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英语教研改革之探索.doc_第1页
新课程下英语教研改革之探索.doc_第2页
新课程下英语教研改革之探索.doc_第3页
新课程下英语教研改革之探索.doc_第4页
新课程下英语教研改革之探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ndae_meng新课程下英语教研改革之探索 【内容摘要】本文就新课程下英语学科的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教法研究、学法指导以及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提出了新课程下英语学科教研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 教研 探索2003年秋季,伴随着北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步伐,北海市教科所承担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4年该课题转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下的教研改革研究”的研究。几年来,我市英语学科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教育理念、校本教研、教法研究、学法指导、课题研究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一、加强课改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实施课程改革,转变教师观念是首要问题。为了培养一批拥有新的课程理念,具有较强课程改革意识的领导和教师,我市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制定了详细的课改培训方案,使我市课改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一是有计划地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准确理解课改的意图和思路。二是邀请专家来我市对课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三是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有:走进新课程、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基本理念、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等,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性认识,防止把课程改革演变为简单的“换教材”。在培训模式上改变过去单纯灌输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让老师领略新理念,体会新教法,设计新思路。四是每月召开一次课改交流会或课改分析会,围绕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进度、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随着课改的深化推进,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实践,我市英语教师逐步体会到:在教育方式上,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教学策略上,应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在语言教学目标上,应重基础、重语感、重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树立初中英语语法整体教学的思想,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在学习方式上,应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参与,设计较多的任务型活动,扩大语言辅入量,鼓励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三年来,通过培训,英语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活跃了教学课堂,丰富了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师通过“北海之春、北海之秋”教学研讨会交流课改经验。各校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表演了丰富多彩的English show,并评出优秀节目,组织了英语百词竞赛和中学生英语读写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斯诺杯”口语大赛,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辅导报举办的英语手抄报和中学生英语作文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二、完善常规管理,开展校本教研所谓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活动。它具有校本性、科研性、人本性、牵引性、依托性等五大特点。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不可或缺的基本力量。几年来,我市校本教研主要的组织形式有:1、链环式。主要针对某一个单元,或某一个课时的困惑疑难,采用“集体备课全组说课选择上课集中评课再上一课集中再评”等形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碰到的一些棘手问题。大家共同努力,达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共识,使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迎刃而解,在相互启发中促进教师成长。2、主题式。教研组根据教育教学发展要求,针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到位、往往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提出一个主题。先指定一个主讲5到10分钟,再让每个组员将自己所收集的材料与大家互换交流,分享大家的成果,共享资源。还可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平时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看法。既可以达成共识,也可以存有分歧。最后在争论、争鸣中,对该主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主讲人接受质询,进行答辩。一个主题结束后,要求每个成员撰写学习体会、论文、然后通过评比、交流、使一个个主题活动逐步向纵深推动。这样极大地增强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使我市教研工作的开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3、案例式。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教师们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首先教研组通过调研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挑选一个老师围绕这个主题来执教一堂课。教师上完课后,先让这位教师反思一下这节课。然后全组教师点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体现了哪些新的课改理念?有何创新之处?从而找到改进和提高的切入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分析使老师们受到启发,他们也在启发中进步和成长。4、培训式。市教科所根据学年安排,制订培训计划。学校通过外派观摩培训,汇报指导做课,教研组内理论学习,师徒搭档结对,骨干专业引领,专家讲座等校内外结合的培训形式,使教师系统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教材。有时还针对课改中一些突出且有代表性的问题,市教科所还举办专题培训班。如:市教科所先后邀请北京、广东等地的专家来北海举办“任务型语言教学”培训班。5、档案袋式。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需要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教师要努力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教研组重视教师成长发展需求,尽可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每学期提供一个档案袋,让教师随时注意收集材料,将自己在教学中所写的案例、教案、论文,随笔及教学成绩,师生间评价、社会家长评价等,放入自己的档案袋中。教研活动时,检查每个成员达标情况,交流反馈有关信息,并在全体组员前表扬优秀教师。及时将优秀档案袋作为样板,提供给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满足了教师个人成长需求,又让学校看到了教师成长轨迹,更为评价提供了依据。三、研究新教材,探索新教法近几年,我市英语教材更换频繁。初中先后使用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英语(Learning English)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目标)(Go for it)等两套教材。高中先后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套教材,它们分别是:中英合编的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SEFC,1996和中英合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修正版SEFC,2003年。以上这些教材都打破了单纯以语法结构为主要脉络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模式,采取了话题,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路子编写。它们充分吸收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起点高,理念新,教与学都有较大难度。因此,总课题组要求英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处理教材,不断探索新教法。1.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使各部分顺利衔接。高中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设置了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取合和补充。新教材内容丰富,结构灵活,这样给予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以Book 1 A中Unit 3 Going places为例,看到话题后,通读整个单元,包括练习册中的练习及补充材料,教师整体设计本单元,其具体步骤如下:(1)从听力的第一练习开始,通过机场的广播,既做针对性的听力练习,又导出means of transportation (交通工具),进行词汇教学。(2)由“假定你要出国,在机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并利用所学语言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最后写一个简单的Tips(小常识)。(3)在上面做了充分的热身训练(由听写构成)后,导入本文课文部分Adventure travel。(4)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ecotravel这个新颖话题。在这一单元中,教师围绕旅游这个中心,从大家熟悉的真实情景机场入手,过渡到城市旅游,再到探险旅游,最后讨论生态旅游,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化。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又强化了他们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也使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更具有整体性。2.适时适量扩充信息,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应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以不同方式从不同渠道接触和学习英语。如冀教版初三教材Unit 37 Touch the World单元涉及到Helen Keller是一个著名的writer和educator,学生难以理解。我们没有直接从教材出发,而是先介绍几本Helen Keller写的书以及Helen Keller写的几句名言。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教材内容。又如:人教版新目标初一第一单元的句型Whats your name ?如果以语言知识为目标来看待,只教学生会读、会写,那未免太容易了,因为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接触这个句型。但实验教师从语言能力角度来处理教材,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英美人名,懂得一些外国人见面时互致问候和相互介绍的礼仪常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体地运用此句型。总之,英语教师通过adapt(改),replace(换),omit(舍),add(加)等形式对新教材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整合了教材,激活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3.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新教材尤其是初中新教材采用了任务链(Task Chain)的编写模式,旨在解决有限的语言知识和完成真实任务之间的矛盾。教学中,教师们增加了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例如:在人教版英语(新目标)初二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单元中,英语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让学生采访身边的同学或老师,询问他们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然后制作一个表格,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在班上作一个汇报。又如,学习高中教材Book 1A Unit 4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让学生写A travel story 然后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课本所涵盖的内容,他们获取知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4.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密度。教师们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讲到高中教材Book 2A 的Unit 10 Frightening nature时,由于课文是一封以书信形式描述一千多年前一件有关苏威火山爆发的故事,涉及真实的历史事件,文字描述又极为精致,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利用Discovery中一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声像作品,通过画面和讲解使学生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激起了他们想了解课文的欲望。又例如:在执教初二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时,英语老师用最近到“田野”去秋游的照片引入新课,并用学生自己的照片谈论这次“trip”的经历,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时,学生感到非常亲切,也非常兴奋,学生要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说来就来。三年来,教师们正在努力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把新的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都能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和中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听说课基本按照“呈现、操练、拓展” 的模式来设计课堂教学;阅读课基本按照“读前、读中、读后”的模式来设计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从教材的选取到教学的设计,教师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力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知识,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能较好地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情感和品德方面的教育。例如:关于爱国教育,环境保护问题,人际交往等问题,课堂上注意跨国文化的渗透,较好地体现了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课程性质。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长期以来,人们潜心研究教法而忽视学法的研究。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三年来,教师们开始把教学的重点由“教”转向“学”,使“教”服从“学”,以“学”来调整“教”,使教师的“教”具有指导性、范例性,使学生的“学”具有主动性和迁移性。实践证明:学生的学法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指导。学法指导应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为前提;以训练思维、发展能力为主线;以认知环节,学习过程为切入口;以具体方法指导为落脚点。近几年来,积极探索英语学科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法。即对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习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温故知新法。预习中发现新课与旧课有联系,教师可先复习旧课文,回忆旧课文,对比新课文,以旧引新,一举两得。.归纳联想法。即由一个词联想到同一类别的词,归纳成表,加深记忆。如由father 联想起mother, daughter,son,brother,sister,uncle,aunt,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son, granddaughter, nephew, niece, cousin, father-in-law, mother-in-law, brother-in-law, sister-in-law, step-father, step-mother等家庭成员的名称;由car联想到bus, train, ship, bike, plane, motorbike, helicopter, minibus, boat , truck, tractor, jeep等各种交通工具。.接近联想法。即在学习材料中寻找有关因素为“支点”而进行联想记忆。如Frenchman 这一名词意为“法国人”,拆开看,它是由French 和man构成,由此联想一个句子“Frenchmen speak French in France。”又联想“Germans speak German in Germany。”还可联想起由man组成的复合词如postman , salesman , policeman, dustman , fireman , milkman等。又如:巧记Wednesday:结婚之后有了爱巢(鸟窝),有了爱巢就好好过日子(Wed+nest+dayWednesday)。.“顺口溜”法。顺口溜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语音、语法规则,收到复习效果,提高记忆效率。巧记lie(撒谎)lie(躺)lay(放、下蛋)的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规则地撒谎(lieliedliedlying),不规则地躺(lielaylainlying),躺过就下蛋,下蛋不规则(laylaidlaidlaying)”;巧记oo发短音的单词:好脚站在木头上,遇到老K发短音(good, foot, stood,wood,book,cook)。.“1、2、3、4数字记忆法”。如:巧记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等动词后接虚拟语气,(一坚持insist,二命令order, command,三建议suggest, advise, propose,四要求request, require, command, ask); 又如:巧记后接不带to的不定式的10个感官动词,(一感觉feel,二听到hear, listen to,三使役make, have, let,四观看see, watch, observe, notice)。.“有无记忆法”。如:巧记out of the question(不可能有问题)和out of question (没问题,可能),“有the有问题,无the无问题”;巧记Lets go, shall we?和 Let us go, will you?(有us无we,无us有we); 巧记but, except 等词后接是否带to的不定式,(有do 无to,无do有to)。实践证明,英语教师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习者的潜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五、开展课题研究,打造特色品牌1.开展课题研究,推动课程改革。新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成效,就要开展课题式教研活动。市中心备课组把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子课题形式,分配到学校去研究,教师运用行动研究法,组织攻关,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来创造性地诠释新课程理念与实践。同时要求教师及时把自己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或困惑疑难记录下来,作为个案加以研究,并把它们上升到理论层面上来认识。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形成有一定价值的观点,丰富完善新课程内涵,实践好新课改。每月召开1次子课题进展汇报交流会,让教师把自己近段时间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讲述出来,并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教师们在交流中探询,在探询中求证。这样教师们对新课程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们也更有信心实施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2.开展课题研究,打造特色品牌。没有课题,便没有特色。我市根据各校特长与优势,把选题立项与办特色学校结合起来。学校以校为本开展科研活动,充分发扬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科研意识,尝试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审视常规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把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以期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我市始终坚持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促教学。“研、改、教”三位一体,相互促进,逐步在我市形成一批英语特色鲜明的学校。例如:北海中学、北海二中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设英语报刊阅读课,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市一中、三中、五中、八中、九中等5所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的研究,这几所学校针对如何实施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就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实施措施等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2004年北海五中被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授予“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验基地”。北海六中开展了“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于2006年12月顺利结题,该校任务型教学设计的研究经验正在逐步推广。六对英语课改教研的思考及建议1.初一年级必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开学前几个星期的初一英语课堂上,建议英语老师每写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句子都必须写在三格四线上,而且书写一定要规范化,起到示范作用。在初一第1个学期,英语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过字母关,如果26个字母过关了,单词、句子的书写就没有问题了。2.初一、初二年级的单词教学应该与音标教学结合起来;词汇教学应该做到词不离句;突出重点的教学(黑体字);建议不要集中教单词。3.语法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形式侧重机械讲练;语料选择拘泥于课本内容;知识巩固偏重于书面练习;评价设计缺乏导向功能(即重形式,轻语境)。初中英语教师应树立语法整体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整体语言观把语言看成一个整体,认为语言不应该被人为地分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杜德明 2004)。章振邦教授指出:外语的习得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中学生学英语首先应当通过听说和读写的实践,接触大量地道的英语,初步获得语感,然后在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语法。英语语法教学要努力营造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语法教学要努力做到:呈现形式情境化;操练形式任务化;语料选择生活化;复现与巩固日常化;评价设计多样化。4教师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英语情景。从调研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能积极地创设情景,使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化、生活化。但同时也发现个别老师创设的情景欠真实性。如:We get up at five in the morn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