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辉-四川省油菜秋马铃薯套种技术研究与应用.ppt_第1页
刘定辉-四川省油菜秋马铃薯套种技术研究与应用.ppt_第2页
刘定辉-四川省油菜秋马铃薯套种技术研究与应用.ppt_第3页
刘定辉-四川省油菜秋马铃薯套种技术研究与应用.ppt_第4页
刘定辉-四川省油菜秋马铃薯套种技术研究与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油菜秋马铃薯套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农业厅 报告人: 刘定辉 研究员 Email: 报告内容 1背景与意义 2秋马铃薯/油菜套种关键技术 3技术示范应用情况 4需要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 1.挖掘利用秋冬光热资源,提高复种与土地 综合生产能力 一季中稻收获到油莱移栽或小麦播种有60至 70天的空闲时间 温、光、水、热资源约占全年20%,利用潜力 大 一、背景与意义 2.稳粮增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马铃薯亦粮亦菜。四川常年秋马铃薯油菜套 种面积200余万亩。 秋马铃薯亩产3000斤以上,产值近5000元 ,油菜200公斤以上,水稻650公斤以上。 一、背景与意义 3.秸秆资源还田利用,培肥地力,保护农田生 态健康 四川常年有秸秆4000万吨,稻、麦(油)两 季田的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50%以上。 秸秆禁烧屡禁不止,利用是关键 一、背景与意义 秸秆利用难题 马铃薯油菜套种技术演进 1. 耕作制度改革和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以曾祖俊老师为代表的一帮专家,在成都平原开展耕作 制度研究,提出了马铃薯油菜套种、稻田新三熟模式。该阶段主要面向 的是耕作制度改革创新 2. 秸秆还田利用 本世纪初,2000年开始,秸秆焚烧问题突出,为了推进秸秆还田利用, 全省大力推广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马铃薯套种油菜,面积一度达到300余 万亩。这一阶段面向的突出问题是秸秆还田利用 3. 粮经高效 农民增收 十一五以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四川马铃薯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 重视,同时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构建粮经高效模 式,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该模式再度成为主推技术。重点在“千斤粮万 元钱吨粮五千斤”模式构建和农民持续增收问题 二、秋马铃薯/油菜套种关键技术 1. 规范整田,深沟高厢 2. 套种条件下的品种选择 3. 播期确定与茬口衔接 4. 耕作模式及配套技术 5. 机制问题与市场培育 深沟高厢,规范整田 开沟排湿。四川秋绵雨常发 边沟沟宽0.25米,沟深0.30.4米 围沟沟宽0.25米,沟深0.30.4米 大块田开好十字沟或井字沟,主沟的沟深均为 0.30.4米。 不同品种秋马铃薯产量变化 2、品种选择 脱毒苗基质扦插成活 雾培生产 收获脱毒原原种 选用脱毒种薯 选择抗逆性强、休眠期短、结薯早、产量高的早熟 或特早熟的脱毒种薯作种,如:川芋56、川薯117 、川芋早、中薯2号、渝薯1号、费乌瑞它等良种 油菜选用川油36、川油58、蜀杂6号、蓉油8号等高 产中早熟品种 品种选择 播期对秋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播种 时期 株高 (cm) 分枝 大薯 (100g) 中薯 (10050g) 小薯 (10 积温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u 1500 2000,亩产9001500kg u 10001500,亩产600kg u 1000,亩产400300kg。 2、播期确定 马铃薯:抢时催芽早播,海拔500米以下平坝丘陵 区,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为宜;海拔500 800米低山,以8月下旬播种为宜。 油菜:9月上、中旬育苗,10月的上中旬移栽油菜 或10月初直播,移栽密度6000株,直播20000株左 右。 播期确定 4、土壤耕作与模式 uT1:水稻油菜(CK):稻田翻耕、油菜移栽、秸秆 不还田 uT2:水稻油菜 :稻田免耕、秸秆还田覆盖、油菜撒播 uT3:水稻秋马铃薯/油菜 :马铃薯免耕、两倍秸杆覆 盖、油菜移栽 uT4:水稻秋马铃薯/油菜 :马铃薯浅沟覆土、本田秸 杆覆盖、油菜移栽 u5年定位试验 不同耕作模式对秋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观察日期T3:2倍稻草还田T4 :1倍稻草浅沟覆土 萌芽9.2131.67%38.00% 出苗10.1821.03%90.00% 齐苗10.2591.67% 茎高11.148cm57cm 分枝11.92.01枝1.8枝 4、耕作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 处理T3:2倍稻草还田T4 :1倍稻草浅沟覆土 株高66.13 cm75.10 cm 薯块比例 大中小大中小 57.14%26.43%16.43%65.61%19.75%14.64% 产量1331.67 Kg /亩1612.33 Kg /亩 不同耕作模式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耕作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 不同耕作模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耕作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 不同农农作模式经济经济 效益分析 元/亩 秋马铃薯与油菜套种效益分析 5、机制问题与市场培育 三、示范应用情况 在省厅的安排部署下,整合相关项目 在成都平原的彭山,温江,邛崃,什邡建立了示范区 在丘陵地区的中江、简阳建立了示范区 在盆周山区的苍溪、宣汉等地建立了示范区 制定了地方标准(DB51/1038-2010) 全面推进了技术的示范应用 2006年 彭山万亩示范片 2007年 什邡示范片 2008年 简阳示范片 专家指导与验收 四、需要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 1. 翻耕与免耕的选择问题 2. 油菜马铃薯孰重孰轻问题 3. 生产效率与机械化问题 4. 技术创新发展问题 1、翻耕与免耕的选择问题 成都平原及河滩地,土壤质地轻, 排灌条件好 丘陵地区两季田,土壤质地粘重, 排灌条件差 2、油菜马铃薯孰重孰轻问题 并重 油菜为主 马铃薯为主 根据市场及产业发展情况,确定孰重孰轻 马铃薯:宽窄行摆放,1.6m厢面中央种植 2行马铃薯,行距20 cm,窝距0.2 m,亩 植约3300窝。 厢 沟 厢 沟 20 20 20 油菜、秋马铃薯宽窄行套种 4行油菜套2行行马铃薯 -油菜,窝距25cm -洋芋,窝距20cm 103030303010 油菜:10月中旬在厢面移栽油菜4行,边 行距厢面边缘10 cm,宽行行距为80cm, 窄行行距30 cm,窝距25 cm。亩植约 5300株。 2行油菜套2行马铃薯 20 20 厢沟 180 12010040厢沟20 -油菜,窝距25cm -洋芋,窝距20cm 马铃薯:宽窄行摆放,2m厢面中央种植5行马铃薯,窝距 0.25 m,形成“马铃薯窄行种植带”,窄行马铃薯错窝播种 ,亩植约5500窝。 油菜:10月中旬分别在马铃薯每宽行间移栽油菜2行,距 两边马铃薯15cm, 油菜间间距30cm,窝距25cm,形成“ 油菜宽行种植带”,亩植约4400株。 4行油菜套5行马铃薯 3、生产效率与机械化问题 1. 386199部队与劳动力成本问题 2. 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问题 3. 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问题 两个下滑: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秋马铃薯油菜套种的应用面积呈 下降趋势;作为成熟技术推广应用,忽略了技术创新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