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0年语文备考年语文备考 兴趣决定结果,培养兴趣兴趣决定结果,培养兴趣 方法决定结果,找好方法方法决定结果,找好方法 积累运用积累运用 2828分左右分左右 7 7到到9 9个知识点个知识点 06-0906-09年积累运用必考点一览年积累运用必考点一览 1.1.字音字形字音字形 2.2.古诗文名句古诗文名句 3.3.病句修改病句修改 4.4.名著知识名著知识 5.5.汉字书写汉字书写 06090609年积累与运用选考点一览年积累与运用选考点一览 0606年年(3 3个)个) 1.1.发表看法发表看法 2.2.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3.3.补写总结句补写总结句 0707年年(4 4个)个) 1.1.提炼信息提炼信息 2.2.词语语境义词语语境义 3.3.句子排序句子排序 4.4.拟写标语拟写标语 0808年年(2 2个)个) 1.1.读图感想读图感想 2.2.提炼信息提炼信息 0909年(年(3 3个)个) 1.1.提炼信息提炼信息 2.2.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3.3.提供词语微型写作提供词语微型写作 (限制主题、要求修辞)(限制主题、要求修辞) 专题一:专题一:书书 写写 1.1.提供素材,直接抄写提供素材,直接抄写 2.2.与仿写续写、与名言补写、与拼音、与仿写续写、与名言补写、与拼音、 与事件评价等结合在一起。与事件评价等结合在一起。 工整、正确、规范、整洁工整、正确、规范、整洁 慎重对待、提倡慎重对待、提倡“ “热身热身” ” 专题二:字音专题二:字音 字形字形 1 1考查形式:注音、选择考查形式:注音、选择 2 2考察对象考察对象: :形近字读音、多音字读形近字读音、多音字读 音、易读错音;双音节词居多,四字词音、易读错音;双音节词居多,四字词 也有。也有。 3.3.考查形式:写字、选择考查形式:写字、选择 4.4.考查对象考查对象: :对四字词语字形的考查居对四字词语字形的考查居 多多 专题三:词语积累与运用专题三:词语积累与运用 1 1两字的同义词辨析选择填空。两字的同义词辨析选择填空。 2 2成语的运用。(常见的有三种误用:用错成语的运用。(常见的有三种误用:用错 对象、褒贬误用、构成语病)对象、褒贬误用、构成语病) 3 3关联词选择填空。关联词选择填空。 4 4词语语境义词语语境义 5 5新词词义。新词词义。 6 6哲理词语词义。哲理词语词义。 7 7供词写话。供词写话。 专题四: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专题四: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 1修改病句。(我们河南省中考最喜修改病句。(我们河南省中考最喜 欢采用的一种形式)欢采用的一种形式) 修改方式:原句上修改修改方式:原句上修改/ /写出修改意见写出修改意见 2 2选择题。(其他省市采用的形式)选择题。(其他省市采用的形式) 专题五:文学常识专题五:文学常识 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河南省中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河南省中 考试题很少出现。但我们作为一个知识考试题很少出现。但我们作为一个知识 点,在备考时也应该涉足一下。点,在备考时也应该涉足一下。 0707年在名著考查中涉及到作家作品年在名著考查中涉及到作家作品 孔乙己孔乙己鲁迅鲁迅 0909年在名著考查中也涉及到作家作品年在名著考查中也涉及到作家作品 出自出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文章的文章 孔乙己孔乙己选自选自呐喊呐喊 专题六:衔接连贯专题六:衔接连贯 1 1句子排序句子排序 2 2选择或补写过渡句、领起句、总结选择或补写过渡句、领起句、总结 句。句。 0707年年 句子排序句子排序 专题七:广告专题七:广告 标语标语 对联对联 1 1拟写广告、标语拟写广告、标语 0707年拟写宣传标语年拟写宣传标语 2 2评价广告的好处。评价广告的好处。 3 3拟写对联、删改下联。拟写对联、删改下联。 0505年对联专题年对联专题 专题八:仿写专题八:仿写 续写续写 改写改写 1.1.仿写仿写 2.2.续写续写 3.3.改写改写 0606年续写年续写 仿写做到二个一致一连贯:仿写做到二个一致一连贯: 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句意连贯 专题九:口语交际专题九:口语交际 1 1设计开场白、结束语设计开场白、结束语 2 2揣摩言外之意揣摩言外之意 3 3采访、邀请、劝说、祝福、道歉采访、邀请、劝说、祝福、道歉 0606年劝说年劝说 0909年劝说年劝说 4 4 转述他人话转述他人话 专题十:新闻专题十:新闻 1 1拟标题:拟标题: 拟标题其实就是对导语的概括拟标题其实就是对导语的概括 与归纳。一般来说,导语比较长,筛选概括与归纳。一般来说,导语比较长,筛选概括 出事件就是标题。出事件就是标题。 2 2概括主要内容:方法同拟写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方法同拟写标题 3 3筛选的信息:筛选的信息: 从以下从以下4 4点筛选信息。点筛选信息。 A A标题即是一条信息。标题即是一条信息。 B B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结果 C C事件的有关人物。事件的有关人物。 D D消息的来源、消息的来源、 发布的时间、地点。发布的时间、地点。 专题十一:专题十一: 图表转述图表转述 1 1描述大型会议会徽、名校校徽、奥运会体育项目图标、描述大型会议会徽、名校校徽、奥运会体育项目图标、 奥运火炬标志、知名企业标志等的画面含义(创意)。奥运火炬标志、知名企业标志等的画面含义(创意)。 2 2按照一定顺序,采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介绍大型会议会按照一定顺序,采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介绍大型会议会 徽、名校校徽、奥运会体育项目图标、奥运火炬标志、知徽、名校校徽、奥运会体育项目图标、奥运火炬标志、知 名名 企业标志等。企业标志等。 3 3给漫画拟标题、描述画面内容、概括漫画寓意、发表看给漫画拟标题、描述画面内容、概括漫画寓意、发表看 法、针对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合理化的建议等。法、针对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合理化的建议等。 4 4看图片写感想、提合理化建议、写赞美词、介绍图片内看图片写感想、提合理化建议、写赞美词、介绍图片内 容与含义。容与含义。 0808年年 5 5提炼统计表、统计图的主要信息、并针对反映的问题谈提炼统计表、统计图的主要信息、并针对反映的问题谈 看法、启示和感受等。看法、启示和感受等。 0606年年 0707年年 0909年年 专题十二:名著专题十二:名著 1 11010部名著作者、主要内容部名著作者、主要内容 2 2人物姓名、出处、性格,故事情节人物姓名、出处、性格,故事情节 3 3阅读感受阅读感受 4 4名著中的俗语、歇后语名著中的俗语、歇后语 考查形式:表述考查形式:表述 选择选择 专题十三:材料探究(综合性学习)专题十三:材料探究(综合性学习) 0606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 一则表格一则表格 ) 0707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 一则表格一则表格 ) 0808年:二则材料年:二则材料 (皆为文字)(皆为文字) 0909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年:三则材料(两则文字 一则表格一则表格 ) 是考点的材料依托是考点的材料依托 专题十四: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题十四:古诗文名句默写 每年每年8 8分的古诗文名句默写,皆出自课标分的古诗文名句默写,皆出自课标 5050篇中。师生都很重视,又舍得花时间,所篇中。师生都很重视,又舍得花时间,所 以中等以上的学生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以中等以上的学生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 特别注意以下句子:特别注意以下句子: 巧用修辞、意蕴深刻巧用修辞、意蕴深刻 ,寓含哲理、令人深思,寓含哲理、令人深思 情景交融、意味深长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情感积极、鞭策激励,情感积极、鞭策激励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 1.1.文句记忆与字形辨析结合文句记忆与字形辨析结合 2.2.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 3.3.联想整理归类注意运用联想整理归类注意运用 古诗文名句默写古诗文名句默写 1.1.文句记忆与字形辨析结合文句记忆与字形辨析结合 2.2.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结合 3.3.联想整理归类注意运用联想整理归类注意运用 专题十五:提炼信息专题十五:提炼信息 1.1.提炼表格信息提炼表格信息 A A单纯提炼表格信息单纯提炼表格信息 B B 结合文字提炼表格信息结合文字提炼表格信息 2.2.提炼文字信息提炼文字信息 A A单则材料提炼单则材料提炼 B B多则材料提炼多则材料提炼 3.3.提炼表格、文字信息提炼表格、文字信息 现代文三大题型答题技巧现代文三大题型答题技巧 筛选信息类筛选信息类 审美鉴赏类审美鉴赏类 深层含义类深层含义类 筛选信息类筛选信息类 1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 (文段文段) )的内容的内容 3 3本文(某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本文(某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4 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5 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 是什么。是什么。 (理解文意类题)(理解文意类题)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题型题型1 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此类题常出现在记叙文阅读的此类题常出现在记叙文阅读的 考查中。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考查中。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 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 也就是文章的线索。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题型题型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 段)的内容。段)的内容。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概括文章的内容,我们首先要概括文章的内容,我们首先要 明明 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 素,然后根据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何时、何地)谁 干什么干什么 结果怎样结果怎样” ” 或者或者 “什么什么 怎么样怎么样”的思的思 路组路组 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 容变成了原文复述。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 , 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 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 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 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 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题型题型3 3 本文(某段)主要运用了哪本文(某段)主要运用了哪 种种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此类题一般不在说明文或此类题一般不在说明文或 议议 论文中出现,大多出现在第一个现代文论文中出现,大多出现在第一个现代文 阅读中,命题者都会把题目设置在议论阅读中,命题者都会把题目设置在议论 句和描写句上,考试时只要从这两个方句和描写句上,考试时只要从这两个方 面去比较辨别,答题就很容易了。面去比较辨别,答题就很容易了。 题型题型4 4 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 用途)用途)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 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 进行提取加工。我们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进行提取加工。我们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 意段中的连接词,如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首先”、“其次其次”、“ 还还”、 “也也”、“此外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 事物事物 的几点特征。的几点特征。 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题型题型5 5 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 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把题干代入原文,答 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可以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可以 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 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深层含义类深层含义类 具体题型具体题型 1.1.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 2.2.词语含义词语含义 3.3.画线句含义画线句含义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题型题型1 1 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此类题首先需找出标题此类题首先需找出标题 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 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 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 得出其深层含义得出其深层含义。 题型题型2 2 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 理理 解。解。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 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 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 即可得出答案。即可得出答案。 题型题型3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 理解。理解。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理解句子的含义一理解句子的含义一 般般 有两种答法:有两种答法:将句子所表达的意将句子所表达的意 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 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解解 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 的原因是什么。的原因是什么。 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实际,谈读感受、发表见解等延联系生活实际,谈读感受、发表见解等延 伸拓展题。伸拓展题。 题型题型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 文后的启示。(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文后的启示。(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此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回回 答此类问题时,只要符合题干的要求,答此类问题时,只要符合题干的要求, 联系文章的内容,有具体的事例说明,联系文章的内容,有具体的事例说明, 表述合理即可。表述合理即可。 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阅读 1515分左右分左右 6 6个考点个考点 记叙类阅读记叙类阅读 1 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2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 3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何何 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 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4 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5 5 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 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6 6请分析文中的形象。(文中的请分析文中的形象。(文中的 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7 7文章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文章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题型题型1 1 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1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 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 主主 题);题); (3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 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 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题型题型2 2 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 处)?处)? (1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 或或 传神刻画了事物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的情状),表现了 人物人物的心情(性格)。的心情(性格)。 (2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 出出 某人(某物)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的特点、情态(或描 绘出一幅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样的场景),反映了人 物物的心情。的心情。 题型题型3 3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有何作用?法,有何作用? (画线句进行赏析;画线句表达效果)(画线句进行赏析;画线句表达效果) 此题有两种答题模式:此题有两种答题模式: (1 1)分析句里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句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 2)分析修辞及其作用。)分析修辞及其作用。 常见修辞记忆口诀常见修辞记忆口诀 排比拟三大家,两反两问对着夸排比拟三大家,两反两问对着夸 排比排比 比喻比喻 拟人拟人 反问反问 反复反复 设问设问 对偶对偶 夸夸 张张 题型题型4 4 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 置,再分析其作用。置,再分析其作用。 在文章的开头:在文章的开头: 引出下文;引出下文; 照应文章标题;照应文章标题;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 铺铺 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中间:在文章中间: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 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的结尾:在文章的结尾: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 解释全文主旨;解释全文主旨; 照应前文;照应前文; 照应文章标题;照应文章标题; 引人深思。引人深思。 (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都(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都 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 案)案) 题型题型5 5 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 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首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首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 法,然后分析其作用: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人物描写(肖语动心):表现了人物人物描写(肖语动心):表现了人物 的特点,突出人物的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心性格(心 理、品质);理、品质); 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的气氛,的气氛, 表达了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 ) 题型题型6 6 请分析文中请分析文中的形象。的形象。 (文中的(文中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 举例分析、结合事例举例分析、结合事例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从文中检索关于人物的从文中检索关于人物的 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提取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提取 出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出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 果进行加工合并。果进行加工合并。 (有必要把人物性格来个荟萃。(有必要把人物性格来个荟萃。 ) 题型题型7 7 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 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 的写作技巧)的写作技巧) 答题技巧答题技巧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 象象 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 有其特定的作用。有其特定的作用。 对比:对比:和和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人物(事物)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 刻。刻。 伏笔伏笔 :对将要出现的: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事件作暗 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 加加 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烘托、渲染 :常用来表现环境、:常用来表现环境、 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06-0906-09文学作品考点文学作品考点 0606年年六个馒头六个馒头(6 6个点)个点) 1.1.题目作用题目作用 4.4.人物性格、变化原因人物性格、变化原因 2.2.词语表现的心情词语表现的心情 5.5.感动的情节,感动的原感动的情节,感动的原 因因 3.3.句子理解(言外之意)句子理解(言外之意) 0707年年让我看着你让我看着你(6 6个点)个点) 1.1.事情经过、结果概括事情经过、结果概括 (0808年)年) 2.2.人物行为变化的原因、侧面衬托的作用人物行为变化的原因、侧面衬托的作用 3.3.指代内容指代内容 4 .4 .句子理解(言外之意)句子理解(言外之意) 5.5.举例分析人物性格举例分析人物性格 (0909年)年) 0808年年梨一样的苹果梨一样的苹果(6 6个点) 个点) 1.1.事情经过、结果概括事情经过、结果概括 2.2.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3.3.句子理解(比喻句表达效果)句子理解(比喻句表达效果) 4.4.词语理解词语理解 5.5.句子理解(意思理解、启示感悟、特色评析)句子理解(意思理解、启示感悟、特色评析) 0909年年前方遭遇塌方前方遭遇塌方(6 6个点)个点) 1.1.段落内容概括、段落作用段落内容概括、段落作用 2.2.补写心理补写心理 3.3.句子理解(拟人句及其作用)句子理解(拟人句及其作用) 4.4.句子理解(意思理解、启示感悟、特色评析)句子理解(意思理解、启示感悟、特色评析) 5.5.举例分析人物性格举例分析人物性格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1 1分左右分左右 个考点个考点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对象一、说明对象 1.1.筛选文章所说明的对象或说明的中心;筛选文章所说明的对象或说明的中心; 2.2.筛选所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筛选所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3.3.筛选所说明对象的特征给文章拟标题。筛选所说明对象的特征给文章拟标题。 指导学生典型性说明文的写法。指导学生典型性说明文的写法。 题目:说明对象题目:说明对象 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或特征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或特征 以下几段具体说明其有关知识。以下几段具体说明其有关知识。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二、说明方法及作用 指导学生规范答题。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指导学生答题思路。(读懂某段或某几指导学生答题思路。(读懂某段或某几 段段 是在向读者介绍什么知识。这个说明方法就是在向读者介绍什么知识。这个说明方法就 是说明了这一知识。)是说明了这一知识。) 指导学生区分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指导学生区分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 、 作比较的区别。作比较的区别。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特、 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大小、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大小、 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力。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特点 (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象。 下定义:用严密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下定义:用严密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 更更 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列图表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特 点。点。 引用引用: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这 个个 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读兴趣;引用名人名言:用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这句名言 说明了(事物)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 说服力;说服力;引用诗句:引用诗句:这个诗句的引这个诗句的引 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 物)物)的特点,同时增强了可读性,引起的特点,同时增强了可读性,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说明顺序的辨识及作用三、说明顺序的辨识及作用 A.A.说明顺序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逻辑顺序 B B 逻辑顺序的作用逻辑顺序的作用 由表及里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整体由表及里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整体 到到 局部地说明了什么,利于说明事物的特局部地说明了什么,利于说明事物的特 征易于读者理解。征易于读者理解。 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四、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答题思路指导:词意思、定性(估计、限答题思路指导:词意思、定性(估计、限 制、制、 范围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范围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文(章)段结构结构五、文(章)段结构结构 总分总总分总 总分总分 分总分总 六、开头的作用六、开头的作用 答题思路指导:以故事或名句开头其作用答题思路指导:以故事或名句开头其作用 是:引出说明对象(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引出说明对象(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 引起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的兴趣。 七、题目作用:七、题目作用: 点明说明对象(概括了文章的说明内点明说明对象(概括了文章的说明内 容);语言简洁;运用什么修辞,生动形容);语言简洁;运用什么修辞,生动形 象、引起读者兴趣。象、引起读者兴趣。 06-0906-09说明文考点一览说明文考点一览 0606年年谈汉字谈汉字(4 4个点)个点) 1.1.筛选信息筛选信息 2.2.语言准确严密语言准确严密/ /语言形象、口语化、幽默风语言形象、口语化、幽默风 趣趣 3.3.探究探究 0808年年奥运飞人的战靴奥运飞人的战靴(4 4个点)个点) 1.1.题目作用题目作用 2.2.说明对象的特征的筛选说明对象的特征的筛选 3.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4.探究探究 0909年年速冻食品也新鲜速冻食品也新鲜(4 4个点个点 ) 1.1.补充题目补充题目 2.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3.词语的准确严密词语的准确严密 4.4.拓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拓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际问题) 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1 1分左右分左右 个考点个考点 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一、提炼概括中心论点一、提炼概括中心论点 题目即是论点题目即是论点/ /论点在开头论点在开头/ /论点在结尾论点在结尾 0707年的中考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年的中考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二、补充论据。二、补充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答题指导:所举事例最好补充事实论据答题指导:所举事例最好 是是 正面的、典型的事例。正面的、典型的事例。 补充道理论据答题指导:不是讲道理,补充道理论据答题指导:不是讲道理, 而是补充最能证明论点的格言警句。而是补充最能证明论点的格言警句。 三、论证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分析。三、论证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分析。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道理论、举例论证、道理论 证证 四、议论文准确严密的语言。四、议论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答题思路:先写出这个词写出了什么,体答题思路:先写出这个词写出了什么,体 现现 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举例论证:用举例论证:用这个生动的事例证明这个生动的事例证明 了了这个论点(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这个论点(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 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 性,吸引读者)性,吸引读者) 道理论证:引用道理论证:引用 的名言或引用格言的名言或引用格言 、 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的观点,增 强文章的说服力。强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喻论证:将比作比作,证明,证明 了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 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将对比论证:将和和加以比较,加以比较, 突出强调了突出强调了的观点(说出了二者在的观点(说出了二者在 某方面的区别)某方面的区别) 五、开头的作用五、开头的作用 故事或名言开头:答题思路:故事或名言开头:答题思路: 强调了什强调了什 么么,可以作为论据论证论点;引出论点(或,可以作为论据论证论点;引出论点(或 出论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出论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六、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记叙、描写)的六、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记叙、描写)的 作作 用。用。 答题指导:写出了什么;可当论据论证论点答题指导:写出了什么;可当论据论证论点 ;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形象性、说服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形象性、说服力。 七、结尾的好处或作用七、结尾的好处或作用 1 1论点在题目上,或开头部分已经提出的文章论点在题目上,或开头部分已经提出的文章 , 它的结尾要么是:总结上文,重申中心论点,强它的结尾要么是:总结上文,重申中心论点,强 调中心论点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要么是:调中心论点的重要性,及其重大意义。要么是: 总结上文,发出号召,指出希望总结上文,发出号召,指出希望 2 2论点在结尾在提出的文章,它的结尾作用是论点在结尾在提出的文章,它的结尾作用是 水水 到渠成得出论点到渠成得出论点 06-0906-09议论文考点一览议论文考点一览 0707年年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5 5个点)个点) 1.1.中心论点的筛选中心论点的筛选 2.2.开头段落的作用开头段落的作用 3.3.段落中心句的筛选段落中心句的筛选 4.4.语言的准确严密语言的准确严密 5.5.选择选择/ /补写论据补写论据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 1 1分左右分左右 个考点 个考点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1.1.词(字):通假字、异义字、活用字词(字):通假字、异义字、活用字 2.2.句子:主旨句、特殊句式句、总结句、写景句句子:主旨句、特殊句式句、总结句、写景句 3.3.内容、写法、现实意义、启发。内容、写法、现实意义、启发。 从主要内容、主旨、写作意图这三方面对文章整从主要内容、主旨、写作意图这三方面对文章整 体体 把握。把握。 牢记特色写法。牢记特色写法。 识记是我们的强项,也识记是我们的强项,也 是是 学生疲惫的。学生疲惫的。 4.4.对比阅读对比阅读 我们在复习时应该针对课文的重点,从细小点我们在复习时应该针对课文的重点,从细小点 上上 拓展开去,寻找资料。这是我们的空地。拓展开去,寻找资料。这是我们的空地。 06-0906-09年古文考点一览年古文考点一览 1.1.词语解释词语解释 2.2.句子翻译句子翻译 3.3.文章内容挖掘文章内容挖掘 4.4.课内外对比课内外对比 1.1.词语解释(古今异义词)词语解释(古今异义词) 而后而后作作 作作: :有所作为有所作为 人人恒恒过过 恒:常常恒:常常 2.2.句子翻译(总结句)句子翻译(总结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骨。 这句话是在列举逆境中成才的六个事例之后的这句话是在列举逆境中成才的六个事例之后的 总总 结句。结句。 0606年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3.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1 1)国家避免)国家避免“亡亡”的条件的条件 从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者,国恒亡。”这句话中反向筛选得出结论这句话中反向筛选得出结论 。 这道题属于灵活的信息筛选。这道题属于灵活的信息筛选。 (2 2)选取)选取“勾践卧薪尝胆勾践卧薪尝胆”的事例印证文的事例印证文 中观中观 点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3 3)谈)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的现实意 义。义。 0707年年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词语解释(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语解释(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臣之妻私臣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私:偏爱 面刺寡人之过面刺寡人之过 面:当面面:当面 2.2.句子翻译句子翻译 (总结句)(总结句)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这一句是邹忌分析齐威王被这一句是邹忌分析齐威王被“私私”、被、被“ 惧惧”、 被被“求求”的现实之后得出的结论,属于总结的现实之后得出的结论,属于总结 句。句。 3.3.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1 1)邹忌的进谏为什能让齐威王称)邹忌的进谏为什能让齐威王称“善善”? 这道题问原因,看似信息筛选题。但,因为文中这道题问原因,看似信息筛选题。但,因为文中 没没 有齐威王详细点评邹忌进谏的绝妙之处,所以找不有齐威王详细点评邹忌进谏的绝妙之处,所以找不 出为何称出为何称“善善”的显性词句,只有让读者去分析邹的显性词句,只有让读者去分析邹 忌进忌进 谏的妙处,实际上是一道审美鉴赏题。谏的妙处,实际上是一道审美鉴赏题。 (2 2)选取宋昭公)选取宋昭公“出亡出亡”的事例印证:臣谏王纳的事例印证:臣谏王纳 ,国,国 强盛;臣谀王喜,国衰亡的道理,一课内一课外,强盛;臣谀王喜,国衰亡的道理,一课内一课外, 对对 比鲜明。比鲜明。 (3 3)谈启发)谈启发 0808年年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1.1.词语解释(古今异义、通假字)词语解释(古今异义、通假字) 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加:有什么益处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 “得得”通通“德德”,感激,感激 2.2.句子翻译句子翻译 (1 1)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亦不可以已乎? 作者把舍生取义的人与为一己之利接受万钟而舍作者把舍生取义的人与为一己之利接受万钟而舍 义义 的人作对比之后做出的结论。呼吁舍义取利的人要的人作对比之后做出的结论。呼吁舍义取利的人要 停停 止这一不义之举。止这一不义之举。 (2 2)此之谓失其本心。)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一句对不辩礼义接受万钟这种舍义取利行为的这一句对不辩礼义接受万钟这种舍义取利行为的 定性。定性。 3.3.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1 1)句子)句子“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 之;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 而而 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不可以已乎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不可以已乎 ?” 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属于比较规范的议论文,论证方属于比较规范的议论文,论证方 法法 是应该重点掌握的。一般我们在复习这一课时,会是应该重点掌握的。一般我们在复习这一课时,会 讲讲 到第一段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二段举例论证、到第一段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二段举例论证、 对对 比论证。比论证。 (2 2) 用用“孔子辞禄孔子辞禄”这件事印证选文中的这件事印证选文中的“万万 钟则不钟则不 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或者或者“此之此之 谓失谓失 其本心其本心”。这实际上是给这两句观点句子补充事。这实际上是给这两句观点句子补充事 实实 论据。是对文中观点句的拓展。论据。是对文中观点句的拓展。 在文章拓展上,我们往往关注整体,而且比较在文章拓展上,我们往往关注整体,而且比较 空空 洞:比如我们会拓展到文天祥、闻一多、朱自清洞:比如我们会拓展到文天祥、闻一多、朱自清 舍舍 生取义的这些人和事,而不关注文本。我们更少生取义的这些人和事,而不关注文本。我们更少 从从 一句话上去拓展。一句话上去拓展。 0909年年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1.1.词语解释(词类活用、古重点字)词语解释(词类活用、古重点字) 名之者谁名之者谁 名:命名名:命名 欧阳修初谪滁州欧阳修初谪滁州 谪:降职谪:降职 2.2.句子翻译句子翻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特殊,既是判断句又是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特殊,既是判断句又是 定定 语后置句。而且又是描摹主要事物醉翁亭语后置句。而且又是描摹主要事物醉翁亭 的句子。的句子。 3.3.文章内容文章内容 (1 1)欧阳修号)欧阳修号“醉翁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定向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
- 智能工厂产品服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考核试卷
- 2025年绿色物流运输模式创新与供应链实践物流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2025年振动污染控制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科技行业量子计算量子计算在新能源电池设计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定向练习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章节测评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合同协议
- 清理渠道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慧实验室建设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 闽2023-G-01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DBJT13-95
- SJ-T 11798-2022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5.3(2)-解直角三角形-课件-课件PPT
-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1-10单元30篇)
- ABPA诊治进展(张家港中医院冯高华)
- 安全- 中国移动认证考试L1题库(附答案)
- 广告及宣传用品设计申请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