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_第1页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_第2页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_第3页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_第4页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19世纪哲学家约翰.穆勒,3岁,在父亲的指 导下学习希腊语,6岁半写出罗马史,8岁学 会了拉丁文,同时又开始学习几何和代数, 智商达到190. 苏珊有严重的智力障碍,27岁还生活在一个 智障服务机构,智商只有37分,没有任何读 写能力,甚至不会吃饭穿衣,但所有的诗只 要听一遍,就能准确无误的背诵下来(专家 综合症)。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什么是智力? 不同的人所列出的聪明人的特征一定有所不 同,因为每个人对聪明人的看法不同,可见 对所有人来说,智力并不是同样的东西。 为什么至今对智力还没有一个唯一公认的定 义?是因为不同的理论学家对构成智力的核 心品质以及共有多少种品质持不同的看法。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 (一)智力的含义 1 良好的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Binet,Simon) 2 从事实或实际出发作出良好反应的能力(Thordike) 3 个体有目的的行动、理性地思考和有效地应对环境 的整体能力。(Wechsler); 4 加工信息的能力(sternberg)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 (一)智力的含义 l纵观智力含义的讨论,可以发现智力涉及的问题 较多,主要有:抽象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问题解 决能力、记忆力、获得知识的能力、适应环境的 能力等5个智力要素。 l智力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 验等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 、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 (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 l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法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 低的科学方法。 l智力测验的结果常有三种表达方法: l1 智力年龄(智龄) l个体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代表其智力水平的年龄 分数。 l比内西蒙量表就是这样一种智力年龄。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 (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 l2 比率智商(智力商数) l指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率。 lIQ=MA/CA100 斯坦福比内量表使用此方法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 (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 l3 离差智商 l把原始分数转换成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 准分数,用来描述个体的智力能力与其相仿的人 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 lIQ=100+15Z l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使用此方法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一、智力测验的相关概念 (三)智力的分布与分类标准 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智力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许多心理学家试图回答 这个问题,集中反映在对智力结构的研究上。 由于对智力实质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种主要的的 研究取向,所以出现了不同的智力理论。 这两种理论分别是:智力的因素分析理论、智力 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因素说”是研究智力构成要素(因素)的学说。心 理测量学家认为,智力是使个体彼此不同的一个 特质或一系列特质。心理测量的目的就是要准确 确认这些品质。 l但是,心理测量学家在智力的结构上不能达成一 致意见。无法确认,智力是一种对所有认知测验 成绩都有影响的单一能力还是多种不同的能力。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1 智力二因素论 l斯皮尔曼利用因素分析法将智力分为两种因 素: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lG因素代表个人的普通智力,是一切心智活 动的主体和智力的基础,个体间智力的差异 决定于G的多寡;S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 出来。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2 智力三因素论 lThorndike提出智力三因素说:抽象智力处理语 言和数学符号的智力;具体智力处理事物的智 力;社会智力处理人际交往的智力。 l3 智力多因素论 lThurstone利用多重因素分析法对斯皮尔曼的理论 进行了验证,提出智力的核心不是单一的G因素, 而是许多主要的、基本的、彼此相关的能力因素 群。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3 智力多因素论 lThurstone从56种不同测验中,分析出语文理解、 词语流畅、数字运算、空间关系、机械记忆、知 觉速度、一般推理七种最主要、最基本的心理能 力。由此得出斯皮尔曼的一般能力是由7种不同的 心理能力组成的。 l这七种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了每一个个体独 特的智力整体。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4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立体模型 l早期研究表明,智力一定是由几个相关的基本心 理能力组成,吉尔福特却认为,组成智力的基本 心理能力达180种之多,他首先将认知任务分为三 个维度:内容(个体所思考的东西)、操作(个 体在解决问题之间的思维过程)、产品(需要给 出的答案)。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基于智力三个维度各方面的可能联系可以计算出 ,智力模型结构应由180种心理能力组成。 l模型提出后,吉尔福特开始编制测验验证180种心 理能力。 l但是这些被假设为独立存在的智力因素的测验结 果常是相关的,这表明,这些能力并不像假定那 样彼此完全独立。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5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l卡特尔和霍恩认为斯皮尔曼的一般智力G和瑟斯顿的基本心 理能力可以被归纳为智力的两个维度:流体智力和晶体智 力。 l流体智力:指个体基本的生物潜能,是信息加工和问题解 决过程中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 l流体智力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显示出来,是一种普 遍性能力,更多的依赖于遗传,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就有明 显的发展,14岁左右达到高峰,成年后逐渐衰退。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5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l晶体智力:指知识和技能有效结合的一种能力,或依靠教 育和生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用于 完成某种固定的任务。更多依赖于后天学习,与社会文化 有密切的关系。 l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但到2530岁之后,发 展速度渐趋平缓。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6 近期的层次模型 l今天的心理测量学家都赞成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 。该模型认为智力的结构是: l(1)基本能力因素,在最上面一层,他对个体的 很多人指测验成绩都有影响; l(2)一些特殊的能力因素(与瑟斯顿的基本心理 能力相似)。它会影响个体在每一个分测验中的 表现。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6 近期的层次模型 l美国心理学家Vernon提出智力三层次模型,认为G 因素处于智力结构最高层,贯穿于其他所有智力 因素之中;第二层是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两个因 素,分别控制着第三层的各种特殊因素(能力) 如数学、语文、空间知觉、机械能力等。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6 近期的层次模型 l最有影响的是卡洛尔(Carrol)的智力三层次模 型,该模型基于对过去50多年数以百计的心理能 力研究的分析而得出。卡洛尔将智力描述为一个 金字塔。 一般智力 流 体 智 力 晶 体 智 力 一般 学习 和记 忆 视 知 觉 听 知 觉 提 取 能 力 认 知 难 度 加 工 速 度 数量 推理 类比 语言 理解 词汇 记忆 广度 联想 记忆 视觉 辨别 空间 辨别 因素 辨别 音乐 辨别 创造 力、 敏捷 命名 知觉 速度 测验 速度 反应 时间 决策 速度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一)智力的因素分析论 l7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l加德纳对心理测量学家试图用一个分数来描述的智力水平 也持批评意见,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 l加德纳认为这9种能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智力。但他认 为每一种能力是独立存在的,每一种能力都遵循着不同的 发展历程,且与相应的脑区相联系。 l加德纳还指出,不同的智力是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起来的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二)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对心理测量学流派批评最集中的一点及时他们对智力的理 解过于狭窄,主要停留在测量基本智力内容或者儿童所知 道的东西上,而没有关注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过程;批评二,传统的智力测验没有对人们所公 认的其他一些智力因素进行测量,如一般感觉、社交与人 际能力,以及音乐、喜剧和体育方面的能力。 信息加工取向所揭示的智力活动问题是:各种智力包括哪 些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和准确性如何?这 些过程所操作信息的表征的类型是什么?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 l1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 l该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 l智力的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 它们分别从客观外部世界、联系主客观的经验世 界和主体的内部世界三方面阐述智力的本质及其 结构。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 l1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 l智力的情境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智力的社会文 化的内涵。认为智力的实质是主体对生存环境的 适应、选择和改造的行为。 l文化背景对智力的内涵有制约作用 ,是智力测验 的编制能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 l在评价智力时候还要考虑历史因素 。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 l智力的经验亚理论从主体经验角度提出了另一有关测验公 平性的问题。要保证测验结果的有效和公正,就应使所有 受测者对测题保持基本相同的经验水平上,也即要使测题 对主体来说,处于相对新异或处于相对自动化的过程中。 非如此不能保证所测的是真正的智力活动。 l经验成分对智力测验编制者最重要的启示是:了解被试对测 验项目的熟悉度,对准确评价被试智力极为关键(文化偏 向)。能有效区分个体只能表现的测验项目对不同文化的 个体来说,其熟悉度应是相同的。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 l1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重结构理论 l斯滕伯格对心理测量学家的批评是:他们对个体智力的测 量仅仅针对项目答案的正确或质量,却完全忽视了被试是 怎样产生智能反应的。 l认为必须强调与智力成分有关的因素,即对问题作出限定 ,阐明解决物体的策略,然后对认知活动进行监控,直至 得出答案这一信息加工过程。也就是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 和心理机制,分为操作成分、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 l2 戴斯等人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 l戴斯等主张“必须把智力是做认知过程来重 构智力概念”。提出PASS模型,即“计划 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三级认知 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二)智力的信息加工论 l2 戴斯等人的智力PASS模型理论 l戴斯等人认为,他们的理论为编制不同于传统智 商测验的新的智力测验提供了一个“健全的理论基 础”,从而建立一种“超越传统测验的能力测量”, 称为DN认知评价系统。全系统由12种任务类型构 成四个分测验,每一分测验有三种任务,分别对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进行测定 。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l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传 统智力测验的不足,并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上对自 理评估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但是这些新思路 和新方法往往只停留在设想或实验研究的水平上 ,而未能制定出现成的、切实可信的智力测量工 具,因而便无法被应用于实践中以满足社会的需 要。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l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l到目前为止,社会上用于评估智力个体差异的工 具中,影响最大、普及面最广的仍然是传统的智 力测验。 l以比奈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为代表的智 力测验称为传统智力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l三、传统智力测验的若干问题 l(一)传统智力测验的结构效度 l智力的实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综合的理论,所以 关于智力测验的结构效度,目前只能做狭义的解 释,即以不同智力理论模型为基础的智力测验, 其结构效度应具备不同的含义,且对测验结果的 解释也相应不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一节 智力测验概述 l三、传统智力测验的若干问题 l(二)传统智力测验的功能 测量个体的智力差异,将人群分类 预测功能 没有精确诊断的功能:(无法对个体真正的内在的 薄弱点作出精确诊断,因为它忽略了对个体心理 活动过程进行精细的分析及对内部加工机制的探 讨)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传统智力测验可以分为:个体智力测验和团体智 力测验。 智力测验量表有很多,但我们只对智力测验几个 主要类型的突出典范进行描述。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比内智力量表 比内量表分为三大部分来学习:一是比内-西蒙量 表,一是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一是中国比内量 表。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比内智力量表 l比内建构智力测验的原理: 年龄差异:选出针对一个具体年龄组的一般儿童 而设计的一组任务,依照儿童完成任务的情况确 定其智力,并不考虑儿童的实际或生理的年龄。 一般心理能力:在选择测试的任务时,比内的指 导思想是只测量各种分离的、有区别的智力要素 的综合结果,即一般心理能力(General Mental Ability)。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比内智力量表 l(1)1905年的比奈-西蒙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30个题目 题目按难度排列 1905量表 30道题目按难度依次上升顺序排 列,测查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 提供第一个人类智力的专业测验 运用现在已经过时的术语 问题 白痴 低能者 迟钝者 测量的单位没有常模数据 没有提供效度 资料 图 1905年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摘要图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比内智力量表 l(2)1908年量表 测验项目增至59个 保留了年龄差异的概念 量表的项目是依据年龄水平而不是简单依据 难度的增加来分组的。 引入了心理年龄(智力年龄)概念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比内智力量 l1908年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项目举例: l3岁年龄水平(5个项目) l指出面部的不同部位;重复前面两个数字 l5岁年龄水平(5个项目) l照图画出一个正方形;重复一个包含10个音节的 句子 l12岁年龄水平(5个项目) l重复前面7个数字;解释图片的意义 1908年量表 保留年龄差异观念 运用年龄量表模式 采用心理年龄概念 图 1908年比奈智力量表的改进摘要图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比内智力量 (3)1911年量表 比内最后一次修订,同年去世 适用范围扩大,增设一个成人题目组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1 1916年的量表 2 1937年的量表 3 1960年的量表,1972年重新标准化 4 1986年的量表(斯比量表第四版)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1 1916年的量表 推孟教授很大程度上依赖比内的早期研究工作, 年龄差异观念、一般心理能力和年龄量表、心理 年龄的概念都作了保留。 扩充了标准化样本的规模,选取约1000名美国儿 童和400名美国成人为样本。 增加了39个项目。适用范围自3岁至14岁,另有普 通成人和优秀成人两组。 引入比率智商 1916年量表 保留 原理 年龄差异 一般心理能力 年龄量表 心理年龄概念 扩充标准化样本的规模 采用IQ概念 图 1916年比奈量表改进摘要图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2 1937年的量表 编制了测验复本,L形式和M形式 扩展了年龄界限,1.5岁18岁 标准化样本也做了改进,选取了来自美国的11个 州的被试,选择依据是根据父亲的职业;增加了 标准化样本的规模。但只有白种人,且城市的被 试多于农村人数。 对计分标准和指导语都作了改进 增加了一些操作项目 年龄量表模式 年龄差异 IQ概念 一般心理能力 计分标准和指导语的改进 增加操作方面的项目 保留的 一般的改进 标准化样本的明显改进 增加一个可替换的等价形式 1937量表 图 1937量表改进摘要图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3 1960年斯-比量表和离差智商 从1937年两种形式中选出最佳的项目合并成单一 的形式,两条原则:项目任务的通过率随着年龄 的增加而提高;与测验总分相关高的项目优先考 虑。 改进了计分和施测的指导语 最重要的是,采用了离差智商的概念解决了不同 年龄的IQ变异不同的问题 没有对常模重新标准化 1960年量表 保留部分 年龄量表模式 年龄差异 一般心理能力 舍弃IQ概念 引入离差IQ概念(100,16) 综合L和M两种形式 做出几项小的改进 图 1960年量表改进摘要图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3 1960年斯-比量表和离差智商 l1972年重新标准化 由于1960年量表没有对常模重新标准化,所 以1972年重新标准化 测验内容没有改变,抽取了包括2100名儿 童在内的代表性样本组成标准化团体。1972 年常模包括非白种人被试在内。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斯比量表第4版综合考虑了文化和社会的变化以及 认知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学习这一量表: (1)理论模型 (2)特征 (3)测验本身的介绍 (4)心理测量学的特性 (5)评价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1)理论模型 斯比量表第4版的模型考虑了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 智力理论,并结合认知能力测验,而形成了认知 能力的理论模式,这是一个三个层次的阶梯模式 。 第一层次:一般智力因素 第二层次:三组因素 第三层次:目前找到三个因素 g 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 短时记忆 言语推理 数字推理 抽象/形象推理 图 现代比内智力量表的三级层次模型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2)特征 内容上涵盖了认知技能及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测 试,突破了偏重语言的倾向,范围扩大至数量、 空间及短时记忆。 废除了年龄量表模式,将测验内容相同的项目集 中放在一个分测验上。 有相对独立的15个分测验,主要评估四个较大领 域的认知技能,为:语言推理;数量推理;抽象- 视觉推理和短时记忆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2)特征 由于有各个分测验,既能提供代表一般推理能力 的总分(总智商),也可获得上述四个领域的分 数,四个领域中任何组合的分数,以及15个分测 验的个别分数。 测验程序是适应性的:主试运用最适合每个被试 能力的一系列任务来测试他或她。 保留了标准分数的运用。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3)测验本身的介绍 适用于2岁幼儿至成人的不同智力水平的被 试 使用目的有四:区别智力落后儿童及学习 障碍儿童;了解学生为何有特殊的学习困 难;鉴定智力超常学生;研究2岁至成 人的认知发展。 词汇测验 理解测验 荒谬测验 言语相关测验 口头推理 图案分析测验 模仿测验 模型测验 折纸或剪纸测验 抽象/形象推理 数量测验 数字序列测验 建构方程测验 数字推理 数珠子记忆 句子记忆 数位记忆 物体记忆 短时记忆 图 现代比奈智力量表的四个主要内容领域及各自分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4)测验的施测和评分 斯比量表第4版的施测,需要有相当专业素养和实 际操作经验的主试。 测验的施测需要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施测词汇分测验,这是一个例行测验 ,用来选择所有其余测验的进入水平(entry level) ;第二阶段,施测其它的分测验;主试要根据被 试的实际表现决定每一分测验的基本水平及上限 水平。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4)测验的施测和评分 基本水平(basal level):当被试通过两个连续难度 水平的四个题目时,此为他或她的基本水平。 上限水平(ceiling level):当连续两个难度水平的四 个项目中有三个或四个全部都答错时,此为他或 她的上限水平,这时该分测验便停止。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评分: 主试一面施测一面将分数记录于记分本上,大多 数测题,每一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答对得1 分,答错得0分,累积起来得到分测验的原始分数 。 对照常模得到分测验的标准年龄分数 各量表分数相加,对照常模可转化为领域分数 再将领域分数相加,对照常模可转化为全量表标 准分数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4 第4版斯坦福-比奈量表(SB-) 几十年来,临床心理学家已经把斯比量表和 类似的个别量表不仅作为标准化的测验,而 且作为临床面谈的工具。 斯比量表第4版的记分本的第一页提供了记 录这类行为观察的评定量表。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l5心理测量学的特性 标准化和常模 信度 效度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标准化和常模 标准化样本的组成为5000余名223岁的个体,来 自4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样本根据地理区域、 社区大小、种族、性别的比例进行分层取样。 使用常模表,把15个分测验的每个分测验上的原 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年龄分数,这是正态化标准 分数,在每一年龄组之内,平均数为50,标准差 为8。 参照常模表,可以得到领域的标准年龄分数和综 合的分数,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信度 总的来说,SB-的信度是很好的。 由于没有复本,只能通过内在一致性或重测方法 来评价信度。 内在一致性系数是根据库德-理查逊公式(KR20) 估算的,各个分测验,大多信度处于0.800.90。 间隔28个月之后,对57名5岁学前儿童和55名8岁 学龄儿童进行重测,得到重测信度。综合分数的 信度分别是0.91和0.90,大多数分测验的重测信度 介于0.700.80。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效度 斯比量表第4版研究了3种主要类型的效度数 据:15个分测验间的相关情况和因素结构 ;和其它智力测验量表之间的相关;其 他测验已指明的天才或智力迟钝者在本量表 上的成绩。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效度 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15个分测验每一个 都在g因素上有相当大的负荷(从0.51到0.79 );对相关矩阵进行因素分析可以得到四个 因素,正好相应于四个领域的结构,支持了 作为现代比奈量表基础的综合模型。 与 其 他 智 力 测 验 的 相 关 : 测量相关 斯比量表L-M版(1972)0.81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 言语IQ 操作IQ 全量表IQ 0.78 0.73 0.83 韦氏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 言语IQ 操作IQ 全量表IQ 0.78 0.71 0.80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 言语IQ 操作IQ 全量表IQ 0.90 0.85 0.91 考夫曼儿童评估成套测验 继时加工 同步加工 心理加工合成 成就 0.84 0.82 0.89 0.89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效度 斯比第4版能够合适地鉴定天才的、学习 障碍的、智力落后的等测验参加者的成绩水 平。天才者样本在综合分数和4个领域分数 中每个领域分数上获得的平均数显著高于标 准化样本;学习障碍学生和智力落后学生的 分数显著低于标准化样本;智力落后被试的 平均数显著低于学习障碍被试。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5 评价 斯比第4版是经过最大规模修订后的产物,既保留 了早期版本的主要优点,又反映了智力机能的理 论概念和测验编制的方法学两方面的发展。 测验内容大大拓宽,使得测验更有代表性。 现代比奈智力量表有着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在评估天才儿童、学习无能的儿童以及心理迟滞 的儿童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5 评价 当然也有不足,主要就是繁琐,进行施测是 一次可怕的经历 在公正性和种族方面仍然存在偏差 但瑕不掩瑜,尽管不是十分完美,但满足了 现代心理测验的最高标准,因此是一个结构 良好的工具。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三)中国比内测验 l1924年,陆志韦在1916年斯-比量表的基础 上修订成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1936,陆志韦和吴天敏第二次修订 1978,吴天敏第三次修订,1982年完成。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戴维韦克斯勒的智力量表包括3个量表若干 连续的版本,一个为成人量表,一个为学龄 儿童量表,一个为学前儿童量表。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量表的最初形式,称为韦克斯勒- 贝勒维智力量表(Wechsler-Bellevue Intelligence Scale),1939年出版,这是在斯 比量表1937年第二版出版两年之后。 主要是韦克斯勒反对1937年斯比量表中提 出的单一智力分数观点。当然还有其它考虑 ,有:提供适合于成人的智力测验,不同意 比率智商的方法。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939年W-B和1949年W-B 1955年韦克斯勒-贝勒维量表本身被韦克斯 勒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WAIC)所取代 1981年修订(WAIS-R),称为韦氏成人智力 量表修订版 1997年第三次修订(WAIS-)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把智力界定为有目的行为和适应环 境的能力,所以他相信智力是由能够分别界 定和测量的具体要素构成的。 言语分量表(6个分测验)和操作分量表(5 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内题目由易至难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l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 1981年,龚耀先修订,WAIS的中国修订本 ( WAIS-RC) (一)测验实施 (二)测验计分 (三)结果解释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lWAIS-RC (一)测验实施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分农村和城市两 用式。凡较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在县属集镇 以上的人口,采用城市式。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lWAIS-RC (一)测验实施 2 施测步骤 先填一般资料,然后按照测验标准程序进行测。 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一)WAIS-RC 测验实施 2 施测步骤 (1)知识:一般性知识题目。从第5题开始,若5 、6题均失败回头做14项,连续5题失败不再继 续。 (2)领悟:回答在某一情境下最佳的生活方式和 对日常成语的解释,或对某一事件说明为什么。 从第3题开始,若3、4、5项中任何一项失败,回 头做1、2项,连续4项失败不再继续。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一)WAIS-RC 测验实施 2 施测步骤 (3)算术:用心算来解答,不能使用笔和纸。从 3题开始,若3和4题均得0,便进行1、2题,连续 4题失败停止该测验; (4)相似性:包括13对名词,每对词表示的事物 都有共性,要求被试概括出两者相似的地方,从1 项开始,连续4题均失败停止该项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一)WAIS-RC 测验实施 2 施测步骤 (5)数字广度:顺背和倒背两部分。 (6)词汇:解释词意。言语能力较差的被试者从 第一题开始做,一般被试者从第4题开始,如果4 8项内有一个得0分,便回头测13词,被试者 若连续5个词解释不出不再继续。 (7)数字符号 限时90秒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一)WAIS-RC 测验实施 2 施测步骤 (8)图画填充,20秒内指出缺笔的部位及名称, 第1、2项失败可给予帮助。 (9)木块图,用4个或9个红白亮色的立方体积木 摆出呈现的几何图案,连续3项失败停止此分测验 ,其中图案1和2两次实验均失败才算失败。连续3 个0分停止该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一)WAIS-RC 测验实施 2 施测步骤 (10)图画排列,将图片在规定时间内排列成一 个有意义的故事。1、2项演示后仍然失败,停止 分测验,否则应完成全部测验。 (11)图形平凑,将凌乱的拼板拼出一个完整的 图形。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二)WAIS-RC 测验的计分 1 原始分的获得 在每个分测验中,题目均按难度顺序排列。有时 间限制的项目(算术、图片排列、木块图案、物 体拼凑、数字符号和画图填充),以反应的速度 和正确性为评分依据,超过规定时间及时通过也 计0分,提前完成的按提前时间的长短计奖励分。 不限时间的项目,按反应质量给予分数。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二)WAIS-RC 测验的计分 2 原始分换算量表分 原始分按手册上转化成平均数10,标准差为3的量 表分数。将言语和操作测验的量表分相加,可得 言语量表分和操作量表分,他们之和为全量表分 。 最后,根据相应用表换成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 总智商。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二)WAIS-RC 测验的计分 3 结果解释 首先分析比较智商的高低和差异,然后分析比较 各分测验的高低和差异以及相互关系,再深入分 析被试者对具体测验项目的反应或得分特点。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二)WAIS-RC 测验的计分 3 结果解释 (1)总智商(FIQ)的分析 提供了被试认知能力水平的概括,高分者一般智 力较好。 (2)分量比的平衡性分析 分别计算VIQ和PIQ。一般可视VIQ大于、等于或 小于PIQ以及二者相差到何种程度而决定其意义。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 WAIS-RC结果解释 (2)分量比的平衡性分析 如优势半球有损害,则VIQ明显低于PIQ;非优势 半球有损害,则PIQ明显低于VIQ,若是弥漫性损 害,其表现与非优势侧损害相似。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VIQ和PIQ可相差910分, 其IQ高,VIQPIQ;IQ低, PIQ VIQ。IQ在 80分下时,PIQ VIQ达11分以上。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 WAIS-RC结果解释 (3)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 分析分测验的分测验,对智力特点进行诊断。具 体方法有三种:各言语分测验的量表分与言语量 表的平均分比较;各操作测验的量表分与操作量 表的平均分比较;各分测验的量表分与全量表的 平均分比较。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 WAIS-RC结果解释 (3)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 具体分析步骤为: 分别计算出言语、操作和全量表的平均分。 比较各分测验量表分与各平均分的差异,可根据 考夫曼解释的加减3分的简易方法,只要分测验高 于平均分3分以上,即可认为该测验是强点S,低 于平均分3分以上认为该项测验时弱点W。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l(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1949年编制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WISC) 1974年修订(WISC-R) 1991年第三次修订(WISC-) 2003年第四次修订( WISC-)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l(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WISC-适用于616岁儿童,鉴别儿童认 知能力上的强项和弱项以及内部差异,鉴别 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儿童。 14个分量表组成,除了提供一个全量表的总 智商外,还提出了另外四个合成分数:言语 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以 及加工速度指数。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三、其它个体智力测验 l考夫曼儿童评估测验 l区分能力测验 l戴斯纳格利里认知评定系统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三、其它个体智力测验 l(一)考夫曼儿童评估测验(KABC) l1983年编制的个别儿童智力测验。主要测量2岁半 到12岁半的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 l理论依据:以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相关研 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了戴斯的PASS理论。 lKABC将智力界定为:个体解决问题及信息加工 处理方式的过程。重视各种信息加工处理的技巧 层次。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三、其它个体智力测验 l(一)考夫曼儿童评估测验(KABC) lKABC 的智力量表设计精心,以尽量减少语言 文字对被试的影响,在选题上考虑性别差异但不 偏向某一性别。 lKABC由一个心理加工量表和一个成就量表组成 l成就量表不像智力量表具有理论基础,只是从理 性和逻辑思路评量传统智力测验所包括的语言能 力、学业成就或是二者皆有。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三、其它个体智力测验 l(一)考夫曼儿童评估测验(KABC) lKABC以问题解决和事实知识来区分智能和成就 :将问题解决视为智能,而事实知识则是成就 lKABC智力量表中各分测验的原始分,可按年龄 组换算成单位相等的量表分数(平均数为10,标准 差为3);成就量表中各分测验的原始分数,按年 龄组换算成单位相等的标准分数(平均数为100, 标准差为15 ).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三、其它个体智力测验 l2 区分能力测验 l是英国能力量表的修订本,适用于2岁半到 17岁的少年儿童。 l该量表包括19种能力的分量表,按类分成四 个能力范畴:言语能力、非言语能力、空间 能力以及诊断能力。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像第一个比内量表一样,团体测验的编制也 是出于实际需要。 由于个体智力测验中许多题目要求被试口头 反应或操作材料,不适合于团体实施,并且 对主试有严格的要求。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特点 效率高施测和计分时间都比较短 代价低不需昂贵的材料,对主试培训较 少 计分客观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二、团体智力测验 (一)陆军测验 (二)瑞文推理测验 (三)其他团体智力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二、团体智力测验 (一)陆军测验 陆军甲种测验由8个分测验组成,用于招募 有阅读能力的士兵。 陆军乙种测验属于非文字测验,由7个分测 验组成,适用于文盲和不能参加英语测验的 外籍新兵。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二)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标准型(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PM),又称瑞文渐进 图阵,英国心理学家瑞文1938年创制的一种 非文字的智力测验。 目的是排除言语、文化教育及生活经验的影 响,测量人的一般智力因素。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二)瑞文推理测验 理论基础:以智力的二因素论为基础,主要 测G因素中的推断性能力,即个体作出理性判 断的能力. 包括标准型(SPM)彩色型(CPM)和高级型 (APM)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二)瑞文推理测验 标准型:60个题目,A、B、C、D、E五个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12个题目。 每组内的题目由易到难渐进排列,主要考察知觉 辨别力、图形想像力、图形组合、类比、抽象推 理等能力。 一般时间为20-40分钟,职业评估时,限时为20分 钟,以考察速度和效率。 适用于5岁半到70岁的人。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二)瑞文推理测验 彩色型 1947年编制,在标准型的A、B组之间,再 加入一个AB组,并将图形改为彩色,以突出 图形的鲜明性。 适用于5-11岁幼儿和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 ,属于最低水平的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二)瑞文推理测验 高级型 1941年编制,1947年、1962年两次修订成 为现在的形式。 适用于智力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是最高水平 的瑞文推理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二)瑞文推理测验 瑞文联合型是根据瑞文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 型联合而成。测验材料是由72幅图案构成的 72个测题的图册。 575岁内的幼儿、儿童、成年、老年皆可 借此测验粗评智力等级。一般是团体测验, 对于幼儿、智力低下和不能自行书写的老年 人实施个体测验。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二)瑞文推理测验 测验时间;40分钟 计分:二级评分,答对给1分,答错为0分。 被试在产业上的总得分就是通过的体术,即 测验的原始分数。 将原始分数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 分等级转化成IQ分数。 第九章 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l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三)其他团体智力测验 1 奥提斯勒农学习能力测验 适用范围:518岁少年儿童。目前最新版本是第 七版(OLSAT7)。 OLSAT7共有两个言语分测验(言语理解、言语 推理)和三个非言语分测验(图形推理、数字推 理和数量推理)。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