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礼乐文明-PPT课件.ppt_第1页
初二历史礼乐文明-PPT课件.ppt_第2页
初二历史礼乐文明-PPT课件.ppt_第3页
初二历史礼乐文明-PPT课件.ppt_第4页
初二历史礼乐文明-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礼乐文明在何时确立? 2、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是谁?都城? 3、西周统治者采取了哪政治制 度来维护自己的 统治?什么方法?并说说它 们的作用。 4、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有什么联系?他们 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礼乐文明的确立 预习思考 礼乐文明的确立 西周 西周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 这是什么乐器? 在什么场合使用? 认认、议议 欣赏 按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 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请辨一辨图中是哪一 等级的人使用的编钟? 辨一辨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 清光绪十六年 (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任 家村。腹内壁铭文290字,大意 是:克颂扬其祖父师华父的功绩, 由于其祖先的功业,周王提拔克 担任传达王命的职务;周王重申 对克官职的任命,并赏赐克土地 和奴隶。赐给克的有野、渒、等 处的田地和男女奴隶,还有康、 匽、原、寒山的田地和井家、人 等一大批种族奴隶。 想一想: 1、青铜器铭文告诉我们周王赐给克有哪些? 2、“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 ,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燕 齐 鲁 宋 晋 卫 镐京 周 吴 越 1、处在最高层的是什么人? 2、处在最底层的是什么人? 3、上下层之间形成什么关系? 听一听 想一想: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 怎么决定的? 议一议: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 有什么根本差异? 礼是关于贵族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 间上下尊卑关系的规定,关于贵族的衣食住行、丧葬 婚嫁等一切行为规则,以及政治、军事、法律制度的 总和。其核心是尊神、尊长、尊君,是道德问题。 礼治的基本原礼治的基本原则则则则“ “亲亲,尊尊亲亲,尊尊” ” 亲亲亲亲:必:必须亲爱须亲爱须亲爱须亲爱 自己的自己的亲亲亲亲属,特属,特别别别别是以父是以父 权为权为权为权为 中心的尊中心的尊亲亲亲亲属;必属;必须须须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做到父慈、子孝、兄 友、弟恭。友、弟恭。 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 尊尊尊尊:要求奴隶和平民要服从奴隶主:要求奴隶和平民要服从奴隶主贵贵贵贵族族 ,不得,不得违违违违抗;下抗;下级贵级贵级贵级贵 族要服从上族要服从上级贵级贵级贵级贵 族,所有族,所有 贵贵贵贵族服从周天子,不族服从周天子,不许许许许犯上,不得犯上,不得越权越权。 等级制原则,旨在维护君主制等级制原则,旨在维护君主制 议一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 礼乐制度吗? 议一议 2、你认为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处或者有 什么害处?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乐舞蹈,他用了八排 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孔子知道了,气愤难忍,大发感概道: “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原来,按周 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乐舞礼仪,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 二人。 1、孔子为什么气愤难忍?孔子为什么 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 礼乐制度吗?我们该持什么态度? 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受封者义务: 守卫疆土 管理地方事 务,保卫周王室、纳 贡、服役等 礼:衣食住行等 乐:曲目、器乐 内容 亲属、功臣 基础 特点:根据血缘关系远近 亲疏决定继承权 受封对象: 作用 作用 具体表现 规定 影响 维护秩序 巩固统治 压抑个性 不利创新 西周 礼乐制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 宗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