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细节的生成.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细节的生成.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细节的生成.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细节的生成.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细节的生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细节的生成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的确,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常常就收藏在有限之中。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的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上乘的教学,必定是把细节做好的教学。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课是粗线条的,那是因为他的课只注重整体的把握,而仔细琢磨,这种课是很难震撼人心的。所以,教学要注重细节的生成。怎么生成精彩的细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平时的学习所得略表拙见,目的是想引起大家一起来关注、研究课堂教学的细节。精彩的细节,来自于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的第二小节中“紧盯”与“注视”这两个词最能体现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课堂上如果紧扣这两个词展开教学,就能起到“秤砣虽小压千斤”的作用。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这两个词都换成“看”字,请他们在换词对比、词义探讨、多次朗读中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教学目的是达到了,但我总觉得人物的形象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如何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路径”呢?我一直困惑着。2001年,江苏省苏教版教材第一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武进影剧院举行,我有幸听到了扬中市三茅中心小学马莉丽执教的这一课,她对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令我豁然开朗,回味无穷。师: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呢?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课文第二节,画出最能体现他苦练眼神的句子(生读文画句而后教师组织交流)生: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师:(在屏幕上打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在学生刚刚所读的句子下划上了线,并在“紧盯”、“注视”两词下加了红点。)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屏幕上打出飞翔的鸽子)你可以盯着其中的一只,目光随着它的飞翔移动。(学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一会儿,有些学生开始皱眉了。)师:再请小朋友们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目光随着鱼儿的游动而移动,眼睛一眨也不好眨。生:(从鸽子到鱼儿,学生前后共盯了一分四十秒钟。)师:你觉得你的眼睛怎么样?生:我觉得我的眼睛很酸。生:我觉得我的眼睛很累。师:是呀,小朋友们,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儿,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先生是常常(手指着屏幕上“常常”两字)这样去做。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稍微停顿一下接着说)老师从网上得到的资料中知道,他练了整整十年那。他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了,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多了不起啊。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朋友,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呢?生1:梅兰芳先生,我想对你说:你坚持天天练眼神,最后终于成功了,你真有志气,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生2:梅兰芳先生,我想对你说:你为了练眼神,整整练了十年,您真了不起!师: 用上了“您”字,看得出你多尊敬他呀!生3:梅兰芳先生,我想对你说:你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现在,我默字每天错了许多,以后,我要每天回家练字,争取天天得一百分,在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师: 你肯定能成功的,老师相信你。生4:梅兰芳先生,我想对你说:你真棒!在学习上,我也会向您那样每天都勤学苦练,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生5:梅兰芳先生,我想对你说:你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长大后成了老人,我一定会把你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听课的会场上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师:教育他们从小勤学苦练,长大成才,你想得真远那,不光想到了自己,还想到了后人。思考:“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 、“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你想对梅兰芳先生说些什么呢?”这是马老师指导学生体会梅兰芳先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出现的精彩的教学细节。非常生活化、自然化、情境化,也非常有教育性。在全部指导的过程中,以上三句话,每一句都是具有关节点性质的教学细节,都推动着教学的进程和学生认识的深刻。将这三句话连起来,就展开着突破教学难点的全过程,就体现着情境创设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反思这一教学片段,我们可以认识到: 阅读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读物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所经历过、体验过的,学生就能够理解,反之则不理解,更谈不上感情上的共鸣了。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马老师紧扣“紧盯”与“注视”两词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的眼睛紧盯天空中飞翔的鸟儿,水中游动的鱼儿,亲自体验一下练眼神的经历,一分钟后学生就觉得眼睛发酸了,累了。带着在情境中得到的体验再来阅读,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梅兰芳练功的苦。此外文中“常常”一词体现了梅兰芳学艺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使学生充分感悟到这一点,教师补充了与“常常”一词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明确地知道“十年”这一具体可感的时间长度,于是学生的一分钟与梅兰芳的“十年”形成了强烈的时间差对比,这一对比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对梅兰芳的佩服与敬仰之情便在后面的句式说话中像山洪爆发一样地倾泻出来了。回味这个教学片段的成功之处,完全得益于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令学生身临其境,情动而辞发。精彩的细节,来自于教师对教法的精心设计最近,连续听了两位教师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一课,两人不约而同地对同一内容进行了语言训练,现摘录如下:教学内容:了解沙漠的特点。案例一师:大家了解沙漠的特点吗?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我知道沙漠 ”生1:我知道沙漠很大很大,一眼望不到边。人在沙漠里行走,不带足食物会饿死。生2:我知道沙漠里经常刮沙尘暴,大风一刮起来,沙子就满天飞。好多探险家去沙漠探险的时候,就被沙子埋住夺去了生命。生3:我知道沙漠里很干燥,在沙漠里水比金子都珍贵。生4:我知道沙漠里白天温度很高,晚上却很热。生5:我知道沙漠里沙子很松软,人走在沙漠里,腿会陷进去。师: 看看课文是用了哪些词语写出了同学们刚才所说到的沙漠特点?找一找,用笔划出来。(生找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词语: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沙漠、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案例二师:大家了解沙漠吗?(很多学生想举手回答)不急,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第3第4小节,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帮助你了解沙漠的特点,就把这些词语或句子划出来。(生默读课文,动笔标记、体会。期间,教师提醒学生“把自己对这些词语、句子的理解写在旁边。” 片刻过后,学生纷纷举手。)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了解到沙漠的特点?生1:我从“松散的沙子”一词中知道沙漠很松散,不像我们这里的土地那么坚硬。生2:我从“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这句话也能看出沙漠很松软,如果沙漠很坚硬的话,小红马的脚就不会陷进去了。生3:我从“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一句中知道沙漠里刮的风很大很大,否则沙子不会把天给遮住把地给盖住。生4:“说话间”这个词可以看出在沙漠里大风说来就来,你有时候根本没法躲过去。生5:我从“茫茫、无边无际、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等词语里知道沙漠很大很大。生6:“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这句话虽然是写小骆驼的担心,但是也能看出沙漠很大很大,很荒凉,找不到吃的。骆驼吃的是草,这里没有草可以供它们吃,也说明沙漠里很干燥,正因为干燥,沙漠里才寸草不生呢。”(师在学生发言时相机板书沙漠的特点:大、松散、干旱、刮大风沙)师:同学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体会得真好,说明大家很会读书。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沙漠所有的特点?生7:一望无际的沙漠非常干燥,所以寸草不生,骆驼在沙漠里很难找到吃的。沙漠里沙子很松散,还经常刮大风沙。生8:沙漠很大,很干燥,沙子松散,经常刮大风沙,环境很恶劣。思考:在上述两个案例中,请大家留意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之前的一个细节:案例一中:师:大家了解沙漠的特点吗?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我知道沙漠 ”这句简单的问话传达给学生的是什么信息呢?你对沙漠的了解,不管是从电视中、电影中、书本中或是通过其他途径知道的 ,你都可以说出来。其实质是要求学生通过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经验来了解沙漠的特点。案例二中:师:大家了解沙漠吗?(很多学生想举手回答)不急,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第3第4小节,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帮助你了解沙漠的特点,就把这些词语或句子划出来。教师的这句话其实是要求学生通过揣摩文本来了解沙漠的特点。通过对这两个细节的比较,我们发现两位教师在阅读指导中,都具有比较明确的语言训练意识,但是两种教法同工异曲,神韵截然,我们可以列表如下:教法内容教法一教法二目标指向语言训练实现途径联系生活经验揣摩文本意义操作要素回忆、再现体悟、内化在文意理解的实现途径上,教法一凭借的是指导学生充分回忆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不可否认,联系生活确实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单纯地依附“生活经验”而没有“语言体悟”的支撑,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难以得到发展的。教法二则超越了单纯回忆生活经历的做法,要求学生到文中去找“可以帮助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去体会、去揣摩。事实上,通过揣摩词语、句子来理解文意的解读过程必然有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参与。这样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不仅是生活经验的简单回忆,更是语言推敲、体悟、内省的言语实践过程,是学生语感培育的学习活动过程。这就大大增强了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在学习动作的操作要素上,在教法一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心理经历的核心元素表现为回忆和再现,教师没能把学生的学习心理提升到比较高的层次和境界。在教法二中,学生必须紧扣具体的词语,经历默读、深入思考、感受、独立表达等一系列挖掘、内省、外化等复杂的学习活动之后,才能对所解读的词语、句子作出一定质量的理解。后者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提高了学生思维训练的质量,因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品质。因此,就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两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由此我们是否同时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来自教师对教法的精心设计。 精彩的细节,来自于教师的有效示范师: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还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蟋蟀爱唱歌是出了名的,歌声也很动听。现在,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师播放蜗牛与黄鹂鸟)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蜗牛与黄鹂鸟(师用课件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师:蟋蟀是天生的歌唱家。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蝉和蟋蟀的歌词,好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习作)师:请同学们汇报歌词写作的情况。将写好的歌词送到讲台上来。(师选择了几首歌词逐一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请作者朗读。现选一首如下。)啊门啊前一只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工具柔弱又简单呀,一点一点往下挖。啊树啊上有两只蝉, 啊嘻啊嘻嘻哈哈在笑它。洞穴随处可以找啊,何必辛苦天天挖。啊蝉啊蝉啊不要笑,自己造的住宅才舒服。师:下面我们全班一起试着唱其中一首。思考:众所周知,自主学习容易走进放任自流的误区,同样写歌词,可能有的教师采用全放的手段,不指导,先写了再说。但这样过于发散的课堂常常是收效甚微。提倡自主学习, 教师的示范指导不能丢,一定要提前预设好指导的方案,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从上述片段中,我们提取这样一个细节:教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现场为蟋蟀创作歌词,其妙笔生花之处正在于为学生搭了几个台阶:一是提供了歌词形式的范例,即大多数学生熟悉的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总共就几句话;二是提供了歌词写作的内容组织方法,即以两种动物的对话形式组织内容;三是提高了歌词创作的素材,通过学习,学生对蟋蟀的住宅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老师提供的歌词写作范例成功地进行了整合,写出了令人叫绝的歌词。这种有效的示范为创设一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富有感染力的语文实践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精彩的细节,来自于教师对学情的关注竺爷爷,竺爷爷!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是第一朵吗?是。这段话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第一朵杏花中714小节的片段,看似平淡无奇,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留给读者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教学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体验,进而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为每一句话写上提示语。在巡视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把提示语写在了人物说的话语前,而且提示语中大多只写到了人物说话时的神态。我觉得学生的表达方式太单一了,联想到他们平时作文中正欠缺这种功底,此时,我何不借此机会扎扎实实地训练一番呢。想到这,我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首先我把课文中25小节写到的人物对话都改为“某某说语言”的这种表达方式,让学生与原文比较,在比较中发现课文中人物是带着神态与动作来说话的,提示语有三种不同的位置,表示说的词语也有好几个。接着,我请学生探讨了好几种写对话的公式。最后,我请学生利用公式修改自己原先写的对话。在交流中,我听到了孩子们精彩的对话内容。思考:通过“在巡视中我的发现”这一细节,我认识到: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很多教师都能脱口而出”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教学前,我们经常把精力放在对教材的钻研和教学策略的构思上,忽略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而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遇到困难时,除了责怪学生外,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多少指导与帮助呢?在上述教例中,由于“学生对话的表达方式太单一了”这一学情引起了教师足够的关注,于是这堂课偏离了原来的教学“轨道”,教师顺学而教,学生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试想,如果没有教师敏锐地关注学情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