真实的心理痕迹,简单说就是测试嫌疑人发案时是否在现场。 c在测试过程中,犯罪分子可以不说话,而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会把他“供”出来。 d测谎仪的原理是做过特殊事件的人对自己案前、案中、案后的经历会留下深刻的记忆。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测谎仪测谎的结果只为案件提供辅助性的参考,却不能作为定案的标准证据使用。 b做过特殊事件的人的记忆,特别是在他的长时记忆中,会终生保持相关的信息。 c嫌犯作案时会留下相关犯罪心理痕迹,当被问及案件相关问题时其内心会有相应变化。 d测谎仪记录皮肤电阻、呼吸和血压三个指标,其中血压占的比重不及前两个指标重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作案人被问及作案的情景和细节时,他的呼吸会发生变化,因紧张其呼吸会变得急促。b测谎仪之能“测谎”,就是测试犯罪嫌疑人发案时是不是在现场,检测他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c所有的嫌疑人都用同一套试题、同一个标准来测试,这样,真正的作案人将会被找出来, 而无辜者将会被排除。 d.测试人员在准确把握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后,以心理科学、侦察科学等为基础支撑,就能 找出真正的作案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铣,字子重,江都人。自为诸生,以才自豪。嘉靖八年成进士,授长乐知县。征为御史,巡按辽东。辽阳兵变,执辱都御史吕经,抚顺卒亦缚指挥刘雄父子。会朝廷遣侍郎林庭木昂往勘,乱卒惧。辽阳倡首者赵劓儿潜诣广宁与于蛮儿合谋,欲俟镇城官拜表,集众乱,为总兵官刘淮所觉,计不行。复结死囚,欲俟庭木昂至,闭城门为变。而铣已刺得二城及抚顺为恶者姓名,密授诸将,劓儿等数十人同日捕获。悉斩诸首恶,悬首边城,全辽大定。擢铣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俺答数入内地,铣请筑临清外城。工毕,进副都御史。居三年,改抚山西。经岁寇不犯边,朝廷以为功,进兵部侍郎,巡抚如故。 二十五年夏,以原官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寇十万余骑由宁塞营入,大掠延安、庆阳境。铣率兵数千驻塞门,而遣前参将李珍捣寇巢于马梁山阴,斩首百余级。寇闻之,始遁。捷奏,赉银币。既而寇屡入,游击高极死焉,副总兵萧汉败绩。铣疏诸将罪,治如律。铣素喜功名,又感帝知遇,益图所报称。念寇居河套,久为中国患,上疏,条八议以进。请帑金数十万,筑边墙御寇,期三年毕功。, 帝忽出手诏谕辅臣日:“今逐套贼,师果有名否?兵食果有余?成功可必否?一铣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何?”初,铣建议时,辅臣夏言欲倚以成大功,主之甚力。及是,大骇,请帝自裁断。帝命刊手诏,遍给与议诸臣。时严嵩方与言有隙,欲因以倾言,乃极言套必不可复。阴诋言。故帝乃遣官逮铣。成宁侯仇鸾镇甘肃时,以阻挠为铣所劾,逮问。嵩故雅亲鸾,知铣所善同邑苏纲者,言继妻父,纲与铣、言尝交关传语,乃代鸾狱中草疏,诬铣掩败不奏,克军饷钜万,遣子淳属所亲苏纲赂当途。其言绝无左验,而帝深入其说,给事中齐誉等见帝怒铣甚,请早正刑章。铣斩,妻子流二千里。言亦坐斩。 铣有胆略,长于用兵。岁除夜猝命诸将出时塞上无警诸将方置酒不欲行赂铃卒求缓于铣妾铣斩铃卒以徇。诸将不得已,丙夜被甲行。果遇寇,击败之。翼日入贺毕,前请故。铣笑曰:见乌鹊非时噪,故知之耳。”皆大服。铣廉,既殁,家无余赀。 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御史王好问讼铣志在立功,身罹重辟,识与不识,痛悼至今。诏赠兵部尚书,谥襄愍。万历中,从御史周磐请,建祠陕西。 选自明史曾铣传(有删节)4 下面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除夜猝命诸将出时塞上无警诸将方置酒不欲行赂铃卒求缓于铣妾铣斩铃卒以徇 b岁除夜猝命诸将出时塞上无警诸将方置酒不欲行赂铃卒求缓于铣妾铣斩铃卒以徇 c岁除夜猝命诸将出时塞上无警诸将方置酒不欲行赂铃卒求缓于铣妾铣斩铃卒以徇 d岁除夜猝命诸将出时塞上无警诸将方置酒不欲行赂铃卒求缓于铣妾铣斩铃卒以徇5 下面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靖”是明世宗的年号。汉武帝开创了年号纪元先例,自此,历朝诸帝皆立年号纪元。 b.中国古代官吏变迁制度中,“擢”是指选拔提升职务,“迁”是指调动官职,“左迁”是指降职, c文中“中国”是指中原一带,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东”是行政区划名,不是指崤山以东地区。 d文言文中,人名称谓前往往加上籍贯名称,如“咸宁侯仇鸾”,即咸宁人,姓“侯”名“仇鸾”。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铣在辽东平定了辽阳兵变,斩杀恶首,后又到山东、山西任职,屡立大功,受到朝廷的重用。 b咸宁侯仇鸾狱中上疏是无中生有,但皇帝深信不疑,这才导致曾铣被逮捕,使曾铣、夏言被斩。 c深谙官场之道的严嵩,为搬倒夏言,从曾铣着手,指使人诬陷曾铣与夏言结党,置夏言于死地。 d曾铣的冤情是后来给事中辛自修、御史王好问等人给予申辩,到明穆宗隆庆年间才得以昭雪的。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铣率兵数千驻塞门,而遣前参将李珍捣寇巢于马梁山阴、斩首百余级。(5分)(2)嵩故雅亲鸾,知铣所善同邑苏纲者,言继妻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释:谭用之:唐末五代时人。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橘柚,生长于我国南方的两种常绿乔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8 首句中哪个词最传神?为什么?请简要赏析。(5分)9 “乡思不堪悲橘柚”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姜夔扬州慢中“ ,_ _ ”两句,描写诗人经过扬州城 时荒凉之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黍离之悲。(2)白居易琵琶行中“_ _, ”两句,以月夜秋江的宁静 侧面烘托琵琶乐音的极富感染力。(3)孔子在论语中强调思与学并举的重要性,荀况则在劝学中用“_ _, ”两句强调有时学比思更重要。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城里人 做城里人是二柱打小就有的梦想。 二柱认为城里人有修养,风光,做城里人高人一等。小时候他到城里转悠,迷了路,在城里的桥洞下眯了一夜,第二天回村,逢人就说,他在城里亲戚家住了一天。走起路来跟城里人一样神气十足,也高人一等。 以前,人口流动管得紧,二柱做城里人也只是梦里的事,现在不同了,二柱做城里人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他在县城找到自己儿时的好友徐福,让人家给他在城里找了份临时工作,又租了间房,就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县城。再回村,他就一口一个“我们城里怎样怎样”的,以城里人自居。其实,二柱心里明白,自己跟徐福没法比。徐福高中毕业后赶上了职工子弟接班的最后一班车,到县城机械制造厂接了他父亲的班,属正式工,而他不过是其下属分厂的一名临时工,这一直是他心头一块抹不掉的阴影。他想,自己哪点比徐福差,他不就是有一个当工人的老爹吗?儿时他不同样和自己一起撒尿和泥嘛! 徐福跟他不同,他是非常重视友情的。当初自己给二柱找这份临时工,那也是求爷爷,告奶奶,光请人吃饭就不知花了他多少钱,这些他从来没有跟二柱提过,朋友嘛。二柱全家搬进县城后,他满县城的跑,就是想为他找一个既好又便宜的住处。自己虽然过得不富裕,可逢年过节,他对二柱家没少照应,时常关注。前不久,哥俩在一起喝酒,徐福就说:“二柱啊,想在城里扎下根,你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徐福认真地对他说:“你得买房。只要有了自己的住房,户口什么的都解决了。”二柱挠了头:“我想过了,可咱这条件,去哪弄那么多钱呢?”徐福说:“我们家一直住着厂里的房子,可那毕竟不是自己的,我也想买房。这样,咱们四处借,不行就贷款,先住上新房再说,你说咋样?”趁着酒劲,哥俩就这样定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徐福打电话问他,房钱筹集得咋样了?二柱起初还犯癔症呢,啥房钱?酒场的话咋当真了?可他嘴上没这么说,而是喜滋滋地回道:差不离啦。你呢?”徐福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快啦,后天就能凑齐了。”二柱放下电话,急忙把老婆叫了过来,把家里这几年省吃俭用攒起来的钱凑了凑,一看,傻了眼,还差得多呢!二柱狠狠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心想,啥也别说了,赶快借钱吧,千万不能落在徐福的后面,免得丢面子。他在城里借了个遍,接着又转战老家农村,挨门挨户的借,弄得全村的人见了他就纷纷躲避,像避瘟疫似的。 这天,他突然接到徐福的电话,叫他快到他那里去,有急事。二柱一进徐福的家,就感觉气氛不对,徐福抱着个脑袋蹲在地上,他媳妇急得直哭。一问,才知道徐福装房款的黄挎包给弄丢了,还说肯定不会远,下车时那黄挎包还在呢。二柱急了,说:“那还不快分头去找?”于是,二柱与徐福两口子分成三路,赶快出去找。他们逢人就问,在能想到的地方反反复复地找,一直找到了华灯初上,最后三人一碰头,都失望了。二柱发现徐福的眼神彻底没了光。徐福媳妇说:“要不,咱们报警吧?”二柱说:“我看报警也无济于事。咱们是自己丢的,又不是被抢的,人家哪管呢!” 徐福这下惨了,房子没买上,反欠了一屁股债,整天唉声叹气的。没多久便郁郁而死,留下了孤儿寡母。 二柱虽然住进了新房,可徐福的遭遇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想起自己当初进城找工作,到现在买房子,哪次少了人家徐大哥?现在人家已成这样,叫他如何放得下?接下来,二柱就两下跑,徐福家一有事,他就过去帮忙。像住院看病啦,孩子上学啦,二柱都拿出钱来相助,让徐福媳妇过意不去。可二柱总是说:“大哥是怎么对我的,我心里有数,你就让我帮你们一把,好让我心里好受一些。” 回到自己的家,二柱总提不起精神,整天在屋里走来走去,长吁短叹,还自言自语,说,这城里人,都是房子闹的。几年后,徐福媳妇查出了尿毒症。二柱二话没说,就把房子卖了,将房款悉数交到了医院,自己全家又搬到了租来的小平房。那天,老婆孩子跟他吵了个天翻地覆。 又过了几年,二柱由于长期思念徐大哥,郁郁寡欢,也撒手人寰,西去找他的徐大哥了。在他弥留之际,他叮嘱儿子,说他死后,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埋进农村老家的祖坟里,再不住公墓的鸽子楼,再不做城里人了。 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儿子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黄挎包 (选自精选小小说,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人 物的性格,突出主人公丰富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 b.本文中的两个女人是在对比中来塑造的。徐福媳妇是一个温柔善良懂得感恩而有修养 的城里人;二柱的老婆是一个泼辣刁蛮刻薄寡恩的乡下人。 c徐福之死源于房款丢失,实际上是表明了一个在困难面前怯弱而又不具备抗压的心理的 人,必将被城市淘汰,成为城市的牺牲品,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同情。 d.构思巧妙、选材精当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小说的情节始于二柱终于二柱,前后照应,使文 章成为有机的整体;以“房”为题材,扣合城市人的心结,富有时代气息。 e本文语言平实自然,在简约平稳的叙述中展现故事的情节,既契合人物的身份又符合人 物的性格。(2)小说以“城里人”为标题有什么作用?(6分)(3)徐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4)小说的结尾“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儿子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黄挎包”,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处 理不合理,可以删除;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处理很好,不能删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 全文说说你的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庞朴:儒学文化的守望者 “游思天人际,幸留高文垂千古;管领绝续间,又伤学苑弱一人。”1月9日20时49分,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儒学泰斗、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庞朴先生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程。 谦和君子,大家风度,这是先生留给人们的印象;孜孜不倦,治学严谨,这是每个与先生有过学术交流的人对他的评价。庞朴先生的身上有着一股浓烈醇厚的文化气息,通过他,你就会深深地被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并情不自禁地为中华文化鼓掌。 庞朴先生真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从1952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哲学开始的。两年后,他毕业回到山东大学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庞朴认为,要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首先应该了解中国哲学思想,遂决定转到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庞朴先生和葛懋春先生以鲁春龙笔名发表系列文章,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引人注目。70年代,庞朴先生提出了“火历”说,再现了一种遗逸已久的上古历法,获得天文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面对全盘西化的社会思潮,庞朴1982年发表了应该注意文化史的研究一文,率先发出重视文化史研究的时代呼声,引起学界的强烈反响。他认为,“文化不但有时代属性,更有民族属性。民族属性意味着文化绝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有许许多多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首先是某一地域的文化,文化的首要属性是民族性,其次才是时代性;中国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也绝不能西方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学典说:庞朴先生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温情和敬意,有强烈的文化自觉。” 20世纪90年代,庞朴先生致力于中国辩证思想的研究,提出了“一分为三”说,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密码和精髓;同时期庞朴先生对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墓竹简的研究,揭开了思孟五行说等千古谜团,博得了海内外学者普遍赞誉,成为当今学界所推重的权威学者。 “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儒学研究大家,识贯古今,学通天人,在国内外学界有着广泛影响和崇高声誉。”庞朴先生过世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于1月12日发来唁电,t庞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儒学文献的编纂和整理工作,成就斐然,洵为名山事业。”庞朴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卓然,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儒家辩证法研究稂莠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庞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文化十一讲庞朴文集等。 在中国历史上,名家大儒往往不做通俗写作,流传至今的三字经百家姓等蒙学读物都是私塾先生在不经意间做出来的,然后广为流传。但这些“戒律却并没有束缚庞朴先生:85岁高龄仍组织学者编写儒学小丛书100种。 作为在全球中文学界有着广泛影响的知名学者,庞朴先生2004年底受邀加盟山东大学,创建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推动儒学的教育、研究、传承与传播,极大提升了山东大学在全球儒学界的影响力。儒学研究中心创办的儒林杂志、“儒林”沙龙、“儒学全球论坛( 2005-2010)”,反响巨大,广为学界同仁所称道。2010年山东大学在儒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儒学高等研究院,庞朴先生受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鉴于庞朴先生在孔子儒学研究及复兴传统文化中取得的巨大成就,2010年9月,在山东曲阜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上,庞朴先生被授予当前儒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孔子文化奖”,以表彰他在该领域研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加盟山大以后,庞朴先生先后主持了儒家学案(系列)20世纪儒学通志中国儒学通志等儒学研究重大课题,选题持重允当、成果蔚然可观,广受学界好评。2014年8月,庞朴先生凭借30余年来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倡导、以高龄之身牵头组织当代名家主编经典普及读本等被评为全国书博会年度主题读书人物”。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四新回忆,早些年庞朴先生在评阅其博士论文时,评语之高,遣词率真,出乎郭齐勇和萧蓬父先生的预期。庞先生甚至在其评阅书上题写四句十六字:“后生可畏,后生可佩;后生可爱,后生可赖。”而后,在庞朴的支持下,丁四新参与了校点儒藏项目“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其撰写的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一书,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多次获奖。 庞朴晚年即使在医院里治病疗养,也一直带博士生,并进行着部分科研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唁电赞誉:庞朴先生是近30年来儒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近30年来儒学复兴的主要推动者和引领者,他的逝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特别是儒学界的巨大损失。” 相关链接: 1928年,庞朴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一个普通家庭,幼年时的启蒙教育主要是受到略有文化的爷爷对他的影响。直到1939年,先后习读了三字经千字文诗经以及神童诗、千家诗等。他回忆说:“小时候读经,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对于长大后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立身行道,有很大的好处。” 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生前曾这样评价庞朴:他是一个很杰出、很有创见的学者,跟各方面的人都能和谐相处,绝不会盛气凌人。”他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奔走呼告的宿儒,总能在点滴之间展现出谦和君子的形象,极具大家气度和风范。 “先生学植深厚,淹通古今,见解独到,创获良多,代表着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的最高水平,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郭沂惊闻庞公仙逝,以晚辈后学之礼向先生表达悲痛思念之情,“奖掖后学,提携晚辈,不遗余力。余结识并追随先生20多年,每思及当年先生俯允撰写哈佛燕京访问学者项目推荐信和拙著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之专家推荐意见等往事,未尝不感念系之!”(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的两项是(5分) a“游思天人际,幸留高文垂千古;管领绝续间,又伤学苑弱一人。”这副挽联是对当代著名 哲学家、儒学泰斗、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庞朴先生的高度评价。 b.本文主要从始终对传统文化抱有温情、一生事业在名山和奖掖后学传薪火三个方面对庞 朴先生的成就进行了介绍,说明了他在儒学方面的杰出贡献。 c.庞朴支持丁四新参与了校点儒藏项目“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经传”研究,他撰写的楚 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书,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多次获奖。 d.首尔大学的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庞朴先生逝世后都表达了各自的悲痛之情,还 高度评价了庞朴先生在儒学研究和名山事业方面的实出贡献。 e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从人品、学识、成就等多方面对庞朴先生 作了介绍,使我们对庞朴先生的人品、学识和成就有了初步了解。(2)请概括出庞朴在儒学文化研究上取得的成就。(6分)(3)本文表现了庞朴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作简述。(6分)(4)庞朴作为儒学文化的守望者,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我们继承儒学文化的意义。(8分)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本公司竭诚为广大顾客服务,本着 的精神,又有一批新产品上市。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极力主张 ,促进帝制改革。 他俩结婚之前,就决定不请客,不摆婚宴,不举办铺张的婚礼, ,成了村里 移风易俗的典范。 a破旧立新 推陈出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